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莉
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的建设与发展,需要大量高素质的新型农民支持,同时还需要抓好粮食生产工作。榆林市榆阳区共有20多个乡镇,农业人口高达34万余人,需要积极做好特色农业现代化发展工作。实际上榆阳区近年来大力创新农民培训渠道,同时抓好粮食生产工作,取得了良好成效,并逐渐摸索出了一套较为完善的农村农业建设发展模式。
一、创新农民培训渠道
1、基于“三农”问题指导农民培训
农民培训是解决“三农”问题当务之急的重要手段,将全面促进农民收入他增加、农业劳动效益提高以及农村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以“三农”问题为基础,明确农业培训是推动农村工业化、城镇化发展的现实需求,是推进农业现代化的客观需要,是促进农村劳动力转移、增加就业的必然选择,是提高党在农村执政能力的基础工程,从而着眼于全局进行战略化思考,统筹规划农民培训工作。在此基础上,深度把握农民培训应当突出的实用技术、劳务输出、创新创业等重点,发挥教育部门、县乡村农业技术服务体系、农民培训重心和基地的职能作用,全面创新培训模式,务必要确保农民培训落到实处。
2、引入社会力量优化农民培训
很长一段时间以来,榆阳区农民培训基本上都是以政府为绝对主导,这样固然能够更好地进行统筹管理,但是也存在不少缺陷,如资金不够充足,师资力量不够雄厚等。对此,应当积极探索引入社会力量,优化农民培训的全新渠道,充分借助社会力量改善现有培训模式。首先,积极拓宽农民培训资金渠道来源。以农业产业为主,以其他产业为辅,针对性地设置农民培训项目、内容,能够有效吸引相关企业参与进来。同时政府积极出台相关政策,加大扶持力度,能够更进一步地吸引社会资金,从根本上解决资金匮乏而影响农业培训的问题。当然,社会力量的介入意味着管理、权责等发生巨大变化,需要政府发挥主导作用进行合理协调。其次,推动培训师资科学化发展。根据全区优势产业特点,结合农民的不同需求,整合师资力量,合理安排高校、农科院、农业局、农业综合服务中心等优秀人才,打造一支高水平的培训师资队伍,满足不同的培训需求,保障培训质量与效果。
3、创新拓展培训方式方法
积极创新拓展农民培训方式方法,往往能够在现有基础上进一步改善培训效果。积极探索更加灵活的培训方式,同时尝试更加多样化的培训手段,能够为培训工作开展提供更加灵活多样的有效支持,显著提升培训质量,尤其可针对不同需求进行合理优化,形成多样化的培训模式。首先应当大力推广“校企联合”模式,围绕各级培训中心、技工学校、民办职业学校形成多元化培训体系,同时引导和助推培训机构和相关企业联合,共同打造更具针对性的优质培训模式。其次可以尝试中介组织培训模式。发挥龙头企业优势和作用,基于明确的产品质量标准对农民进行培训,有助于提高农民生产经营全过程的综合素养。另外应当坚持现场推广模式。安排专业人员尤其是科技人员深入乡村一线,在田地、养殖场等对进行现场演示、示范和培训,重点抓实践与操作,确保培训工作能够真正发挥作用,提高农民实际操作能力,避免培训工作流于形式。最后还应当积极探索现代远程培训模式的应用发展。在农村经济飞速发展,互联网在农村大范围普及的情况下,远程培训有了更为完善的基础土壤与条件。以互联网为核心,同时利用报纸、电视、广播等展开农民培训,能够进一步为培训效果的有效改善提供支持。尤其要合理利用“农业远程专家可视系统”,针对农业生产中存在的具体问题,安排专家进行远程研究与指导。
二、抓好粮食生产工作
1、不折不扣落实强农惠农政策
粮食生产需要大量农民积极参与,因此必须充分调动农民种粮积极性。地方政府应当在中央的指导下,严格依法依规落实各项强农惠农政策,既要确保资金落实到位,也要从技术、设备、管理等方面提供支持。其中资金补贴工作的开展与落实较为复杂,应当从多个方面同步进行,如春播前确保农业支持保护补贴拨付到位,完善特定粮食生产者补贴实施办法,合理倾斜补贴资金并发挥补贴政策的导向性。另外还需要积极支持技术推广与服务发展,打造优质资金项目,拓宽农业保险领域等,以政策调动广大农民积极性。
2、强化生产要素保障
各种生产要素是粮食生产工作的基础,必须加强对这些要素的有效保障。尤其是在春播阶段,农作物种子、化肥、农药、农膜等生产资料的需求量较大,必须加强市场调节和农资供应情况调度,确保能够为农业发展提供质优量足的生产要素,同时合理调控市场价格。落实农资打假专项治理行动,有效整治制售假劣农次产品行为,能够进一步保障粮食生产安全。
3、大力推广绿色高质高效技术
现代化农业强调绿色、高质和高效,在开展相应的粮食生产工作时应当重点围绕这三点进行。根据地方实际情况,大力推广合适的粮食品种与实用技术,积极开展秸秆覆盖还田、稻渔综合种养、机械深松整地、测土配方施肥、农作物病虫害统防统治航化作业、生物防螟等项目,以技术促进粮食生产绿色环保、优质高产的有效实现。
4、建设粮食生产基础设施和推广农机装备
为了切实保障粮食安全,提高粮食生产水平,有必要将粮食生产基础设施和农机装备作为基础。根据地方实际农业种植环境与条件,科学明确高标准农田的标准与规范,积极打造相应的高水平农田,同时推动节水灌溉工程发展。另外还应当进一步深化农机购置补贴政策,根據地方农业发展实际需要推广优质农机装备,全方位促进粮食生产耕、种、收综合机械化水平的不断提升。
综上可知,榆阳区近年来大力落实农民培训和粮食生产工作,并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当下榆阳区新型农民数量不断增加,同时粮食生产和管理水平也在逐渐提升,还需要进一步创新农民培训渠道,抓好粮食生产工作,为新农村建设进程的稳步推进提供基础动力及保障。
(作者单位:719000陕西省榆林市榆阳区农业农机广播电视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