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如何在作文教学中渗透情感教育

2020-07-23 08:54范静
中华活页文选·教师版 2020年13期
关键词:作文情感语文

范静

教育家赞可夫说:“教学中一旦触及学生的情感、意志领域,触及学生的精神需要,就能发挥高度有效的作用。” 这与夏丏尊所说的“情感教育”是一致的。语文新《课标》提出:“语文课程为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良好个性和健全人格打下基础;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打下基础。”(《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年,第2页)

语文教学一直承担着育人的重任,而作文教学作为其中的一部分,自然也承载着同样的重任。在作文教学中,情感因素是不容忽视的。情感教育直接影响着学生习作的效果。学生心中有情,则会才思敏捷,写出有真情实感、认识深刻的好文章。所以,在写作教学中,教师需要渗透情感教育,这样不仅能激发学生的写作热情,还能提高写作质量。

一、作文先做人

夏先生强调写作要注重培养学生的人格。切忌在写作中说空话、假话、套话,套用写作模式:开头花拳绣腿,用一系列排比、比喻等修辞等看似妙语的句子来达到吸引读者注意的目的;正文生搬硬套,古今中外、历史名人全部搬出来,让人感觉小作者博古通今;结尾呼应开头,点明题目,所谓“画龙点睛”地收束全篇。这样千篇一律的文章让我们感到学生内心的空虚,精神世界的贫乏,看不到学生真实的想法和高尚的人格。

这种应试教育下的写作教学应该摒弃,我们要让学生意识到写作时要从内心出发,而不是一味地说“假话、大话、空话”,我们的教育首先是要促进学生健康成长,这里所说的健康,并非仅指身体的健康,更重要的是精神世界的丰富。如果一个学生在写作时总是靠虚构、靠说假话来获取别人认可的话,那他就是个自欺欺人的人,是个不敢表达自己真实想法的虚伪的人。如此精神匮乏的人,如何能写出感动人的真实文章呢?

然而,平时学生有着大量的作业和试卷,没有时间进行课外阅读。学生失去了评价语言是否精彩的能力。他们追求的是怎样的语言能获得高分,因而编造虚假的内容,这样的作文是与做人相背离的,也与写作的初衷相悖。

写作教学需要教师先教会学生做人,只有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学生的精神世界才会更丰富,才有足够的自信在作文中真实地表达自己的思想,写作内容才能更加深刻。

“作文先做人”是新《课标》要求下写作教学的真正目的。

二、教师要以情促情

老师的语言风格、思维方式,或是情感体验,都时时刻刻影响着学生。作为语文教学中情感的渗透者,教师首先要喜爱写作,对写作充满热情,与学生谈及写作时充满激情,甚至能够向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与学生分享自己的写作经历、创作心得,这样会带动学生爱上写作,激发其创作激情。

其次,在作文指导课上,教师的语言要传神,通过语言的力量来影响学生的情感变化。生硬的语言会让原本枯燥的作文课更加无聊,教师在无生命的语言中注入自己的情感,在指导写作时情绪饱满,声调抑扬顿挫,情神融合,课堂会变得鲜活,进而带动学生的情绪,让学生全神贯注地听讲,在高涨的情绪氛围中创作。

教師还可以在作文教学中坚持写“下水文”,亲身感受写作中的重难点,找出问题并与学生一起探讨解决。这样的教学能够拉近师生之间的距离,让学生在和谐的氛围中完成写作。

三、给学生足够的自信心

写作之于学生一直都是“头疼的事”,学生往往为了应付差事,敷衍了事,从来不是有感而发,自然写不出优秀的文章。这样日复一日,学生长期处于挫折之中,心中充满挫败感,会对写作失去信心。所以,在写作中,教师需要调动学生的积极性,给他们足够的自信心,让他们告别害怕写作的阴影,进而爱上写作。

1.形式多样的作文指导课

作文指导课是学生接触作文的第一步,过于简单的内容和方法指导往往不能有效帮助学生提高写作水平,反而会让学生产生思维定式,无法写出新颖的作文。

写作前的指导是引导孩子写好作文的关键,所以要创设良好的写作氛围,让他们摆脱写作的束缚和限制,自由表达自己的思想情感。指导课要形式多样,可以课内与课外指导相结合。一方面,在课内采取不同的指导方式,如口语训练、课堂演绎、短句仿写、美文推荐、限时小片段等,另一方面,多带学生走出教室,走出校园,置身于大自然中,这样的社会采风可以让学生积累素材,写出自己的真切体验。

2.增强学生的情感体验

十四五岁的初中生应该有不少学校、家庭、社会生活的见闻和感受,也有着不一样的体验,他们应该“胸中有丘壑”,将积蓄的材料灵活运用于作文之中。可事实并非如此,不少学生的作文空洞、贫乏,无事可写,如此多彩的生活就因为学生缺少发现、缺少思考、缺乏情感而变得枯燥无味。“巧妇难为无米之炊”,没有素材怎能写出精彩的文章呢?

夏先生提出“写作即生活,写作离不开生活”。所以我们需要带领孩子走出课堂,走出校园,走进大自然,让他们细心观察周围的一切事物,感知生活,积累写作素材。有了自己的情感体验,写作的灵感就会源源不断地涌来,自然会做到“下笔如有神”。

3.在活动中培养学生写作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浓厚的兴趣是一把万能的钥匙,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在写作教学中,我们可以组织丰富多彩的活动,让学生参与其中,亲身体验活动的乐趣。如组织创办校刊,鼓励学生写文章发表;开展作文素材积累大比拼,让学生在竞赛中相互学习,共同进步,等等。在各类活动中,我们要善于发现学生的亮点和特长,真正深入学生的内心,帮助他们体验写作的成功与快乐,这有助于强化他们写作的兴趣。

另外,学生的作文得不到肯定也会严重挫伤学生的自尊心。学生对作文产生了反感、厌烦,提到作文就害怕,越怕越不敢写,越不敢写就越写不出好文章,越写不好挫败感就越强,时间久了,就形成恶性循环,没有了写作的激情。所以,我们还需要针对学生的情况因材施教,评改他们的作文时要善于找到其中的亮点,帮助他们树立信心。

4.善于发现学生的“亮点”

俗话说:“良言一句三冬暖,恶语伤人六月寒。”学生的情感比较脆弱,有时老师的一句鼓励会让孩子兴奋一整天,而一句严厉的话可能会让他们沮丧好几天。所以,有经验的老师通常是从学生写作中寻找“亮点”,不论是选材还是语言,不论是构思还是情感,尽量寻找他们写作中出彩的地方,而不是一味批评。在评价时,多给学生一些肯定和鼓励,让他们找到自己写作中的亮点。

学生的信心来自老师的鼓励,我们的作文教学方法是让学生敢想敢写,发自肺腑地表达自己的所思

所想。

四、在批改作文中进行“情感互动”

作文批改是语文教师的一大重任,厚厚的作文本,水平参差不齐的作文往往让老师疲于应付。学生写,教师改;教师评,学生听,这种单一的作文批改方式使学生处于被动学习的境地,助长了学生的依赖性。夏丏尊提倡批改作文可以将学生自改、教师面批、学生互批相结合。这种在作文批改方面的“情感互动”,也能促进学生写作水平的提高。语文新《课标》中明确指出:“根据表达的需要,借助语感和语文常识,修改自己的作文,做到文从字顺。能与他人交流写作心得,互相评改作文,以分享感受,沟通见解。”可见在批改作文时,师生也需要情感互动。

1.教师面批作文

批改作文即检查学生写作的情况,这也是作文评讲课的基础。通过批改作文,我们能够及时了解学生的写作情况,这样有助于因材施教。在批改时,我们要特别注重情感的沟通,可以将激励性的评语注入学生的心田,可以用肯定、赞扬的评语激发学生的兴趣,可以用委婉批评的评语加以激励和督促。我认为,要想加强师生之间的情感互动,面批作文是最好的方式。

面批作文是教师与学生面对面的平等对话,虽是批改作文,实为情感交流。在面批中,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不同情况,恰如其分地给出指导意见,这种现场点评的方式可以让学生知道自己哪里好,哪里不足,哪里需要修改,如何修改。这样的面批,避免了学生看完教师的评语就合上作文本的尴尬,还给了学生修改作文的方向,增强了他们的自改意识,让其作文在自改中有质的飞跃。

2.学生自改和互改作文相结合

作文批改并不是老师一人的事,在作文教学中,我们应该给学生创造机会,让他们自改作文,互改作文,让他们了解教师精批细改的良苦用心,在自改、互改中发现自己写作的问题,借鉴别人的优点,进而相互交流、讨论,从而达到写作教学的目的。

学生自改、互改作文不是简单地浏览作文,改几个字,而是需要学生各方面能力的综合运用,如选材立意、结构组织、遣词造句等能力。通过修改作文,学生能够发现写作中的不足,对语言字斟句酌,还能掌握多種写作技巧,写作能力将日臻完善,写作、鉴赏水平也会逐步提高。

当经过修改后的文章出炉时,学生会尝到成功的喜悦,写作的热情自然高涨,写作观念也会发生变化,由“要我写”到“我要写”,由“要我改”到“我要改”。

融入情感写出的文章会如清澈的泉水滋润心灵,沁人心脾,这才是作文教学的最终目的。我们要将学生置身于和谐轻松的环境中,促进他们创造力的发展,写出感动的佳作。

五、读写结合,相互促进

夏丏尊很早就阐述了阅读与写作的关系,强调两者相辅相成,缺一不可。语文新《课标》中明确提出:“要重视写作教学与阅读教学、口语交际教学之间的联系,善于将读与写、说与写有机结合,相互促进。”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年,第10页)

1. 阅读是学习语文的关键,也是写作之根本

现在的学生社会阅历比较浅,阅读就成为他们获取知识、陶冶情操的天地。学生通过阅读来充实自己、提高自己、丰富自己,培养敏锐的感知力、独特的想象力,为写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在阅读教学中,我们要鼓励学生做生活的有心人,将自己的感悟通过读书笔记的方式积累下来。另外,要特别重视课外阅读,这对学生写作的影响是潜移默化的。

2.以读导写,以写促读

阅读教学中,老师不仅要指导学生将新词佳句熟记于心,而且可以在课堂中使用仿写、缩写、改写等方式来提高学生的思维和阅读水平,促进写作能力的提高。

比如,读《三颗枸杞豆》时,指导学生仔细体会文中“我”在遇到三叔前和遇到三叔后的心理变化,让学生写一篇描写“我”的心理的短文。在阅读教学中帮助学生理解人物,解读文本。在写作教学中,利用范文,从字、词到句、段引导学生赏析文章,表达对生活的认识、感悟和思考,做到“以读促写”。阅读与写作的材料都源于生活,阅读是借助美文来让学生认识生活,写作则是学生用文字来表达生活,两者虽性质不同,但本质一样。在平时的教学中,需要教师将读与写相结合。

爱因斯坦说:“用专业知识教育人是不够的。通过专业教育,他可以成为一种有用的机器,但是不能成为一个和谐发展的人。要使学生对价值有所理解并产生热烈的情感,这是最基本的。他必须获得对美和道德上的‘善的鲜明的判别力,否则,他一连同他的专业训练就像一只受过很好训练的狗,而不像一个和谐发展的‘人。”(爱因斯坦著,许良英、范岱年编译《爱因斯坦文集》(第二卷),商务印书馆1979年,第128页)我们的教育是培养全面发展的人,在写作教学中渗透情感教育是必不可少的。

猜你喜欢
作文情感语文
《快乐语文》2022年全新改版!
如何在情感中自我成长,保持独立
失落的情感
情感
如何在情感中自我成长,保持独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