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菌纱布用于PICC导管固定的个案研究

2020-07-21 07:47:28蒋婷婷
关键词:刺激性贴膜皮炎

蒋婷婷

(空军军医第二附属医院,陕西 西安 710038)

1 病例介绍

患儿,女,10岁,于2019年3月29日入院。患儿2019年3月10日无意中发现头部顶枕部出现一鸽蛋大小包块,无压痛,该包块增长较快,3月15日增大为核桃大小,就诊于当地医院诊断不明后,转诊于我院门诊,完善相关检查后确诊为“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因病情需要,经家属同意3月30日为病人行右侧贵要静脉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置入术,导管维护每周一次,出院期间按时于我院门诊维护,2019年6月14日入院评估发现,贴膜下潮湿,有红斑、丘疹,瘙痒感明显,面积大于5X5cm,穿刺处发红,且有少量淡黄色分泌物,诊断为接触性刺激性皮炎中度[2]。

2 治 疗

立即给予祛除贴膜,2%碘伏原液消毒待干2min后,从距离穿刺点2cm处均匀涂抹卢米松软膏,待药物吸收,约10min后,将两块纱布置于3M维护包内,嘱患者屈肘[3]后摆管,戴无菌手套,用高举平台法[4]将维护包内的一条胶带固定于机翼上,将纱布向上折叠90o后开口向下置于导管下面,使导管与皮肤分离,用第二条胶带固定机翼,同法折叠第二块纱布后开口向上覆盖导管之上,再用双层纱布缠绕一圈,胶带固定纱布接口,最后用自黏绷带缠绕[4],松紧适宜,更换频率为一到两天。治疗1周后,PICC置管处皮肤干燥,穿刺处无渗液,红斑丘疹完全消失,患儿自述无瘙痒感及其他不适,遂更换为3M维护包内贴膜固定出院。患儿再次入院时又复出现上述症状,自述按时维护,考虑患儿使用纱布固定维护次数频繁且交通不便,同法治愈接触性刺激性皮炎后尝试多种贴膜固定均效果不佳,最终持续使用纱布固定,现患者治疗未结束,导管正常使用中。

3 讨 论

3.1 病例特点分析

病人为儿童,皮炎发生时,为治疗间歇期,抵抗力弱,又正值炎炎夏日,体热多汗,局部易潮湿,所以我们在使用消毒剂时要慎重考虑,应选择刺激性小的,避免使用酒精,且充分待干后再无张力粘贴贴膜。不能使用普通胶带,本案例使用3M维护包内防过敏胶带,皮炎亦可使用,且免去使用思乐扣,节约成本又能预防脱管,对于重度接触性刺激性皮炎亦适用。

3.2 药物涂抹技巧

祛除贴膜时应使用黄金祛除法,必要时使用生理盐水湿润祛除,减轻对皮肤的损伤。碘伏消毒前应用生理盐水擦掉上次药物。涂抹药物时不应太厚,待充分吸收后无残留才合适,如有多余应擦掉。

3.3 普通无菌纱布的优点

创新折叠法既能避免导管与皮肤接触,又方便易取,无需无菌剪刀剪裁,省时省力省成本。保证上下宽度在9.3-12cm之间,即能将导管完全包裹,避免感染,同时面积小透气好。自黏绷带缠绕时不可超过纱布边缘,最好留0.5cm,避免接触摩擦皮肤,扩大皮炎面积。同时询问松紧是否适宜。

4 健康教育

嘱患者保持局部环境干燥,勿抓挠皮肤,饮食禁食辛辣刺激、虾、蟹、牛羊肉等,绷带如有松弛,应重新固定,以防脱管,置管上肢保持清洁,置管上肢活动应减少,若渗出液过多,应缩短更换间期,按时维护,保持心情愉悦。

5 启 示

在临床工作中,我们应与患者及家属勤沟通,多嘱咐,出院健康教育落实到位,嘱其贴膜处如有痒、蛰、出现红点时,应及时与我们联系。做到全员培训,每人均掌握固定方法,且同致化。同时不能忽视患者及家属的心理变化,病情反反复复,家属难免焦躁,我们应耐心解释,态度积极向上,增强其治愈信心。预防大于治疗,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

附图:

猜你喜欢
刺激性贴膜皮炎
贴膜固定法换药在压疮治疗中的应用
化妆品皮炎的中医治疗
基层中医药(2021年3期)2021-11-22 08:08:00
某贴膜机设计
霍山石斛多糖吸湿保湿性能及皮肤刺激性研究
重点监管的水运危险货物
水上消防(2018年1期)2018-04-24 05:44:51
注射用头孢替坦二钠的安全性再评价
恩诺沙星注射液刺激性试验
兽医导刊(2016年12期)2016-05-17 03:51:52
超薄晶圆的贴膜研究
聚焦超声治疗神经性皮炎的效果观察
香菇皮炎二例施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