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仿真实训平台对学生岗位能力培养效果的研究

2020-07-20 03:24田政锋
科学与信息化 2020年16期
关键词:岗位能力智能化

田政锋

摘 要 阐明了仿真实训系统的定义和特点;对仿真实训在专业实践教学中的适用性和应用现状进行了分析;以智能化水利综合仿真实训平台在专业实践教学中的应用为例,研究总结了其对于学生岗位能力培养的具体效果。

关键词 智能化;仿真实训平台;岗位能力;培养效果

引言

我国对仿真技术的研究早在20世纪90年代初就开始,但真正在实训教学中应用却开始于21世纪,最先在高等教育教学领域中应用[1]。经过二十多年的发展,仿真技术的应用得到了广泛推广,尤其对于各高等职业院校实训教学整体水平的提高、学生岗位能力的培养起到了很好的促进作用。仿真实训的广泛推广和使用是当前职业教育教学方式突破的重要支撑,也是实现学生岗位能力培养目标的重要保障。

1仿真实训平台的定义和特点

仿真实训平台是指针对某特定的学习领域,借助计算机软件、设备组件模型、3D或VR技术,所创造或模拟的虚拟训练环境、训练流程等封闭系统平台[2]。仿真实训平台的开发往往来源于真实的生产实践,与各岗位技能培养需求密切相关,具有开放性、交互性、可操作性、安全性、节约性等主要特点。在平台实训设计思路上应最大化与实际的生产过程相对应,使实训对象在使用仿真实训平台实训过程中,获得和实际工作流程、工作环境相近的实训体验,最终实现岗位能力训练目标。

2仿真实训平台在专业实践教学中的适用性

在各类专业传统实践教学中,由于受教学时间紧、实训场地有限、实训设备(实体模型)造价昂贵、企业实训安排困难等因素影响,实践教学目标不能有效实现,学生岗位技能得不到显著提升,而仿真实训平台的设计初衷正是为了有效解决上述问题。

2.1 应用仿真实训平台有利于实现专业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对接

强化工学结合,提高实习实训质量,培养符合产业标准人才是职业教育内涵发展目标之一。为实现上述发展目标,很多职业院校投入了大量经费建设实训室、购置实训设备,在一定程度上保障了学生实训需求。但传统实训室设备更新速度较慢,学生通过校内实训所掌握技能往往与实际工作岗位所需技能不匹配,始终不能实现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的有效对接。与传统实训室相比,仿真实训平台能根据行业新技术、新工艺发展方向,及时调整实训项目,保证了学生岗位技能实训内容的同步更新,最大化实现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的对接。

2.2 应用仿真实训平台有利于实现专业人才培养目标

《教育部关于职业院校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制订与实施工作的指导意见》中明确指出,在人才培养方案制定过程中要“加强实践性教学,实践性教学学时原则上占总学时数50%以上。”。由此可见,实践教学是实现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目标的关键环节。传统实训往往要受教学时间、场地、实训耗材等因素制约,一些关键实训项目无法开设或开设不足,实训教学质量无法保障;借助于校外企业实训基地,虽然能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上述问题,但实现全天候的企业实训教学安排有较大困难。应用虚拟仿真实训平台教学可以打破传统实训教学场地固定、时间有限、设备耗材不足和内容难改的困境。学生在课内可以借助仿真实训实体模型进行认知和动手操作训练,在课外利用仿真教学软件进行自主学习、训练,课内课外实训相互结合,将实训教学延伸到了实训室以外的任何地方,极大提高了学生自主学习和协作学习的积极性。

2.3 应用仿真实训平台有利于实现专业课程教学目标

仿真实训平台针对专业(群)核心岗位能力,综合设计实训项目,可满足绝大部分岗位核心课程实训需求;对于各类实训项目的实践验证,以前只有到企业生產一线顶岗实习时才能进行,而应用仿真实训平台则可以将这类实践验证以无限接近真实工作岗位的形式,在校内就可以及时实现;仿真实训的形式能够呈现出某些学习对象的外观和内部结构,便于学生学习和理解,同时提高训练的效率,节省时间和成本。仿真实训平台的这些优势,对于实现具体课程教学目标是非常有利的。

3仿真实训平台对于学生岗位能力培养效果

酒泉职业技术学院现开设水利工程、水利水电建筑工程、水利水电工程管理等3个水利类专业,其中水利工程专业为中央财政支持的重点建设专业。该专业学生的岗位核心能力为初步掌握水利工程施工技术,在实训室建设方面应重点加强水利施工实训条件建设。在前些年,主要建有水利施工实训场,实训教师设计水利施工实训项目,学生通过真实的施工工艺流程,运用实体材料,动手完成水工建筑物建造施工实训。由于这种实训方式存在占地面积大、实训耗材成本高、学生参与覆盖面不足、实训周期长等缺点,实训过程中往往无法细分小组进行实训,实训工位的不足,无法保证每个学生都能参与实训过程,需要掌握的关键技能点无法强化训练,“大水漫灌式”的教学较为普遍,实践教学质量不能得到有效提高[3]。基于以上问题,学院在2016年新建智能化水利综合仿真实训平台(以下简称水利仿真实训平台),在水利类各专业实践教学中广泛应用。

3.1 水利仿真实训平台具备功能

该水利仿真实训平台以实际工程为原型,主体设计为典型河流流域水资源综合梯级开发的动态模型,包括水资源开发与利用的五级水利枢纽,主要由一级水利枢纽二滩(拱坝)、二级水利枢纽刘家峡(重力坝)、三级水利枢纽公伯峡(土石坝)、四级水利枢纽洋潭(滚水坝)、五级水利枢纽橡胶坝模型综合构成。因地制宜将五种典型的坝体架设在一条河道上,将坝体所处的五种不同河床山形进行衔接。通过模型内智能循环供水等自动控制系统和声光电等高科技手段,动态展现水工建筑的细部结构特征和运行原理。功能上满足水利水电工程整体布置规划、拦水坝、水库、水泵站、农田水利工程的认知实习、教学演示、操作和运行管理实训,主要服务于《水利工程施工技术》、《水电站》、《水工建筑物》等相关课程的实习实训、课程改革、教学研究等方面。

3.2 水利仿真实训平台的应用效果

猜你喜欢
岗位能力智能化
一种智能化移动学习系统的设计思考
智能化仪器仪表的翻转课堂设计
成套智能化装备技术在制浆造纸行业的应用
基于Moodle平台的语文阅读教学“智能化模式”初探
基于Moodle平台的语文阅读教学“智能化模式”初探
智能化要颠覆什么?
基于建筑设备课程的实践教学研究
技工院校电子商务物流应用课程教学改革研究
智能制造背景下高职制造业创新人才培养实践与探索
基于岗位能力培养的《计算机网络原理》实践教学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