卢善书 郭秀娟 王平
【摘要】城市垃圾越来越多,在路上也频繁出现乱扔在地上的生活垃圾,甚至离垃圾桶不到十米的地方都会有垃圾的存在。人们为了赶一点点的时间而将垃圾随意的扔在路边。面对这种现象,减少随地乱扔垃圾现象的环保软件系统思路诞生,通过建立扔垃圾赚积分的方式,建立好友积分排行榜和商品兑换商店,利用奖惩的方式推动人们迈出最后几步,将乱扔在地上的垃圾捡起来扔进垃圾桶。
【关键词】环保 垃圾分类
一、引言
城市中有许多随处可见的垃圾静静躺在路边,大部分过往的行人选择视而不见,很少有人能够主动弯腰去捡起来扔进垃圾桶。这种现象严重影响了市容市貌,本项目针对此类问题提供了解决方案。即路人扔垃圾到垃圾桶,然后通过垃圾桶的计算得到积分发送至平台,平台会对用户绑定的手机账号进行加分,积分可在朋友圈中进行排行并兑换商品。
二、预期设想
第一部分为软件部分:要求软件安全可靠,首先要满足保护使用者的隐私安全,其次才是产品功能,画面要清晰自然,功能要包括积分功能,产品兑换功能,排行榜功能。软件的界面,主要功能是显示用户数据(积分,排名,扔垃圾次数)等。后台的工作是打开手机蓝牙,与垃圾桶上的设备进行数据交互,统计用户扔垃圾的次数,垃圾多少等。
第二部分为垃圾桶改造:一方面要求准确接收垃圾并提供积分信息,通过加速度,质量两个特征值提取再通过动态阈值判断出分数,保证客观公正。另一方面垃圾桶供电采用太阳能供电,确保垃圾桶的计算过程不会被打断。
第三部分为使用地点:在城市闹市区,商业街等地由于人流密度大,配备垃圾桶无法完成大人流量下的高进准度,且这些场所的环保工作做得比较到位,对本项目的需求并不大。而一些封闭场所,如社区,学校,人流量相对较小且环境封闭,环保工作相对简单。所以本项目将改造垃圾桶投放在社区和学校内部及周边。
三、项目实施
(1)对系统进行梳理,充分做好需求调研工作并对软件需求进行验证和文档化,讨论项目并研究,其中包括明确软件功能、性能和数据要求,以及软件与垃圾桶上嵌入式软件之间的交互。
(2)选择开发语言,设计软件系统的体系结构,即模块结构,定义每个模块的主要功能和模块之间的联系,并确定软件系统的数据体系结构。
(3)程序的前期的筹备和人员技术的准备,仔细定义各个单元的功能,明确每个单元能够达到的效果。
(4)程序的中期研发与调整,编码并进行动态测试,静态测试,单元测试(包括模块内程序的逻辑、功能、参数传递、出错处理)。
(5)垃圾桶的设计与改造(包括安裝光电红外线,重力感应装置和加速度感应装置的加装,太阳能板的安装,垃圾桶外形的设计)。
(6)程序后期维护与测试。项目成员进行测试,对已知各模块的结构进行测试,主要是看模块对接是否正常,输出结果是否准确,是否兼容多款机型,是否保证用户隐私安全,再请用户试用体验,发现在试用中出现的一些问题,提交测试报告。
(7)改造垃圾桶的投放,收集用户的反馈并对程序进行二次开发与更改。
四、积分流程图
垃圾进入垃圾桶,然后通过加速度和质量的特征值提取计算出获得的积分,发送到用户的手机中,同时进行动态阈值判断出平均量在系统中存档
五、拟解决的问
液体垃圾的收集和检;垃圾桶改造所;天气因素对垃圾桶中软件的干扰。
六、结语
本项目希望通过这种积分制推动人们形成保护环境的意识,也希望为环保业的发展提供一份思路,为将来更多保护环境的软件开辟道路。同时呼吁大众要爱护环境,保护自然,希望大家共同努力,将路上的垃圾捡起来扔进垃圾桶,哪怕是没有分加,哪怕是没人看到,也能为了内心的意识将垃圾扔进垃圾桶。希望我们生活的环境越来越美好。
参考文献:
[1]段瑶恒.浅谈安卓手机系统应用的发展[J].科技展望,2016(28).
[2]范勇.软件测试技术[M].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2009
[3]于雪莲.加速度传感器安装方式对灵敏度的影响[J].中国计量,2017(02).
基金项目:吉林建筑大学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项目,项目编号:2019101910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