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晴倩
摘 要:随着课改的深化,语言训练点的壁垒早已被打破,逐步从机械、重复的单一模式向多元翻转的个性化模式转变。如何在语文课堂中体现“人文性”和“工具性”的融合,让语言训练点“点”得恰如其分呢?可以通过潜心会文、建构序列、整合三维和搭建阶梯的方式去明确、升华语言训练点,让训练真正有效。
关键词:语言训练点 潜心会文 建构序列 整合三维 搭建阶梯
曾经,语言训练点被搁浅和错过。语文课应该建立在工具性和人文性统一的基础上,加强语言训练,带有浓浓的语文味,这是众望所归的目标。因此,如何加强语言文字训练,提高训练的效率,是当下语文教师努力探索的重点。纵观当前语文课堂,语言文字训练的真正效果还不理想。
一、现状扫描
现象一:包罗万象,面面俱到
一位老师在执教《荷花》的第二自然段时,先让学生数数这一自然段有几句话,并说说每一句写了什么,围绕哪一句来写的。讲到第二句“荷叶挨挨挤挤的,像一个个碧绿的大圆盘”时,引导学生理解“挨挨挤挤”,并进行“AABB”式词语的积累,又让学生学习第二句的写法,用“……像……”说话。讲到第三、四句“有的才展开两三片花瓣儿,有的花瓣儿全展开了,露出嫩黄色的小莲蓬。有的还是花骨朵儿,看起来饱胀得马上要破裂似的”时,出示句式
“ 有的 ,有的 ,有的 ”,进行想象说话。最后,让学生说说这段话写得美不美,并有感情地朗读和背诵。
案例中,教师带领孩子分辨句子、理解词语、积累词语、感受句式、想象说话等内容,在教师一次次的追问下,学生时刻处于精神紧张状态,忙着应付老师的问题了,哪里还有时间去感受语言文字的魅力?课堂中呈现的面面俱到、包罗万象的语言训练,机械单调、情趣尽失、效率低下。
现象二:水乳分离,苍白无力
教学《桂林山水》一课时,当学生说到“桂林的水真清啊,清得可以看见江底的沙石”一句时,教师就让学生进行句子仿造,以便达成语言训练要求。教室里真 啊, 得 ”。“公园里的花真 啊, 得 ”。训练完后,再继续学习这句话,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背诵。
案例看似依托文本内容,拓展语言训练,对于这个句式学生应该能够掌握,但是,对于桂林山水的情感却被人为分割。虽然学生能做到背诵,但是他们对桂林山水的感受并不深刻。以上训练点,因三维目标的分离,导致语言训练过程单调死板、苍白无力。
现象三:无视特点,随心所欲
四年级课文中有篇课文是《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一位教师执教本课时,开门见山板书课题,教学“崛”字时,引导学生如何记住这个生字,并指导学生如何用字典查“崛”,如何正确义项。再读课题,引导学生如何进行课题质疑。带着对课题的疑问开始初读课文。
以上教学案例中,教师的教学思路十分清晰,但是仔细分析,其实不难发现教师的备课欠缺思量。教师无视学生的学习起点和学段目标,缺乏对语言文字的系统把握,盲目训练,从而导致效果低。
现象四:单项训练、效果单一
《富饶的西沙群岛》是一篇令人耳熟能详的文章,也是一篇可以进行多次语言训练的经典文本。第一课时在学生进行初读课文后,一位老师出示本课的生字词语让学生认读。认读后,老师让学生说说课文告诉我们了什么。根據学生的回答,老师再一次出示以上词语,让学生进行整体感知。
当老师引导学生学习生字、整体感知课文时,语言训练点如此单一,完全可以整合为“西沙群岛
有 。”随即出示生字,进行系统教学。如此一来,学生既熟知了文本,又落实了生字词教学,还能强化语言训练,一举三得。
现象五:词不达意,浮游表层
曾听过一节《桥》(人教版五年级下册)的公开课,临近下课,老师询问学生的收获,学生纷纷发言:“我被老汉的行为感动了。”“老汉把生的希望留给别人,把死的恐惧留给自己,值得我们学习。”“我要像老汉一样长大后也为人民做贡献。”
学生的收获只停留在知识点的归纳总结上,淡化了这篇课文的写作方法。分析其主要原因,教师脱离了教材人文性与工具性的有机统一,对语言训练目标的认识存在缺失,从而造成训练点模糊不清,缺少对语感、语言积累等方面的指导,导致教学的简单化、机械化。
二、内涵解读
随着课改的深化,语言训练点的壁垒被打破,逐步从机械、重复的单一模式向多元翻转的个性化模式转变。何为“语言训练点”?顾名思义,是语文教学中针对听说读写开展的练习与指导活动,是师生指导与实施练习时所关注与聚焦的语言知识、技能与方法。它将学生对于知识的输入储存和输出表达进行巧妙衔接,从而达到触类旁通及知识内化。
三、理性思考
课堂上进行语言训练是语文课的基本任务,而如何有效地进行语言训练,则需要思考并钻研。要想实现高效的语言训练,就要采取精准细致的策略建构。
1.潜心会文,寻找高效的语言训练点
要进行恰当的语言训练点,教师首先应走进文本与之进行深层对话。只有深钻教材,潜心会文,才能达到“一语破的,一语解惑,一语启智,一语激情”。只有深入文本,教师才能打破现有的思维壁垒,敏锐地捕捉文章中语言文字训练的重点,教学时才会“胸藏万壑”,左右逢源,如此,语言文字训练才有机会落到实处。
如王崧舟老师教学《一夜的工作》时,就独具匠心地设计成若干训练点,引导学生积极、主动、高效地进行听、说、读、写等一系列活动。如引领学生品读“这是高大的宫殿式的房子,室内陈设极其简单,一个不大的写字台,两张小转椅,一盏台灯,如此而已”这句话时,他是这样一步步引导的:
(1)这句话,如果用一个词概括,你会选择其中的哪个词?为什么?
(2)你们知道这高大的宫殿式的房子,曾经是谁住过的吗?作为封建王朝的一个亲王,而且是一个手握重权的摄政王的官邸,这里曾经有过哪些陈设?
(3)然而,当这座高大的宫殿式的房子成了周总理办公的地方后—引读:室内陈设极其简单,一个不大的写字台,两张小转椅,一盏台灯,如此而已。总结:这样看来,“极其简单”这个词真的“简单”吗?不简单,极其不简单!
(4)现在,这高大的宫殿式的房子里坐着的就是我们的总理,周总理啊!你想,他手里有多少重大的权力呀!他的岗位是多么重要啊!你们认为,一个国家的总理,他住的地方,该有怎样的陈设?
(5)再次引读:室内陈设极其简单,一个不大的写字台,两张小转椅,一盏台灯,如此而已。
(6)看来,“极其简单”这个词真的“极其不简
单”啊!
极其不简单的是
生1:是总理的艰苦朴素。
生2:是总理的不辞辛劳。
生3:是总理认真负责的精神。
(7)此刻再读这句话,你的感受、你的情感肯定和初读这句话时完全不一样了。
通过王老师精心设计的问题,引导学生进行思维、语言感悟力及情感体验力的训练。这与王老师深入解读教材是分不开的。立足文本,深钻教材,潜心会文,是实现高效语言训练的基础。
2.建构序列,明确高效的语言训练点
当今课堂,训练的随意性十分常见:在不同年级和不同教材中盲目设计语言文字训练点,无视学生个性和年段特征是造成这个结果的主要原因。
语文课堂上,如何发挥教材的载体工具性,引领学生进行恰当的语言训练,形成技能,发展语文能力,是值得深思熟虑的。这就要求设计语言训练点时,对教材的把握不能只见“树木”不见“森林”,对教材的年段目标要了如指掌,并遵循学生学习的特点和能力,建立一个由易到难、由浅入深的螺旋发展序列和训练体系。这样才能扎实有效地培养学生的语文能力,提高语文素养。
在教学中,我以新《课标》为指导,以教材为蓝本,建构了小练笔的序列,明确各年级段的练笔要求,有的放矢地进行练笔训练。
教学四年级上册《搭石》的第四自然段时,我设计了这样的语言训练点:
(1)你理解“理所当然”吗?家乡的人们把什么看成理所当然的事?
(2)是啊,家乡的人们不仅把尊老爱幼当成自己应该做的事情,还把什么也看成是理所当然的事?读第一句。
(3)家乡的人们把尊老爱幼看成理所当然的事,将礼让对方看成理所当然的事,还将许多美好的行为看成理所当然的事。出示句式:如果 ,乡亲们总会 。
引导学生想象写话,交流后,再出示:
如果,乡亲们总会。
假如,乡亲们总会。
要是,乡亲们总会。
(4)你发现了什么?在交流中对学生进行组句成段的指导。
以上的语言训练点,引导学生在语境中理解“理所当然”,感受“如果 ,乡亲们总会 ”的句式,并进行构段的指导,同时在实践中再次感受乡亲们平凡的美、自然的美。显然,这样的语言训练点是恰当、高效的。组句成段的设计和指导,既体现了过程的层次性,同时注重了年段的特点,使练笔训练显得有章可循,恰当有效。
3.整合三维,设计高效的语言训练点
语文课堂要着眼于“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运用一定的方法对语言文字进行感悟、理解与表达,从而掌握语文知识,提高学习能力,同时形成一定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因此,从语文教学本身来说,三维目标就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所以,我们设计语言文字训练点的时候,需要强化这一整体意识,注重语言文字训练中学生的情感体验,引导学生对学习过程进行必要的反思,从而增强语言训练的有效性。
在一次区里的学时课例展示中,一位教师上《三顾茅庐》一课,刘备赶紧下拜说:“久闻先生大名,曾两次谒见,都没有遇到。”引导学生理解“下拜、谒见”来体会刘备的求贤若渴、诚心诚意。
(1)“下拜”是怎么样一个动作?试着做一下。
(2)“谒见”是什么意思?
(3)哪些人相见用“下拜”“谒见”?(晚辈见前辈,下级见上级)
(4)补充双方的身份与年龄差距:
师:当年刘备47岁,你们猜,诸葛亮当时多少岁?
生(兴趣高涨、跃跃欲试、纷纷举手):57岁!
师:猜大了。
生:50岁!
師:又猜大了。
生(显得胸有成竹):48岁!
师:告诉你们吧,当年诸葛亮只有27岁!
(全班愕然)
师:从年龄看,诸葛亮并不是刘备的前辈,看来,这“谒见”是用错了!
生(顿时醒悟):没用错!刘备甘把比自己小20岁的诸葛亮当前辈,更表现了他礼贤下士的诚心。
以上教学案例中,知识点很小:理解“谒见”的意思。但教师却能围绕“谒见”,独具匠心地设计了一系列学习活动,先是常规地理解词语,接着教师用“猜年龄”激发学生探究的兴趣,最后用“反诘”的方法让学生将“兴趣”转向“思维”。在这一连串的学习中,学生自然而然地取得结论。
分析这一语言训练点:知识—不言而喻,对“谒见”的理解非常到位;过
程—展开充分,学生兴趣盎然,参与度高;情感—对故事人物、名著的艺术性由衷钦佩。这样的语言文字训练点是灵动、富有生命力的,“语言”与“精神”同构共生。
4.搭建阶梯,升华高效的语言训练点
语言训练点可以是一个词、一句话、一个段落、一种言语形式,一种修辞手法,一种写作方法,甚至一个标点符号。将这些小碎片集合统整,可以搭建阶梯,对语言训练点的升华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黄山奇石》这篇课文的特色不仅仅在于语言文字的精准描述和精彩修饰,还在于它的清晰架构—总、分、总,让二年级学生能从开头和结尾的概述感受到黄山的风景秀丽,更能从中间的分述内容里品悟这些石头是黄山独特之美。仙桃石、猴子观海、仙人指路、金鸡叫天都……作者是采用什么方式把它们写得引人入胜呢?
举例:整体感知、深入研读“猴子观海”这一段后,学生便能知晓该段是采用拟人的修辞手法。
(1)借助句式,模仿本段,提供“天狗望月”“狮子抢球”“仙女弹琴”图片,说说其他石头,锻炼学生的仿照和表述能力。
句式:在一座 的山峰上, 。它 , , , 。
这就是 。
(2)依托文本,借助图片,发散思维,唤醒旧知识,提炼新方法。
提示:请用上比喻、拟人、夸张、排比等修辞手法,说说你喜欢的那块石头。(注:最少用两种,争取全部用上)
(3)转换人称,凭图导游,将自己的情感融入语言中,升华魅力。
黄山奇石导游词:各位游客大家好!欢迎来到黄山,接下来请大家目不转睛盯着你前方即将出现的奇石,不要眨眼哦,绝对会让你赞叹不已的。
一个语言训练点从不同的切入点进行引导,呈现出不同效果,让语言得到锻炼。凭借一段话搭建合适的阶梯,不断升华语言训练点的训练效果。
综上所述,只有深钻教材,潜心会文,把握教材的精髓,明确教材的筋骨,以构建语言文字训练序列为目标,着眼于三维整合,力求搭建阶梯,让语言训练点拾级而上,不断升华,这是综合性强、整合度高、效率高的语言文字训练点的有效策略。
参考文献:
[1] 宁鑫《找准语言文字训练点,扎实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学周刊》2012年第28期。
[2] 肖雅红《在语文课堂教学中如何找准语言文字训练点》,《中国校外教育:下旬》 2016年第12期。
[3] 叶人奇《以“点”带“面”,进行课堂有效语言训练》,《教育科研论坛》2010年第12期。
[4] 潘新和《新课程语文教学论》,人民教育出版社2005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