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志伟 张瑞雪
[摘 要] 科研训练是高校三学期制下的一门重要课程,着重提升学生的科研素养。课程综合性较强,对学生的基础要求较高。针对课程特点,结合存在的突出问题,提出应重视前置课程对学生科研素养的培养,通过两个阶段实施,使课程更加符合科研训练的规律。同时,应突出本科生导师科研项目的作用,结合现有科研平台和对外合作研究情况,多渠道积极搭建本科生科研创新平台,形成“前置课程—科研项目—科研创新基地”三位一体的课程综合支撑体系。
[关键词] 三学期制;科研训练;前置课程;科研项目;科研创新基地
[作者简介] 韩志伟,男,博士,副教授,研究方向:流域水环境;张瑞雪(通信作者),女,副教授,研究方向:水污染控制理论与技术。
[中图分类号] G642.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9324(2020)25-0225-02 [收稿日期] 2019-11-13
一、引言
三学期制最早在18世纪中期的美国实施,当时主要是为了服兵役的大学生能够按时完成学业(王敏,2008),随后该制度被广泛采用。当前,用人单位对人才培养的要求在逐渐提升,而高等教育发展过程中仍存在着诸多矛盾。二学期制度下,传统的课堂教学限制了对学生创新实践能力的培养,无法满足新形势下的人才需求(陈蕊,2013),因此,国内高校开始探索学期制改革,实施三学期制(何建伟等,2011;严怡,2012;高冬东,2015)。
贵州大学自2013年9月开始实施“三学期制”,集中开设社会实践、科研训练、素质拓展及创新实践等课程,着重训练学生的综合创新实践能力。其中,科研训练课程重在培养本科生的科研素养及创新能力,但由于师资力量、课时、学术氛围及研究平台等因素的局限性,使该课程的诸多环节很难达到理想的效果,使课程目标无法实现。
二、教学实践中存在的突出问题
1.学生科研动力不足,参与度较低。受传统教学模式的影响,学生对科研创新的认识和理解不足,思维方式尚未完全适应新时代的高等教育要求,加之传统课堂教学使学生的日常学业任务过重,导致学生对科研的兴趣欠缺,科研动力不足,很难积极主动申报创新实践项目或参与到教师主持的科研项目中。
2.实践教学环节缺乏科研训练平台或基地支撑。目前学校的科研平台和创新实践基地很难容纳所有本科生,导致课程的实践教学环节落地困难,加之该课程无专门的经费可以使用,主要靠学校或学院的创新实践项目和教师的科研项目支撑,很难使每一个学生都能够得到全面的训练。
3.课时安排及督查方式不合理。科研训练是一项循序渐进的系统工程,很难一次性在较少学时内完成课程目标;同时课程实践环节较多,且地点分散,无法完全通过课堂讲授方法完成,而在目前的教学督导制度下,很难实施实践教学环节,往往导致课程质量严重缩水。
三、科研训练课程建设思考
由于科研训练是一门集理论、方法和实践于一体的综合性课程,需要加强前置课程对学生科研素养的训练,通过两阶段实施,使课程实施更符合科研训练的规律;同时,强化科研项目和各类科研创新平台对课程的支撑作用,形成“前置课程—科研项目—科研创新基地”三位一体的课程综合支撑体系。
1.在专业课程教学中传递科研思想和方法。学生很难通过一门课程完成科研思维的训练,需要在专业课程教学中传递科研思想和方法,通过创设问题情景,引导学生提出“问题”,通过课堂专题讨论和撰写小组报告的形式,激发学生认真思考提出的问题,通过查阅资料、方案设计提出行之有效的解决问题策略。
2.创造性开展前置实验课程。动手实践能力是科研訓练中的重要环节,不可一蹴而就,需要通过加强前置课程中的实验环节来实现。同时,应在前置实验课程中提出科学问题,让学生通过查阅资料完成对实验的设计,培训实验技能的同时,提升实验课程的创造性和创新性。
3.将课程分两个阶段实施。课程可分阶段循序渐进实施,将课程分为科研训练(1)和科研训练(2),分别面向二年级和三年级学生开设。第一阶段让学生掌握文献检索及阅读、样品采集和实验方法;第二阶段重点培养学生逻辑思维能力、会议表达能力及论文撰写能力。
4.以科研项目为载体实施全方位训练。让学生参与到导师的科研项目中,分组承担任务,通过文献查阅、讨论、提出科学问题和对应的实施方案,通过口头和书面形式呈现成果,提升学生的口头表达和撰写能力,同时让学生掌握文献检索/管理、图件绘制、数据模拟等科研软件的使用技能。
5.搭建本科生科研训练平台。利用现有的科研支撑平台开展科研训练。同时,本科生导师积极利用科研和实践单位的合作基础,为学生搭建新的创新实践和科研训练平台,形成多方位支撑的本科生科研创新基地,使学生能够通过扎实的实践环节提升自身技能。
四、结语
科研训练课程综合性较强,通过两阶段循序渐进实施,使课程更加符合科研训练的规律。在前置课程中传递科学思想的同时,让学生通过创造性开展实验培养实践动手能力。同时,以科研项目为载体,全方位训练学生的科研能力,针对实践环节薄弱的情况,应结合现有科研平台和合作研究基础,通过多渠道积极搭建本科生科研创新平台,形成“前置课程—科研项目—科研创新基地”三位一体的课程综合支撑体系。
参考文献
[1]王敏.美国高校三学期制研究[D].保定:河北大学硕士论文,2008.
[2]陈蕊,沈毅.三学期制实施的必要性及条件要求[J].教书育人·高教论坛,2013,(9):73-75.
[3]何建伟,李世涛,章牧.本科三学期制的调查分析与实践教学创新[J].高教探索,2011,(2):94-100.
[4]严怡,何晓阳.三学期制:高校学期制改革的反思与前瞻[J].西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10(2):177-180.
[5]高冬東,刍议高校“三学期制”改革[J].高教论坛,2015,(9):23-24.
Abstract:Scientific research training is an important course under the three-semester system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focusing on improving students'scientific research accomplishment.The course is more comprehensive and has higher basic requirements for students.According to the characteristics of the course and the problems,it is proposed that the prepositive course should be focused on the cultivation of students' scientific research literacy.Through two stages of implementation,the course will be more in line with the law of scientific research training.Meanwhile,the role of undergraduate tutors' research project should be highlighted in research training.Based on the current research platforms and cooperation research between university and enterprise,various measures should be taken to improve scientific innovation platforms of undergraduate students,so as to form a three-in-one curriculum comprehensive support system of "course preposition-research project-scientific innovation base".
Key words:three-semester system;scientific research training;prepositive course;research project;scientific innovation ba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