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岩婷 汪海燕
摘 要: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互联网技术和信息化技术的发展速度是非常快的。人们可以从不同的渠道获得不同的信息,而且它呈现多样化的发展趋势,这对于图书馆而言有了新的机遇,也带来了新的挑战。在图书馆资源建设中需要不断地提高自身的建设水平和服务水平,这也是图书馆的发展趋势表现之一。本文将从建设学科化服务图书馆资源的重要性出发,对建设学科化图书馆资源的内容以及存在的不足展开探讨,从而提出基于学科化服务的图书馆资源建设方法。
关键词:学科化服务 图书馆 资源建设
中图分类号:G258.6;G250.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9082(2020)06-00-01
近些年来图书馆的建设越来越重视学科化的服务,也认识到学科化服务对于图书馆资源建设的重要性。图书馆学科服务指的是图书馆根据用户的专业和学科特点与学科馆员为核心,为用户提供更具有个性化的服务,让用户能够体会到信息服务和知识服务。学科化服务其实是图书馆出现的新服务模式,它的核心就是围绕着用户的个性化需求为用户提供集成服务。在图书馆资源建设的过程中,遇到了学科局限性的问题,阻碍了一定的发展的,会使馆藏质量达不到理想的目标。所以在图书馆进行教学科研的时候,可能在个性化服务上面就会遇到了问题,而图书馆应该从总体和细节处出发,加强对自身学科化服务的创新,不断的打造资源建设模式,从而发挥图书馆的功能和作用。
一、学科化服务在馆藏建设的重要性分析
图书馆学科化服务是图书馆在建设过程中出现的一种新的服务模式和服务机制,它的核心就是以用户为中心,了解用户的需求并且满足用户的需求,在提升服务的同时来提升用户信息获取以及利用能力。在这个过程中是把学科馆员的服务作为贯穿的基本模式,并且依靠图书馆的文献信息平台,或者是依靠公共平台向学科专业项目个人提供个性化,学科化以及知识化的服务手段。在学科研究的时候,可以为其提供一个自主创新的信息保障平台。这也促进了图书馆延伸自身的服务,广度提高自身的服务深度,是一种人性化的信息服务方式。
学科化服务是图书馆重视学科建设的必然选择,学科水平可以体现学校的教学质量和水平,而图书馆又是学科建设中的支持系统,馆藏质量的水平高低对于学科建设的质量有着直接影响。学科化服务图书馆给用户提供更加个性化的信息服务,知识服务,满足他们的需求,同时也推动了图书馆资源建设的创新和发展,提高馆藏建设的水平,促进图书馆的个性化科学化发展。
二、建设学科化服务图书馆存在的问题
建设的过程中比较常见的问题是对于学科建设的需求不了解,没有充分的掌握用户的个性需求,集成化服务水平比较低,学科馆员专业素质低,没有突出图书馆资源建设的特色等等。
三、建设学科化服务图书馆的保障措施
1.提高学科馆员的专业能力
学科化服务水平和学科馆员之间的专业素质是有密切关系的,学科馆员是沟通学科服务和用户之间的桥梁,也是促进图书馆学科资源建设的重要力量,他们承担着学科化服务的责任。在图书馆学科化服务的过程中,很多内容都是需要学科馆员来完成的,需要有一定的专业性,例如学科专业人员对文献用户的情况进行分析,联系专业人员等等。学科馆员应该做到把资源和服务进行有机的结合,明确自身的服务对象,明确服务目的,不断地优化自己的工作环节,提高工作的质量,例如开展有针对性的学科资料收集整理等工作。
2.突出图书馆资源特色
在学科化服务图书馆资源建设过程中,应该对信息资源进行收集整合,整理,不断突出图书馆资源建设的特色,为读者能够提供一站式的服务平台。读者能够通过跨库检索平台找到自己想要的资源,因为图书馆采用了一站式的检索方式,促进了图书馆资源建设的数字化信息化,另外还可以根据学科以及专业的不同特点建设有特色的数字资源库,把一些非数字的资源网络化数字化,从而提高对数字资源的利用。信息化技术在资源建设中的作用是非常大的,应该加强对它的利用,加强科学性,知识性,不断地丰富和提高学科化知识服务的水平和质量。
3.挖掘用户需求
在图书馆资源建设的过程中,应该明确学科化服务的对象,而且学科化服务,它是以学科作为基础是贯穿在教学科研中的,所以图书馆在开展学科化服务的时候,应该充分的对用户的需求进行了解,并且做好相关的记录和分析,给用户提供满足的学科化服务以及技术上的支持,确保学科化服务能够顺利地进行。
4.加强宣传
为了提高图书馆广场资源网络资源等方面的宣传力度,可以在用户中定期开展专题讲座。例如在新生入学教育的时候就可以开展如何使用图书馆的专题讲座,帮助用户能够充分的了解图书馆资源,为他们提供更多获取信息的渠道。另外学科化的图书馆服务是以用户为核心的,所以要根据不同专业的特色,在图书馆资源的采编中接收用户的建议,例如可以开展问卷调查的形式,对于用户的一些意见想法进行采集,进行综合的处理,确保图书馆的文献资源采编工作能够做到科学性,合理性,有效性。
结语
随着信息时代不断地发展,图书馆资源在建设的时候要和信息技术紧密地结合起来。其次不断地加强图书馆服务模式的创新,应用学科化的服务模式,不断地提高自身资源建设的质量和水平,从而在学科化服务图书馆资源建设的过程中,真正地实现解实践的发展,促进图书馆资源建设的可持续发展,发挥它的功能和作用。
参考文献
[1]胡玮璇,赵树宽.高校图书馆学科化管理与教育实践分析——评《图书馆资源管理与档案服务创新》[J].中国教育学刊,2019,(12):142.
[2]王琰.基于学科化服务的图书馆资源建设方法初探[J].教育教学论坛,
2018,(31):235—236.
[3]周静.高校图书馆学科化服务的实践方式分析与探究——评《高校图书馆资源建设与管理研究》[J].中国教育学刊,2017,(05):130.
作者简介:
齐岩婷,(1984—),女,湖北省武汉市人,学历:本科,职称:助理馆员研究方向:高校图书馆资源建设;
汪海燕(1979—),女,湖北省武汉市人,学历:硕士, 職称:馆员,研究方向:图书馆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