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当父母:你的孩子在一个新世界

2020-07-22 07:23张丰
时代邮刊 2020年14期
关键词:老师孩子

文 张丰

每一对父母都会认为自己是“爱孩子”的,但是很多人却都不得不承认,自己“爱”得实在困难。互联网时代,看上去每个人都可以在网上“寻找答案”,但是互联网和电子时代,却也带来新的问题。它不仅影响到儿童的学习方式,也重塑了亲子关系。

身为父母,必须了解亲子关系面临的新局面,才能更好地理解儿童。让自己的“爱”能够落到实处,让孩子有一个更宽松、健康的成长环境——即便是从功利的角度,也有利于孩子面对未来的竞争。

和手机争抢儿童

今年春天,有一个悲伤的故事。河南农村有一个女孩,因为没有手机上网课而服农药自杀。幸运的是,她被及时发现送医院抢救,捡回了生命。原来,这个小女孩家境贫寒,有一个姐姐和一个弟弟,但是家里只有一部能上网的手机。姐姐要高考,而弟弟得到更多宠爱,“吃亏”的就只有她了。

媒体报道后,不少网友给她家捐款,女孩再也不用为没有手机上网课而发愁了。这件事让很多人看到,数字鸿沟依然存在,还有一些孩子没条件使用手机。但是换一个角度看,人们之所以感到惊讶,也说明使用手机已经成了青少年的日常。

有一次和几个朋友在河边喝茶,一位朋友带了上初中的儿子过来。朋友临时回家取东西,我们得以和这位男孩聊了几句。“上网课可以玩游戏吗?”“哈哈,大家都在玩。”“妈妈不管你?”“妈妈在客厅呀。”

这位小朋友成绩中上,身体素质出色,爱玩,性格开朗,大家对他的未来一点都不担心。很明显,他和同伴拥有“另一个世界”,能够避开父母的“监视”。他讲了一些老师上网课的糗事,边讲边哈哈大笑。等到他老爸回来,他又恢复了乖巧的样子。我们并没有向他爸打小报告,偷偷玩游戏真不是什么大事,至少玩游戏可以让孩子拥有一个独处的世界,可以抵抗“外来压力”。

实际上,父母和子女的关系相当脆弱。父母都是爱孩子的,但是这次“漫长的陪伴”,却让很多父母感到了疑惑。很多人明明很想和孩子在一起,但是最终却天天抱怨“怎么还不开学”。孩子被称为“神兽”,意味着“尊贵”,也有“难以驯服”和“麻烦”的意思,等到开学复课那一天,很多父母都长出一口气。

其中的一个原因是,待在家里也就失去了老师和学校这个“缓冲地带”。学校教育不但传授知识,也提供一种感情上的陪伴。孩子在学校,把被老师管理视为天经地义,尽管从来都有一些“捣蛋鬼”,但是几乎每个孩子都认为,老师更值得服从,而父母则是自己“撒娇”的对象。

网课这种形式,只有限起到了传授知识的功能,缺乏“权威的监督”。很多老师都要求父母承担起监督的责任,这是造成父母和孩子产生矛盾的直接原因。大多数居住在城市的父母,本身工作压力很大,没有一个专职教育者的耐心。过去“伪装”的和善形象,在孩子的“激怒”之下,很容易“人设崩塌”。很多父母都发现,自己原来这么缺乏耐心,这个发现又会导致新的沮丧。

他们可能没有意识到,“手机”本身也是一个问题。过去,大多数父母都对小孩使用手机进行限制,防止他们沉迷于游戏。在父母心中,手机一直是需要警惕的“敌人”。有些父母甚至过度夸大游戏的危害,把他们送到所谓的网瘾戒除中心,这往往会导致新的灾难。在上网课的时候,孩子有更多的机会在使用手机时玩游戏,这给父母的“监管”带来了新的困难,他们无从把握一个合适的边界。

父母面临着和手机争抢孩子的重大使命。在学校,老师会对学生使用手机进行严格限制,在同伴们都遵从的情况下,很少有孩子可以违抗,这在客观上控制了孩子使用手机的时间。但是在家里,这样的监管就很困难。很多父母自己也沉迷于游戏,在要求孩子的时候,更是面临着某种尴尬。

我认识的一个互联网公司的管理者,对女儿长期宽容,但是在初二的时候,发现女儿沉迷于游戏,他终于爆发把手机摔碎。但是,他接下来的行为才更值得称道:他牺牲了工作和大部分社交时间,用来陪伴女儿旅行,带女儿融入一个更丰富的世界。至少有一年多的时间,他陪着女儿上各种补习班。后来女儿的成绩突飞猛进,考上了北京的重点高中。

要在和手机的竞争中获胜,父母中至少有一方,必须投入更多的时间和爱,而不是简单粗暴地禁止。

破除权威,新的相处之道又在哪里

鲁迅在《狂人日记》中,发出了“救救孩子”的呼声。从1919年的“五四运动”开始,中国就逐渐兴起了一种以“孩子为中心”的文化。很多80后都能感受到这一点,他们大多是独生子女,在家里是长辈关注的中心。现在,很多80后也都当父母了。

这种文化,当然是一种进步。在鲁迅成长的年代,父母拥有绝对权威,不但能够安排孩子的职业,而且可以安排孩子的婚姻。鲁迅曾写过一篇著名的文章《我们现在怎样做父亲》,提出了一个“肩扛黑暗的闸门”比喻。这个形象中,父亲是一个“中间物”,自己来阻挡住黑暗的力量,放孩子到光明的地方去。

但是文学归文学,现实总是复杂的。如何真正解放儿童?在面对孩子的时候,父母真的能做到平等相待吗?

根据法律规定,在孩子未成年的时候,父母承担着监护责任。这就注定在孩子18岁之前,父母仍然是一种“权威”的角色。孩子要逐步走进光明的世界,但是何谓光明,却需要父母帮忙构建起来。培养子女的过程,同时也是一个逐步放手的过程。

青岛有一位单亲女律师在家中遇害,警方带走了她15岁的女儿。律师的朋友接受媒体采访的时候透露,这位单亲妈妈带孩子很不容易,她为孩子规划好了人生,读最好的中学,将来要读北大、清华或者复旦,她要求孩子必须考进班级前5名。这是一个“权威过度”的例子,孩子在这种管控下没有任何自由,最终酿成悲剧。

但是,更多的家庭,则走在一种相反的道路上。如今技术更新很快,电子产品的换代尤其快,父母作为“前浪”,一不留神就被甩到沙滩上,他们完全跟不上孩子的节奏。父母不再是一个“引领者”,慢慢变成一个跟随者。儿童对电子产品有着更好的接受能力,经常让父母感到“惊奇”。成年人开始用一种膜拜的眼神重新打量儿童。

和这个过程相伴随的是,我们的教育正在推广一种表扬文化。在教育中,出现更多表扬而不是批评,这当然是正确的。但是,问题在于,我们缺少相应的挫折教育。父母不会批评孩子,而老师也渐渐不敢批评。学生在学校受到委屈,会导致很严重的后果。所谓“教育”,至少有一半应该是“教”,理应包括批评和指正,才能让孩子意识到“更好的世界”到底是什么样子。

家长们的权威正在丧失,或者说是他们正在主动放弃自己手中的权力。一些父母,对孩子一味吹捧,孩子甚至不再把父母当成“长辈”,而是直呼其名。这非常亲切,但是却慢慢让孩子对父母失去了尊重,变成了普通的人与人的关系。

鲁迅等先贤想构建的是一种以爱而不是以“孝”为核心的新亲子关系,这当然是对的。但是父母对孩子的爱,也包括了一些规训的内容。子女不必“孝顺”父母,而是需要爱和尊重。这种新精神的核心是“平等”,但却不是“对等”。父母在内心要把孩子当成有平等权利的人,但是却仍然需要以长者的目光去注视和帮助,而不是膜拜。

如果能够一直有宽松的环境,或许也是一种幸运,但是今年,当学校要求父母来“管理”孩子的教育时,就需要父母真正有权威,这时候很多父母就感受到了某种慌乱。他们过早失去了权威,想捡起来非常困难,心急之下,一些父母只能利用自己的家庭地位,打骂孩子,由于平常娇宠已经养成习惯,这种突然的“暴力”,就遭到了加倍的反抗。

父母需要花心思构建一种新型的亲子关系,这种关系的底色应该是平等、爱和尊重,但是父母也不应该放弃权威。如果嫌权威这个词有点负面,我们可以用另一个词来代替,那就是“责任”。做好负责任的父母,并不容易。

不断的“再教育”:家长辅导作业的困境

有一位北大毕业的朋友,女儿正在读小学。有一天,她在微信群里发了一条“求救”信息,原来是女儿作业中的一道数学题难住了她。这个群里都是知识分子,也有博士,大家套路了一下,虽然能够知道答案,却没有谁能按要求列一个算式出来。

这样的事情越来越普遍。父母面对孩子的作业,越来越难办,不得不求助于朋友,有时候还要瞒着孩子在网上搜索答案。这种尴尬,根源在于老师要求家长配合“检查”孩子的作业。家长要想看出孩子作业是否正确,不得不自己做一遍。

美国驻成都总领事馆的领事夫人庄祖宜曾在微博上讲过类似的事情。她的孩子在成都读国际学校,老师也要求她检查孩子的作业,但她拒绝了。在她看来,孩子在学校的作业归老师管,而在家,则应该由孩子负责。“学习是她自己的事,为什么要麻烦父母呢。”

我小时候也有类似的经历。父亲是初中数学老师,他很早就告诉我,学习是自己的事,自己应该在学校搞定一切作业。他从来没有管过我的学习,作为老师,他的工作对象是自己的学生。以至于有时候母亲会埋怨:“他的数学那么差,你怎么不帮帮他?”“没有任何人能帮他,关键还得自己努力。”

但是,现在的情况已经有所不同。我曾和一个在北京某小学任教的同学聊过这个问题。她的看法是,老师现在要承担的工作实在太多,管不过来孩子的作业。一个负责的家长,应该帮孩子检查,“如果你自己都不管,又怎么能指望别人帮你的孩子呢?”

不管如何,现实就是这样,在孩子受教育的过程中,父母当中的一人,要跟着再受一遍教育。有个网络段子说,父母只能和孩子谈国学、谈做人,而不能讨论数学。小孩读到高中的时候,父母就没有任何办法“干预”了,因为仅凭自己的能力,绝大多数父母都无法做出高中阶段的数学题。

这对父母来说真的是一个难题。应试教育的一大问题就在于,脱离了那种每天操练的环境,每一个人的“做题技能”,都会很快“还给老师”。让一个上班族重新经历小升初、中考和高考,是非常残忍的。很多父母都身处这种痛苦不能自拔。

于是,一些人看到了这背后的商业机会,开始开发一些帮孩子做作业的软件。这解决了父母的尴尬,搞不懂的题目,可以上网查一下。一些人可能隐隐觉得这样是有问题的,但是这也是无奈的办法。

跟着孩子再经历一遍应试教育,无论如何都不是正确的做法,更好的办法,当然是让孩子养成好的学习习惯,在学校就把作业搞定。但是,家长在陪伴孩子做作业的时候,也应该多做思考,此事的意义到底何在,不要局限于每天繁重的检查任务。

或许最重要的是,父母要树立一种“不断学习”的观念。知识分子家庭的孩子,学习成绩往往更好,这不是因为他们更能辅导功课,而是他们自己在家要读书、写作,这对孩子是一个很好的示范。在小的时候,儿童会“模仿”父母,他们很早就能养成阅读习惯,读的书越多,理解能力就越强。

同样,也有研究表明,美国低收入家庭的父母往往把孩子“丢给电视机”,让他们随便看节目。父母自己没有阅读习惯,孩子也不可能养成,这样的孩子,学习成绩自然糟糕,因为考试通常都和文字养成的抽象思维方式有关,而不是电子媒体呈现的画面更迭模式。

爱学习的父母,对孩子就是最好的教育。父母在家安静阅读,孩子做作业就能更安心;相反,如果父母只是一个“监工”的角色,引起的很可能是反抗。

消失的伙伴:儿童的社群

10年前,媒体对独生子女在成长中缺乏伙伴的现象进行了深入探讨。如今,这一问题不但没有得到解决,反而产生了一些新问题。

年轻的父母不愿意多生孩子,以为多一个孩子负担就会加倍,这种“计算”其实有相当的误解。老一辈的人知道,如果有两三个孩子,自己的焦虑会减轻,因为孩子们在一起玩耍,大的照顾小的,不但给家庭带来更多乐趣,也能让孩子们更加健康地成长。“多子”家庭中,小孩很早就能体会到责任、关爱、分享和竞争的观念。

现在的孩子非常容易面临孤独的局面,今年的长时间“居家教育”,让很多父母真切地感受到这一点。有朋友的女儿,几个月居家下来,情绪到了崩溃的边缘,容易冲妈妈发火,有一天甚至“罢工”再也不做作业。爸爸带她去海边玩两天,女儿就恢复了笑容。此后,妈妈上班也会带着她。虽然见的都是“大朋友”,却也比和爷爷奶奶一起“关在家里”强。

这是一种极端情况,但是也反映出了真实的问题。越是在疫情这样的危机时刻,来自朋友的支援就越重要,成年人能够感受到这一点,却很少能想到小孩也需要来自伙伴的关爱。他们也需要聚在一起聊天、吐槽,排遣情绪,分享自己的秘密。

这也是我反对“在家教育”的一个理由。有些父母认为自己的知识足够培养孩子,就不让孩子接受学校教育,而改为在家自学。这样的实践媒体报道过不少,但是很少看到“成功”的案例。孩子在学校,除了收获知识和老师的关爱之外,也在建立自己的“社交圈”。

这种同龄人之间的联合,对成长至关重要,也是孩子“社会化”的关键。任何一个成年人,都懂得这其中的要害,在自己成长的过程中,父母、学校、伙伴,是三种不同的力量源泉,对人有不同的支撑作用。

20世纪90年代以来的城市住宅革命,带来的新问题非常多。成年人需要构建自己新的“友邻”,而小朋友也面临着交朋友的问题。中国父母对安全的过度重视,往往会干扰孩子结交朋友。城市化进程加快,陌生人大量涌入,交通状况复杂,这都严重影响到儿童的活动半径。

如今的小朋友,更像是生活在一个“笼子”里,偶尔出去“放风”,才有机会在小区内找到同龄玩伴。小朋友也很难再有过去那种成群结伴一起上下学的经历,那种共同面对“风险”的经历,对孩子性格的塑造有相当大的帮助。如今,更多是父母、爷爷奶奶接送,最多是在见到朋友的时候礼貌地打个招呼。

少数注意到这种危机的父母,会想办法改变这种局面。他们有意识地帮孩子寻找朋友,首先是自己要找到合适的邻居,还要带孩子参加自己的交际活动,让他们能够获得结识更多小伙伴的机会。让孩子参加篮球、足球这样的项目,培养他的团队意识。孩子过生日的时候,父母要出钱出力,帮孩子筹划生日派对—— 这些都是寻找友谊的探索。

重要的是让孩子感觉到他处在一个“群体”之中,父母并不是这个社会上的唯一。这是他接触一个更大世界的开始。不管是孩子在网上社群还是在现实中和伙伴接触,父母都应该多加注意,持一种帮助而不是阻拦的态度。

要解决亲子关系中的这些新问题,就要成为学习型的父母。这可能是当今每一对父母都面临的新课题。当父母不是自然而然的,而是要和孩子一起成长。这对父母来说是一个再教育的过程。父母的知识和观念需要更新,这种学习本身,对孩子就有相当不凡的“感召作用”。

家庭教育的真谛,就在于帮助孩子“认识自己”,完善自己,记住,是“帮助”,这一切行动的主体,都是孩子自己。这几乎是那些“既成功又轻松”的父母唯一的秘诀。

猜你喜欢
老师孩子
熊孩子爆笑来袭
六·一放假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