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政协常委、水利部副部长陆桂华:
水情教育应从娃娃抓起
相当一部分社会公众对我国的水情现状了解不多、认识不深,水安全、水忧患、水道德意识有待进一步加强,特别是对中小学生的水情教育有待规范和加强。水情教育应从娃娃抓起,加强对学校特别是中小学水情教育工作的指导,全面推动水情教育纳入中小学课程体系;面向中小学生,大力开展“小手拉大手”活动,鼓励学校遴选相关课程教师参与水情教育员、辅导员培训,提升师资水平;组织学生通过参观水情教育基地、水利工程设施,考察河流湖泊等方式,开展参与体验式实践活动。
全国政协委员、全国政协人口资源环境委员会驻会副主任高波:统筹新机制 发力“幸福河”
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中央层面重点抓好统筹谋划、顶层设计,除制定政策、做好流域规划外,还需尽快推动构建全流域的生态补偿机制。在坚持以水定需原则时,要更好地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探索建立一个以市场经济规律为基础、可持续健康发展的水资源高效利用体系。要依靠科技创新,在过去调水调沙研究成功的经验基础上,进一步推动水沙调控和地上悬河治理取得突破性进展,实施河道和滩区综合提升治理工程,构建系统完备的防洪体系,确保黄河沿岸安全。
全国政协委员、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资源与环境政策研究所副所长谷树忠:
河湖长制是建设幸福河湖的有力抓手
河湖长制是中国水治理的重要发明,在建设幸福河湖的过程中发挥了基础性、保障性、决定性的作用。全面推行河湖长制压实了幸福河湖建设的主体责任,真正实现了属地化管理,能够充分掌握当地百姓、企事业单位等各方面对幸福河湖建设的诉求和建议,及时发现和解决存在的问题并应对挑战,让河湖治理与保护工作更加有的放矢。建议将河湖长制等水治理成功经验纳入法律体系,夯实幸福河湖建设的法律支撑,推进水利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真正做到有法可依、依法治理。
全国人大代表、江苏省水利厅厅长陈杰:制定农村水利法推进农村水利持续高质量发展
农村水利具有很强的公益性、基础性和战略性,既关系乡村振兴战略实施,又关系粮食安全。但由于农村水利建设管理服务存在体制机制不够健全、部门协调不够顺畅、发展能力不够持续等问题,亟须制定农村水利法,为加快农业农村发展、改善农民生产生活条件提供法律支撑。在农村水利法中,应确定农村水利内涵,明确政府职责和部门职责,规范农村水利规划编制实施,分农田水利管理、农村河道管理、农村供水管理、水生态环境保护等方面,提出农村水利建设管理措施,同时加强基层水利服务体系建设,发挥其在农田水利工程运行维护中的作用。
全国人大代表、民进中央副主席兼秘书长高友东:保障农村饮用水安全
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关乎农村人民群众健康安全和生活质量,是脱贫攻坚的核心任务,也是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内容。我国地貌多样,地质构造复杂,地区间发展不均衡,部分地区农村饮水工程仍存在短板,个别地区在干旱年份或季节,还不同程度地存在“吃水难”等问题。建议推进城乡供水一体化,加强水资源保护和水污染防治工作,并逐步健全农村饮用水安全工程的长效运维机制。
全国人大代表、青海省西宁市市长张晓容:加快黄河上游流域生态保护
湟水河流域生态类型多样、生态环境脆弱,生态地位十分重要。建议国家把湟水河全流域生态治理纳入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战略规劃,把湟水河全流域生态治理工程作为黄河上游全流域生态治理和高质量发展的样板工程,打造黄河上游湟水河流域生态文明示范区。同时,建立稳定长效的生态保护投入机制,进一步加大对湟水河全流域生态治理、青海生态清洁小流域治理中央专项投资规模。将湟水河全流域作为黄河上游流域生态保护补偿机制试点区,加大黄河上游流域生态环境保护建设投入。
全国人大代表、河南大学党委书记卢克平:成立黄河流域互动合作机制
黄河流域覆盖我国9个省区,在推动东、中、西部协调发展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建议成立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九省区联盟,建立九省区联席会议机制和区域互动合作机制,保障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的系统性、整体性和协同性。在九省区联盟指导下,融合三秦文化、三晋文化、中原文化和齐鲁文化,统一规划沿黄文化景观,打造华夏历史文化传承创新的新高地。
全国政协委员、九三学社北京市委副主委王训练:完善永定河流域生态补偿机制
北京的母亲河永定河水中和岸上的观测分属不同部门,尚未形成面向共同目标的综合观测体系。建议依托精准科学观测,开展生态补偿科学评估,建立健全流域生态补偿评估技术方法和制度体系。另外,加强顶层设计,建立永定河流域生态补偿标准核算体系,完善目标考核体系,改进补偿资金分配办法,规范补偿资金使用。编制永定河流域生态补偿“十四五”规划,并将规划内容分别纳入流域各地的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四五”规划及生态环境保护“十四五”规划。
全国政协委员、九三学社江苏省委副主委、南通大学校长施卫东:一体化思维推进长江大保护
建议加快长江保护法立法进程,形成长江生态环境硬约束机制;坚持一体化思维,加快推进沿江省市地方规划体系修编和对接,以规划引领促进岸线资源保护;以国家长江办为主导,整合交通、土地、环保等部门,协调沿江11省市,形成条块结合、上下联动的体制机制,同时成立多元主体的观察员小组和协调工作组,构建治理、环保、防洪和发展融为一体、统筹兼顾的科学治理体系。
全国政协委员、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食疗营养部主任王宜:避免污水处理设施“晒太阳”
因运行成本高、设备维护复杂、村民对污水治理工作不理解等,当前有相当比重的农村污水处理设施处于“晒太阳”状态。建议选择运行成本低、维护费用低、运行稳定的污水处理技术;因地制宜,优先选择生态效益好的技术;选择社会效益好的治理方式;充分调动农民参与的积极性;相关部门灵活掌握污水处理设施的用地指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