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忘体育美育初心 牢记立德树人使命

2020-07-18 15:48唐海燕
教育教学论坛 2020年25期
关键词:美育体育

[摘 要] 体育美育在新时代立德树人工作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为切实做好教育部体育美育浸润行动计划工作,对体育美育浸润行动计划的要旨进行了分析,认为该计划的初心就是立德树人。

[关键词] 体育;美育;浸润行动

[项目来源] 教育部体育美育浸润行动计划试点高校——长沙师范学院工作成果之一(项目文件见教体艺厅函[2019]52号)

[作者简介] 唐海燕(1973—),女,湖南洪江人,硕士,教授,主要从事音乐人才培养与湖湘传统音乐文化研究。

[中图分类号] G8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9324(2020)25-0085-03    [收稿日期] 2020-03-10

體育美育是全面发展教育的组成部分,在学校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和促进学生全面成长的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1]。为进一步做好学校体育美育工作,2019年6月,教育部办公厅印发了《关于开展体育美育浸润行动计划的通知》,拟在全国20所高校试点开展体育美育浸润行动计划(以下简称计划)。作者作为试点高校的行动计划主要负责人之一,就如何做好此项工作,对体育美育浸润行动计划的文件要旨进行了一定的体会和思考。

一、文件出台背景的分析

(一)青少年身体健康状况和审美价值取向状况

“健康中国”是实现中国梦的重要抓手之一,学生的身体健康、心理健康直接关系到国家的未来。根据学界对学生体质健康状况的研究可以看出,由于地方教育主管部门对学生体质健康监察不力,学校以及家长对学生体质健康不够重视,学生自身缺乏体育锻炼意识[2],导致我国中小学体育课程时间、师资力量、课程内容、体育安全、体育考试与社会环境等方面均存在一定的问题,学生体质健康水平呈下滑趋势[3]。

随着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等各个领域的深刻变革,人们的思想、道德、精神等方面产生了相应的变化,大众日常生活审美取向以及升学压力、贫富差距、文化冲突、家庭结构变动等因素影响了青少年的身心成长[4]。加上中小学生的身体、情感、认知、心理发育处于成长中,自制力不强,对电视、网络媒体中不良信息的辨别能力弱,对负面的大众审美价值取向的影响缺乏有效的防范,导致近年来我国中小学生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出现偏差,与新时代接班人的要求产生较大差距。

社会的变革带动教育模式的革新,学校教化模式必须与社会环境、学生个人自主学习相统一、互协调,才能跟上新时代社会发展的步伐,达到新时代学校教育的目标。青少年身体健康状况和审美价值取向关系到我国未来的社会发展,如何体现学校体育美育工作的育人价值,使之具有规范性、可行性,急需国家教育部门的引导、干预。

(二)农村地区学校体育美育的状况

基础教育是人生的奠基工程,体育美育是基础教育应该具备的内涵和本质,但目前基础教育中体育美育存在的问题还比较多,主要表现为整体蓬勃发展但区域发挥不均,积极推进落实但精准把握不够。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学校体育美育工作育人导向更加凸显,教育教学成效显著提升,资源保障得以持续,工作机制不断完善,学校体育美育成果有了突破性进展。但城乡、区域发展不平衡,尤其是偏远农村地区、民族地区、贫困地区,体育美育课程开设不全、教学条件有限、师资队伍不稳、体育美育活动少。不少有条件的学校重体育艺术比赛、重特长生培养,但学生全员参与度不够高,教育公平体现不明显。总体来说,体育美育没始终贯穿到常规课教学中,惠及全体学生[5]。不少学校虽然重视体育美育,但是对体育美育的特点和规律认识不足,目标指向模糊,对体育美育缺乏准确的把握,未完全按照国家规定的体育美育要求强化育人目标,使得体育美育独特的育人作用未得到充分发挥。

我国农村中小学生占全国中小学生的74%以上,农村中小学是学校教育公共服务最薄弱的地区,从政策上干预、实操上扶持农村及偏远地区中小学体育美育迫在眉睫。

(三)高校体育美育人才培养状况

高校特别是高等师范院校(以下称高师)是中小学师资的摇篮,高师必须依靠为中小学培养、培训师资而获得存在价值和学科专业发展。高师为中小学培养师资,中小学为高师输送人才,在这个人才培养的循环系统中,义务教育质量和高师体育美育人才培养质量之间存在必然的相互促进、同步提高的关系;但目前高师人才培养和中小学教育之间仍然存在着接轨不畅的问题。受西方拜金主义和利己主义等不良思想的影响,高师部分学生偏重知识技能获取,忽视胸襟拓宽、素质养成和境界提升,而高校体育美育人才培养模式又没有及时应对这种状况,导致了体育美育人才培养标准与毕业要求契合度不高,人才素质能力养成不符合现实岗位需求,毕业生对教师职业认同及岗位认同度不高等问题。产生这些问题的主要原因在于高师没有及时跟踪基础教育的发展[6],没有及时把基础教育实际发展对人才的素质能力需求与高师人才培养标准进行有效对接,人才培养错位,从而导致高校服务经济社会发展、释放体育美育正能量与促进自身发展不协调、不同步。

针对以上现状,结合“扶贫必扶智”“治贫先治愚”的扶贫工作理念,教育部提出体育美育浸润行动计划,旨在革新工作方法,打破各层级学校原有相对封闭式的发展思路,依托高校体育美育教师和学生力量,为革命老区、民族地区、边疆地区、贫困地区和广大农村地区提供持续性的定向精准帮扶和志愿服务,推动中小学体育美育日常化、多样化、特色化发展的同时,改革高校人才培养模式,达到大中小学校人才培养相互促进、双方共赢的局面[1]。

二、体育美育初心的解读

自2017年10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在全党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以来,全国上下分批开展了“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活动,教育行政主管部门及体育美育工作者对体育美育的初心和使命进行了深入的反思。

(一)体育的初心

体育的要义是团队合作,是坚持不懈、顽强拼搏和崇尚荣誉。体育的功能是增强体质,培养运动习惯,树立正确的竞赛观。从2006年全国学校体育工作会议提出的素质教育,到2016年召开的全国卫生与健康大会和《“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出台,无论是以“素质教育”为出发点,还是以“青少年体质”为抓手;无论是遍地开花的“校园足球”,还是“健康中国”行动,都把健康列入国民教育体系,把全民健康提升到国家优先发展战略的层面。体育教育的目的是认识“身体”的特征,还原体育教学从“体”出发,以“育”为旨的根本,由此实现“体”与“育”的藕合,让体育教学焕发出本来的活力与生机[7]。

体育教学是一个特殊的运动认知、感受和体验过程,具有丰富的“育人”内涵,它作为教育的组成部分,需要在教育过程中探索人生的意义与价值,因此,体育初心就是人格价值塑造。

(二)美育的初心

习近平总书记在2014年文艺工作座谈会的讲话、2018年给中央美术学院8位老教授的回信以及全国教育大会上的讲话中,都强调美育对塑造美好心灵具有重要作用,加強美育工作很有必要,并提出“做好美育工作,要坚持立德树人,扎根时代生活,遵循美育特点,弘扬中华美育精神,让祖国青年一代身心都健康成长”[8]。这是对美育教育工作及美育教育工作者提出的双重要求。

美育的要素是审美、立美,基本要义是“促进美的教育”[9]。美育是精神的土壤,是心灵的教化,是培根铸魂的工作,是提高学生的审美和人文素养的主渠道,美育的初心和基本任务就是育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学校美育在培养时代新人上的价值也越来越凸显,新时代高校美育工作必须遵循美育教育立德树人的本体特点,传承、弘扬中华美育大爱大美的精神[8],以美育人、以文化人,将美育的立德树人贯穿于人才培养的全过程。

体育美育素质是一个人的社会化指标。从近年研究成果看,我国少年儿童体育锻炼明显不足,身体素质和心理素质令人担忧,少年儿童体质和价值取向已经向我们敲响警钟。最近20年,我国少年儿童心理健康水平持续下降,心理和沟通障碍、网瘾、犯罪和自杀问题逐年增多,与体育美育的初心和使命没有与其他教育协同有直接的关系。

中国是十分重视教育的国家,又是具有深厚的体育美育传统的国家。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和全国教育大会精神,推进新时代学校体育美育改革发展,促进教育公平,统筹整合资源,建立高校支持中小学体育美育协同发展机制,教育部发布《关于开展体育美育浸润行动计划的通知》,旨在提高普及体育美育教育,推进体育美育教育改革发展,形成充满活力、协同合作、创新高效的高校对接中小学体育美育新机制、新格局,切实促进大中小学生德智体美劳有机融合和全面自由发展[1]。

不忘体育美育初心就是不忘体育美育在育人中的重要地位和独特价值。青少年是国家未来的核心竞争力,学校体育美育是建设健康中国、美丽中国的基石。学校体育美育改革和学生体育美育素质的培养非一日之功,需不懈努力。体育美育作为“增强体魄”“浸润心灵”的教育,在培养新时代接班人生成智慧、充盈情感、磨练意志、健全人格等方面发挥着其他教育不可替代的作用,试点高校必须就该计划的执行做好全面的准备。

三、体育美育浸润行动计划工作要点的思考

(一)掌握三个基本原则

根据计划出台的背景和初心,结合计划的工作任务和内容,我认为计划的实施要把握“坚持立德树人”“注重特色提炼”“倡导协同发展”三个基本原则。

试点高校在计划的实施过程中要加强和改进中小学生体育美育工作与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融合,紧密结合《关于高等学校加快“双一流”建设的指导意见》提出的“明确学科建设内涵”“拓展学科育人功能”“加强大学文化建设”等要求,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能力,提升教育整体水平,强调育人为本,德育为先,把立德树人的成效作为检验计划工作成效的根本标准。

试点高校要突出校本特色优势,倡导协同发展的原则,加强试点高校与对口学校所属教育局、文广局的积极接洽,立足校本文化建设和校本课程开发,构建多方联动、开放高效和富有活力的中小学体育美育浸润行动工作新格局。

(二)设定两个工作目标

各试点高校应根据体育美育浸润行动计划的相关文件精神,在发挥本校音乐、体育、美术学科及教育专业的优势资源的同时,结合对口帮扶学校实际情况设定总目标、阶段性目标。总体目标要推动学校内涵式发展,提升试点高校服务社会意识和服务社会能力,提升对口学校体育美育育人成效。阶段性目标设定中要明确试点高校帮扶对口学校体育美育课程教学、实践活动、校园文化建设、教师队伍建设等具体工作目标,形成长效互动共赢的合作机制。

(三)规划一个工作方案

工作方案是实施体育美育浸润行动计划的具体行动指南。试点高校要根据国家体育美育工作文件精神,充分发挥本校学科专业优势,综合运用体育美育资源,对该项工作的工作内容、实施途径、组织管理、成效监控等方面进行总体构思和布局。

责任出智慧,管理出效益。试点高校要特别注意从管理上对体育美育如何从制度上由“渗透”走向“浸润”,构建一个什么样的管理机制可以保障浸润计划顺利实施,高校体育美育通过怎样的具体路径能达到“浸润”中小学教育的育人成效,如何建立一个长效机制保持体育美育的“浸润”等方面深入思考和细致谋划,并在工作方案中对各单位的工作职责、任务进行明确分工,责任到人。

体育美育对培养德智体美劳有机结合的时代新人和实现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具有重要的基础性作用,它的实施是践行德智体美劳协调发展的有力举措,我们期待计划实施后的立德树人成效。

参考文献

[1]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开展体育美育浸润行动计划的通知[Z].

[2]买佳,贾文娟.责任分散效应下中学生体质健康现状审视[J].山东体育学院学报,2018,34(02):127-130.

[3]谢军.基于增强青少年体质的学校体育工作研究[J].体育文化导刊,2018,(08):124-129.

[4]吴慧攀.中国心理亚健康青少年体质健康及其影响因素的研究[D].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博士论文,2019.

[5]冉乃彦.对学校准确把握美育的三点建议[J].中国教师,2019,(8):5-8.

[6]余洋.基础美育高师何为[N].美术报,2019-7-20:(021).

[7]李鸿江.坚守体育教育事业的初心[J].体育教学,2016,(12):1.

[8]于洋.美育的初心[N].美术报,2019-7-27:(005).

[9]蒋林.新时代学校美育应回归初心再出发[J].中国教育学刊,2018,(06):74-77.

Abstract:The educational function of physical education and aesthetic education is becoming more and more prominent in the work of building morality and cultivating talents in the new era.In order to effectively complete the "Infiltration Action Plan of Physical Education and Aesthetic Education" issued by the Ministry of Education,the original intention of the infiltration action plan is analyzed and interpreted.

Key words:physical education;aesthetic education;infiltration action

猜你喜欢
美育体育
让美育引领幸福生活
美育史料·天津美育社
我为体育狂
美育史料·1902年刘焜与“美育”
美育最忌急功近利
论清末体育热
2016体育年
美育教师
我们的“体育梦”
谈体育实践课中知识的扩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