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 渊
(江苏省常熟市新区医院/中医院骨科,江苏 常熟 215500)
股骨粗隆间骨折在临床上较为常见,临床上针对该病主要采取开放手术方法,通过对骨折部位进行修复,达到缓解疼痛的目的。但是临床经验证明,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多为老年患者,此类人群身体机能下降,术后并发症会影响生活质量。本研究用中西医结合方法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疗效较好,报道如下。
共52例,均为2018年2月至2019年5月我院收治的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26例。实验组男15例,女11例;平均年龄(63.8±4.5)岁;平均病程(8.6±3.5)h;致伤原因为交通事故伤11例,摔伤9例,其他伤6例。对照组男17例,女9例;平均年龄(64.2±4.7)岁;平均病程(8.4±3.9)h;致伤原因为交通事故伤12例,摔伤10例,其他伤4例。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纳入标准:①临床上伴有典型的股骨粗隆间骨折症状,且经影像学检查等确诊;②满足手术指征且不存在沟通交流障碍;③知情并自愿参与本次研究。
排除标准:①合并恶性肿瘤或者严重心脑血管疾病;②存在交流沟通障碍。
两组均用西医治疗。采取常规麻醉后,患者仰卧位,麻醉成功后,将患肢内旋15°消除股骨颈前倾角,在内收患肢之后,于C臂机下对骨折端进行观察,在确定骨折复位之后,以股骨轴线、髂骨前上棘交点做一切口,根据骨折情况确定切口规格,普遍为5~10cm,并依次打开皮肤、筋膜等,并分离肌肉接近股骨大粗隆位置。之后再次对定点位置进行探查,根据C臂机透视结果选择大粗隆定点偏前1/3位置放置克氏针,在确定克氏针置入后,插入软组织保护套筒,并根本扩髓器打开股骨近端髓腔,选择满意的PFNA主钉,并通过螺栓刀片对不满意的主钉深度进行调整在确定到导针已经进入股骨颈中下约1/3的位置,与股骨头关节面保持约10mm距离,沿着导针探测后股骨外侧骨皮质开口,置入螺旋刀片。医师根据C臂机确定刀片合适位置,在置入加压螺钉之后锁定刀片;锁定效果满意后再次拧紧尾帽,保证骨折端稳固效果满意。手术后逐层缝合,并根据常规手术要求逐一处理。在整个手术治疗结束期间,需要医师注意观察骨折端的复位情况,在确定复位效果满意之后再固定并对切口进行缝合。术后注意防感染以及肢体功能锻炼。
实验组加用中药治疗。整个治疗分为3个阶段。早期(1~2周,受伤部位瘀血肿胀,经络不通,气血阻滞)用桃红四物汤。药用白芍、红花、川芎、桃仁各10g,当归、熟地各15g,煎成300mL汤剂后,分别于早中晚温服,共治疗7天。中期(2~4周,瘀肿大部分吸收,以和营止痛、祛瘀生新、接骨续筋为主)用续骨活血汤。药用续断、白术、乳香、黄芪、当归、白芍各10g,红花12g,生地黄、骨碎补各15g,煎成300mL后,分别于早中晚3次温服,以30天为一疗程。后期(受伤5周以后,骨折部瘀肿基本吸收,已经开始有骨痂生长)用补肾壮筋汤。药用牛膝、白芍、五加皮各10g,山茱萸、熟地黄、当归、杜仲各12g,青皮、续断5g,煎成汤剂300mL,于早中晚温服,共治疗30天。
各项临床指标,并对并发症发生率情况进行统计。
用SPSS22.0软件处理分析,用t检验、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两组各项手术治疗指标比较见表1。
表1 两组各项手术治疗指标比较 (±s)
表1 两组各项手术治疗指标比较 (±s)
组别 术后自行坐床边时间(d)住院时间(d)愈合时间(周)实验组 3.6±0.9 15.3±2.4 9.3±2.2对照组 6.4±0.6 21.6±3.7 13.1±2.7 t 8.16 11.33 8.77 P<0.05 <0.05 <0.05
两组并发症情况比较见表2。
表2 两组并发症情况比较 例(%)
股骨粗隆间骨折常见于老年人,由于大部分老年人伴有骨量减少、骨质疏松等情况,因此一旦遭受外力伤害后就有可能发展为骨折,其中骨折多为间接外力引起,患者下肢承受突然摔倒、扭转等外力作用影响,或者因为直接外力撞击等造成骨折。针对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特殊性,普遍采用保守治疗的方法,而患者在接受保守治疗后,面临长时间卧床,且髋关节的恢复效果不理想,有可能引发下肢外旋、髋内翻等严重并发症[1]。
随着现代外科技术的发展,越来越多的医师强调针对股骨粗隆间骨折实施外科手术治疗,在纠正错位骨折部位后,配合钢板等对患肢进行保护,通过科学的手术干预有助于减少畸形等问题。PFNA手术,PFNA作为股骨近端髓内钉与Gamma钉的改进产品,在弹性固定等方面具有更显著的优势,不仅可以降低手术操作对骨骼组织造成的危害,也有助于降低并发症发生率[2]。该手术治疗方法置入螺旋刀片,使其具有更强的锚合力,可以缩短术后翻身、端坐时间。同时螺栓刀片本身具有无旋转力量,可以避免错位以及早期移位等情况,降低畸形发生率。最后PNFA采用了定位安装的模式,在整个手术治疗期间医师能够根据在C臂机的引导下快速定位,所以具有操作简单、创伤小等优点,不仅缩短手术时间,也能降低部分患者因为高龄而对手术不耐受[3]。
中医认为,骨折为“肢体损于外,则气血伤于内,营卫有所不贯,脏腑由之不和”,强调在骨折治疗期间应从整体出发,辨证施治,灵活把握治疗时机。而股骨粗隆间骨折作为直接或间接暴力而引发的骨折,对机体的伤害十分明显,造成“气血紊乱,血不循经,经脉阻滞”,而气血运行紊乱则是引发诸多生理变化的重要因素。对于骨折早期,静脉受损、切削失调,恶血聚集,会引发一系列病变,因此用桃红四物汤,方中桃仁、红花、当归、川芎等具有抗血小板聚集的效果。骨折中期,临床症状改善,肢体肿胀等情况也显著改善,骨折端基本稳定,因此治疗应以补肾养肝、接骨续筋为主,所以用续骨活血汤。方中骨碎补、续断、当归等具有活血壮骨、强筋补体功效,其中骨碎补是整个组方的核心,现代药理学发现该药主要成分为骨碎补总黄酮,可以加快骨骼细胞的增殖、分化,不仅可以提高骨痂厚度,也能持续优化骨小梁结构,进而增强骨骼承受能力[4];续断等具有补肝肾、舒筋骨等作用,可强化骨碎补活性。当归活血化瘀,不仅具有抗血小板聚集作用,还能减少静脉血栓的形成,增强患肢血流。除此之外,方中红花、生地黄具有活血通经、祛瘀止痛、凉血养阴的效果。诸药联用,有助于快速缓解临床症状。后期临床症状进一步改善,此时对正常运动、回归日常生活的需求迫切,因此用补肾壮筋汤以补肾、壮筋为主。方中牛膝活血通经,熟用强腰膝、补肝肾,五加皮祛风湿、补益肝肾、强筋壮骨,熟地黄、山茱萸、续断、白芍可在促进血液循环的同时,改善肢体疼痛等症状,加快康复。
综上所述,中西医结合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效果较好,可在更短时间内改善临床指标,提高生活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