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心昀
【摘 要】在我国经济发展不断加快的背景下,我国人民对精神生活的需求显著提升,使得公共图书馆进入了高速发展的时期,可以满足读者对信息资源的需求。而在公共图书馆的运营中,需要提高对读者服务工作的重视程度,做好人性化管理,以此确保读者的阅读体验,促进公共图书馆的持续发展。鉴于此,本文主要针对公共图书馆读者服务工作人性化管理进行分析探究,希望能为相关工作人员提供一些有效参考依据。
【关键词】公共图书馆;读者服务;人性化管理
近年来,随着人类社会的持续发展,人性化管理逐渐被应用到各个行业领域,比如在公共图书馆读物服务工作中体现出较高的价值,可以提高图书馆的服务水平,获得读者更高的满意度,从而提高公共图书馆的核心竞争力。通过对公共图书馆读者服务工作人性化管理进行深入探究,有利于提高工作人员对这一方面的认识,实现对公共图书馆读物服务工作的不断改进。
1.公共图书馆读者服务工作人性化管理的意义分析
1.1迎合人的本质特征
将人性化管理融入到公共图书馆读者服务工作中,能够积极迎合人的本质特征,可以使人成为管理活动的主体,促进服务人员与读者之间形成良好的人际关系。每一个主体对自由和平等都有着强烈的诉求,将人性化管理与公共图书馆读者服务工作相结合,可以改善服务者与被服务者之间的关系,使其能够尊重对方、平等对话,使公共图书馆保持良好的运行状态[1]。
1.2发挥文化服务功能
文化传播和文化传承是公共图书馆的主要责任,要求图书馆服务人员秉持良好的人文精神,保持专业的工作态度,不断改进公共图书馆读者服务工作,为读者提供更加优质的服务。将人性化管理融入到公共图书馆读者服务工作中,可以充分发挥图书馆具有的文化服务功能,使读者的满意度得以提升。
1.3吸引更多的读者
在公共图书馆读者服务工作中,可以根据读者的真实需求,提供具有针对性的信息服务,确保读者及时获取自身需要的资料。将人性化管理融入到公共图书馆读者服务工作中,可以提高读者对公共图书馆读者服务工作的认识,使其能够明白图书馆服务具有的价值,进而主动接受公共图书馆的服务,使公共图书馆能够拥有更多的读者,促进图书馆事业的稳定发展。
2.公共图书馆读者服务工作人性化管理的策略分析
2.1功能布局要符合读者的需求
在公共图书馆读者服务工作的人性化管理中,需要充分考虑到读者的实际需求,确保读者能够用最短的时间获得自身需要的产品。将人性化管理融入到公共图书馆的功能布局中,可以保证读者的真实需求得到满足,为读者带来更多便利,从而提高公共图书馆的服务水平。在公共图书馆阅览室的布置中,需要保证服务设施的完备,且需要设置相应的服务引导系统,确保读者能够更好地接受服务,及时获得自身需要的信息资源,且可以找到良好的阅读环境,进一步提高读者的阅读体验[2]。
2.2营造舒适安静的阅读环境
在公共图书馆读者服务工作的人性化管理中,应认识到阅读环境直接影响着读者的阅读体验,结合图书馆的实际情况,营造出舒适安静的阅读环境,使读者能够保持轻松舒适的心态进行阅读。对于阅读环境的优化,既要充分考虑到读者在阅读方面提出的需求,也要考虑到读者在生活方面的需求。比如在信息交流空间符合读者需求的基础上,提供一些适合的娱乐功能,使读者的生活体验更加丰富[3]。其次,需要保证公共图书馆的环境幽雅,构建良好的通风环境,根据季节的变化对空调系统进行启停操作。最后,需要改善公共图书馆的照明条件,既要重视对自然光的有效利用,也要控制好照明的强度,使读者的视觉疲劳得以缓解。
2.3设置具有人情味的警示标志
警示标志是公共图书馆中的重要组成部分,那么在设置警示标志的时候,必须考虑到读者的真实需求,既要保证警示标志能够准确表达信息,也要考虑到读者的心理感受,确保警示标志具有人情味,避免读者的阅读受到影响。比如警示读者保护好书籍的完整性,可以设置“请珍惜图书,不要乱写乱画。”等语句比较柔和的警示标志,不能采用“损一罚百”等缺乏人情味的标志;在警示读者保管好个人财物的时候,可以设置“请保管好个人物品,防止丢失。”等语句柔和的警示标志,不能采用“严防小偷”等让人感到处处充满危险的语句,以此保证读者处于轻松舒适的阅读环境。
2.4有效处理与读者之间的关系
在公共圖书馆读者服务工作的人性化管理中,要求服务人员保持亲和的心态,处理好与读者之间的关系,不能将自身放在读者的对立面,使双方能够形成一个平等友好的关系,不能制定过多的强制规定,防止读者的正常阅读受到影响。同时,需要保证公告图书馆进入门槛的合理性,不能出现将大量读者拒之门外的情况。一般在公共图书馆的运行过程中,必须持有专门的凭证才能够进入公共图书馆,使得读者面临着诸多阅读障碍,必须对凭证办理的流程进行简化,为读者更加便捷的服务。此外,需要加强与读者的沟通,使读者能够产生良好的主人翁意识,自觉保护好公共图书馆的设备设施[4]。
2.5为特殊读者营造方便的阅读环境
除了要考虑到一般读者的需求,也要充分考虑到特殊读者的需求,比如老人、残疾人、病人等等,确保这些人员能够正常使用公共图书馆的信息资源。具体来讲,可以根据特殊读者的需求对图书馆的环境进行优化,设置专门给老人、残疾人、病人提供的阅览室,配备相关的设备设施,使特殊读者的阅读体验得到提升。同时,需要在适合的地方设置无障碍通道,确保残疾群体能够安全到达自身需要达到的位置,避免这些人员的正常出入受到影响。此外,可以设置专用的轮椅和厕所,为特殊读者提供更加便捷的服务。
3.结语
综上所述,随着我国经济快速发展,我国人民的生活水平逐渐提升,在物质需求得到满足的基础上,对精神生活提出了更高需求,而公共图书馆是读者获取信息的一大途径,能够充分满足读者在精神方面的需求。为保证公共图书馆读者服务工作的质量,需要将人性化管理融入到其中,确保图书馆的功能布局符合读者的需求,营造舒适安静的阅读环境,设置具有人情味的警示标志,有效处理与读者之间的关系,为特殊读者营造方便的阅读环境,从而提高读者的阅读体验,促进公共图书馆的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安丽萍.浅论公共图书馆人性化读者服务[J].大众文艺,2019(13):208-209.
[2]梁钧.“互联网+”背景下公共图书馆读者服务的创新[J].时代报告,2019(03):142-143.
[3]兰秀平.公共图书馆读者服务工作人性化管理探究[J].才智,2018(18):230.
[4]靳苗苗.浅谈信息时代图书馆读者服务人性化管理[J].山西青年,2018(07):1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