抓实产业就业 强化管理服务金果小区安置点搬迁群众走上致富路

2020-07-20 16:29
中国经贸导刊 2020年16期
关键词:搬迁户致富路刺梨

云南省宣威市海岱镇金果小区安置点位于集镇规划区内,占地47.26亩,安置建档立卡贫困户350户1188人、同步搬迁户23户76人。建设安置房12栋373套,建筑面积26888平方米;扶贫商业用房2栋,建筑面积5512平方米;配套建设中心完小1所、桥梁1座,以及水、电、路、绿化、路灯、公厕等附属设施,总投资1.36亿元。

一、对标准、严把关,精准识别定名单

按照“户申请、组评议、村公示、镇复核、市公告”程序,确保安置户精准识别,并在全国扶贫开发信息系统上进行标注,签订自愿搬迁协议、搬新拆旧协议和脱贫就业协议。金果安置小区373户1264人中,党员8人;少数民族295人;18—60周岁749人,其中劳动力687人;残疾人74人;在校学前儿童41人、小学130人、初中61人、高中14人。

二、选好点、定好位,服务功能齐配备

金果安置小区地处集镇中心腹地,与集镇连为一体,公共服务功能一应俱全,周边有医院2家、学校6所,休闲娱乐文化广场1个,养老院1个,集市商贸物流繁荣发展,搬迁群众与原集镇住户一起共享集镇公共服务。在推进新型城镇化进程上,海岱镇充分发挥“全国文明村镇”“省级文明小城镇”名片效应,利用安置小区的区位优势,通过以创促建、以创促管、以创提质,进一步完善功能,人民群众生活更便捷、更舒心、更美好。

三、强产业、稳就业,脱贫致富全解决

发挥海岱镇“省级特色农业小集镇”和“宣威一洲不如海岱一沟”名片效应,立足发挥小区气候优势,以产业强镇入手,坚持挪穷窝与拔穷根并举、安居与乐业并重、搬迁与脱贫同步,多措并举促增收致富。

(一)筑巢引凤,加块推进产业结构调整

按照“公司+企业+合作社+基地+农户”的产业发展模式,引进昆钢公司一期投资5000万元建成金果刺梨加工厂,二期投资7000万元建成年生产10000吨刺梨加工厂,带动25000名群众发展种植刺梨21000亩,人均增收4000元以上。引进云南骨伤科集团投资3.6亿元建设特色种养殖基地,目前已完成土地流转6500余亩,正在加快建设;引进宣威云农信农业科技开发有限公司与“三农”公司合股,投资1200万元建设中小学营养餐基地,采取订单农业的方式带动600余户贫困户户均增收4000元以上,在解决全镇10000余名中小学生食品安全的同时,通过订单农业为易地搬迁户供应猪肉、禽蛋、蔬菜等安全食品。

(二)开创路子,全力助推群众脱贫致富

围绕“公共服务核心”和“产业发展核心”两个目标,制定《易地扶贫搬迁富民产业发展实施方案》,坚持搬迁与发展两手抓,在推进项目建设的同时同步谋划富民产业,开创脱贫攻坚“九条致富路”,确保搬迁户“搬得出、稳得住、能致富”。一是“入股分红”致富路。抓好产业扶贫带贫政策落实,积极动员贫困户每户贷款5万元、搬迁户产业发展资金部分入股合作社,负盈不负亏,使搬迁群众实现稳定增收,每年为贫困户分红不低于4000元。二是“土地流转”致富路。将迁出地耕地、林地、宅基地流转给专业合作社,每年收取土地流转金,为农户每年每亩获得600元以上收入。三是“合同订单”致富路。通过昆钢刺梨加工厂带贫,签订劳动务工合同,实行合同式管理,解决就业岗位60个,每人每月增收3000元。四是“基地务工”致富路。依托箐头村等7个农业专业合作社种植刺梨4000亩形成的就业基地、德来村学校营养餐基地、岩上村6500亩特色种植和特色养殖基地,解决就业岗位200个,每人每月增收3000元。五是“扶贫工厂”致富路。通过安置小区扶贫车间,招商引资引进劳动密集型企业,提供就业岗位50个,每人每月增收3000元。六是“自主创业”致富路。依托集镇农贸市场,对有自主创业意愿的安置户,提供农贸市场摊位,进行自主经营,解决就业岗位50个,人均每月创收4000元。七是“公益服务”致富路。在集镇区、学校、医院、安置小区,开发保洁、物管等公益性岗位40个,每人每月增收1500元。八是“技能提高”致富路。开展技能培训,通过“传帮带”和有组织点对点向市外输出技能劳动力,解决就业岗位200个,每人每月增收3000元。九是“兜底反哺”致富路。对无劳动能力家庭,在落实低保、残疾人补贴、临时救助等社会兜底政策的基础上,依托“三农公司”经营获得利润进行分红,搬迁户通过政策帮扶和入股分红实现“双重”保障。

四、强管理、优服务,群众安心全入住

发挥海岱镇“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镇”和“曲靖市平安乡镇”名片效应,开展创评树典范活动,全方位做好后续管理、服务和保障工作,着力打造邻里和睦、守望相助、平安稳定和谐小区,让搬迁户适应新环境、融入新生活。

(一)党建带动

紧紧围绕“党建引领、政府主导、培育主体、带动脱贫”的扶贫思路,强化党支部战斗堡垒作用发挥,健全“三联三争”机制,全面提升产业扶贫、就业扶贫、易地扶贫搬迁组织化。建立镇党委政府—村党总支、村委会—物业管理中心 —农户“四位一体”的管理机制,强化日常管理。

(二)干部推动

镇、村、组、户层层签订包保责任状,实行党政班子成员“包栋”、站所“包单元”、干部“包户”责任制,包搬迁、包入住、包就业、包脱贫,搬迁户不脱贫,责任人不脱钩,安置小区12幢28个单元373户“包保”全覆盖、管理网格化。

(三)群众互动

组建各类志愿服务队,推进“社助、互助、共助”模式,积极为搬迁户解决困难问题。针对小区内的74名残疾人和100名65岁以上的老人,建立管理台账,提供生活补助。通过开展节日活动,促进群众邻里和谐共处、交心谈心、沟通感情,打破搬迁户情感间隔,形成“融洽一栋楼宇、和谐一个小区”的良好氛围。

(四)公司助动

为帮助解决易地搬迁户吃上安全放心、地道传统的肉类和蔬菜,“三农”产投公司采取“公司+基地+搬遷户”的模式,为搬迁户提供订单式服务,搬迁户年初与“三农”公司签订生活所需的猪肉、禽蛋、蔬菜等供应协议,基地负责储备,“三农”公司以低于市场价格保障供应。

(五)思想触动

以新时代“讲习所”为平台,以职业培训和“自强、诚信、感恩”等主题活动为载体,加大搬迁户的教育引导和培训,养成良好的生产生活习惯。

猜你喜欢
搬迁户致富路刺梨
贵州刺梨专题书法作品
贵州刺梨专题纂刻作品
贵州轩辕农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乡村振兴致富路越走越宽
新疆:“紫花花”铺就致富路
释放“六有”活力 抓实后续扶持
臧学万
易地扶贫搬迁户的社会适应困境研究
合作社铺通致富路
刺梨和矿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