忆“一普” 谋“七普”

2020-07-20 06:39王宝秋
统计科学与实践 2020年4期
关键词:人口普查普查人口

□王宝秋

我国历史上第一次全国人口调查登记工作(后来称为第一次全国人口普查),是1953 年进行的。当时为了准备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及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的选举,做好选民登记工作,同时为国家有计划地进行经济建设和文化建设提供确实的人口数字,中央决定进行人口调查登记。1953 年4 月3 日政务院公布了《为准备普选进行全国人口调查登记的指示》《全国人口调查登记办法》。国家统计局制订了《人口调查登记表》,经政务院批准后,印发给全国各地开展人口普查。笔者爱好收藏,有幸搜集到第一次人口普查的普查表一份。细读这张普查表,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得到启发,为搞好今年的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提供参考。

| 登记时间

据有关史料记载:第一次全国人口普查的标准时间是1953 年6 月30日24 时。这次人口调查登记,是和基层选举同时进行的,而普选又不可能同一时间在全国同时进行,为了适应这种情况,规定登记时间可以提前或推后。但在标准时间以前登记的地区,要在标准时间以后按标准时间的人口实际情况进行校正;在标准时间以后登记的地区,要按标准时间的人口实际情况进行登记。全国人口调查登记工作从1953 年5 月在东北地区最早开始,到1954 年5 月中南地区最迟完成,全部调查登记工作共历时一年。再看笔者收藏的普查表,登记时间为一九五四年三月二十日,离标准时点已过去了八个多月。“七人普”标准时间 是2020 年11 月1 日零时,登记时间只有一个半月(短表登记、比对复查、长表抽样)。且必须在一个半月内完成,因为到了年底,各项工作都很忙,兼职的普查员要完成其他工作。为了及时完成现场登记工作,各地要及早准备,选调足够的普查员参加普查工作,并保证精力到位。根据以往的经验,普查员选调是难点,特别是较大的社区,要选调数十位普查员难度很大。为了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普查登记工作,普查对象的积极配合也很关键,这就要求我们全方位地开展宣传工作,积极争取各方面的支持,特别是基层普查对象的理解和配合。

| 登记内容

“一人普”的登记内容比较简单,所填项目有住址、与户主关系、姓名、年龄、民族、常住人口、在外人口等内容。而“七人普”主要调查人口和住户的基本情况,内容包括:姓名、公民身份号码、性别、年龄、民族、受教育程度、行业、职业、迁移流动、婚姻生育、死亡、住房情况等。相比之下调查内容要复杂得多,对普查员的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这就要求我们重视普查员的培训工作,注重培训质量,使他们充分理解普查指标的含义。另外,由于普查涉及的内容较多,因此需要得到各有关部门的大力支持,普查是政府行为,不是哪个部门单独的事情,各级政府要协调好相关部门,在组建机构时要吸纳相关职能部门人员,抽调精兵强将参与普查日常工作,充分利用部门行政记录资料,共同完成普查任务。

| 登记方式

“一人普”采取入户普查,用毛笔或钢笔填写,这张老普查表主要用毛笔填写。时过60 多年,科技突飞猛进,现在普查表登记采用电子化方式,运用手持电子终端PAD 或智能手机开展调查。这就要求普查员能熟练操作电子设备。普查员选调在年龄上受到限制。农村普查员要注意老年与青年的搭配。

| 数据质量

从这张老普查表来看,我们发现有这样一些问题。户主姓名有改动,可能是原登记有错,审核时改过来。住户最忌讳将他的名字写错。人员增加一个,我们可以作这样的猜想,这个一岁的女儿登记时已“不在”了,但普查时点时还在,审核时将她补上(笔迹不同)。民族漏填。常住人口统计有误,总计二人,男二人,女二人,显然矛盾。从这张较为简单的普查表来看,尚出现不少错误。因此普查表的审核至关重要,要做到“区(普查小区)不漏户,户不漏人,人不漏项”。符合实际,符合逻缉关系。

前事不忘,后事之师。我们要吸取以往各次人口普查的经验和教训,又要与时俱进,精心谋划,搞好“七人普”工作。

猜你喜欢
人口普查普查人口
立即全面普查 警惕二代粘虫发生
《世界人口日》
人口转型为何在加速 精读
无人机助力人口普查
胡春华强调:确保脱贫攻坚普查取得圆满成功
人口普查学问多
邮票上的人口普查
人口普查为什么既要“查人”又要“查房”
人口最少的国家
1723 万人,我国人口数据下滑引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