马玉龙
摘 要: 当前阶段,建筑产业进入蓬勃发展的阶段。房屋建设技术的不断革新与低碳、环保理念的深入影响,使得建筑工程的能耗控制成为人们关注的重点。暖通工程作为建筑内部控制温度、通风情况的重要设施,其节能减排性能是影响建筑设计环境效益与经济效益的关键性因素。基于此,工程设计人员应结合建筑施工的技术要求、建设情况等,在节能减排设计理念的指导下,对暖通系统的设计进行合理的优化,同时要加强对建筑采暖通风工程施工过程的监管,确保节能减排落到实处。
关键词: 新时期;建筑;采暖通风;节能减排;思考
【中图分类号】TU8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3733(2020)09-0057-01
引言:作为我国发展的长期目标,节约资源,节能减排,建设资源友好型社会,已经在我国各行业中开始实行。在建筑行业中,能源消耗占据着极大的比重,做好节能减排,可以用有效实现节约资源的目标。为了满足当前节能减排、提高资源利用率的目标,有效地应用节能技术以及具有节能效果的设备是十分重要的措施,可以有效地降低建筑的能耗,最大限度地提高资源的利用效率。
1 建筑采暖通风节能减排的发展现状
建筑工程项目实现节能减耗是大势所趋,是中国社会经济创新发展的必然要求。在现代化社会发展中,建筑行业经营范围和规模不断扩大,对社会生产生活所造成的影响也在不断增强。在发达国家,建筑行业从21世纪70年代开始就已经推行节能发展,行业经验丰富,且形成了以政府制定标准、提供节能激励,社会提供节能技术、材料等专业服务,建筑企业执行政策、依靠社会服务达成建筑节能减耗等为主的节能减耗体系。但我国建筑行业的节能减耗发展相对较晚,相关政策、激励、技术体系尚不完善,距离发达国家差距较大,且呈现出南北差异大、部分城市工作尚未开展等问题。以某城市为例,虽然在建筑施工期间,加强了建筑围护结构的节能技术应用,优化了围护结构的材料使用,但对于采暖、空调等系统的节能设计和改造相对落后。此外,绝大部分的建筑工程在设计阶段加强了节能减排措施的应用,却忽略了对施工、竣工验收等阶段节能减排措施的监督管理,施工人员对节能减耗技术掌握不熟练,施工流程不符合节能设计要求,对节能材料、产品质量管控缺失等问题依然存在[1]。
2 优化建筑采暖通风节能减排的策略
2.1 完善法律法规,提升节能减排意识
对于国家相关部门来讲,要对有关法律法规进行全面完善,充分认识到加强建筑施工节能减排技术推广的重要性。通过对有关法律法规进行全方位完善,可以保证建筑工程节能减排水平得到明显提升。同时,施工单位要对作业人员进行综合培训,提升建筑施工作业人员的节能减排意识,采用科学的管理模式,制定出完善的施工管理体系,进而有效约束施工人员的作业行为。
2.2 优化建筑采暖通风节能减排的设计
2.2.1 空调系统设计
暖通空调的运行系统设计是工程设计规划的关键内容,在依照节能减排理念开展实际设计工作时,应该将空调系统分为水系统、风系统与冷热源等环节。在设计过程中,需要通过实地勘测、数据测量等工作,掌握建筑自然风、温度条件、湿度条件、建筑构造等内容[2]。
2.2.2 建筑围护与蓄冷系统的合理设计
暖通工程对于建筑内部的温度与通风等环境条件能够进行有效调节,在冬天可以提升室內环境温度,在夏季能够通过循环系统降低温度。此外,在围护工程的设计方面,围护结构的保温情况影响空调系统的负荷,并对空调的供风量产生影响。建筑围护结构应是冬天储热保温、夏天散热。在系统设计的过程中,应尽量选择保温性能好、具有一定隔离作用的环保材料,在满足空调运行需求的基础上,对围护结构进行调整,从而降低暖通空调温控系统的负荷,延长系统的使用周期。
2.2.3 有效利用新能源,推广绿色建设技术
新时期,清洁能源、新能源的利用成为暖通工程未来发展的趋势。为此,设计人员应在空调设计方案中积极探索新能源的应用方向。除此之外,因太阳能的高波动性和低热流密度,与吸附式制冷技术十分契合,在吸附式制冷中前景广阔。在绿色建设技术的研究与应用领域,一方面,新型环保材料的应用范围更广泛,能够在提升建筑内部保温效果的同时,降低温度调节的能耗;另一方面,自动化、智能化控制系统的应用,有效提升了能源的利用效率,对于控制噪音影响、污染排放等也有着一定的积极作用[3]。
2.2.4 合理应用冷热回收利用技术
建筑暖通空调设计当中,可使用新风处理器进行热量的回收设计,进而利用新风处理器将排风中存储的热量进行处理后进行二次利用。供暖系统设计时,应选择效率高且符合规定标准的锅炉类型,以此确保锅炉中燃料燃烧效率的最大化,进而实现烟气的高效利用,并减少能源的损耗。同时,在选择回收装置时,可以建筑工程的具体情况为依据,对建造成本、气候环境以及排风成分等多种因素进行综合考量,进而选择最为适合的热回收装置,确保投入最少的资金实现能源利用效率的最大化。
2.3 加强施工审核与监管
为有效保证设计与工程装设的质量,确保暖通空调系统建设的有序推进,应加强技术方案的审核,对其环保性能与经济成本进行具体、全面的评估。但现阶段,由于暖通空调工程技术要求存在差异,因此在施工监管方面,监管体系覆盖不全面、反馈不及时,阻碍了设计方案的有效执行。从相关暖通工程的设计情况来看,存在设计方案与建筑实际情况脱节的问题,导致在后期指导过程中,设计变更频繁。而部分技术人员根据自身的工作经验来进行工作,在出现操作失误后,不能及时采取合理的解决措施,对暖通系统的安装施工有着不利的影响[4]。
结束语:综上所述,当前我国建筑进行节能减排依旧处在早期的发展阶段,建筑节能工作相应的法律法规虽然不断出台,但是依旧没有完善的规章制度。在进行建筑建设的过程中,应注意有效地使用节能设备,选择先进的节能技术方案以及合理有效的设计方案,根据我国目前的建筑要求以及节能的标准进行设计,尽量满足居民生活的需求,为居民提供舒适健康的居住以及工作的环境。
参考文献
[1] 刘秀艳.新时期对建筑采暖通风节能减排的分析[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9(28):48-49.
[2] 韩凤杰.新时期对建筑采暖通风节能减排的思考[J].科技资讯,2019,17(25):34-35.
[3] 陆坚.建筑采暖通风空调工程的节能减排措施研究[J].工程技术研究,2019,4(12):207-208.
[4] 高连旭.高层建筑暖通空调设计要点分析与暖通空调系统节能探讨[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8(17):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