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肌梗死患者焦虑的影响因素及护理干预效果

2020-07-21 07:57郑世文
中国医药指南 2020年17期
关键词:负性心肌梗死情绪

郑世文

(日照市中医医院,山东 日照 276800)

心肌梗死是由于冠状动脉持续性的缺氧缺血引起,患者可伴有出汗、压榨性胸痛、濒死感,加重其焦虑、抑郁等负性情绪,不利于疾病稳定及治疗。研究已经证实,焦虑、抑郁等极端负性情绪可刺激机体交感神经活动,引起人体内肾素-血管紧张素分泌异常、儿茶酚胺大量分泌等,加速心律失常、心力衰竭等进程[1],因此明确心肌梗死患者焦虑的主要原因并给予有效干预成为现代护理学研究的重点。我院近年来在部分心肌梗死患者的治疗同时,以谈话、调查问卷等多方式明确其焦虑诱因,并给予针对性的护理干预,取得显著效果,现将具体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选取自2017年1月至2019年1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110例心肌梗死患者,均符合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分会制定的心肌梗死诊断标准[2],患者均经抢救后病情稳定,意识清醒,知晓本次研究且自愿参与。排除精神异常、听力及视力功能受损、文化水平低无法完成量表填写、心源性休克及严重心律失常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达法将其分为观察组(55例)与参考组(55例)。观察组:男28例,女27例,年龄55~80岁,平均(68.69±3.27)岁。参考组:男27例,女28例,年龄55~80岁,平均(68.73±3.33)岁。两组患者临床资料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可比较。

1.2 方法

1.2.1 调查方法:科室所有成员均接受相关培训,并在患者入院48 h后进行相关调查,并完成睡眠评分、社会支持评分及焦虑评分,将患者的焦虑评分作为因变量,将患者主观感受、经济水平、婚姻状况、文化水平、年龄、性别、卧床时间、睡眠质量、社会支持、心前区疼痛程度及对死亡的恐惧等因素进行多因素分析。调查结束后,将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达法进行分组,并分别给予常规护理、优质护理干预等。

1.2.2 护理方法:参考组接受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则针对问卷调查结果实施针对性的护理干预,具体如下:

1.2.2.1 心理护理干预,心肌梗死患者在发病时可出现多汗、气促、心前区剧烈疼痛等症状,严重者可出现濒死感,加剧患者恐惧、焦虑等负性情绪,而医院内紧张、相对封闭的环境可能使患者觉得压抑,加重心理负担,因此在患者入院后,医护人员要主动与患者及家属沟通交流,询问其感受,使患者感受到关爱,获取其信任。对于经济水平相对较差、治疗费用高的患者,对于符合大病救助条件者可帮助申请,将医保、新农合报销方法告知患者,并将患者经济情况反馈给医师,在保证疗效的同时尽可能的使用价格较低、医保可报销药物,减少患者的经济负担。对于未婚、离异或丧偶者,告知患者子女、家属多陪伴患者,使其感受到来自家庭的关爱,医护人员在日常医疗行为操作中,可用“叔叔”、“阿姨”等称呼来减少患者的孤独感,使患者感受到关爱。以肌肉松弛训练、心理暗示法进行心理疏导,鼓励患者多看书、看报、听音乐等,减少患者对于疾病、死亡的过度关注。针对恐惧死亡的患者,可为其安排单独病房或者将病床之间隔开,减少其他患者抢救操作中的不良影响,减少患者的心理压力。可聘请经过治疗后病情得到有效控制的患者到医院对患者进行宣教,激发患者生存欲望。

1.2.2.2 日常生活干预,患者长期住院可出现严重的失眠现象,不仅不利于疾病控制,同时可能引起抑郁、焦虑等负性情绪,因此要保证病房的安静、整洁、温度与湿度适中,减少病房内医疗器械如报警器、床旁监护设备等操作的噪音,降低交谈声音。在患者睡眠时可将护理操作后延,保证患者足够的睡眠。减少其他家庭成员的探视,避免打扰患者休息时间。对于入睡困难者,可引导其在睡眠前播放轻音乐帮助睡眠,并帮助患者查找失眠的主要原因进行相应的指导。长期失眠者,可遵医嘱开具适量安眠药帮助睡眠。在患者病情允许的情况下,可适当下床活动、康复锻炼。

1.2.2.3 饮食不节可引起阴阳失交,造成失眠,因此要指导患者健康饮食,合理膳食搭配,禁食辛辣、生冷、油腻食物,以低盐低脂低胆固醇、高蛋白质高纤维素及高维生素食物为主,少食多餐,睡前30 min不再进食,从而帮助睡眠。随着住院时间的延长,患者在医院面临的同类患者增加,对治疗信心丧失,极易引起各种焦虑情绪,甚至放弃抵抗治疗,因此可每周组织1次心肌梗死患者病友交流会,增加患者与外界的联系,通过与病友之间的沟通交流,互相激励,更好的接受治疗。

1.2.2.4 健康知识讲解,心肌梗死发生多在夜间、清晨,因此在该阶段需加强患者的监护,并告知患者家属重视患者病情观察,一旦发现异常及时告知医师进行处理。定期开展陪护人员的家庭教育,主要内容包括心肌梗死基本护理知识、病情变化及最新研究进展等,增加家属的希望,使其更积极的做好患者的陪护工作,并主动对患者进行心理教育。

1.3 观察指标:干预前、后以SAS评分[3]、SDS评分[4]对患者的焦虑、抑郁情绪进行评价。

1.3.1 SAS评分:量表包括20个问题,每道题采用1~4分代表“没有或很少有”“有时有”“大部分时间有”“绝大部分或者全部时间都有”,满分80分,其中超过50分即代表存在不同程度的焦虑情绪,50~59分为轻度焦虑,60~69分为中度焦虑,70~79分为重度焦虑。

1.3.2 SDS评分:量表包括20个问题,共涉及精神病性情感症状、精神运动障碍、躯体性障碍以及抑郁的心理障碍4个方面,每道题1~4分,满分80分,超过53分即代表存在不同程度的抑郁情绪,分数与抑郁情绪呈正比。

1.3.3 记录两组患者平均住院时间以及住院期间并发症发生情况。

1.3.4 以SF-36评分[5]评价患者生活质量,量表共36个问题,主要涉及生理功能、躯体疼痛、生理职能、精力、一般健康状况、情感职能、社会功能以及精神健康等方面,满分100分,分数与生活质量呈正比。

1.3.5 患者出院前1 d,分发患者对护理满意度调查量表,主要从住院环境、心理感受、服务质量以及专业技能四个方面进行评价,每项25分,满分100分,分数越高则护理满意度评分越高。90~100分:非常满意;80~89分:比较满意;70~79分:一般;<70分:不满意。

1.4 统计学分析:用SPSS20.0软件分析数据,计量资料(±s)符合正态分布,以t检验分析对比;计数资料以χ22检验分析对比。P<0.05为差异显著。

2 结果

2.1 心肌梗死患者焦虑、抑郁发生的多因素分析:Logistc多因素回归分析显示,经济压力大、单身、文化水平≤大专、年龄≥70岁、男性、卧床时间≥7d、睡眠质量差、心前区疼痛严重及对死亡的恐惧为心肌梗死患者焦虑的主要原因(P<0.05),见表1。

2.2 两组SAS评分、SDS评分比较:干预前,观察组与参考组患者SAS评分、SDS评分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观察组与参考组SAS评分、SDS评分均明显下降,观察组下降程度明显大于参考组(P<0.05)。见表2。

3 讨 论

近年来随着老龄化进程的推进、饮食习惯的改变以及现代生活节奏的加快等,我国急性心肌梗死发病率呈现出明显的上升趋势[6]。大量数据表明50~75岁为疾病发作高峰期,但近年来呈现出年轻化趋势[7],分析认为这与我国中青年精神压力大、过度疲劳、酗酒、饱餐、肥胖、运动不足、盐敏感性以及血脂异常等相关,患者生活质量受到严重影响,因此尽早明确治疗及有效干预尤为重要。近年来,随着临床研究的不断深入,有学者发现,焦虑为急性心肌梗死住院期间普遍存在的心理问题,而焦虑状态患者发生并发症的概率明显高于非焦虑状态患者[8]。焦虑为一种极为常见的负性情绪,Peplau将焦虑情绪分为轻度、中度、重度以及惊恐状态4个方面,而焦虑情绪与个体警觉状态之间呈正比,与认知视野范围呈反比,因此焦虑状态下,患者不仅生活质量下降,同时由于自主神经调节的失常,去甲肾上腺素活性水平增高,心肌极易激惹,发生死亡、再次梗死的风险更高,因此在患者住院期间明确其焦虑情绪产生的原因,并采取积极的干预手段尤为重要。

本次研究中,参考组患者在干预后,焦虑情绪出现显著下降(P<0.05),分析认为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焦虑等负性情绪,在经过常规护理后出现自然下降。焦虑的影响变量较多,其中β受体阻滞剂能够减慢心率、减弱心肌收缩力、降低循环血压,从而减少心肌耗氧量,有效缩小心肌梗死面积、改善缺血区的氧供需平衡,同时有学者发现,药物在抗抑郁焦虑等方面有一定效果。此外,随着心脏等躯体功能的逐渐改善,医疗行为及医源性限制逐渐减少,环境的适应以及改善等均可对患者的负性情绪产生一定的影响[10]。本次研究中,Logistc多因素回归分析显示,经济、婚姻状况、文化水平、年龄、性别、卧床时间、睡眠质量、心前区疼痛严重及对死亡的恐惧均为心肌梗死患者焦虑情绪的主要影响因素,因此观察组在护理中针对上述影响因素采取针对性护理措施。与患者沟通交流,了解患者年龄、经济水平、家庭成分构成等,并给予针对性的心理引导,给予患者关爱与理解,避免其由于缺乏关心、情感交流等出现负性情绪,使患者正确的看待未来生活方式的改变,帮助患者减少经济压力,重建健康的生活方式,更好的回归社会。渐进性肌肉训练近年来在临床护理学中广泛使用,通过锻炼手、前臂、上臂、颈部、肩部、头面部、胸腹部和腿部肌群的肌肉,来实现放松情绪的效果。护士提前将训练指导语录制成视频或音频,通过微信传给患者或家属,使患者可随时随地的进行,从而降低机体对压力的唤起水平,而大量研究证实,肌肉的紧张与焦虑负性情绪有关,一旦紧张的肌肉得到放松,则焦虑情绪可得到放松[11]。现代心理生物学研究发现,放松训练、音乐治疗以及转移注意力等可通过一年有效改变植物神经的兴奋性,对机体内某些不随意的内脏器官生理活动产生控制作用,达到一定的护理效果[12-14]。本次研究中,观察组干预后,SAS评分、SDS评分下降程度明显大于参考组(P<0.05),由此可见,针对心肌梗死患者心理焦虑的原因实施针对性的护理干预,能够帮助患者释放负面情绪及精神压力,有效控制抑郁、焦虑的发生。

表1 心肌梗死患者焦虑、抑郁发生的Logistc多因素回归分析

表2 两组患者SAS评分、SDS评分比较(分,±s)

表2 两组患者SAS评分、SDS评分比较(分,±s)

观察组患者干预后SF-36评分明显高于参考组(P<0.05),分析认为患者负性情绪改善后,能够更加坦然的接受疾病,睡眠质量改善,有助于生活质量的提高。在对患者的生活质量量表进行分析时发现,两组患者各维度均值最低的均为总体健康,其次为生理职能,由此可见,虽然心肌梗死患者早期症状不明显,然而患者在发病前的生理状况已经不理想,分析认为与患者原有基础疾病有关,因此在治疗时可借机告知患者规范用药治疗的有效性,提高其配合度;另一方面,可以讲座、微信随访等方式帮助患者建立良好的生活习惯,改善躯体不适症状,从而减少心理负性情绪。观察组住院时间明显短于参考组,住院期间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参考组(P<0.05),表明针对性优质护理对患者生理康复的推动作用。

总之,心肌梗死患者由于多种原因可出现普遍焦虑、抑郁等情绪,因此在治疗同时,医护人员从多方面进行心理干预,减少负性情绪的不良影响,促进患者尽早康复及生活质量的提高。

猜你喜欢
负性心肌梗死情绪
1型、2型心肌梗死的危险因素分析
以剑突下疼痛为首发症状的急性心肌梗死1例
无痛分娩用于初产妇的临床效果观察及对负性情绪的影响
急性心肌梗死并发心律失常的临床特征分析
安宁疗护对老年肿瘤临终患者主要照顾者负性情绪及心理应激的影响
共患难, 更同盟:共同经历相同负性情绪事件促进合作行为*
急诊PCI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的护理探索构架
非负性在中考中的巧用
小情绪
小情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