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明云 刘辉
摘 要 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城镇化的进程快速推进,景观设计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随着滨水景观设计的快速发展,也出现了许多问题,如乡土元素与外来元素的冲撞,缺乏当地特有的景观元素,导致景观出现“千城一面”的状况。乡土景观元素来源于当地的人、自然、土地、地域特色和地域文化。在景观设计中应该恰当地运用乡土景观元素,这样才能引起人们的共鸣。引入乡土景观概念在弥补滨水景观建设缺乏地域特色、提高生态效益、提升场所精神等方面具有独特的优势。在现代滨水景观设计中,当地的景观元素也受到了广泛的关注,但在理论和实践上的发展相对缓慢,具体的设计应用还需要进一步的探索。
关键词 乡土景观;乡土元素;滨水景观
引言
乡土文化蕴含着地方情节、信仰以及精神,是中华民族文化得以繁衍与发展的智慧结晶。将乡土文化植入乡土景观设计中,能够将乡土文化作为景观发展特有元素,打造具有强烈吸引力与传播影响了的乡土景观,实现田园经济与生态经济的统一。
1设计原则
滨水景观的设计需要在原生态环境的基础上进行,因此需要遵守五条原则:整体性和连续性、自然性、功能性、人文性以及交通联系。城市生态滨水景观的规划和设计的过程中应该考虑其与整个城市的协调性,确保其余整个城市的景观风格相符;滨水景观的设计应该与当地的自然环境相融合,尽可能地保留原有的生态环境,减少人力对环境的改造,在设计前需要对该地区的地形情况、气候条件以及水文等元素进行考察;城市的滨水景观应该具有功能性,滨水城市通常降水量較多,可能会发生洪灾,因此,滨水景观需要具备防洪抗洪的功能,同时,应该对改善水质有一定的作用,并能够对城市的景观进行美化;中华文明千年的历史在我国很多地区都留下了历史的印迹,体现了中华民族的精神传承,在设计城市的滨水景观时,应该充分考虑当地的历史文化、人文特色等因素,将城市的特点在滨水景观中体现出来[1]。
2乡土景观元素在滨水景观的应用
2.1 挖掘乡土景观元素
乡土空间是塑造滨水景观的重要手段。城镇滨水区独特的地形地貌造就了城镇滨水区独特的景观。在农村滨水景观设计中,对农村空间尺度的总体把握不容忽视。如果忽略乡村空间尺度,很难为当地居民提供一个适合其滨水空间需求的空间环境。乡村空间和心理的特征是辩证统一的。心理特征的形成和发展受乡土空间的影响,而且心理特征对乡土空间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在滨水景观环境设计中,应考虑当地人的特点,创造一个适宜人们参与和舒适的滨水空间。地方文化包括两个方面:地方物质文化和非物质文化。地方物质内容包括地方符号、服饰、建筑等。当地的非物质内容包括风水习俗、传统活动的传承等。在滨水区的设计中,不仅将这些地方符号和地方文化记录在墙面、地板等表面材料上。为当地的文化活动和文化现象提供适宜的空间,充分展示当地绚丽多彩的景观文化[2]。
2.2 植物景观节点布置
通过GIS结合原有规划CAD图纸,可以通过分析道路系统规划和主要建筑位置,再加入人流活动数据,即可得出主要人群聚集点。植物景观节点的布置宜选择在人流量较大,视线相对集中的区域,通过分析图纸,可以清晰地看出哪些区域在空间上比较核心、人流量相对密集,作为植物景观节点布置的位置选择依据,也更加科学与合理。通过对交通系统和人群数据的分析,考虑主要交通节点和人流节点的设置,即可以得到主要植物景观节点布置位置。
2.3 碎石
碎石是普遍存在的一种乡土材料,在日本枯山水中运用最多,大小不一的碎石给人一种舒适感。新农村景观营造中会利用碎石进行改造处理,用碎石取代昂贵的花岗岩石材,既美观又实用[3]。
2.4 滨水空间处理
在滨水景观的设计过程中,应该注重空间的处理。根据滨水景观实际的用途和需求对空间进行合理的划分,使滨水景观的规划设计能够充分地利用现有的空间。同时,空间的划分应该充分结合自然条件,如河流的分支将滨水景观的空间分隔开,这种划分空间的方式较为自然,能够使各个空间之间存在一定的联系。滨水景观的空间处理包括水面与陆地上的绿地景观,设计人员应该注意二者之间的串联,将水面与陆地上的景观联系在一起。可以将各个景观排列在一个带状空间中,将景观纵向串联,需要注意不同的景观之间因该有一定的高低差,可以使用植被或地形的堆叠来增加层次感,提高滨水景观的观赏价值。除此之外,也可以使用横向串联的方法对滨水空间进行设计,在处理空间断面的过程中,需要注意水体的高度、潮汛以及城市的交通状况等问题,并采取多层复式结构来将断面融入滨水景观中[4]。
2.5 石磨
石磨原先用于农村磨米、麦、豆子,现今先进的技术改善了居民的生活习惯,不再需要石磨,便会将其丢弃,导致这个乡土物体将会消失。而在新农村景观营造中,收回石磨物件,将石磨取代汀步。石磨大小不一,小的直径30cm,大的直径80cm,将大大小小的石磨混合拼接,视觉效果更佳。石磨还可以用于景墙装饰,将石磨嵌入墙体,形成不同质地的墙面,丰富又实用[5]。
3结束语
在解决当前城市滨水景观中缺乏地域特色、相似性和千城一面的问题上,应用乡土景观元素具有独特的优势。在滨水景观的乡土化设计中,要及时和当地人进行沟通,了解、掌握当地人的景观需求和情感需求,创造出适合当地人生产生活的乡土景观。滨水景观设计成功的前提是经得起时间和历史的考验。只有有了生命,滨水景观才能长久存在。生命的灵魂是当地的文化和历史文脉。只有坚持地方文化的传承,保持历史文脉的延续,乡土景观才能永存。
参考文献
[1] 李尚冬,纪文强,刘曜坤.乡土元素在地域性景观中的应用[J].工业设计,2016(8):148,152.
[2] 王鹏磊.乡土景观在河南新农村规划中的应用研究[D].郑州:河南农业大学,2014.
[3] 洪争毅.乡土景观元素在现代城市公园的应用研究[D].福州:福建农林大学,2011.
[4] 潘园飞.乡土景观设计探究[D].西安:西安美术学院,2014.
[5] 柴路路.乡镇滨水景观的乡土化应用研究[D].福州:福建农林大学,2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