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化营商软环境构建发展新高地

2020-07-18 16:23
新长征 2020年7期
关键词:全区营商群众

栽下梧桐树,引得凤凰来。南关区是长春市的发祥地、百年商埠地和文脉所在地,传统商业氛围浓厚,是集商贸中心、金融中心、科教中心于一体的中心主城区。南关区以市场主体需求为导向,以深化“放管服”改革为契机,以打造市场化、法治化、便利化的一流营商环境为目标,致力构建“东北亚区域性中心城市核心区”,为南关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营造了稳定、公平、透明的良好营商氛围。

统筹推进,强化制度机制建设

健全长效管理机制。成立营商环境建设领导小组,制定出台《南关区进一步优化营商环境工作初步方案》,对全区营商环境重点任务进行细化分解,将任务落实到部门,将责任落实到人头,形成上下联动、齐抓共管的工作格局,以一流的标准、全新的思路、扎实的举措,构建营商环境治理体系。

完善考核评价制度。组织全区23个相关部门和13个街(乡)对营商环境领域问题进行自查,制定出台《南关区优化营商环境考核评价办法》,进一步完善《综合窗口受理人员管理办法》《政务大厅审批人员管理办法》,为全区优化营商环境工作提供政策依据,推动各部门履职尽责。

畅通监督管理渠道。围绕“互联网+监管”完善信用体系建设,全面落实“双随机、一公开”监管机制,规范对企业的行政检查,加强行政许可、行政处罚信息的公示工作。依托吉林省软环境智能管理平台、投诉举报电话、微信公众号等载体,结合明察暗访等方式,加大对窗口单位、职能部门的监督、检查力度,坚决纠正损害营商环境的各类问题,确保优化营商环境政策落实“最后一公里”更加畅通无阻。

建立助企包保机制。全区540名领导干部带头对接包保554户企业,深入生产经营一线,帮助企业化解发展难题,提振发展信心。扎实开展“助企行动”,征集企业反映问题381件,现场解决259件,正在协调解决122件,针对未解决的疑难问题,全部启动研究解决程序,确保“件件有回音,事事有着落”。

简政放权,提升政务服务水平

深化“一网、一门、一次”改革,业务办理“最多跑一次”。进一步优流程、减环节、压时限,规范审批事项的受理条件、办事环节、审批流程,形成南关区《“最多跑一次”事项清单》,确保标准可量化、质量可预期、过程可跟踪、结果可考核。率先实现工商所有证照“一次性办结”,将企业开办所需的税务、印章纳入“N证联办”系统,2个工作日即可完成企业开办全过程,切实让企业和群众获得更大的效益和实惠。

实行“一窗通办”,让数据多跑路、群众少跑腿。完成区政务服务中心和13个街(乡)公共服务中心的标准化建设,推行“前台综合受理、后台分类审批、统一窗口出件”的政务服务模式,实现服务功能整体升级。大力发展“互联网+政务服务”,公示政务服务事项清单和办事指南,鼓励企业通过网络平台和自助服务终端办理业务,满足企业、群众办事的自助需求。

推行利企便民举措,便利化水平进一步提升。开展预约、错时服务和午间不间断服务,让企业和群众随来随办、即办即走。“一次性告知”、电话咨询、视频审批、免费“双向邮寄”等多项便利化服务举措,让企业和群众切实体会到“放管服”改革的红利,办事满意度不断提升。在疫情防控的关键时期,全区各类公共场所开展“吉祥码”注册扫码行动,切实保障了办事群众的生命健康安全。部分审批事项实行容缺办理、承诺制办理,全面助力企业复工复产。

突出南关特色,“帮办”服务好评不断。建立招商引资服务协同机制,开设大项目绿色通道,由專门的领办员全程为企业提供“大项目领办”服务,保证项目审批不迷路、不绕路。依托“南关区数字化综合服务云平台”和民生智慧通,研发智慧化“一键帮办”自助服务系统,满足办事群众的个性化服务需求。“网格化零跑代办”服务模式首开全省代办服务先河,获得企业、群众的一致好评。

激发活力,完善政策保障体系

加大政策扶持力度。坚持“抓大不放小、扶强兼助弱”的原则,编制《南关区加快服务业发展17条奖励政策》及实施细则,为企业提供政策和资金支持。按照省、市要求,推进财政补贴落实,为全区78户科技企业发放各类专项资金及补贴1605.6万元,进一步增强了企业的科研能力和创新活力。

搭建助企发展平台。高度重视“双创”发展平台建设,区政府出资近2亿元购买楼宇用于打造服务业企业孵化基地。实施中小企业培育工程,全年先后6次对全区58个单位、10个省级创业孵化基地进行调度和走访调研,确保无拖欠民营企业、中小企业账款情况。建立南关区科技型企业数据库,将符合高新技术企业条件和要求的科技型中小微企业纳入培育库,累计为80余户企业、近500人进行有针对性的培育和指导。

拓宽政策宣传渠道。通过南关区政府网站、“南关E政通”微信公众平台、政务大厅电子显示屏等渠道发布各类惠企惠民政策,方便企业和群众及时查询了解。通过各新闻媒体,宣传报道南关区优化营商环境经验做法20余次,提升了政策的知晓度和可及性,形成全区上下“人人关心营商环境、人人优化营商环境”的良好氛围。

加快招商引资步伐。充分发挥南关区中心城区的地域优势和服务业立区的产业优势,采取“一业一策”“一企一策”“一事一议”等方式服务企业全生命周期,从项目引进到投产运营,对企业进行“一条龙”服务,解除企业后顾之忧。组建重大项目专班,探索实行“五个一”项目推进机制,先后为7个在建平台引进和储备了一批体量大、业态新的企业项目,为项目及早投产达效创造条件、奠定基础。

规范落实,助力法治环境建设

营造良好法治氛围。落实“谁执法谁普法”责任制,积极开展宣法普法工作,提高企业和群众的法治意识,营造良好的营商法治氛围。严格执法程序,规范办案流程,落实行政执法全过程记录,不断提升执法公开透明度。严厉打击违法行为,对违法者依法追究、依法处罚,做到严格执法、规范执法、公正执法。

提供优质法律服务。推进公共法律服务四级平台全覆盖和“一村(社区)一法律顾问”工作,在区政务服务中心、区法律服务中心、街乡法律服务站、55个律师事务所均设立了法律服务窗口,成立了法律顾问团,免费为企业和群众提供法律咨询。组织律师服务团队深入企业,开展“以案释法”法律知识宣讲、法治培训22次,帮助企业提前防范经营管理中存在的法律风险。

全力防范金融风险。常态化、制度化开展金融风险防控工作,排查区内金融业态企业,形成辖区内金融、类金融企业台账“分类管理、分级管控”的工作框架。建立中小型金融机构运行监测机制,不定期开展地方法人金融机构不良资产压降专项行动,针对隐性不良贷款、公司治理、风险管理等方面风险点进行全面排查。

责任编辑/李   艳

猜你喜欢
全区营商群众
第十届“我是小画家”全区中小学生书画大赛获奖作品选登
渝中:打造营商环境新高地激活母城发展新气象
营商环境“优”,一域发展“暖”
营商环境五方面持续优化
一张图看三运营商政企业务
“群众来求助”等十六则
吃瓜群众的真相,你怎么懂
各界群众前来省作协吊唁陈忠实先生5
蓝光TOP5
The Chinese Olympic Committ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