瑞典条分法在边坡稳定中的应用

2020-07-21 08:42:42胡晓东
河南水利与南水北调 2020年6期
关键词:土条堤身填方

李 涛 胡晓东 王 伟

(1中水北方勘测设计研究有限责任公司;2河南省水利勘测设计研究有限公司3河南省山水水利工程有限公司)

0 前言

滑坡是中国地质灾害中主要灾害类型,据有文献记录以来大小滑坡不计其数,滑坡稳定性评价是地质灾害防止工作中的重要研究对象。陆浑灌区总干渠段填方坝下侧多为村庄房屋,突发滑坡易造成重大财产损失,甚至人员伤亡,所以对于沿线填方坝稳定性的分析势在必行。

1 滑坡地质环境条件

1.1 滑坡概况

陆浑水库位于河南省洛阳市嵩县田湖镇伊河上,总库容13.20亿m3。总干渠于1972年设计施工,1975年通水。干渠建成运行至今,灌溉效益显著,对农业丰收发挥了积极作用。

陆浑灌区总干渠潘沟渠坡塌滑段位于嵩县田湖镇卢屯村西南约1 km,位于总干渠桩号K6+300~K6+377处。干渠左岸土质填方渠堤背水坡,边坡高26 m,设有二级平台,沿坡下现有约300户村舍。边坡曾于2012年6月20日通水过程中发生过塌滑,随后进行了应急处理,处理措施为清除塌滑体,堤顶下清除深度约5 m后重新回填压实,对背水坡进行回填培厚加固处理。2012年8月20日背水坡又出现裂缝,存在滑动的可能性。

1.2 地形地貌

陆浑灌区总干渠潘沟滑坡段位于桩号K6+300~K6+377,在地貌单元上属于山前伊河Ⅲ级阶地。潘沟堤填方段上下游两侧原地貌均为沟谷,中间为一较单薄小山梁,渠道右岸为山体,山体基岩风化严重,岩石较破碎;左岸属土质填方渠堤。现状填方渠堤堤顶长77 m,宽6.70 m 左右,高程296.28 m。渠道迎水面采用混凝土护砌,高宽比1:1.75;背水坡高宽比为1:1.50。

1.3 地层岩性

工程场区出露的地层岩性主要为下元古界上熊耳群(Pxl3t1)安山玢岩、下第三系(E)粘土岩及第四系上更新统松散堆积层。各层描述如下。

1.3.1 下元古界上熊耳群(Pxl3t1)

深灰色安山玢岩,隐晶质—斑状结构,斑晶多为长石;杏仁状构造,杏仁直径5~15 mm,杏仁中充填物有石英、方解石等。安山玢岩具有“硬、脆、裂、碎”的特点,岩石坚硬,节理裂隙较发育。厚度>200 m。广泛出露于干渠右岸。

1.3.2 下第三系(E)

粘土岩(E):棕红色为主,主要由黏土质构成,泥质胶结,成岩作用较差。局部为钙质胶结,胶结较好,含少量灰白、灰绿色团块,遇水易软化。主要出露于总干渠潘沟坝上游1公里处。

泥灰岩:灰白色为主,成岩较差,局部泥钙质胶结较好,见较多钙质团块。

1.3.3 上更新统(Q3al)

黄土状重粉质壤土(Q3al):褐黄色,多呈硬塑~坚硬状,含针状孔隙较多,垂直裂隙较发育,含少量白色钙质网纹、钙质结核及黑色铁锰质薄膜,土质不均。分布在左岸渠堤上下游。

1.3.4 填筑土(Qs)

主要由褐黄色中粉质壤土组成,夹红黄色重粉质壤土,局部含较多钙质结核及碎石,碎石成份为安山玢岩,分布不均。组成堤身。

1.4 水文地质条件

工程场区地下水埋藏深度较大,仅在山坡底部局部有地下水渗出,该水源为渠道通水时残留在边坡内的水,水量较小。

2 滑坡成因机制分析

2012 年8 月初在对现场踏勘时发现堤身在一级平台下部3 m、3.50 m、6 m处出现裂缝,3条裂缝走向与坡面走向一致,8月16号调查时裂缝并未连通,8月24日勘察时裂缝沿坡走向方向已贯通整个坡面,长约30 m,宽10~20 cm,竖直向下延伸约65 cm,在坡面与上下游两侧自然边坡结合部发育两条裂缝,上部局部坡面出现凹陷,说明裂缝仍在发展。在对裂缝开挖检查时,发现表层土土质疏松,含较多土块,厚约0.80~1.00 m,压实质量差,在与下部填土结合部夹有树叶、杂草等杂物,滑动面产生在此结合面处,因此属表层土滑动。

为了查明堤身边坡的稳定性,有无再次滑动的可能性,布置了一“丁”字形勘察剖面,据岩芯观察,在堤身深处存在一弧形软弱夹层(见图1),并利用钻孔和竖井取样作室内试验,结果见表3。从表中看出,该软弱夹层有干密度较低、高压缩性、抗剪强度低等特点,边坡存在沿此软弱夹层滑动的可能性。

3 滑坡稳定性分析

3.1 软件简介

图1 滑坡地质剖面图

计 算 采 用 的 是 采 用Untitled Geostudio2007 中软件。其原理采用极限平衡法,包括瑞典条分法、毕肖普法、江布法、摩根斯坦-普赖斯法等,能计算考虑孔隙水压力情况下的边坡稳定性,目前在全国许多大型水电工程中均有应用,如锦屏梯级电站的库区边坡,三峡库区边坡,大渡河部分水电边坡等,可靠性得到充分地验证,效果良好。本文通过此软件以瑞典条分法对边坡稳定性进行了分析评价,并且提出了处理意见。

3.2 瑞典条分法

瑞典条分法假定:滑面为圆柱面;滑体为刚体不考虑土条两侧的作用力;满足力和力矩平衡;根据土条的静力平衡条件和安全系数的定义,将整个滑动土体中各土条的作用力对圆弧滑动面圆心取力矩,由力矩平衡得安全系数的表达式为:

其中Wi=ρiHIibi。

式(1)中:Fs为安全系数,ci和ψi分别为土条滑面上的土的粘聚力和内摩擦角;bi,hi,li,αi分别为土条的宽度、中线高度、滑面长度和倾角。

3.3 计算参数的选取

根据现场勘察,堤身填土与堤基接触处土层天然含水量高,呈软塑状,具高压缩性,厚度0.60~1.80m,为了解该层土物理力学性质,取原状土样进行了室内物理力学试验,试验结果及土体单元物理力学性参数建议值见表1、表2、表3。

3.4 稳定性计算

计算条件为渠道无水,现状边坡,无地下水,计算抗滑稳定安全系数为1.07,计算简图见图3。

据《水利水电工程边坡设计规范》(SL386-2007)3.2 条规定,该边坡级别为3 级,容许安全系数为1.10。根据以上估算结果分析,计算所得抗滑稳定安全系数1.07,该边坡目前处于极限稳定状态。

表1 堤身填土物理力学性指标统计表

表2 原状土物理力学性指标统计表

表3 软弱土层的物理力学性指标统计表

图2 瑞典条分法计算示意图

4 结果分析与建议

①以上工程实例表明,用圆弧法寻找最危险的滑动面与实际情况相吻合,在工程计算中使用是可靠的。

②用条分法估算结果,计算所得抗滑稳定安全系数1.07,该边坡目前处于极限稳定状态,略小于规范要求的容许安全系数,但在雨季或渠道通水渗漏土体饱和以及坝体内有渗流的情况下,是下滑力增加,则易造成边坡失稳,引起边坡滑动。

图3 边坡稳定计算简图

③边坡目前处于极限平衡状态,Fs 略小于规范要求容许安全系数,特殊工况下边坡可能失稳。建议设计对边坡的稳定性进行复核并采取相应的处理措施。

猜你喜欢
土条堤身填方
不同压实度下黄土填方边坡失稳的模型试验研究
Slide软件与国内规范在土坡稳定分析中的对比研究
施工期堤防裂缝原因分析及处理措施
论土质坝坡稳定性分析方法
市政道路高填方区域土石混填技术研究
黄湓河新胜段堤顶裂缝成因分析
城市河道边坡病害成因分析及加固方案讨论
治淮(2018年10期)2018-11-01 02:40:54
基于GEO-studio的高填方渠道边坡变形分析
考虑权重系数的瑞典条分法的改进
山西建筑(2015年5期)2015-06-12 12:18:56
大型输水明渠高填方段渠堤防渗和稳定措施
河南科技(2014年18期)2014-02-27 14:14: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