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0例急性心肌梗塞患者的临床观察与护理体会核心研究

2020-07-23 06:59李秋
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 2020年13期
关键词:临床价值优质护理生活质量

李秋?

【摘要】目的 体会对急性心肌梗塞患者实施优质护理的临床价值。方法 将90例本院于2017年3月~2019年5月内收治的急性心肌梗塞患者为研究对象,均给予优质护理,观察生活质量。结果 护理后生活质量评分较高,P<0.05。结论 对急性心肌梗塞患者实施临床护理干预,建议采纳优质护理,可提高临床疗效的同时改善生活质量。

【关键词】急性心机梗塞;优质护理;临床价值;生活质量

【中图分类号】R4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ISSN.2095.6681.2020.13..01

急性心肌梗塞(AMI)主要由冠状动脉缺血而引发,现阶段,在各种内外源因素的影响下,致使AMI成为心脑血管高发、常见病,病死率较高,对患者身心安全造成严重威胁。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PCI)是目前临床治疗AMI的主要措施,调查发现在PCI治疗期间辅以科学、积极、有效的护理干预措施,可确保临床疗效的同时提升患者生活质量[1]。此研究选取我院90例患者展开,重点分析对急性心肌梗塞患者实施优质护理的临床价值,现汇报。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将90本院于2017年3月~2019年5月内收治的急性心肌梗塞患者为研究对象,其中男性患者/女性患者(45:45),年龄区间58-86岁,平均(72.56±11.45)岁。体质指数(25.66±3.26)kg/m2。

纳入标准:(1)经诊断,符合临床对AMI诊断标准。(2)发病至就诊时间不足12 h。(3)临床资料完整,家属知情且同意。

排除标准:(1)恶性肿瘤者。(2)心、肺、肝等重要脏器存在重大病变者[2]。

1.2 方法

1.2.1 优化救治流程

接到急救电话后第一时间安排车辆和人员迅速赶往现场,保持联系,详细了解患者具体情况,抵达医院后开绿色通道,评估病情,给予吸氧、监测血氧等措施。建静脉通路、监测心电,采集血液进一步检查。

1.2.2 PCI治疗期间干预

术前指导其温水口服阿司匹林、氯吡格雷,通过口头宣教做好安抚工作。术中密切观察生命指标,置入支架后密切注意其是否出现异常现象。PCI后复查心电图,叮嘱其卧床休息,多喝水。

1.2.3 环境干预

结合患者病情、自身条件等因素为期安排病房,确保温湿度适宜,定时开窗通风,光线保持柔和,限制探视人员和次数,保证患者休息。

1.2.4 心理干预

提前给予心理评估,根据评估结果展开干预;学会多倾听,而后根据患者实际需求采取干预。干预过程中可穿插健康宣教措施,提高患者对自身疾病、治疗措施的认识,增强其治疗积极性、自信心。

1.3 观察指标

观察生活质量[3];科室严格参考世界卫生组织生活质量量表进行表格的制作,主要从日常生活能力、主观感受、总体健康、社会功能4项维度来对比,单项维度分值0~25分,总分100分,分值和生活质量成正比。

1.4 统计学

SPSS 22.0软件,其中连续性变量资料“t”计算,“x±s”表示。定性数据用“x2”核实,百分比形式(%)表示。两组患者所产生的全部数据资料以P<0.05(P值在0.05区间)表示统计学存在显著差异。

2 结 果

护理后生活质量评分较高,P<0.05。见表1。

3 讨 论

AMI发病急、病势险、并发症多,对患者身心健康造成严重威胁。通过积极、科学的治疗措施可提高临床疗效,并辅以优质、全面的护理服务,确保患者生存、生活质量明显提升。临床以往对AMI患者实施护理,以常规护理为主,但调查发现常规护理模式缺乏专业性、针对性、规范性,致使临床效果大打折扣。

此研究选取我院90例急性心肌梗塞患者展开,均给予优质护理,结果示:经护理后生活质量各项评分明显较护理前有所提高,P<0.05(t=12.8935、15.6098、16.4533、18.3668)。可见对急性心肌梗塞患者实施优质护理可行性较高。提示:优质护理更注重患者身心健康,通过心理、饮食等一系列干预措施,确保患者对自身疾病有全面认知的同时,以积极、乐观的心态接受和配合护理人员开展各项工作,从而构建和諧护患关系、促进其康复。

参考文献

[1] 张 静,严超燕,林朝霞,等.综合护理干预在急诊介入(PCI)治疗急性心肌梗塞中的应用价值分析[J].心血管病防治知识,2019,9(10):48-50.

[2] 罗 琼.急性心肌梗塞的急诊护理与观察[J].实用临床护理学电子杂志,2019,4(19):68-69.

猜你喜欢
临床价值优质护理生活质量
外科手术治疗颞叶脑挫裂伤的临床价值分析
膳食纤维制剂对老年便秘患者疗效及生活质量的影响
前列腺增生患者护理中优质护理服务的应用意义探析
腰硬联合麻醉中右美托咪定的应用及意义评析
瑞舒伐他汀的药理分析及抗动脉粥样硬化的临床应用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