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燕
“老师,李玫在背后说你坏话。”两名九年级女生悄悄跑过来告诉我。我本想一笑而过,但一转念:会不会有什么误会?放学后,我把李玫叫到空旷的田径场谈话:“知道老师为什么叫你来吗?”
李玫歪着头说:“我知道是谁和你告密。”“没有谁告密,老师只是想听听你对英语课的意见和想法。”
李玫一副无所畏惧的样子:“我不敢有意见,更没想法。你们老师都问我有什么意见和想法?到底想听我说什么?”一时间,我想不出应答之词。沉默一阵后,她不耐烦地说:“没事的话,我先走了。”
谈话不仅没解决问题,而且还让情况变糟了。我去找班主任了解李玫的情况。“和她说了也没用,照样我行我素。”班主任搖着头说,李玫和爷爷“相依为命”,在外地打工的父母除了打钱回来,其他的也管不了。
对于这样一个学生,我们老师怎样做才能化解她对我的“敌意”呢?
袁春龙,北京师范大学心理学部硕士,湖南师范大学附属中学心理备课组长、生涯发展指导中心主任
记得看过一个电影,讲的是一个物质条件优越、家庭幸福的“海归”去“差班”当班主任的故事。班主任踌躇满志要改变学生,引导他们向上,但谁知学生不买账,不仅敌意满满,还不断和老师发生冲突。故事的高潮部分,一名女同学拍桌子和老师理论,说出了冲突的真相。原来“差班”的每个学生都生活在“不幸”的家庭,放学后不仅要打理家务甚至很多学生还需要照顾生病的家人以及为增加收入做点杂工,一直忙碌到深夜。而老师只知讲大道理,盯着学生上课睡觉等表象而看不到背后的原因,因此学生对老师的行为感到反感,老师感觉自己的努力和付出不被理解,难过伤心。这个问题出现的核心和案例中说的“敌意”是一致的,师生双方在互动中仅从自己的角度出发,忽视了对方的感受和情绪。对方感觉到不被理解,沟通自然无法进行。遇到这种情况,可以从以下方面进行尝试,突破案例中的“敌意”。
第一、尝试按照“事件、感受、想法、期待”的顺序来进行自我表达。老师找李玟的初衷是“会不会有什么误会?”见到李玟后可以说“我听到有人说你在背后说我坏话(事件),我挺意外(感受),这其中会不会有什么误会(想法),所以今天找你,是想听你自己说给我听,什么都行(期待)。”这样的表达能更清晰地帮助我们表达自我的意思,对方也知道该回应我们什么内容。
第二、学会倾听、尝试同理对方。李玟说“到底是想听我说什么”的时候,老师一时想不出什么应对之词,这时可以尝试同理对方,感同身受学生的处境,把听到的信息反馈给学生,以期得到学生更多深层信息的表达,例如我们可以说“嗯嗯(肯定学生真实的表达),此时此刻,我能感受到你的愤怒,可以和我说说吗?”。
第三、反复尝试,沟通并非一蹴而就的事,我们需要在多个回合中不断听取信息,反复和对方确认。每次沟通都能帮助彼此更多了解对方,敌意可以不断减少,最终转化为关心和爱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