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灿
[摘 要] 本文在分析物流中心规划与管理课程教学现状的基础上,结合课程培养要求和课程内容特点,开展了基于实践型教学的物流中心规划与管理课程模式改革设计,并进一步建立了实践型教学模式下该课程的评价考核制度。
[关键词] 实践型教学;物流中心规划与管理;教学模式
[基金项目] 重庆市社会科学规划项目(2018BS85);重庆理工大学科研启动基金项目(0108180901)
[作者简介] 刘 灿(1988—),女,重庆巴南人,博士,讲师,研究方向为物流与供应链管理。
[中图分类号] G642.3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9324(2020)26-0180-02 [收稿日期] 2020-02-12
作为物流过程中的节点,物流中心的高效运作是确保物流活动有序开展的重要保障[1]。因此,如何根据市场需求对物流中心进行合理规划与管理,是确保物流中心发挥其重要作用的关键。正是意识到物流中心规划的重要性,重庆理工大学物流管理专业将“物流中心规划与管理”设置为物流管理专业的核心必修课程。这是一门对学生具有较高要求的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课程,不仅需要学生深刻理解物流中心的内涵、物流中心的重要作用,还要求学生准确掌握物流中心规划的基本理论和方法,并初步具备对具体物流中心的规划设计能力以及物流中心基本作业的协作、管理决策能力。
本文首先对该课程教学现状进行分析,发现并提炼现有教学存在的问题。在此基礎上,结合课程目标和学生就业需求,探索该课程教学模式的改革途径。
一、“物流中心规划与管理”课程教学现状分析
(一)理论教学为主
目前,“物流中心规划与管理”课程的开课时间为第4学年的上学期,一共48个课时,全部为理论课,没有实践教学的课时安排。从课时安排来看,该课程采取的是传统的教师在课堂上传授理论知识的教学模式。通过理论课时,要求学生明确物流中心的定义、掌握物流中心管理的基本原理、熟悉物流中心的运输管理等;同时,要求学生初步具备物流中心的规划设计能力以及物流中心内部业务协作与管理决策能力。不难看出,现有的课程学时安排未能反映出本课程的实践性特征,导致课程的能力目标无法得到有效实现。
(二)学生被动式接受知识
目前,“物流中心规划与管理”课程主要采取教师主讲,学生听取的教学模式。根据教材内容,本课程的主要教学内容分为物流中心规划与物流中心运作管理两个板块。物流中心规划主要包含物流中心选址、物流中心内部布局规划、物流中心设施设备规划等。而物流中心运作管理主要包含物流中心成本控制和物流中心绩效评价。两个板块所涵盖的内容都是基础理论和方法的介绍、讲解与阐述。这使得教师必须花费大量的时间来系统性地讲解这些基础内容,而部分内容又具有一定的抽象性,纯粹的理论讲解难以帮助学生真正理解理论内涵以及理论在现实中的实际应用。单调的教学模式和具有一定理解难度的理论知识,很可能会导致学生的注意力不能集中,逐步失去学习的兴趣。同时,以教师为主导的教学模式难以有效地激发学生自主学习、自主创造的能力,这将阻碍学校对学生能力和素质的培养,不利于学生竞争能力的提高。
(三)课程考核方式针对性不强
“物流中心规划与管理”课程是一门考查课,最终成绩由平时成绩和期末课程论文共同构成。其中,平时成绩包含课堂表现和平时作业,占比为30%;而课程论文则根据教师规定的选题方向自行撰写论文,占比为70%。通过对以往该课程的最终成绩分析,发现部分学生对基础知识的理解不够准确。同时,由于本课程为考查课,学生认为不会挂科,因此,部分学生对课程论文的写作态度不够端正。这导致现有的考核方式和考核内容缺乏对学生运用专业理论知识和技能进行物流中心规划、设计、管理以及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评价。
二、实践型教学模式的改革设计
(一)实践型教学的内涵
实践型教学是通过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教学方式来培养具备专业基础知识与实践技能的应用型人才[2]。因此,实践型教学包含了两个方面的内容:理论教学和实践应用能力的培养。理论教学是指通过理论知识的传授,让学生具备全面的专业知识。这一过程需要教师进行课堂讲解,并结合有效、多样化的教学方式将知识传授给学生,帮助学生实现对知识的理解、记忆和内化。实践应用能力是在对专业知识的理解和内化基础上,能够针对具体情形,合理运用所学专业知识解决具体问题。这一过程需要教师设计或提供相关的实践案例和材料,带领学生拓展学以致用的能力。
(二)实施实践型教学模式
实践型教学包含理论教学和实践应用能力的培养。针对理论教学,结合“物流中心规划与管理”教学内容的特点,教师应设计多样化的教学方式来激发学生对较为枯燥、具有一定难度的理论知识的学习热情和兴趣。例如,教师可以设置课堂随机讨论、列举贴近学生生活的实例来类比理论知识点、合理使用教具进行物流中心内部作业的课堂演示等。针对实践应用能力的培养,鉴于该课程涉及物流中心内部设施设备规划及基本作业规划,可以设置一定的实践课时,通过与物流企业开展校企合作,为学生提供现场操作观看与演练的机会[3]。同时,由于该课程具有较强的实践能力要求,因此,设置实战演练环节可以有效地促进学生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及实践应用能力。具体做法如下:1.课程开始初期,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并下发实践任务,即为一家流通企业进行物流中心选址和内部规划,教师将基础资料和要求向学生发布。2.随着课程的开展,学生根据当时所学知识,结合实际需求,进行调研和相关环节的规划设计。3.临近课程结束时,每个小组将规划方案制作成PPT,并上台进行汇报。其余学生可以自由提问和发表观点,最后教师根据方案的合理性情况进行评价。在这个教学过程中,学生既需要学习并理解基本的理论知识和方法,也需要通过实践调研获取必要的数据用以辅助决策。同时,该实战演练可以持续性地督促学生进行自主学习和思考,并将自己的思考和观点用于实际问题的解决之中。
(三)建立具有針对性的课程考核制度
“物流中心规划与管理”课程的教学目标是初步具备对具体物流中心的规划设计能力以及物流中心基本作业的协作、管理决策能力。而目前的课程论文考核方式无法对学生是否具备此能力目标进行有针对性的考核。因此,该课程的考核方式应该同时注重理论知识的掌握情况以及对理论知识的实践应用能力。对于理论知识掌握情况的考核,可以采取传统的考核方式;而针对实践应用能力的考核,则需要向学生布置实战演练任务,根据最终形成的物流中心规划方案进行评价。并且,在成绩构成方面,需要适度加大实践应用能力所占比重,这将有利于激发学生持续性的自主学习以及学以致用的能力。
三、结语
实践型教学是以培养应用型人才为目的,能够促使学生自主学习、自主思考并学会如何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有效能力。然而,在实践型教学模式的改革探索过程中,需要教师做好充分的知识准备和资料准备,并根据学生的反馈进行持续性的改进和完善,以期充分发挥实践型教学的作用。
参考文献
[1]贾争现,冯丽帆.物流配送中心规划与设计[M].机械工业出版社,2019.
[2]杨桂丽,李发宗.“四位一体、协同融合”物流实践教学体系创新[J].现代商贸工业,2020(1):52-53.
[3]甘雪松.基于校企合作的高职物流专业实践教学模式探索[J].知识经济,2011(21):147-149.
Reform and Design of the Teaching Model of Logistics Center Planning and Management Based on Practical Teaching
LIU Can
(School of Management,Chongqing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Chongqing 400054,China)
Abstract:On the basis of analyzing the current teaching situation of the Logistics Center Planning and Management course,combined with the requirements of the course training and the characteristics of the course content,this paper carries out the reform and design of the teaching model of this course based on practical teaching,and further establishes the evaluation and assessment system of the course under the practical teaching model.
Key words:practical teaching;Logistics Center Planning and Management;teaching mode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