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明的摆渡人——鉴真

2020-07-20 16:19采薇
课外生活·趣知识 2020年8期
关键词:鉴真东渡风月

采薇

名人零距离

鉴真,唐朝医学家、翻译家、文化交流使者。一千多年前,他因为日本政府的请求,先后六次东渡,成就了中日文化交流史上的盛事。在日本,他除了带去佛经,还有许多其他贡献:他精通医药,大力传播张仲景的《伤寒杂病论》,被誉为“日本汉方医药之祖”;他也是书法名家,带去了许多书法真迹,他留下的亲笔书帖被誉为日本的国宝;他还是位出色的建筑师,参与了日本唐招提寺的建设。

千年风雨,沧桑岁月,文明的交流未曾断绝,而鉴真,是功不可没的摆渡人。他亲手植下的文化交流之树硕果累累,散发着蓬勃的生机。未来,这棵长青之树,将会为人类的精神家园,投下更美的清凉之荫。

小主持人:

最初,您是怎样产生东渡日本的念头的呢?

鉴真:

当时,日本为了学习唐朝文化,派了许多人来唐朝。其中,有两位僧人,分别名叫荣睿和普照。他们在长安学习了很久,在某一次回国的途中,路过我的住地扬州。他们热情地拜访我,请求我同他们一起去日本。说实话,我思考了很久,毕竟,那时候的我已经54岁了,并不年轻了,我也知道去往日本的路上会经历许多艰辛。但最终,弘扬文化的心愿战胜了犹豫和彷徨,我决定前往。

小主持人:

在东渡日本的过程中,您遇到了数不清的困难,甚至与死神擦肩而过。这其中,哪些遭遇给您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鉴真:

我在东渡途中遇到的困难太多了,说上三天三夜也说不完哪。

第三次东渡的时候,我们乘坐的船只在舟山群岛附近遭遇大风。强劲的风浪将船只吹得东摇西晃,最后狠狠地撞上了礁石。触礁后,船只无法前行,我们一行人流落到一座荒岛上。这座荒岛无人居住,所以我们找不到可以住的地方,当然也没有什么食物可以吃。我们又累又饿,苦苦煎熬了三天三夜。幸运的是,最后有人发现了我们,救了我们。不然,我们很可能就葬身荒岛啦。

第五次东渡的时候,我们的船刚刚驶出长江,就再一次遇上了大风。风浪之下,我们丧失了对船只的掌控,只得随着风浪漂泊,风往哪里吹,船就往哪里漂。许多天后,船上的淡水已经用完,很多人开始晕船,也吃不下东西,死亡的阴影笼罩在每个人的头顶。好在,我们的船最后漂到了陆地边,我们都活了下来。

我先后六次东渡日本,最后再也没有回到祖国。在东渡的过程中,我失去了挚友和弟子,眼睛也坏了。但为了实现心中的宏愿,我不后悔。

小主持人:

您知道您的造像两次回国的故事吗?

鉴真:

我当然知道啦,虽然我最后终老在日本,但我的造像终于在千年之后回到了家乡,真是万分欣慰啊。

造像第一次回国在1980年,是位于日本奈良的我的干漆像回国展览。人们对这次的运送十分慎重,先使用安全程度极高的方法,把我的干漆像包装起来,然后乘坐飞机,从日本空运到上海。飞机落地后,使用专门建造的运送车,把我的干漆像运到镇江。最后,渡轮将干漆像送到扬州。我的造像抵达码头的时候,举目望去,人山人海,仿佛整个扬州城的人都来迎接“我”。路边站满了人,每个人都目光灼灼地致以注目礼,那个场景令我异常感动。我热泪盈眶,这里,才是我永远的家乡啊。

2010年,位于奈良的我的木质坐像也回国了。30年后,我再一次看见故乡的样子,看见大家对我在文化交流领域的肯定。我觉得,海上的风浪也好,历经的艰难也好,还有对故乡的深刻思念,所有的付出都是值得的。

大咖与小链接

1.山川异域,风月同天

今年,在新冠肺炎疫情爆发早期,日本汉语水平考试事务所向湖北捐赠20000个口罩和一批红外体温计。这批物资的外包装上贴着标签,标签上写着8个汉字:山川异域,风月同天。

1300多年前,当时的日本宰相是长屋亲王。他很仰慕唐朝的文化,既想派人来唐朝学习,也想请唐朝有文化的人到日本,传授唐朝文化的精华。怎样才能吸引有文化的人来到日本呢?他想了一个办法。

长屋亲王请人制作了千件袈裟,并将自己写的诗句“山川异域,风月同天”绣在上面,让人漂洋过海,将这些袈裟送到唐朝。当时的鉴真和尚也见过这些袈裟,他很受触动,更加坚定了东渡日本的决心。

可以说,“山川异域,风月同天”这句诗,本身就寓意中日之间的文化交流,它表达了这样的情感:虽然不在同一个地方,但抬头时,我们看到的是同一轮明月;虽然没有见面,但我们心意相通,同舟共济。

除了“山川异域,风月同天”,从日本寄来的防疫物资外包装上,还贴有“岂曰无衣,与子同裳”的诗句,更明确地表达出这样的感情——当疫情来袭,没有人能够置身事外,我们同心协力,捍卫共同的家园。

人類命运共同体的信念,在这一刻格外清晰。

2.从“丝绸之路”到“一带一路”

唐朝的对外交流非常频繁,其中最著名的就是丝绸之路。

我们都知道,丝绸之路是古代中国著名的对外交流通道,它分为陆上丝绸之路和海上丝绸之路。唐朝国力强盛,陆上丝绸之路非常繁荣,许多国家仰慕唐朝文化,纷纷派出使臣到唐朝学习;而通过海上丝绸之路,中国也可与越南、缅甸、印度甚至欧洲各国进行联系。

2013年,习近平总书记提出建设“新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战略构想。这一跨越时空的宏伟构想,从历史深处走来,融通古今、连接中外,顺应和平、发展、合作、共赢的时代潮流,承载着丝绸之路沿途各国发展繁荣的梦想,赋予古老丝绸之路以崭新的时代内涵。

千年后,风云和波涛沿着鉴真的足迹继续探索,一路发展。鉴真智慧的双眸永远凝视着这片古老的土地,历经岁月,依然璀璨。

猜你喜欢
鉴真东渡风月
即景
明末清初浙东东渡海洋文学的文本形塑
关风月 无关风月
用文字墨香展现生命芳华
人在气头请闭嘴
在气头上不说话
唐朝风 东渡情
风月
风月
脚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