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金荣
(凌源市中心医院妇产科,辽宁 凌源 122500)
临床上,产妇常于妊娠晚期因胎儿原因、母体因素应用人工引产方式终止妊娠[1],其宫颈成熟度与引产成功率成正比。近几年临床常采用子宫颈扩张球囊对足月妊娠引产产妇作相应宫颈成熟促进治疗,可通过机械压迫作用加快产妇宫颈成熟度以达至提高其引产成功率的目的[2-4],效果显著。为系统分析、研究子宫颈扩张球囊在足月妊娠引产患者中的应用价值,本文作如下内容表述。
1.1 一般资料:选定2018年7月3日至2019年3月14日期间本院收治的足月妊娠引产患者,总计98例,随机分为两组,采用子宫颈扩张球囊方法的一组(49例)作为观察组,使用小剂量缩宫素方法的一组(49例)作为对照组。观察组年龄23~39岁,平均为(29.19±4.24)岁,对照组年龄24~38岁,平均为(29.45±4.35)岁。比较以上一般资料,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纳入标准:①98例入组研究对象均已知情同意并经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②年龄不小于20岁者。排除标准:①认知障碍、视听障碍、失语或精神分裂者。②缩宫素禁忌证。③胎儿宫内死亡。
1.2 方法
1.2.1 对照组:小剂量缩宫素,方法:将2.5 U缩宫素溶于500 mL氯化钠注射液(0.9%)并作相应静脉滴注治疗,起始速度为8滴/分钟,间隔15 min后再调整至12滴,后应视患者有效宫缩情况酌情进行调整,最高速度为40滴/分钟[5]。
1.2.2 观察组:小剂量缩宫素+子宫颈扩张球囊+临床护理,方法:在对照组基础上予以患者子宫颈扩张球囊治疗,常规消毒备皮,截石位下作宫颈球囊操作,并于宫颈管辅助下将40 mL氯化钠注射液(0.9%)充入球囊[6],后应逐渐加大球囊内液体量直至容量达80 mL。产妇活跃期结束后球囊会自动脱落,若期间产妇无临产现象,球囊放置1 d后即作拔除操作且需于半小时后进行人工破膜。
护理对策,放置宫颈球囊前需将球囊放置术目的、过程及相关配合措施对患者进行详细讲解,球囊露出部分期间护理人员需保证将其牵拉至患者宫颈口外侧并将其位置放置正确,可有效减轻患者临床疼痛。过程中亦需对患者不适感、阴道流血、胎心音、宫缩、自然破水等情况进行严密观察[7],每2 h对其血压进行检测一次,维持其放置期间营养摄入量。此外,若患者有抑郁、恐慌、紧张等心理不良情绪,护理人员需根据自身所学心理学知识、以往临床护理经验对患者进行对症心理辅导,提高患者治愈信心。
1.3 观察指标:观察评测两组足月妊娠引产患者的产后2 h出血量、第一产程时间、总产程、新生儿Apgar评分、阴道分娩率与宫颈成熟率指标数据。新生儿Apgar评分标准:<4分,视为重度窒息;在4~7分,视为轻度窒息;在7~10分,视为正常。
1.4 统计学处理:SPSS 21.0软件统计数据,计数资料上,两组足月妊娠引产患者的阴道分娩率与宫颈成熟率指标用“百分数”表示(卡方检验);计量资料上,两组足月妊娠引产患者的产后2 h出血量、第一产程时间、总产程与新生儿Apgar评分指标用“”的方式表示(t检验);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1 比较两组足月妊娠引产患者临床各项指标:观察组产后2 h出血量、第一产程时间、总产程时间指标均低于对照组且差异有显著意义(P<0.05);观察组新生儿Apgar评分指标高于对照组且差异有显著意义(P<0.05)。见表1。
2.2 比较两组足月妊娠引产患者分娩情况与宫颈成熟情况:观察组阴道分娩率与宫颈成熟率均高于对照组且差异有显著意义(P<0.05)。见表2。
表1 对比两组足月妊娠引产患者临床各项指标()
表1 对比两组足月妊娠引产患者临床各项指标()
表2 对比两组足月妊娠引产患者分娩情况与宫颈成熟情况[n(%)]
近几年来随着医疗技术持续进步,民众对剖宫产、分娩知识的认知水平相应上升。妊娠晚期引产是一种主要通过药物使用、人工护理等方式促进足月妊娠产妇产程以达至终止妊娠目的的有效手段[8-10]。为降低妊娠期间胎儿、产妇的危险性,保证其引产效果,提高产妇宫颈成熟率较为关键。以往采用缩宫素居多,激素半衰期较短且价格较低,可诱导产妇宫颈成熟,促进产妇前列腺素分泌,应用较为广泛[11]。但该药物使用期间易会导致产妇宫缩时间延长,引起产妇宫颈扩张及子宫平滑肌收缩,且亦有宫缩乏力、产程疲劳的风险[12-15],于分娩效果不利。此外,由于产妇的个体差异性,各人的缩宫素耐受程度均有不同,用药后效果与预期标准往往有极大差异。故为保证引产效果,现阶段常采用子宫颈扩张球囊对产妇进行引产治疗,该助产器械是一种机械性、新型的促宫颈成熟装置,作用机制主要有:①球囊对产妇宫颈产生压力期间会增加其接触蜕膜内源性前列腺素分泌并对宫缩产生诱导[16-19];②球囊可通过在产妇宫颈内外口供应温和、稳定的张力提高其宫颈管机械性扩张能力[20-23]。本次研究在护理干预基础上采用子宫颈扩张球囊联合小剂量缩宫素治疗方法,可有效诱导产妇宫颈自然扩张,提高产妇引产安全性,减少新生儿窒息情况,效果显著。如上文结果所示,观察组产后2 h出血量、第一产程时间、总产程时间指标均低于对照组且差异有显著意义(P<0.05);观察组新生儿Apgar评分、阴道分娩率与宫颈成熟率指标高于对照组且差异有显著意义(P<0.05)。通过结果对比亦能证明子宫颈扩张球囊联合小剂量缩宫素方法在在足月妊娠引产中的效果较单纯小剂量缩宫素方法效果更佳。
综上所述,在足月妊娠产妇引产期间应用子宫颈扩张球囊联合小剂量缩宫素方法,可有效减少产妇出血量与产程时间,保证产妇的妊娠安全性,提高产妇的阴道分娩率,应用价值较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