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洪洞秦壁村用文化创意为当地经济发展注入活力

2020-07-20 03:25谢敬爱
中国经贸 2020年9期
关键词:蔬菜农村文化

谢敬爱

近日,随中国文化遗产保护研究院赴洪洞县考察、调研姓氏文化特色小镇工作。有幸走进洪洞县大槐树镇秦壁村。

该村座落于洪洞县城东南1.5公里的洪崖壁下,北临涧河,西靠霍候一级公路,处于山西省大运经济发展轴线之中。全村常住人口5300人,耕地面积4838亩,是一个典型的农业村。近年来,在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秦壁村积极响应上级号召,落实党和政府的富民政策,在村委成员的共同努力下,带领全村百姓将秦壁村打造成一个宜居、宜业、经济繁荣的“美丽乡村”。

一片片绿油油的蔬菜、一排排整齐的大棚、生态园中桃红梨白、一片片的桃树林和梨树林,点缀着这里的秀荣。这是近日记者在洪洞县大槐树镇秦壁村看到的情景。

走进秦壁,便会看到平坦坚实、总长达27.5公里的水泥路,实现了“村连村”、“户户通”、整齐划一的led路灯、硬化标准的“四纵四横”,蔬菜基地田间循环道路、焕然一新的18个垃圾池和填埋场、超过12万平方米的栽植绿化面积、和谐美丽的新型农民社区、村庄环境状况从根本上得到了治理,为秦壁村步入快车道奠定了基础。

秦壁村是山西省首批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示范村之一,先后被授予“中国蔬菜特色村”全国绿色小康村”全国十大特色产业村”等荣誉。2011年,中组部授予秦壁村全国先进基层党组织称号,2014年该村被评为“全省最美旅游村”。

“现在村民们不用外出打工,在自家地里挣的钱要比打工还多。”村支部书记刘小平感慨地说,近年来,秦壁村因地制宜,大力发展“一村一品”工程,率先在洪洞县乃至全市走出一条以种植无公害蔬菜为主导产业的致富路。相继建立4000亩蔬菜基地、蔬菜批发市场及冷库,还成立了晋丰种植有限公司蔬菜协会及农民专业合作社。蔬菜基地生产的大葱、黄瓜、豆角、辣椒4类产品均获得国家绿色产品认证,并注册“秦壁牌”商标,年产销蔬菜2200余万公斤,产值达3000余万元,并在全县设立7个蔬菜直销点,为附近社区居民提供新鲜绿色蔬菜。走在了全市新農村建设的前列,并建设完成了108座冬暖式大棚和育苗连栋大棚,蔬菜批发市场、冷库、蔬菜协会及农民专业合作社等便民服务体系应运而生,为集体经济和农民收入双丰收提供了强有力的保障。由蔬菜协会、农村专业合作社与会员签订的购销合同,给农户提供产前、产中、产后服务,按保护价收购产品,让村民得到看得见、摸得着的实惠。

刘小平书记告诉记者,“秦璧村有传统的栽植大葱历史,原先由于农民科技素质低,在大葱的育苗上沿用传统技术,育出的葱苗质量差、效益低。”他说,也有村民种植豆角、黄瓜等蔬菜,但都是零星种植,形不成产业,严重制约秦璧村的蔬菜产业发展。

刘书记介绍道,为了方便对菜农的技术指导,小麦研究所的专家帮助村里建立起科技站,晚上用多媒体进行蔬菜技术培训,短短一年时间就提高了村民的种植水平,菜农的收益比过去增加了30%以上。

山西是煤炭大省,而今,面对煤炭经济寒潮,山西省正在转变发展思路,政府提出“要加快把旅游业打造成山西新兴支柱产业”。

为了应对现代快节奏生活下人们对短期、双休日观光度假的市场需求,突出高附加值的创意农业、高品质的有机农业、高科技的生物农业和高信誉的品牌农业,有效整合秦壁及周边生产、生活、生态资源,秦壁村积极响应上级走可持续发展的战略要求,以高人气的休闲农业为切入点,以现有地方资源为基础,以旅游市场为导向,以科学技术为动力,以品牌打造与增资为目标,打造成一个集农耕文化、科普体验、认购采摘、健康养生、观光旅游、历史人文、休闲度假、儿童娱乐、科技农业等于一体的大型规模综合文化示范园。

秦壁生态休闲农业旅游文化示范园项目规划占地5000余亩,总投资9197余万元,走进核心园区可以看到:精品农业展示区、文化创意研发区、生态农业观光区、休闲娱乐区、农耕文化演绎区、综合服务区六大功能板块,融科学性、艺术性、知识性、观赏性于一体,构建“休闲、创意、科技、有机、品牌”多维理念融合的产业链和价值体系。其中的休闲观光采摘园,在秦壁设施农业基础上发展而来,是临汾市内设施最为完善的高标准观光采摘果园。占地2000余亩,集油桃、葡萄、草莓等新品种引进、研育开发、精品高效生产、良种苗木繁育、栽培新技术推广、产品苗木营销服务及旅游、观光、采摘、商务、娱乐于一体。大力规范、引导和发展农家乐、农业旅游园以及现代新农村等乡村旅游产品,以文化体验型乡村旅游产品为特色,深入挖掘农耕文化,为游客提供一种真实的、感性的、可观的、可体验、可参与、全方位的本土文化体验空间。目前园区已发展成为一年四季一季观花,三季采果之休闲观光格局。果园采用园林式设计,风格玲珑精巧,优雅经典,园内种植有上百个珍稀乔木及花灌木,环境优雅并配有自助餐饮,设施完备,游人可尽情享受绿谷之美自然之乐。

记者了解到,2000年,年仅33岁的刘小平高票当选秦壁村村委会主任。由于他年富力强、视眼开阔、敢想敢干、敢为人先,村民们怀着莫大地期望为他投出信任的一票。这沉甸甸的一票成为了秦壁村发展的历史转折点,从此步入了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快车道。村委班子通过上下同心,不计付出,把秦壁村打造成山西省首批新农村示范村。

2006年,秦壁村的新农村建设在刘小平和两委班子及村民共同努力下,以蔬菜产业为主导的“一村一品”工程走在了新农村建设的前列。在他的积极努力和争取下,4000亩绿色无公害蔬菜获得国家绿色认证,大葱、黄瓜、菜豆、辣椒四类产品注册“秦壁牌”商标,蔬菜批发市场、冷库、蔬菜协会及农民专业合作社等便民服务体系也应运而生,为集体经济和农民收入双丰收提供了坚强的保证。

在农业科技服务方面,刘小平经过多方奔波,不辞千辛万苦与山西大学、山西农业大学、山西省农科院实现“联姻”,秦壁村成了3家的科学实验基地,并有专家在秦壁村常驻指导。秦壁村村民在科学种植、合理施肥、测土配方等方面定期进行每年不少于30次的科技培训,从根本上提高了村民的科技水平,带动了周边村庄2万余亩蔬菜基地的发展。目前,全村已有83人获得了省农广校颁发的农业初级专业技术职称。

秦壁村以全新的形式“基地+农户+市场”引领着全村的经济发展。每年年初,在村支委的领导下,由蔬菜协会、农村专业合作社根据年初与会员签证的购销合同,给农户提供产前、产中、产中、产后服务,按保护价收购产品,为农户降低了投资风险、缩减了生产成本、提高了生产利润。

秦壁不仅要美,更要有“内涵”。秦壁村党支部深刻地认识到,全面建设农村小康社会,必须不断提高全体村民的整体素质。为此,秦壁村投资修建了占地1500平方米的文化活动广场,各种健身器材齐备,活动项目逐步丰富;修建了占地200余平方米的村文化活動中心,包括农家书屋、活动室、棋牌室、展示室、资源共享室、教育培训室等,共有藏书3000余册,定制报刊杂志15余种;另外还配备了10台电脑,3台投影仪;教育培训室内现代化教学设备齐备,可同时容纳120人进行培训学习;投资130余万元建起了一所占地面积2000余平方米的高标准教学楼,为基础教育奠定了坚实基础。

秦壁村在大力发展农村经济的同时,积极推进了全村的精神文明建设。充分利用农闲时节,以村民大会的形式,先后邀请县、乡司法人员来宣传各种法律法规,使村民法制意识明显增强。其次是大力构筑精神文明载体,在逢年过节开展群众喜闻乐见的文化活动,全面动员、人人参与。展示剪纸、灯展等传统民间技艺、成立威风锣鼓队、秧歌队、篮球队、演唱队、民兵连等,秦壁村的百人威风锣鼓队,曾多次代表省、市、县到外地参加表演,赢得了广泛好评,甚至还登上过中央台的大雅之堂。与临汾电视台心连心艺术团、中央七套《谁不说俺家乡美》等单位共同策划完成了不同主题的大型文艺演出,进一步扩大了秦壁村的知名度。反映农村经济发展、思想道德、文化环境、社会治安、计划生育等方面的文化娱乐活动也很有特色,由该村“艺术·老人”组成的农民业余文化宣传队,一有空就聚在一起吹拉弹唱,充分显示了农民对精神文化生活的需求日益强烈,也展示了乐在农户的风采,使群众在潜移默化中提高文明修养。再是坚持易风移俗与树新风结合,提倡丧事简办,喜事新办,开展了“五星级文明户”、“卫生模范户”“好媳妇儿”、“好婆婆”等创建活动,并实行动态管理。“帮扶弱势群体,构建和谐村居”也一直是村工作的主旋律,逢年过节,村里给十几户困难、贫困户送去生活用品,让他们切实感受到了党的温暖与关爱,全村呈现了一派祥和、文明、知礼、明信、各业发达的蓬勃景象。秦壁村先后被授予“全国先进基层党组织”、“全国民主法治示范村”、“全国绿色小康村”、“中国蔬菜特色村”、“山西省最美旅游村”、“山西省文化示范村”、“全省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示范村”等荣誉。党支部书记刘小平同志先后被授予“全国劳动模范”、“全国农村优秀人才”、“国家级乡村旅游致富带头人 ”等荣誉。

秦壁人也在用内外兼修的方式塑造着秦壁村精神文明的底蕴。既不是一场高喊“脱贫致富”口号的运动会,也不是涂抹一张外表华而不实的水彩画,而是如秦壁村这般集农村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建设综合发展的有机结合体,是实实在在提升农村百姓的幸福感。

让农村变成“花园”,让农业更为赚钱,让农民变成“老板”,美丽乡村的建设在未来一定会让“三农”产生质变,将农村改造成世外桃园,让城市向往农村。

如今的秦壁村已发展成为集采摘、休闲、观光、文化、娱乐为一体的文化创意生态农业园区,形成乡村环境与农业协调发展的良性生态循环,有力推动了绿色、健康、文明、清洁的现代农业建设。

猜你喜欢
蔬菜农村文化
以文化人 自然生成
蔬菜
谁远谁近?
《新农村》乡村文艺家联盟
《新农村》乡村文艺家联盟
新农村 新一辈
蔬菜也“疯狂”
蔬菜的哀诉
融入文化教“犹豫”等
文化之间的摇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