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站档案管理人员交接手续探究

2020-07-23 08:53李宗芬
中文信息 2020年6期
关键词:血站管理人员档案管理

李宗芬

摘 要:檔案作为人类文化传承重要标志,值文字确立以来,档案与人类文明进化具有高度关联性,随着我国社会经济不断发展,档案管理质量要求不断提高,既往档案工作弊端显现,成为衡量医疗事业发展重要指标之一。档案管理流程逐渐优化,由封闭的、简单的管理模式逐渐向科学的、简化的管理流程发展,演化成一门独立的科学,推动着临床事业不断发展。

关键词:血站 档案管理 管理人员 交接手续

中图分类号:G2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9082(2020)06-00-01

档案作为档案管理重要环节,为临床血站工作开展重要指标之一,血站档案管理开展难度较大,其主要难度在于档案交接手续繁琐,基于我国血站档案流程体系开展较晚,临床无针对性经验支持,需要于临床实践中不断积累丰富经验,易确立符合我国临床医学发展需求、血站管理需求的独立体系,推动着血站管理工作不断发展。档案资料的采集呈现一定发展过程,于档案管理期间,随着管理人员的变动,档案交接工作成为衡量档案管理质量重要指标;因临床档案交接流程尚处于探究阶段,负责管理人员变动,极易导致档案管理困难,是导致血站档案缺失、档案不全、档案交接不佳的主要因素,需开展有效的档案管理手册,针对档案管理人员交接手续进行统一规定,以确保临床交接工作有规章可遵循,最大程度降低血站档案缺失情况,确保档案的动态性、全面性,推动血站工作持续化发展。

一、档案交接问题分析

1.档案交接不及时

档案交接需及时,若没有及时进行相关档案交接,严重影响后续工作的开展;临床档案交接管理人员重视度不高,于档案管理期间未及时进行交接手续,导致临床价值较高的资料缺失,或被当作废物处理,严重影响临床的按管理质量。

2.档案交接流程不规范

档案交接工作涉及责任较大,于档案交接期间,需要管理人员进行全面的手续办理,对管理人员认真程度要求较高,但于临床应用中发现,血站档案管理人员因自身素质较低,高素质人才缺口较大,其工作强度较高,于临床档案交接期间,极易出现遗漏情况的发生;同时因档案管理人员岗位认知能力较低,工作责任心较低,于档案交接手续时,未完全按照流程办理手续,未对档案资料进行有效的核对,导致档案交接工作流于形式,进而导致工作积压及遗留问题的发生,严重影响档案管理质量,是导致血站档案资料缺失的主要因素。经临床研究发现,部分血站管理人员于上岗之前未经过有效的岗位培训,未获取专业岗位资料证书,是交接工作存在的主要问题之一。

3.声像档案管理重视度不高

随着现代化社会进程加速,声像档案资料增多,但于临床应用中发现,因临床针对声像档案管理重视度较低,声像档案拍摄人员意识度不高,导致声像档案质量参差不齐,部分声像档案未及时交接、管理、保存,随着管理人员交接,极易导致声像档案资料的缺失,故导致血站管理资料不完全,严重影响血站资料。

二、血站档案管理举措

确立完善的档案交接流程,加强医院监管机制,加强相关部门监管机制,针对档案交接相关问题进行回顾性分析,并针对各环节存在的问题制定针对性管理对策,并加强相关部门重视度,于血站档案管理期间,采用责任追究的方式,指定负责人进行相关档案交接工作;并于血站档案管理人员工作调动之前,要求管理人员于调动手续的办理之前,进行档案交接,未交接管理人员不给予发放工作通知,将其工作内容纳入到单位工作制度当中,确保其本职工作交接完成,避免本职工作遗漏情况的发生;同时应档案管理工作开展对管理人员专业性要求较高,于管理人员应聘期间,需充分考核管理人员的稳定性,避免管理人员频繁调动,以免影响档案管理质量,最大程度确保血站档案管理质量,以保证档案管理稳定性开展;管理人员岗前档案交接流程较为繁琐,其主要涉及两个方面主要:移交与接收,接收的前提标准是加强档案管理工作,确保档案资料完整性,为移交及接收工作开展重要前景;针对档案资料移交,需于档案移交之前,对其资料进行有效的评估,于移交流程中确保五项准则,确保档案资料完整;针对档案接收而言,于档案接收期间首要明确档案接收主要内容及其流程,针对档案接收单位、工作情况进行有效的了解;其次,前任档案人员相关工作情况进行了解,并了解其档案保管性质,以便明确其交接材料、属性,提高接收有效性;最后需要明确档案接收工作流程,做好接收准备,以确保档案接收工作顺利实施。

加强交接人员综合素质培养,随着近几年临床档案管理质量要求不断提高。相关部门加强对档案管理人员思想教育,帮助提高档案管理人员岗位内职能认知加强及综合素质,培养其岗位责任心,于档案交接工作中,加强对相关涉事人员的思想教育工作,帮助其提高对血站资料管理工作的重视度,帮助其树立责任心与事业心,确保档案交接工作顺利实施,最大程度降低档案管理不良事件的发生。

结语

档案管理工作较为繁琐及复杂,对管理人员专业素质要求较高,考虑档案管理涉及内容较多,档案交接流程繁琐,对管理人员认真、工作态度等均具有较高要求;通过对临床既往档案管理问题分析中发现,档案管理人员综合素质为档案管理工作开展质量较低的主要因素,因档案管理人员对自身职能认知较低、专业素质不高,长期工作稳定性不佳,工作波动频次较高,导致档案管理交接次数增加;在档案交接工作未妥当处理后,擅自进行离岗,导致档案资料不全、破损等情况,故影响血站档案管理质量。同时,由于临床对血站档案管理重视度不高,缺乏有效的监管机制,管理人员出现岗位调动时,未及时有效的进行档案交接的监管,导致档案管理前后连接不佳,影响其档案管理质量。于档案交接期间需加强对管理人员综合素质的培养,帮助其提高岗位认知能力,提高岗位责任心,确保档案工作顺利交接,以最大程度确保交接档案的完整性;并加强相关部门的监管机制,针对档案移交及接受人员进行有效的监管,确保其档案交接工作顺利实施。

参考文献

[1]李鹏.血站献血者档案信息数据资源整合及共享分析[J].卷宗,2020,10

(3):112.

[2]曹梦玲.血站档案管理在输血事业中的重要作用分析[J].卷宗,2019,9(2):88.

猜你喜欢
血站管理人员档案管理
档案管理中的电子档案管理
档案管理与企业内部控制关系的思考
健康档案管理的“云”前景
血站院感知识系统化培训模式探讨
南通市中心血站
血站建立和实施审核组模式的体会
高校教学管理人员专业化探讨
加强工程项目档案管理的有效途径
5年前的选择决定今天
招投标管理人员应具备的七种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