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永红,方晓敏,陈信旺,朱哲康,陈科灶,黄培森,夏咛,刘斌,郑开基,林力,肖海苏,岳新建
(福建省林业调查规划院,福建 福州 350003)
十八世纪的工业革命在推动人类文明进步的同时,带来了全球变暖、臭氧层破坏、森林资源锐减、土地荒漠化、物种加速灭绝等自然危机,严重威胁人类自身的生存和发展。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站在人类历史发展进程的高度,提出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把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坚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坚持良好生态环境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等作为新时代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必须坚持的原则。生态文明思想立意高远,内涵丰富,不仅为中国解决生态问题、推进美丽中国建设提供了切实可行的道路,而且为加强全球生态文明建设、促进人类文明发展贡献了中国智慧,提供了中国方案。国家森林步道穿越著名山脉和典型森林,邻近具有国家代表性的自然风景、历史文化区域,是长跨度、高品质的带状休闲空间[1]。长距离的国家森林步道既是自然与文化的聚合体,也是美丽中国山脉、林脉和文脉的实物载体。它串联起散落在中华大地上的国家公园、自然保护区、森林公园、湿地公园、风景名胜区、地质公园等各类自然保护地、遗产地和古村、古镇文化遗产地,具有强烈的自然荒野性和生态完整性,已经成为肩负着生态教育、遗产保护、文化传承、休闲服务、经济增长等诸多使命的自然与文化综合体[2],对加快生态文明建设、促进生态共享、助力乡村振兴意义重大。国家森林步道建设是以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为指导的重要实践,是人类历史迈向生态文明新阶段的“里程碑”。顶层设计是运用系统论的方法,从全局的角度,对某项任务或者某个项目的各方面、各层次、各要素进行统筹规划,以集中有效资源,高效快捷地实现目标。顶层设计具有顶层决定性、整体关联性、实际可操作性等特征。美国早在20世纪30年代就建立了第一条国家步道——阿帕拉奇亚国家步道。随后,英国、加拿大、澳大利亚、日本等国也相继建成了国家步道体系。与这些国家相比,我国在国家步道建设方面严重滞后,与之相关的理论研究不足,顶层设计更为欠缺。2017年11月13日,国家林业和草原局(原国家林业局)借鉴发达国家国家步道建设经验做法,公布了第一批秦岭、太行山、大兴安岭、罗霄山、武夷山等5条国家森林步道,成为全国首个福建省率先开展省级总体规划,推进该项工作的省份。文章重点阐述了武夷山国家森林步道总体规划中需重点关注与把握的顶层设计问题,以确保路线正确,方法科学,并取得预期效果。
顶层设计旨在对目标任务进行统筹规划,以解决规划中的重大问题。就武夷山国家森林步道而言,规划中应秉持什么理念,步道选线如何进行,指标体系如何设置,采用什么样的总体布局,与步道相关的系统如何规划,均为其最核心的问题。核心问题解决了,其它问题就迎刃而解了。由于我国国家森林步道建设至今尚无建设或规划先例,开展顶层设计更显重要。武夷山国家森林步道总体规划项目组通过技术调研、文献查阅、专家咨询、技术座谈等形式,经反复酝酿、修改与完善,最终梳理出总体规划中最值得关注的问题,并形成武夷山国家森林步道总体规划顶层设计总体框架图(图1)。
图1 武夷山国家森林步道总体规划顶层设计框架
国家森林步道建设应以中华民族传统思想中“道法自然”的生态智慧化解“人类中心主义”,以“以道观之,物无贵贱”的平等眼光尊重万物的生存权利,将人融入自然万化之中,以此引导人们真正认识到人与自然是生命共同体,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全新理念,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良好生态环境是最公平的公共产品,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通过国家森林步道建设,可以让更多的人民群众共享生态建设成果,更好地把生态效益转化为经济效益、社会效益,促进沿途农民增收和乡村振兴。为此,步道总体规划应始终坚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守护好绿水青山,让步道成为广大人民群众共享的绿色空间。
传统文化是先人留给我们的宝贵遗产。福建省相对独立的地理空间孕育了精彩纷呈、沉淀厚重的历史文化。如博大精深的理学文化、独具韵味的客家文化、传奇历史的红色文化、特色鲜明的民居文化、底蕴深厚的森林文化、血浓于水的闽台文化、耐人寻味的闽越文化、远近闻名的茶文化,以及海丝文化、民俗文化、古道文化等。这些文化与山为邻,与水共生,随着时间的推移而慢慢淡出人们的视野。树立传承历史文脉、以文育人、以文引人的理念,无疑将赋予森林步道更为强大的生命力。
国家森林步道途经区域应以自然荒野区域为主,遵循“无痕山林”建设理念,以确保最大限度的自然荒野性。
武夷山国家森林步道穿越或邻近福建省生态系统完整性、原真性较好的著名山脉和典型森林,将最具特色的山脉、林脉、水脉和文脉展示给世人,是国家重要的地理地标、生态地标、文化地标和美景地标。
步道选线要充分挖掘和融合地域文化,“东周出孔丘,南宋有朱熹;中国古文化,泰山与武夷”。武夷山是世界著名理学名山,历史遗迹丰富,是客家、理学、红色等文化的聚集地。步道沿线将沉淀千百年的森林生态之绿、红色苏区之红、纵横水系之蓝、古道村落之古集合起来,彰显出异彩纷呈的地域文化。
首先,步道选线应避开饮用水源保护地、自然保护区核心区及缓冲区、森林公园生态保育区等敏感地带,确保生态安全。其次,要避开地质敏感点或不稳定环境,必要时要通过布设简易庇护所、设置标识等,为人身安全提供有效保障。
国家森林步道沿途基本不新建人工设施,多数路段仅为使用者提供可维持基本生存需求的有限服务,倡导简朴、原真、低碳的生活方式。
国家森林步道主线采用单一行程、不闭合的线状布设形式,确保不走回头路。中途根据需要,每隔一段距离设置出入口,从而形成从南至北曲折多变的长条状空间,达到视觉不重复、景观多样、充满野趣的效果。
规划目标以指标体系的形式予以体现。规划指标的设置不仅要确保指标的科学性与合理性,还要考虑是否可采集、可计算和可考核。规划指标包括综合指标和基本指标两大类。其中综合指标又分为约束性与预期性两大类。约束性指标包括步道沿途森林覆盖率、步道贯通率、环保达标率三大类,它们是最为关键的指标。当森林步道建成并投入使用时,三者均具有一票否决的功效。基本指标包括道路、景观、保障、服务、教育、外围六大类,均为预期性(表1)。
表1 武夷山国家森林步道规划目标指标
4.2.1 步道沿途森林覆盖率
指国家森林步道所经区域森林覆盖率。本指标直接采用最新森林资源规划设计调查小班数据库计算。计算公式为:P=∑(乔木林面积+竹林面积+特殊灌木林面积)/土地总面积×100%。《国家森林步道建设规范》(LY/T2790-2017)要求森林步道所穿越森林区域的比例应达60%以上。福建省森林覆盖率长期保持全国第一,其中南平、三明、龙岩三地均为重点林区。经计算,该指标达78.84%。为保持森林步道所经区域的原真性,步道建成后原则上尽量避免外界干扰。因此,该指标将长期保持不变。
4.2.2 步道贯通率
指森林步道可通行里程占总里程的比例。根据选线原则,规划中应尽量利用原有古道、林区小径。通过测算与实地调查,步道贯通率近期目标61.08%,规划期末100.00%。
4.2.3 环保达标率
指森林步道在投入使用过程中,水体、大气、环境、土壤、垃圾等各类主要环保因子是否达到规定的要求。森林步道的主要功能之一是开展环境教育、生态教育、自然教育。徒步者在行走过程中,必须逐渐养成保护自然,呵护自然的习惯。所有有悖于自然与环境的行为均不被允许或鼓励。因此,本指标不分近远期,均设定为100%。
4.2.4 信号覆盖率
指森林步道已有信号覆盖的里程占总里程的比例。本处信号可理解为手机信号。武夷山国家森林步道线路全长1 616.64 km,其中荒野区域835.48 km,占51.68%;近自然区域692.91 km,占42.86%;城镇区域88.25 km,占5.46%。可见,武夷山国家森林步道大部分穿行于深山密林之中,荒野及近自然区域所占比例较高。目前大部分地段不具备通讯功能,且短期内无法大幅提升。鉴于此,近期信号覆盖率设定为20%,远期为50%。如果条件允许,可适当提高该指标数值。
4.2.5 自然教育普及率
指参与徒步的人群中,接受自然教育的人数占总人数的比例。2018年,中国人均GDP接近9 000美元,已进入中等收入国家行列,自然教育的需求更加迫切。推进生态文化传播,提高全民自然与生态意识是建设国家森林步道最重要的使命之一。武夷山国家森林步道沿线拥有厚实的自然人文底蕴,是开展自然教育最理想、最合适的平台。自然教育普及率近期设定为60%,远期为90%。
4.2.6 游客量
指直接参与国家森林步道体验的人数。借鉴美英等国经验,能全程完成徒步的人数相当有限。因此,本指标设定为含非全程参与体验的人数。目前国内国家森林步道建设尚处于起步阶段,游客量预测难度较大。武夷山国家森林步道运营前期,将首先吸引当地民众和现有徒步爱好者开展健身、穿越等活动。因此,游客量测算主要考虑本地居民需求。经测算,近期为91.08万人次/a,远期为227.69万人次/a。
武夷山国家森林步道的基本指标由道路系统、景观系统等六大系统构成。道路系统中包括新建步道和改造提升步道;景观系统含观景平台和绿化美化提升;保障系统涵盖标距柱、标识标牌、露营地、庇护所、安全护栏、太阳能救援报警灯杆、紧急救助电话、智能化信息平台、通讯基站、医疗救援站等十项要素;服务系统包括综合服务站,乡镇的服务站和自然村或节点的服务点;宣教系统包括展馆及自然解说牌;外围系统主要借助原有基础设施。由于国家森林步道建设面临的不确定因素较多,六大系统建设指标全部为预期性指标。除景观系统中的绿化美化必须在近期全部建成外,其余系统近期完成50%~60%,规划期末达100%,形成六大系统兼备的国家森林步道体系。
福建省地处我国东南沿海,西以南起武平北至浦城、呈北北东-南南西走向的武夷山脉与江西为界,东临浩淼的大海。地理单元相对封闭且独立,其多条主要河流如闽江、九龙江等,均独流入海,自成体系。武夷山脉是福建省最主要的山脉,长度超过500 km。福建最主要的三条河流闽江、汀江、九龙江均发源于此,是福建省的龙脉。主峰黄岗山海拔2 158 m,属大陆东南地区最高峰。武夷山脉以群峰林立、复杂多变的地形地貌,孕育了地球同纬度地区最丰富的生物多样性、最具代表性的植物群落类型,以奔流不息、清沏甘甜的母亲河养育了一方百姓,并形成沉淀深厚、独有韵味的多元地域文化。
基于上述分析,武夷山国家森林步道总体布局为“一脉双遗三江、一主三辅、九区多点”(图2)。从地理空间及文化属性上,表现为“一脉双遗三江”。其中:“一脉”指南起武平北至浦城、呈北北东-南南西走向的武夷山脉;“双遗”即世界自然和文化遗产,包括武夷山世界自然和文化遗产、三明泰宁世界自然遗产;“三江”指闽江、汀江、九龙江三大水系。从线路走向上,表现为“一主三辅”,其中:“一主”指武夷山国家森林步道主线,南起龙岩市的武平县,途径上杭、连城、永安、三元、梅列、明溪、将乐、泰宁、建宁、邵武、光泽、建阳、武夷山,止于南平市的浦城县;“三辅”指武夷山国家森林步道三条支线,即长汀、明溪夏坊、建阳支线。从重要景观分布上,表现为“九区多点”。其中“九区”指国家森林步道穿越或邻近的9个国家公园或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包括武夷山国家公园,以及建宁闽江源、龙栖山、明溪君子峰、三明格氏栲、永安天宝岩、武平梁野山、梅花山、汀江源等8个自然保护区。“多点”指直接分布或邻近于步道的国家公园、自然保护区、森林公园、湿地公园、风景名胜区、水利风景区、地质公园、森林人家、美丽乡村等景区、景点。
目前学术界对登山步道、疗养步道、森林公园游步道、城市绿道、古道等的研究较多。如张梁[3]开展了森林疗养步道类型、森林疗养步道设计要素、森林疗养步道自然度与色彩的研究[3]。程岩、李明阳等[4]探讨了登山“野道”对森林覆盖率、植物种类、林下土壤的量化分析方法,提出整体优先、生态优先、体验导向的登山道规划原则。朱忠芳[5]开展了森林公园游步道产品规划设计研究,从公园定位功能、竞争者分析、步道文化挖掘、产品主题定位等角度规划设计福州国家公园游步道产品。然而,目前国内对国家森林步道规划方法的研究几乎处于空白状态。基于此,根据《国家森林步道建设规范》,通过调查调研,结合武夷山国家森林步道实践,提出以三级控制、科学定线、系统规划为核心的“三步规划法”。
6.2.1 三级控制
采用国家粗控、省级总控、县级分控的三级控制方法,通过座谈访问、专家咨询、现场调研等方式,自上而下,实行层层控制落实,确保线路走向符合国家要求。①按照国家林业和草原局发布的粗略路线,以武夷山脉的群山峻岭和典型的丹霞地貌为主脉,在保证路线单向不闭合的前提下,把控武夷山国家森林步道在福建境内的大致走向,确定其穿越的县(市、区)。②厘清涉及县(市、区)的主要自然及人文景观资源,优先串联国家级和省级自然保护区、森林公园、湿地公园、风景名胜区、地质公园、古镇古村等景区(点),并考虑步道设计的可行性和特色性。③邀请财政、国土、旅游、交通、农业、林业等职能部门和涉及的乡镇相关人员,以及户外运动爱好者代表,召开专题座谈会、现场调研会,充分考虑线路的核心价值、使用需求、安全条件、相互连通、低影响度,初步确定线路走向。
6.2.2 科学定线
采用含有地理信息的1∶10万或1∶20万的大比例尺工作底图,结合1∶1万地形图,辅以奥维、谷歌等软件,现场判定线路走向,标注节点或控制点,记录点号、坐标、海拔等相关信息。拟利用现有可通行的古道、官道、驿道、乡村小道、林区道路、废弃道路,以及当地户外俱乐部推荐的特色路线,原则上要求全线调查。无法通行的地段需标明步道走向及下一节点或控制点的位置与名称,并通过辅助工具量测距离。在此基础上,开展专家咨询,对初选线路进行优化、细化、量化,形成线路总体布局。
6.2.3 系统规划
以道路、景观、保障、服务、宣教及外围等六大系统为规划重点,兼顾环保、防灾、应急等分项规划要求,进一步细化、落实、完善森林步道相关规划内容。经意见咨询、专家讨论、综合评判,最终形成自然古朴、特色鲜明、景观幽美、布局合理的武夷山国家森林步道。
国家森林步道是以道路为骨架,以自然风景资源为血肉,以历史文化资源为灵魂,合理布设道路、景观、保障、服务、宣教和外围等六大系统所形成的生态共享产品。①道路系统:确定森林步道走向,计算线路长度,介绍沿途特色景观,通过坡度、海拔等分析,确定步道难度等。②景观系统:设置观景平台,确定森林步道出入口,对步道沿途两侧视野范围内山体植物景观欠佳的区域,提出保护与提升方案。③保障系统:步道沿途直接为徒步者提供安全保障服务的各类设施,如标距桩、标识标牌、露营地、庇护所等。④服务系统:为徒步者提供补给与延伸服务的综合服务站、服务站和服务点等,主要依托原有服务资源整合提升形成。⑤宣教系统:通过自然解说、展示馆的形式,开展自然教育,展示具有地方特色的自然与文化内容。⑥外围系统:是以上五个系统的重要补充,为徒步者提供各类配套、扩展与支撑服务,主要包括当地的美食、购物、住宿、交通、医疗、救援、邮政、通讯等设施,原则上以整合利用为主,不重新规划建设。
在进行六大系统规划时,必须严格遵循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等规划理念,降低建设强度,尽可能做到“无痕山林”,有效保护弥足珍贵的荒野特征。比如,在规划过程中,尽量利用原有古道、赶墟道、废弃道路等;原则上不新建观景台,而是清理影响视线的林木,利用周边弃石,通过二次搬动,形成近自然的观景点;充分利用现有乡村居民点、森林人家、农家乐、景区等公厕设施,不在步道沿途新建厕所;露营地仅提供有限的设施与服务,不要求设施完备,甚至不进行围合,不提供帐蓬,只有空旷的草地,等等。
班勇、李奎认为[6],国家森林步道建设本着“国家主导,顶层设计”“国家推动,地方建设”的原则,近期工作着重制定发展规划。可见,做好顶层设计事关重大。目前我国国家森林步道建设尚处于谋划阶段,在没有相关案例可供借鉴的情况下,开展顶层设计的难度更高,也更有必要。
建设国家森林步道,步道选线是核心[7]。围绕步道选线这一核心问题,编制组提出了三步规划法。该方法充分利用了“3S”技术、专家咨询法、调查询问法、综合评判法等多种方法,经实践证明是可行的,能够满足国家林业与草原局提出的“自上而下”及《国家森林步道建设规范》的相关要求。
武夷山国家森林步道具有“绿、险、野、红、古、博”等特点。其中“绿”是指森林步道所经之处,多属福建省森林覆盖率最高或较高的地区,森林资源丰富;“险”是指步道跨越了近30座1 000 m以上的高峰,其中多座属县域最高峰,地形陡峭,山势险峻;“野”是指步道大多穿行于人迹罕至、天然林密布、灌草横生的荒野区域;“红”是指步道途经地均为苏区或老区,是革命红土地,革命前辈的足迹遍布;“古”是指步道沿途含有多处古镇、古村、古道、古隘口,内涵丰富,富有历史沧桑感;“博”是指步道直接穿越了武夷山世界自然与文化遗产地及泰宁世界自然遗产地,沿线所包括的多元文化底蕴深厚,博大精深。尽管如此,若单纯从空间表现形式上看,国家森林步道只是一条线状休闲空间。鉴于步道肩负着多重使命,传承着文明,孕育着希望,因此,在总体布局上,有效融合了山脉河流等自然地理、地球同纬度地区亚热带地带性植被、武夷山脉独特的历史文化承载,以及各类富有美学价值的景观资源等多种元素,形成“一脉双遗三江,一主三辅,九区多点”的分布格局。这种布局高度浓缩了武夷山国家森林步道的核心价值,实现了步道功能从“线”到“面”的“扩容”,从单纯的健身休闲穿越,到理念观念更新的质的提升。
在开展顶层设计前,进行技术储备事关重大。技术储备包括人才储备、资料查询、专家咨询、案例调研等。从人才储备上看,总体规划项目组配备有规划、园林、旅游等多专业技术精英,其中多位具有多年开展户外穿越的经验。在资料查询方面,项目组查阅了大量与步道相关的文献、书籍、标准、法律法规等资料。在专家咨询方面,项目组多次邀请国家林业与草原局、北京诺兰物生态研究院、台湾省旅游业、福建农林大学等业内专家开展高峰座谈,提升规划理念与水平。在案例调研方面,项目组先后考察了浙江宁海国家登山步道、香港麦理洁径,并多次赴武平、明溪、浦城等地开展实地调查调研,从中总结经验,汲取精华。
国家森林步道位于我国主要山脉,线路全长达到500 km以上[8]。因此,它往往跨数个省份。武夷山国家森林步道涉及福建、江西、浙江三省,其中福建省境内长度占全长的85%左右。由于线路长,建设主体多,协调难度大,进一步增加了顶层设计的复杂性。比如,总体规划由谁牵头、技术方案谁来制定、标识标牌如何统一,等等。这些问题目前均未明确,从而影响到三省总体规划的进程。建议由国家林业与草原局出面协调,从国家层面解决顶层设计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