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5月,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十三届全国委员会第三次会议和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在北京举行。两会上,来自航天领域以及关注航天发展的代表委员积极发出航天“好声音”,为中国航天发展建言献策。
2016年我国火星探测任务批准立项,计划在“十三五”规划收官之年,即2020年首次独立自主开展火星探测。当前,正按计划推进该项航天重大工程。
全国政协委员、中国航天科技集团科技委主任包为民在两会期间介绍了“天问一号”火星探测任务。任务计划通过实施一次发射,实现多个工程目标,包括火星环绕和着陆巡视,开展火星全球性和综合性探测,并对火星表面重点地区进行精细巡视勘查。任务设定了五大科学目标,主要涉及空间环境、形貌特征、表层结构等研究。
全国政协委员、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党委书记赵小津表示,火星探测是航天强国的重要标志之一,我国首次火星探测任务的成功实施可提升我国空间探测器的研制水平,推动我国在行星探测和基础科学研究方面的全面发展,使我国跻身国际空间探测领域先进行列。在开展月球、火星探测任务的同时,我国还计划在2030年前后实施火星采样返回、木星系探测等任务,并开展关键技术研究,推动深空探测工程实施。
全国两会前夕,长征五号B运载火箭首飞成功,拉开我国载人航天工程“第三步”任务序幕。
全国政协委员、中国载人航天工程总设计师周建平表示,第三批航天员选拔将不限于飞行员,还包括飞行工程师和有效载荷专家。周建平说,第三批航天员的选拔是为了去空间站执行任务,“将科学家送入太空,让他们利用专业知识来操作先进的实验设备,根据需要调整和完善方案,效率更高,效果更好”。第三批航天员选拔工作将于今年7月前后完成。
全国人大代表、航天员王亚平介绍,过去一年间,全体航天员始终在全力备战空间站任务。她认为,对于航天员来说,空间站任务是全新的:不仅空间实验、舱外安装维护操作等任务内容全新,飞行器平台也是全新的。对于即将选拔完成的第三批航天员,王亚平表示自己很期待新队友的加入。
全国人大代表、中国航天科技集团新一代载人飞船试验船项目负责人张柏楠介绍,目前,中国已经独立自主建成了完整的载人航天体系,为下一步空间站的建造运营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2020年正是北斗全球系统建设收官之年,北斗全球星座部署将圆满完成。
全国政协委员、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工程总设计师杨长风介绍,北斗系统已经在交通运输、农林渔业、减灾救灾等各行各业得到广泛应用。“在中国入网的智能手机里面,已经有70%以上的手机提供了北斗服务。北斗正让我们的生活变得更加智能、更加便捷。”杨长风表示,目前世界上已经有半数以上的国家在全球范围内使用北斗系统。
全国政协委员、全国工商联副主席、武汉高德红外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黄立建议,充分利用北斗系统等科技,实现“森林无大火”。黄立委员建议系统性配备消防无人直升机系统,利用北斗系统高精度定位导航,结合高效能灭火剂、空中喷洒等综合方式,快速、彻底将火灾扑灭。黄立委员同时提出,以大型无人机为核心,有效构建森林火灾救援“立体化通讯指挥网络系统”。充分利用北斗系统及其短报文通信功能为救火队员提供位置共享等重要信息,实现现场数字化指挥。
全国人大代表、亳州市市长杜延安建议,利用北斗导航等新技术,对全国中药应急储备物资进行统一调拨、统一配送。
目前,高分卫星遥感数据已广泛应用于国民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各领域。我国风云系列气象卫星也在国内外气象观测与预报、应对气候变化等领域发挥重要作用。两会期间,各代表委员也对卫星遥感的体系建设与应用提出多项建议。
赵小津介绍,2020年我国将择机发射两颗高分卫星。他表示,今年我国将建成自主对地观测系统,为现代农业、防灾减灾、环境资源、公共安全等重大领域提供服务和决策支持,确保掌握信息资源自主权,促进形成空间信息产业链。
全国政协委员、自然资源部国土卫星遥感应用中心主任王权表示,目前我国已建立陆地遥感卫星体系,建设了全球、全天候、全天时、全要素、全尺度的自然资源卫星观测体系,为自然资源管理提供全方位、高精度、高时间分辨率、高空间分辨率的影像和技术保障,并应用到了自然资源的管理和保护中。
近年来,遥感空间信息技术在检察公益诉讼工作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全国政协委员、中国科学院院士吴一戎介绍,通过卫星遥感应用,检察机关不到现场也可以发现土地、草原、水域等资源环境的变化状况,进而确定相关权属和公共利益影响状况,这也是检察工作顺利开展的必要性条件。吴一戎认为,将遥感数据和技术应用在检察办案中,是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一种深刻反映。
包为民介绍,我国未来将研制新一代的极轨卫星风云五号和新一代的静止卫星风云六号。风云五号卫星系列包括综合观测卫星、专用观测卫星和应急极端天气监测星座群等。预计到2035年,风云五号卫星系列将全面替代和扩展目前在役的风云三号卫星系列。
全国政协委员、国家卫星气象中心卫星气象研究所所长张兴赢的提案聚焦“重视和防范气候变化引发的巨灾风险”。他认为,防灾减灾概念的外延不断扩展,卫星的应用领域也越来越宽广,但如何将卫星带来的复杂数据加以整合、解码,科学应用于防灾减灾非常重要。张兴赢建议,构建协同应对气候变化、生态文明建设和综合防灾减灾“三位一体”的可持续发展战略。
全国政协委员、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党组成员、副总经理李洪介绍,今年,长征五号B运载火箭成功首飞,长征八号运载火箭也将首飞。李洪表示,根据规划,到2030年前后,我国重型运载火箭将实现首飞,到2045年,中国进出空间和空间运输的方式将出现颠覆性变革,天梯等有望成为现实。
全国政协委员、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长三甲系列运载火箭总设计师姜杰介绍,过去火箭生产需要单件定制,根据任务的需求,每次任务研制一发火箭。为满足北斗系统高密度组网的要求,火箭研制队伍提出组批生产这种满足高密度发射任务的生产模式,通过模块化、通用化、去任务化的方式来设计、生产火箭。
全国人大代表、“大国工匠”、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四院高级技师徐立平提出开展固体火箭发动机基础技术专项研究的建议,希望国家层面要进一步加强对火箭发动机基础研究的投入,统筹各方资源,大力支持开展固体火箭发动机基础技术专项研究,系统性解决固体发动机基础理论的短板。
空间科学、空间技术、空间应用,并称为我国航天事业发展的三大主题。中国空间站即将建成,将为大规模开展空间科学实验奠定设施基础。
全国人大代表、中国空间引力波探测天琴计划首席科学家罗俊院士介绍,经多方评估,天琴一号六大技术在轨验证全部通过。天琴二号计划在2025年前后发射。罗俊表示,“天琴计划”将分步实施,一方面各步骤任务有自己的科学产出或重大应用,另一方面又分阶段推动我国空间引力波探测关键技术走向成熟,从而保障空间引力波探测任务的最终开展,为我国的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做出应有贡献。
全国政协委员、中国科学院国家空间科学中心研究员吴季关注推动“空间科学2035”重大科技专项立项。吴季认为,“无论是从国家政治地位的树立,打造创新的科技发展引擎来说,还是从经济社会发展和国家安全来说,选择空间科学与深空探测作为我国在空间科技领域中面向2035的重大科技项目都是非常必要的”。
赵小津等多位全国政协委员围绕加强国家空间生物技术和安全研究提出了多项建议。赵小津提案建议,以国家生物安全战略需求为导向,制定空间生物技术和安全研究及技术转化的政策法规;强化顶层设计和前瞻布局,将空间生物技术和安全发展纳入“十四五”规划和中长期发展战略;在促进成果转化方面,建议加大政策和经费补贴力度,鼓励企业参与空间生物应用开发,联合地方政府设立产业孵化器。
今年两会的政府工作报告指出,发展工业互联网,推进智能制造。要继续出台支持政策,全面推进“互联网+”,打造数字经济新优势。“新基建”“商业航天”等也成为两会的热点话题。
全国人大代表、中国航天科工集团二院党委书记马杰介绍,虹云工程首星发射后,先后完成了不同天气条件、不同载体、不同业务场景等多种工况下的全部功能与性能测试,形成了低轨宽带通信卫星、低轨宽带卫星通信协议、低轨宽带卫星信关站等一批关键产品,为我国卫星互联网建设奠定了良好基础。
全国政协常委、自然资源部中国地质调查局副局长李朋德的提案中提出统筹发展卫星互联网。建议开展地球时空信息智能服务系统建设,在“点、线、面”三阶段发射低轨高分辨率遥感与导航增强卫星(即时空卫星),掌握全球时空信息主动权,开创商业化应用的新局面。
全国人大代表、中国航天科工集团党组书记、董事长高红卫认为,工业互联网是产业治理的基础性设施,也是“新基建”的重要内容。工业互联网能够促进产业链上下游无缝对接、供需高度匹配,最终实现全要素、全产业链、全价值链的全面连接。高红卫表示,“新基建”应按照“市场发挥决定性作用,政府更好发挥作用”的原则展开,少数具备条件的企业参与建设,多数企业应积极利用“新基建”形成的基础设施实现数字化转型,搭上数字经济的“高速列车”。
全国人大代表、小米集团董事长兼CEO雷军在《关于推动卫星互联网行业发展的建议》中提出,将卫星互联网作为重点发展的战略新兴产业纳入我国“十四五”发展规划,进一步降低民营企业进入卫星互联网的门槛。雷军建议进一步改革国内卫星频率申请协调机制;放开对民营企业应用商业卫星开展商业服务的行业准入限制;充分发挥产业基金引导作用,支持和鼓励民营商业航天企业在科创板上市,推动民营商业航天产业链的完善和产业生态的构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