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零 周意岷
摘 要:西安是古丝绸之路的节点城市。充分发掘千年古都西安的历史文化价值,深入认识“文化+”战略对大西安发展的现实影响力,是提升西安文化影响力,使大西安成为中国西部地区对外开放的重要窗口和国际化大都市的关键路径。通过开展实证调研和数据分析可知,“文化+”背景下西安文化影响力不足的症结主要体现在文化品牌建设遭遇困境、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发展面临危机以及民间文化资源未能有效转化等方面。主要原因在于文化产业缺乏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文化宣传方式单一以及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和开发的投入相对不足等。解决问题的路径和方法必须要借助西安“文化+”战略培育新型市场主体,整合文化资源,打造信息化、数字化平台,营造良好的文化生态环境,加速推动西安文化产业和文化事业的发展。
关键词:西安;“文化+”;文化影响力
十八大以来,党和国家高度重视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维护国家文化安全的重要性。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做出重要论述。西安是古丝绸之路的节点城市,其丰富多彩的文化资源和艺术形式展示着中华文明与世界文明融合发展的进程。充分发掘千年古都西安的历史文化价值,深入认识“文化+”战略对大西安发展的现实影响力,是提升西安文化影响力,使大西安成为中国西部地区对外开放的重要窗口和国际化大都市的关键路径。
本次调研在西安市区随机发放问卷1000份,回收有效问卷936份,有效率为93.6%。
一、西安文化影响力整体不足
2019年夏,电视剧《长安十二时辰》的热播带火了西安旅游,全国各地的游客涌向西安,以体验电视剧中所展现的美食、文化和艺术。然而,表面上的热闹却难以掩盖数据上的不足。西安在中国旅游城市排行榜上的位置并不能与悠久的历史文化相称,对国内外的文化影响有限。根据2019年编制的中国旅游城市排行榜,西安在旅游人数、旅游总收入、交通便利程度、旅游基础设施等各方面数据加权平均后的排名是全国第九,落后于北京、重庆、上海、广州、天津、成都、杭州、武汉。这一排名反映出西安文化影响力整体不足的状况。
(一)文化品牌建设遭遇困境
自2006年商务部实施“振兴老字号工程”并开展“中华老字号”认定工作以来,截至目前陕西共有26家“中华老字号”企业,西安地区16个。如西安饭庄、德发长、五一饭店、西北眼镜行、贾三清真灌汤包子馆、德懋恭、西凤酒等。调研数据显示,多数受访者认为西安老字号品牌的主要功能是文化传承,西安老字号特色产品是陕西旅游的名片(表1、2)。
西安老字号品牌具有丰富的地域文化特色,大多经历了岁月的洗礼和时间的磨练,是西安这座历史悠久的古城最珍贵的纪念,在岁月的流逝中见证着时代变迁。这些特殊的文化符号和记忆也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是,近年来的消费数据表明,西安“中华老字号”品牌的发展现状不容乐观。曾经的老字号支撑着西安餐饮大半边天,无论是市场份额还是经济效益都占据着压倒性的优势。自2017年起,西安老字号的存在感急剧减弱,主要体现在老字号品牌逐渐丧失了地理优势、新鲜度不足且服务有短板、外埠餐饮品牌竞争对西安老字号形成冲击等方面。
当前民众对于西安文化品牌的了解仍流于表象,对“老字号”文化品牌的历史底蕴及文化内涵认识不足。调研结果显示,大多数民众对西安文化是比较认同的,但也只了解其表象,对其文化内涵知之甚少,这是阻碍提升西安文化认可度和影响力的重要因素。与此同时,“一带一路”倡议的提出虽然推动了西安文化产业的快速发展,但毕竟也对西安传统文化品牌的市场发展带来了一定的冲击,西安老字号特色品牌也暴露出诸如新鲜度不足、服务有短板等问题。
(二)民间文化资源未得到有效转化
虽然西安地区民间文化艺术产业资源丰富,部分民间艺术品类已经得到有效开发,但是整体水平落后,开发过程中所暴露出来的问题也不容忽视。调研数据显示,受访者认为当前西安民间文化发展的不足之处包括:执行力有待加强,很多政策未落到实处,配套服务未跟上进度(60.10%);政策不够完备、细致,导致市场不规范(56.50%);容易跟风,同质化竞争严重,缺乏示范型企业(51.60%);发展不均衡,各地文化产业发展水平参差不齐(51.10%);未能给文化创新提供足够的空間和良好的环境(48.90%);政府掌控文化资源,民间文化企业发展空间小(47.80%)(图1)等。
(三)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发展面临困境
西安作为世界四大文明古都之一,保存了众多历史文化遗迹及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如举世闻名的秦始皇陵、华清池、大雁塔、小雁塔、汉长安城遗址公园、大明遗址公园等等,还有丰富多样的间文学、音乐、舞蹈、戏剧、曲艺等传统民间艺术。目前,西安市有包括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等各级、各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多项,其中,西安鼓乐被列入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多年来,西安市政府及相关的管理机构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及体系建设一直在持续不断地推进,也取得了较为明显的成效。如西安市在对大型文化遗址的保护中将建设与民生工程有机结合,在保护文化遗址的同时让文化遗产得到了很好的展示和利用。但是,总体看,政府及民间力量对于历史文化遗产的保护、认识和研究都有待于加强,西安市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整体保护状况仍然堪忧。
调研显示,目前在西安文化保护传承方面资金支持以及宣传力度存在不足之处最为明显,对文化保护、传承的重要性认识也有待提高,同时,亟需关注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人问题。此外,政府应加大文化保护的力度(表3)。
二、阻碍西安文化影响力提升的主要缘由
从调研数据看,西安作为历史文化名城的文化影响力并未完全有效地发挥出来,部分文化资源和非物质文化遗产品类亦遭遇传承危机。主要原因在于以下几个方面:
(一)文化品牌从业者缺乏创新意识
一是文化品牌从业者不擅长商业布局。早年,老字号文化品牌占据西安核心商圈,加上西安人对老字号的情结,坐拥天时地利与人和的优势。但是,随着西安城市经济中心发生转移,高新、曲江、经开、浐灞等区域大量分流客群,老字号品牌在布局、调整上没能及时跟进,丢失了先机,导致市场份额锐减。
二是产品成本居高不下。“贵”是普通消费者对老字号品牌的普遍认知。这与老字号的成本居高不下大有关系。相比其他类型企业,其负担的人力成本、进货价格等方面比市场同类产品的价格要高,现实的综合因素导致老字号品牌在同等服务质量下,市场价格要略高一些。
三是受众体验问题。以就餐环境为例来看,众多老字号品牌在店面升级改造中落伍,难以吸引年轻消费者、满足其需求,也是被冷落的原因之一。
多年来,西安本地老字号品牌一直努力尝试摆脱困境,但毕竟是船大难掉头。一方面,历史负担影响了老字号品牌转型的步伐;另一方面,老字号品牌难以统一调度和形成冲锋合力,在瞬息万变的市场里,不能及时调整方向与策略,就会错过发展机遇,最为关键的是老字号品牌宣传力度不足。再好的产品,缺乏影响力和认同度也会慢慢被消费者遗忘。以餐饮业发展为例,一般三到五年就需要对实体店的软硬件进行升级改造,但这需要大量资金投入。在市场日益激烈的竞争环境中这无疑会增加企业成本和降低效益。投入越少,效益越差,造成了企业运行的恶性循环。正如一位西安老字号掌门人所担忧的那样,如果现在还不抓紧培养“年轻的味蕾”,西安的老字号品牌势必会成为夕阳产业,最终被市场所淘汰。
(二)大众认知西安文化品牌的信息来源有限
调研数据显示,大众对西安文化品牌的了解在内容上更多局限于知名度较高的文化项目,如大雁塔、钟鼓楼、明城墙、秦腔等(图2)。对另外一些文化内涵丰富的项目关注度较低,如兴教寺塔、未央宫遗址公园、西安饭庄等(图3)。大众对西安文化的了解渠道也大多集中于媒体传播或网络等相对快捷的方式,对了解西安文化的其他渠道涉猎较少(图4)。
(三)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和开发力度亟需加强
西安作为历史文化名城,文化资源极其丰富。非物质文化遗产文化则是西安历史文化中极为重要的一部分。西安非物质文化遗产有着悠久的传承,兼具历史、文化与艺术等多重价值。然而,随着时代的变迁,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发展的文化生态环境在不断变化, 一些“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处于濒临失传的尴尬状态。非物质文化遗产文创、非物质文化遗产演艺、非物质文化遗产艺术、非物质文化遗产大数据、非物质文化遗产培训等非物质文化遗产产业建设滞后不前。如何突破非物质文化遗产文化产业发展的困局,使之焕发新的活力和生机,以产业矩阵形式“守”住非物质文化遗产文化的精神命脉,是当前亟需解决的社会性问题。
关于如何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文化影响力,调查数据显示,73.70%的民众认为应加大宣传力度,鼓励民众积极参与;59.40%的民众认为应多舉办一些民间艺术学习班、民俗表演;56.30%的民众认为应加强媒体关注;50.90%的民众认为应赋予非物质文化遗产新内容、新内涵;49.00%的民众认为应注入更多资金,加大保护力度(图5)。
关于是什么因素影响了西安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影响力,调研数据显示,62.00%的民众认为民众的关注度不够;56.00%的民众认为政府的开发力度不强;56.00%的民众认为相关人员或机构缺乏创新力;50.50%的民众认为缺乏相关的资金保障(图6)。
作为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大多数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因复杂精巧和慢工细磨等特性,缺乏有效的文化输出窗口。同时,非物质文化遗产与现代生活有较明显的疏离,非物质文化遗产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仍然是非物质文化遗产产业在当代发展的最大痛点。因此,加大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宣传与投入,举办丰富多样、具有时代气息的各类活动并加强宣传推广,让更多人熟知、了解西安丰富的文化资源,将非物质文化遗产打造成西安文化影响力的一大特色,充分彰显其文化意蕴与魅力是提升西安文化影响力的重要路径。
三、“文化+”战略助推提升西安文化影响力
推进“文化+”战略,把文化产业打造成“一带一路”背景下提升大西安文化影响力的支柱产业,是西安市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和推进陕西省文化产业发展工作会议精神的具体路径。“文化自信……把握发展机遇,健全现代文化产业体系,培育新型文化业态,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标识地,当好中华优秀文化忠实传承者和弘扬者”[1],这为提升西安文化影响力指明了方向。
(一)着力培育新型市场主体
面临众多老字号品牌陷入发展困境的难题,西安市政府及各方社会力量高度重视引进龙头企业,打造品牌企业,加快产品创新,创建文化示范区,促进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目前,西安有国家认定的中华老字号企业、品牌16个,主要分布在餐饮、酿造等行业。在“文化+”战略助推下,西安文化产业将通过新业态扩充、新经营模式转变、新资本参与、新技术提升、新服务介入,推动陕西的中华老字号企业完成转型,焕发新活力[2]。同时,以“文化+旅游”为发展契机,搭建基于旅游消费、品牌推广、市场组织、市场研究、媒体宣传等方面的合作平台,在餐饮、景区、酒店、民宿、文化旅游等方面实现全方位、多维度的深度合作。
(二)搭建信息化平台,创新文化传播方式
一是建设专业化数据平台。如在保存文化资源和民间艺术品类等方面,可借助现代信息技术生成全息数据、影像,让大众通过互联网融媒体等方式了解各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风貌,方便技艺的传承和学习,还能为文化遗产修复提供有力支撑。“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化保护是文化部的一项非物质文化遗产与信息技术相结合的文化信息化创新工程。” [3]
二是利用互联网社交媒体进行互动。互联网强调互动和参与,相关管理机构可以提供多样化、开放式的讨论平台,让大众参与到西安文化的探讨和互动交流之中。还可以通过互联网移动端口直观地与大众接触,文化产业从业者也可以利用社交媒体发布日常工作信息,及时答疑解惑。
三是适时开展线下活动。文化管理机构可以通过互联网发布消息,号召网上关注者开展线下活动,将虚拟空间与现实世界连接起来,进一步增强大众对西安文化的认知度和认同度。
(三)聚合社会资源,推进文化产业发展
一是应进一步完善西安文化产业发展的管理体制,加大文化投入力度。“文化投入是文化建设领域的先导和基础,文化投入水平的高低直接影响到文化建设力度的大小。”[4]西安地方政府应加强对西安文化产业发展的资金投入、整体规划、政策制定等方面的投入,制定一系列的管理措施,对于相对处于弱势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加大扶持力度和政策优惠,把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产业纳入地方经济的增长和总体发展规划中,使西安文化产业发展高效化、规范化,加快推动文化产业发展进程。
二是精心制定非物质文化遗产产业发展规划,发挥市场辐射作用。深入挖掘具有地域特色又有市场发展潜力的项目,科学规划、合理配置布局,让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产生集群化效应,起到引领作用,以推动、带动西安文化产业的整体发展。
三是努力打造非物质文化遗产产业化经营平台。推动文化产业的可持续发展,规范的产业化经营和市场化运作是必不可少的条件。地方政府和社会力量应形成合力,为西安丰富的文化资源提供公共技术、人才培训、产品评估咨询、对外宣传、国际交流等方面的保障和服务,
此外,必须将文化传统、文化元素渗透到广大民众的日常生活之中,为文化的传承发展培养后备力量。大西安不仅拥有丰富的文化资源,还拥有丰富的教育资源。“高校和研究机构是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教育的重要基地,学历教育是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与保护人才培养的重要途径之一。”[5]一方面,通过学校教育使青少年学生更多地接触、了解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激發学习兴趣,为西安文化的传承发展培养人才。另一方面,政府亟需完善人才政策,引进高端人才,支持文化产业从业者创业创新,进一步做好激励、资金保障等工作,为创新文化传播方式营造良好环境,使广大民众能近距离感受到西安文化的独特魅力,让文化深入人心,让城市留住记忆。
四、结语
随着文化在国家发展战略中的地位不断提升,西安在“文化+”战略推动下,社会经济及文化发展已进入了新的历史发展阶段。作为古丝绸之路的节点城市,西安一直以丰富多样的传统文化展示着中华文明与世界文明融合发展的进程,是西北地区对外开放的重要窗口。2018年以来,有着深厚文化积淀的西安,在弘扬、传承传统文化的基础上不断创新,从“西安年·最中国”到“春满中国·醉西安”,从“无人机光影秀”到“抖音之城”,坚定文化自信、讲好西安故事,西安历史文化名城的定位更加明确。“文化+”模式已成为大西安发挥地域文化优势、打造文化强市、吸引世界瞩目的密钥。
参考文献:
[1]何兴龙.文化产业打造成新时代大西安大发展的大支柱[N].西安日报,2017-11-24(1).
[2]宋志明.“不服老”的陕西“老字号”[N].陕西日报,2019-06-17.
[3]宋俊华.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发展报告:2014[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4:14.
[4]江畅,孙伟平,戴茂堂,等.中国文化发展报告[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8:19.
[5]康保成.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发展报告:2013[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3:27-28.
作者简介:
张零,西安工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中国近现代史基本问题研究。
周意岷,博士,西安工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文化理论与跨文化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