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韶山)非物质文化遗产博览园为伟人故里添彩

2020-07-20 03:25董晓雅
中国经贸 2020年9期
关键词:博览园韶山文化遗产

董晓雅

韶山市,隶属于湖南省,位于湖南省中部偏东湘中丘陵区。韶山地处于处于湘潭市市区以西,北、东与宁乡县麻山乡、朱石桥乡、三仙坳乡毗连,东南与湘潭县良湖乡、楠竹山镇接界,南与湘乡市龙洞乡、白田镇、金石镇接壤,西与湘乡市白田、金石镇相邻。辖清溪镇、银田镇2个镇,韶山乡、杨林乡2个乡 ,市政府驻清溪镇。

韶山是中国各族人民的伟大领袖毛泽东的故乡,也是他青少年时期生活、学习、劳动和从事革命活动的地方,是全国著名革命纪念地、全国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中国优秀旅游城市。

一座由韶山圣地旅游开发有限公司承办经营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博览园,因其独特的文化潜质以及潇湘大地熠熠生辉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为主席故里平添了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心系圣地荣归再为家乡做贡献

中国(韶山)非物质文化遗产博览园董事长郭合平,军人出身,在外经商多年,却始终没有改变对家乡这片热土的挚爱,对优秀传统文化的热爱和痴迷。经过两年的调研,经全国多家策划设计公司规划设计,他毅然决然的放弃在外拼搏多年的事业,回到家乡,筹建了中国(韶山)非物质文化遗产博览园。问其初衷,郭合平朴实的说:“我只是想以自己的实际行动抢救、保护、展示、传承湖南家乡优秀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希望能够用我绵薄之力促进家乡的经济繁荣。”

进过不懈努力,占地160亩,目前已投资4.7亿元人民币的项目中国(韶山)非物质文化遗产博览园,于2014年被文化部评为国家重点文化产业项目,2015年6月13日,由湖南省委宣传部副部长许又声和湖南省委副省长李友志共同揭幕正式开园试运营,同年被省旅游局评定为国家3A级景区。园区曾作为湖南省人民政府、省文化厅联合主办的多彩潇湘--2015年“文化遗产日”湖南非物质文化遗产展演活动,取得了圆满成功。

景区区位优势明显,距沪昆高铁韶山站和上瑞高速出口均为2公里,是途经毛泽东同志故居、纪念馆、毛泽东广场及韶峰等核心景区景点的交通要道。于至今累计接待中外游客76.3万多人次,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2016年度增设了湘绣丝绸文化、茶叶类、手工银饰类专题展示馆,随着展馆内容的不断升级,项目得到了中央文化产业专项资金的支持。

园区配套项目有圣地翠竹竹麻文化展示馆、圣地大酒店、朝圣大酒店、韶山票务中心等,配套项目功能完善,园区已成为韶山唯一的大型文化旅游综合体项目,已带动1200多人就业。

非遗博览园分三期建设,一期已顺利开园试运营,主要展示我省各市州非遗项目;二期主要为非遗主题展示馆,如:醴陵瓷器展、湖南民间文学音乐艺术馆、湖南手工技艺馆、湖南民俗民风馆、中华国药馆、中华非遗美食馆等;三期主要为省外精品非遗项目展。我们计划在原有基础上,加大投资力度将目前全省唯一集中展示非遗项目的平台做大做强,尽最大的努力争创国家级文化产业示范园,打造韶山精品文化产业园。目前正在规划建设一期提质改造以及二期项目,将按照省委宣传部、省文化厅的要求,将全省的国家级、省级项目分别精心布展。大致分为三个部分:一是“看非遗”:“多彩潇湘.精神家园”;二是“卖非遗”:“请把非遗产品带回家”;三是“吃非遗”:“舌尖上的非遗”,即将启动非遗美食街的建设。

展示项目精彩纷呈 潇湘非遗文化争奇斗艳

走进博览园,醴陵釉下五彩瓷、菊花石雕、苗族银饰等工艺作品让人目不暇接;毛氏菜系、湘潭张新发槟榔、十三村酱菜引得游客食指大动;湘绣、土家族织锦令参观者爱不释手;湘味十足的花鼓戏、湘剧看得观众如痴如醉……

走进韶山民俗风情馆,首先映入眼帘的是左手边摆放的一排颇具历史的农耕器械。石磨、衣箱、风车等物品。

“这是纺棉花机,纺纱做衣服的;这是麻桶,纺麻的;这是石磨,磨面粉、麦粉用的;这是木箱,以前的衣服都是收放在这里面;这是计量衡,以前就是通过这东西量谷、量米。传这是柴火灶,煮饭、烧水都可以;这是挂炉子,烧柴火的,烤火、烧水都行。”讲解员认真细致的向前来参观浏览的旅客介绍。

灶台搭好了,韶山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之一——毛家菜系也該出锅了。在展厅的桌子上,剁椒鱼头、毛氏红烧肉、香辣黄牛肉、整鸡天鹅蛋等八大四小菜肴摆在上面,让人垂涎欲滴。

室内展馆中“蓝印花布”主题展区的展示空间设计,是一个极具中国风展馆。

蓝印花布是邵阳县的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具有独特的文化性以及历史的悠久性。彭丽媛身着“蓝印花布”服装出访国外,在当下正掀起一股强劲的文化自觉浪潮,有力地推动了中国民族文化的宣传,大大增强了中国民族文化的自信,更为中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发扬光大注入了活力和动力。

中国(韶山)非物质文化遗产博览园在通过情景化的“蓝印花布”生产过程呈现,用图片、文字加实物的形式,刻板、刮浆、染色、刮白等基本的蓝印花布工艺流程在展览上被演示出来,将“蓝印花布”的魅力展示到了极限,并巧妙地用蓝印花布的图案进行了空间的整体装裱,让昔日大家眼中柔软的布料体现出意想不到的硬朗效果,同时也使得展览的主题在得到最大化的表现。展示效果也体现出很强的艺术性和视觉冲击力。

我国当代著名画家刘春华先生创作的《毛主席去安源》油画佳作,画中主席手中的那把红色油纸伞深深的定格在了人们的脑海中。他就是撑着这把红色油纸伞,伴随电闪雷鸣的岁月,从韶山冲走到井冈山,从井冈山走到到遵义,翻过雪山草地,来到陕北延安,又从延安来到西柏坡,从西柏坡走到北京,一路的艰辛,因伞而满程欢歌。这把红伞不只是遮挡狂风暴雨,它更是遮挡了三座大山对中华民族的压迫,领导中国革命走向成功。

省级非遗项目手工制作的油纸伞,是湘潭县石鼓镇的地方名产,宋元时代已经生产。清代300多年间,生产更是鼎盛,整个青山桥、石鼓、分水,方圆百里都生产纸伞,种类有自制的小花伞、大棚伞、油布伞等。大自然赋予其特有的自然山水, 楠竹、湘妃竹、杂木、桐油等丰富的制伞原材料,均为这里制伞业的发展提供了一片沃土。

如今石鼓的制伞业,分旅游、工艺、装饰三大系列,共有10来个花面,500多个品种。功能由单一的挡雨,拓展为挡雨、遮阳、欣赏、装饰、馈赠、收藏,并广泛应用于商务礼仪、食品点缀、摄影和舞美道具。

湘潭油紙伞馆中琳琅满目的油纸伞作品,给人的不仅是美的享受,同事也让现在的人们了解了乐油纸伞的制作技艺,在一番古韵中感受油纸伞制作文化的精髓。

最好的传承工作就是发展   握专利技术助力博览园

在中国(韶山)非物质文化遗产博览园内,除了非物质文化遗产带给我们的震撼,高新技术的加入犹如一股清泉,让我们在感受传承的同时,体验高新产品在传统文化与技术相结合的完美创新。

湖南瑞亚高科纺织有限公司竹麻系列产品的加入,仿佛更多的是在讲述中国纺织业发展历程的昨天、今天与明天。

据了解,竹纤维韧性、柔软性强,保留了竹子抗菌、除螨、清热、解毒的特性和天然清香,具有良好的透气性、吸湿性,独特的回弹性、瞬间吸水性,以及较强的耐磨性和良好的染色性,还具有防臭和抗紫外线等功能,被称为“会呼吸的生态纤维”。

而苎麻纤维是最长的单细胞植物纤维,其纤维组织强力高、定型好、透湿排汗性强等特点,又适时弥补了竹纤维其纤维组织的不足。通过高科技术将竹、麻纤维有机结合,从而研发生产的竹麻混纺纺织品,集中了竹与苎麻的优点,健康环保,成为未来面料、服装与家居用品的新趋势,成为纺织、服装业的新方向。

2006年对于“瑞亚高科”,乃至整个竹麻纺织业来说,都具有里程碑的意义。在公司董事长蔡亚平带领下,率先成功研制出竹麻混纺新技术。该技术从竹再生纤维着手,与生物脱胶的苎麻切段精梳麻条混纺,将两种纤维素纤维实行有机的结合,既保持了竹、麻纤维吸湿透气的优良性能和抑菌保健的特殊功能,又能促进两种纤维取长补短,提高纺、织、染整性能,赋予麻类混纺产品全新的概念。

突破源自创新,在“瑞亚高科”积极推动下,以健康、环保为特点的新型竹麻纺织工业正朝着产业化方向发展,而湖南也有望成为中国新兴竹麻纺织业的中心。

一座城,承载的是一代代人的记忆,然而,一做用心打造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博览园,承载的是一个国家历史文化的永久记忆。

园区以韶山丰富的游客资源为依托,整合资源,在功能上集吃、住、行、游、娱、购为一体,已成为全新的旅游综合体,用工匠精神全面打造韶山非遗文化产业园,并融合韶山红色旅游景区的发展需要,以全面提质改造升级创国家4A级旅游景区为目标,参观、游览、观赏演艺和休闲购物相结合,强化服务,完善设施,已逐步成为来韶游客的必选目的地。非遗园项目也是韶山单一的红色旅游一个有力的补充,将红色文化和湖湘传统文化相结合,大大丰富了韶山的旅游产品,有效增加了游客在韶山的游览时间,从而更积极深入地宣传了韶山,让湖湘文化与世界无缝对接,为韶山成为世界知名旅游目的地添砖加瓦。

2015年9月,承办了2015第65届世界小姐中国区湖南赛区总决赛活动,旨在弘扬湖湘文化,让时尚美丽与文化联姻,将世界小姐赛事与非遗文化及旅游产业深度融合,引领全世界对湖湘文化的关注与热爱。2016年6月,为迎接2016年世界遗产日,承办了湘潭市非遗中心开展的“让非遗融入现代生活”系列活动取得了圆满成功。2016年9月26日,承办了湘潭市文体广新局等单位主办的“迎国庆.感受非遗文化魅力”大型展示展演活动取得了圆满成功。2016年,省、市相关部门先后授牌“湖南省文艺创作基地”、“湖南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展示示范基地”、以及“湘潭市文艺惠民服务基地”等光荣称号。2016年9月,已向省科协申报湖南省科普教育基地。2016年11月,已向省旅游局申报省级重点旅游项目。总之,该项目先后得到了国家、省、市等各级部门的重点扶持。

博览园开园至今,先后接待了国家旅游局、省委宣传部、省旅游局、省文化厅、国际民间艺术组织等22批次重要领导的视察及调研,均对园区的建设给予了很高的评价。开园至今累计接待游客76.3万多人次(含公共开放),带动消费营业收入1900多万元人民币,为促进全省非遗的保护和传承与市场化利用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博览园已被韶山多家红色文化培训机构列入现场教学点。游客满意度高,社会效益良好,得到了省、市各级部门的高度认可,真正打造了非遗文化搭台、旅游唱戏的平台,优质的非遗产品已被省旅游局评为省级旅游购物示范点。

“中国(韶山)非物质文化遗产博览园的建成,更好地保护传承和弘扬非物质文化遗产,填补我省集中展示非遗文化平台的空白。接下来,我们还将尽力出台一系列的配套优惠政策,让非遗项目和传承人能留下来、扎住根,将非遗博览园打造成湖南又一张靓丽的名片”, 中国(韶山)非物质文化遗产博览园董事长郭合平说。

目前中国(韶山)非物质文化遗产博览园已成为抢救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新样板,是继承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新载体,积淀升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新景观。让游客参观时产生认同感、历史感和自豪感,赋予我们时代的使命感,激发炎黄子孙的创造力,打造湖南非遗传承基地、展示平台、交易场所。

猜你喜欢
博览园韶山文化遗产
World Heritage Day 世界遗产日
Task 3
毛泽东何时题写了“韶山学校”
Tough Nut to Crack
民眾赴韶山紀念毛澤東誕辰125周年
访韶山
文化遗产与我们的生活
世界葡萄博览园系列文化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