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静
要在互联网时代构建起隐私的安全网,厂家、商家、开发平台、用户和政府机构等各方都要积极作为。
最近,某媒体报道了一则新闻,听上去让人有些毛骨悚然。
报道里說,大三学生小刘是一个科技发烧友,他有机会为某软件测试其应用,这款软件能记录自己手机上安装的APP启动和使用过程。小刘试用几天后被惊呆了,他发现自己手机上安装的很多APP存在频繁自启动,访问、读取手机信息的现象。
其中一款移动教学软件“优学院”十几分钟访问手机照片和文件近25000次;另一款办公软件“TIM”一小时内尝试自启动近7000次,并不停读取通讯录;还有很多常用的社交、办公、娱乐软件也都存在后台高频率读取着手机信息行为。之后,小刘登录了一些社区论坛,发现也有别的网友侦测出大量APP在后台频繁访问的“小动作”,甚至还有某一个APP唤醒了手机里十几个APP偷偷在后台运行的情况。
人们对APP侵犯手机用户隐私的事其实已经屡见不鲜,但像小刘发现的这般,攫取用户信息到了“丧心病狂”地步的还是让人感到震惊。大家虽然体验了由智能手机各类APP带来的便捷,但是牺牲了宝贵的个人隐私。“大数据比你自己更懂你”这句彰显科技改变生活的话语,仔细琢磨,却透着难以言喻的无奈。
手机一族几乎都遭遇过数据被出卖、隐私被侵犯的困扰。每天接到的各类推销电话、浏览网页时不断弹出来的广告信息。尤其是现在的推销电话与以往漫天撒网的推销还不一样,对方能准确地报出你的姓名甚至是家庭住址。像一些推销补习班的电话,对方来电开口就称,你是“某某某妈妈”或“某某某爸爸”吧,自己家孩子的姓名,他或她张嘴就来,乍一听,还以为是某个熟人打电话给你。更意外的是,某个场景之中,你和朋友或同事假如谈论着某件事,比如在讨论补牙或配角膜塑形镜,话音未落,某个APP里就会有相应的产品推送广告。曾经有机构做过数据调查,称国内平均每个人的信息泄露次数,少则8条/次,多则15条/次。而且,这个数据还在持续上涨。
人们下载使用某个APP是基于对某项功能的需求,一般而言,安全、系统管理、通信、社交等这类APP,针对用户的通讯录隐私读取是在合理的权限之内,人们还能理解。而购物、娱乐、学习、阅读、导航类APP需要读取用户的通讯录吗?显然,如果这类APP读取了用户的通讯录就属于越界。2018年11月,中消协曾在北京召开新闻发布会,通报100款10类APP个人信息收集与隐私政策测评情况,结果发现它们普遍存在涉嫌过度收集个人信息的情况:59款涉嫌过度收集“位置信息”,28款涉嫌过度收集“通讯录信息”,23款涉嫌过度收集“身份信息”,22款涉嫌过度收集“手机号码”等。也就是说,APP过度收集用户信息成了行业潜规则。
之所以存在如此普遍的现象,和它背后复杂的黑色产业链密不可分。稍微梳理就可以发现,这当中有利可图方至少包括APP开发商、移动平台广告商、手机生产商、某些不法团体等。用户信息被收集之后,除了贩卖给商家,让他们能有的放矢、精准营销之外,还可以直接买卖。去年7月初,北京朝阳区法院就审理过一起智联招聘员工参与倒卖个人信息案,该案涉及公民个人信息达16万余份,这些信息以2.5~5块钱的白菜价被打包贱卖。还有微信,央视二套的第一时间也曾曝光过,微信号网上随意交易,价格几十到几百元不等。
对用户来说,要对抗APP越界“偷窥”的乱象并不容易,除非直接不用,只要运用就有泄露隐私的可能。专家们则建议相关部门建立常态化的监管覆盖和严厉的惩戒措施,当然相应的立法也要跟上。
总之,要在互联网时代构建起隐私的安全网,厂家、商家、开发平台、用户和政府机构等各方都要积极作为,至少要遵循应有的商业伦理,保持底线与操守,如此这般人们才敢毫无后顾之忧地使用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