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域贡狮对中国狮子造型艺术的影响

2020-07-18 15:38于超
关键词:造型艺术

摘 要:文章对西域贡狮入华时间、中国狮子名称的由来进行了考证与研究,对西域狮子造型艺术的特点进行了实证分析。认为西汉时期丝绸之路开通以后,野生狮子作为贡品进入我国;中国狮子的名称源于西域,“师子”一词从一出现就很明确地指向为狮子。西域贡狮入华之后西域狮子造型艺术对中国狮子艺术产生了重要影响:中国早期的狮子造型在保留本土神兽造型风格的基础上,逐渐融入了西域狮子的造型元素。

关键词:西域贡狮;中国狮子;造型艺术

中图分类号:K8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1101(2020)03004006

收稿日期:2019-09-20

基金项目:安徽省高等学校教学研究项目“安徽民间装饰图案在高校设计教学中的应用研究”(2018jyxm0518);安徽省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一般项目 “安徽民俗艺术元素的传承与应用研究” (SK2017Y29);2019年安徽省高校人文社会科学重点项目 “装饰视阈下皖北工匠编织图式及作品创新性转化研究” (SK2019A0400)

作者简介:于超(1974-),男,安徽淮北人,讲师,硕士,研究方向:设计学、美术学。

Abstract: This paper examines and studies the origin of the western tribute lions entry into China, and empirically analyzes the characteristics of the plastic arts of western lions. It is believed that after the opening of the Silk Road in the Western Han Dynasty, wild lions entered China as tributes. The name of Lion in China is derived from the west, and the word “shi Zi” has been clearly pointed to as lion since its appearance. After the lions from the west entered China, the plastic art of lions from the west had an important influence on the plastic arts of Chinese lions: the lion modeling in the early stage of China gradually integrated the modeling elements of the lions from the west on the basis of retaining the local animal modeling style.

Key words:Western tribute lions; Chinese lions; Plastic arts

历史上,野生狮子主要分布在非洲、欧洲、西亚和南亚地区,这些产狮地区都创造出了丰富的狮子造型艺术。中国自古不出产狮子,却孕育出独具特色的狮子造型艺术,在中国传统雕刻、绘画、建筑、文学、舞蹈乃至于民众的日常生活环境中,都可见到狮子造型艺术元素。狮子艺术已经渗透到各个领域,即使在当代社会,依然以灿烂丰富的面貌,表现出强大的生命力。任何文化艺术都不可能是凭空出现的,都应该有其产生、发展的根源,中国狮子艺术同样如此。中国的狮子和狮子艺术都源于域外,根据史料记载,始于汉代;狮子作为贡品从西域地区开始不断地运进中国,此后一直延续一千多年,直到清代这种交流活动才停止。中国狮子艺术形象的缘起必然依靠真狮这一外来物种以及艺术形式的传入,西域贡狮对中国狮子艺术的形成与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

一、西域狮子入华之考证

古代西域指“汉代以后玉门关、阳关以西地区的总称,名称始于西汉,《汉书》以其名列传,有狭义、广义之分。狭义西域包括新疆地区、巴尔喀什湖以东以南地区和帕米尔高原地区;广义西域则泛指通过狭义西域能到达的地区,包括中亚、西亚、印度、东欧和北非广大地区。”[1]古代,西域作为沟通东西方世界的“大陆桥”,对于东西文化、经济和政治的发展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据史料记载,中国狮子来源于古代西域诸国的进献。西汉时期丝绸之路开通之后,西域地区与中国频繁往来,野生狮子作为贡品进入我国。南朝范晔撰《后汉书》记载:东汉章帝章和元年(公元87年),“是岁,西域长史班超击莎车,大破之。月氏国遣使献扶拔、师子。” [2]这是史料中狮子入华时间的最早记载。东汉班固撰写《汉书·西域传赞》中记载“遭值文、景玄默,养民五世,天下殷富,财力有余,士马强盛……通大宛、安息。自是以后,明珠、文甲、通犀、翠羽之珍盈于后宫,薄捎、龙文、鱼目、汗血之马充于黄门,巨像、师子、猛犬、大雀之群食于外囿。殊方异物、四面而至。”[3]3 889和帝永元十三年(公元101年)“冬十一月,安息国遣使献师子及条枝大爵(条支国出产的鸵鸟)。” [4]顺帝阳嘉二年(公元133年)“疏勒国献师子、封牛。”[5]《东观汉记》中对狮子进行了比较具体的描述:“阳嘉中,疏勒国献师子、犎牛。师子形似虎,正黃,有髯耏,尾端茸毛大如斗。”[3]3 889 “从《后汉书》至《明史》,历代正史本纪中记载外国进贡狮子共21次,其中东汉4次,南北朝2次,唐2次,宋2次,元5次,明6次。”[6] 自汉代开始,至清康熙十七年(公元1678年)葡萄牙使者本多·白垒拉进贡非洲狮,西域贡狮除历史上战乱期间或其它政治因素引起的交流不畅之外,几乎未曾间断,前后历经一千六百多年。对于向中国进贡狮子的域外诸国来说,一方面是国家间的外交礼仪行为,另一方面是有目的性的利益交换。从史料记载可看出,通过贡狮可以获得非常大的经济和政治利益。法国人阿里·玛扎海里《丝绸之路——中国-波斯文化交流史》记载,“进贡一头狮子得到中国皇帝的回赠是进贡一匹马的十倍,大概有三十箱的珍贵物品,这比进贡同样的稀有动物的猎豹和猞猁狲还要多一倍。”[7]由此可看出中国统治者对于狮子的重视和喜爱,而贡狮方可借此获取利益,这种双方各取所需的关系也是西域贡狮能够一直维系的原因。

西域贡狮也曾遭受过“却贡”待遇,“却贡”就是退還或拒绝外国使节进献的礼物。南北朝时期就出现退还波斯使者进献狮子的“却贡”事件。北魏杨炫之《洛阳伽蓝记》载:“狮子者,波斯国胡王所献也,为逆贼万俟丑奴所获,留於寇中。永安末,丑奴破灭,始达京师。……普泰元年,广陵王即位,诏曰: ‘禽兽囚之,则违其性,宜放还山陵。狮子亦令送归本国。送狮子者以波斯道远,不可送达,遂在路杀狮子而返。”[8]“却贡”的理由很有人道主义思想,认为把凶猛天性的狮子圈养在皇家外囿会忤逆了它的本性。这头狮子不远万里来到中土,却被遣返,波斯使者由于归途遥远,无法将狮子带回,只好将其在半途杀死。

二、中国狮子名称的由来

东汉许慎所著《说文解字》中并无“狮子”一词录入,此书编著于汉和帝十二年(公元100年)至东汉安帝建光元年(公元121年)之间。据史料记载,此时已有西域向中国进贡狮子,多称为“师子”“狻猊”“天禄”“辟邪”等名称。

“师子”与“狻猊”两个名词均为外来词。林梅村先生认为“于阗塞人称狮子为‘sarau。该词的形容词形式作‘sarvanai,抽象名词作‘sarauna。所以我们认为汉语‘狻猊大概来自塞语表示狮子的词‘sarvanai或‘sarauna” [9]88。美国汉学家谢弗认为,“狻猊一词源自印度梵语,是‘simha的转译,在公元前就传入中国;师(狮)子一词源自伊朗古波斯语‘ser音译,继狻猊东传数世纪后才传入中国。”[10]德国梵学家吕斯德认为“狮子”一词来自于中亚原始印欧语系中的吐火罗语,“其称狮子为‘sisak,与汉语的‘狮子发音相近。而‘师子一词,则出自梵语‘simha。”[9]91《穆天子传》曰:“名兽使足走千里,狻猊、野马走五百里。”晋郭璞注曰:“狻猊,师子。亦食虎豹。”[11]《尔雅·释兽》载:“狻猊如虦猫,食虎豹。”郭璞注:“即师子也,出西域。”[12]两书都提到了狻猊,郭璞都注为师子,但并没有对狻猊及师子的样貌作详细描述。《东观汉记》载:“阳嘉中,疏勒国献师子、封牛,师子形似虎,正黄,有髯,尾端茸毛,大如斗。”作者应该目睹过真狮,基本上把狮子的主要特征描述出来了。也有学者判断“师子”一词在此之前就已出现,但无确切史料考证。南朝裴松之撰《三国志》注解时才第一次在史料中提到“狮子”一词,“大秦国一号犁靬,在安息、条枝西大海之西,……从安息绕海北到其国,人民相属,十里一亭,三十里一置,终无盗贼。但有猛虎、狮子为害,道行不群则不得过。”[13]在此后的唐宋史料以及明清时期的书籍中都大量见到“狮子”的使用。 “师子”并没有因为 “狮子”一词的出现而被彻底弃用,在以后的史料中依然可以见到这个词。《清史稿·列传》中记载:“明进万右柱国、龙虎将军,官二子都督佥事,赐黄金二十两、大红师子纻衣一袭。”[14]由此可见“师子”直到明清时期仍然被使用。

“辟邪”是中国古代神话中的瑞兽,是古人对狮子的又一称谓。战国时期的论著《国语·周语上》曰:“‘国之将亡,其君贪冒、辟邪、淫佚、荒怠、粗秽、暴虐,《晏子春秋·问上》载:‘今衰世君人者,辟邪阿党。” [15]由此可见“辟邪”一词最初在史料中是含有贬义的形容词。“辟邪”一词经过了一定时期的演变,由贬义的形容词逐步转化为具有正面功能的名词。汉代时期辟邪已经被赋予驱恶镇邪的能力,成为通天达地、镇墓守陵的神兽。西汉史游撰《急就篇》载:“射魃辟邪除群凶”。唐代颜师古注曰:“射魃、辟邪皆神兽名也,……辟邪,言能辟御妖邪也。” [16]李零认为:“当时,中国人威慑于狮子的威猛,还特意给它起了中国自己的名称,叫‘天禄(指天上降福)和‘辟邪(指驱避凶邪)。”[17]“辟邪”形象曾被应用于服饰纹样、器物装饰、镇守陵墓等各种地方。晋代司马彪所著的《续汉书》中明确记载:“皇后揭庙服,假结,步摇,簪珥。步摇以黄金为山题,贯白珠为桂枝相缪,一爵九华,熊、虎、赤罴、天鹿、辟邪、南山丰大特六兽,《诗》所谓‘副笄六珈者。诸爵兽皆以翡翠为毛羽。金题,白珠珰绕,以翡翠为华云。”[18]从这段史料可看出,“辟邪”已经成为统治阶级的正服秀图。河南南阳东汉宗资墓前的二只镇墓石兽,上刻铭文,一曰“天禄”,一曰“辟邪”,二兽又通称“辟邪”。宋代欧阳修著《集古录跋尾·后汉天禄辟邪字》中记载:“右汉天禄辟邪四字,在宗资墓前石兽膊上……墓前有二石兽,刻其膊上,一曰天禄,一曰辟邪。” [19]两只石兽部分残缺,两者外形类同,都体躯瘦长,背部有双翼,头部高高昂起,胸张腰耸,呈S形行走状。由此看来,在东汉时期,“天禄”和“辟邪”是并存的,只是在外形特征上两者非常接近。“禄”与“鹿”同音,“禄”字有禄位和喜庆之意,至今民俗艺术中,常以“鹿”象征“禄”,故有学者认为“天禄”又称“天鹿”,属于鹿类,与“麒麟”相近。魏晋以后,“辟邪”的形象趋于写实化,变得更像带有双翼的狮子,“天禄”的造型则更接近鹿的形象。唐代杜佑撰《通典》中记载的“桃拔”,又名符拔,外形似鹿,长毛,头部长有一角者成为“天禄”,长有两角者则称为“辟邪”。在这段文字中可得出,唐代“天禄”和“辟邪”已有区别,分别指代不同的事物。据推断,由于民众对于狮子的喜爱,主观地使“辟邪”的造型特征逐步趋向狮子,推进了狮子造型中国化的发展。如上文所述,“狻猊”“天禄” “辟邪”在唐代之前的概念指向性并不是很清楚,“师子”一词从一出现就很明确地指向为狮子。

三、西域狮子造型艺术对中国狮子艺术的影响

古代,西域地区作为产狮地,狮子以其威猛的相貌和凶猛的习性受到当地人们的推崇,创造了丰富的狮子艺术形象。西域狮子艺术主要有两种表现形式:一种是写实形象,另一种是把狮子与人或其它动物结合在一起的形象,这种形式更具有象征性的神化色彩。中国人对野生狮子形象特征的了解应该源于西域贡狮,时间上不会早于汉代,但是西域狮子造型艺术有可能在先秦时期就已经影响到中国。中国狮子艺术形象经历了一个漫长的吸收、融合、发展和创造的演化过程。

古代西域地区留下很多写实风格的狮子造型遗存,如兴起于两河流域的亚述帝国时期就创作了许多写实狮子浮雕造型。“受伤的狮子(见图1)”就是其中的一件杰作。浮雕以写实手法刻画出一只母狮身中数箭,后肢瘫痪,仍挣扎着昂首向前爬行的形象,母狮的形态与动势描写的非常逼真。作者不但精准的塑造出母狮的自然形态,而且生动地表现出母狮垂死前的生命张力。建于新巴比伦时期的伊斯塔尔门(现藏于德国佩加蒙博物馆)的墙壁上以彩色马赛克镶嵌而成的雄狮形象(见图2)堪称写实狮子造型中的精品。雄狮形象逼真,体格强壮有力,向前缓步行走,鬣毛蓬松厚实,狮目圆瞪,狮口怒张露出利齿,散发出百兽之王的强大气势。与西域写实狮子造型艺术比较,中国狮子造型选择了不同的发展方向。中国狮子造型从一开始就不具有写实特点(见图3)。一方面作为贡品进入中国的狮子数量极少,一般人无缘一窥狮子原貌。在中国狮子艺术的发轫初期,工匠们大多按照口述传说或书中文字和图像描写,通过自己的想象,按照本民族的审美规律、价值取向和创作手法刻画理想的狮子形象;另一方面,中国的传统艺术强调人的主观意志和作者的情趣表达,不求细工写实,注重神韵表现和写意性。中国狮子在造型上,突出表现其王者之气概、威武雄壮的相貌和刚正不阿的品质,与中国传统价值观相悖的那些元素如凶残本性则被逐步消解剔除。在细节上只选择狮子特有的一些特征进行刻画,如颈背部的鬣毛、狮尾的那一束毛发以及锋利的狮爪。这些细节特征的刻画方式也是按照本土的手法表现,如狮子威武的鬣毛多呈传统的祥云状或发髻状。

把狮子与人或其他动物结合在一起的造型在欧亚大陆很多地区都有发现,种类庞杂。古埃及、古西亚和古波斯地区创造出很多半人半兽的艺术造型。比较具有代表性的诸如:狮身人面像、牛头人身的哈托霍尔尔、狗头人身的阿奴比斯、羊头人身的阿蒙、鹰首人身的霍尔斯等人兽结合的神异造像。埃及的狮身人面像是造型的代表,胡夫金字塔前的斯芬克斯狮身人面像最为知名,希腊人称之为“斯芬克斯”;埃及人称之为“沙斯布-安赫”,意为“栩栩如生的形象”;阿拉伯人则称它为“恐怖之父”。整个神像高达20多米,长57米,雕像脸部就有5米长,据说是仿照第四王朝哈夫拉法老年轻时的脸型雕刻而成的。“斯芬克斯”狮身人面像,体积庞大,气势威严,突出了法老“太阳之子”至高无上的地位。发源自两河流域,流行于欧亚大草原的格里芬(griffin)艺术也属于带翼神兽。“‘格里芬英文Cryp(见图4),在希腊神话里,是头部如鹰鹫、生有鹰翼、躯体如狮子的怪兽。在古代,西亚、爱琴海地区、欧亚内陆草原、斯基泰和中亚文明均有大量格里芬及与之同类的带飞翼的诸兽混合造型。根据古代神话、古典文献和许多考古发现,格里芬可能来自西亚。” [20] “研究格里芬的传播,有三点值得注意:第一,它以西亚为中心向四周传播,地中海和近东是南系,中亚和欧亚草原是北系,印度介于两者之间,前者有狮无虎,后者有虎无狮,印度则两者都有,它们代表了动物生态分布的两个区域;第二,西亚艺术向北和向东传播,它进入黑海北岸、进入南西伯利亚和阿尔泰地区是以中亚为枢纽,进入新疆、蒙古草原和中国腹地也是以中亚为枢纽;中国对格里芬的接受可能有不同的渠道,既可能从新疆方向接受中亚和西亚的影响(大致沿丝路走向),也可能从内蒙和东北接受来自欧亚草原的影响。”[21]62中国早期的狮子造型也具有把狮子与其它动物结合在一起的造型特点,应该曾经受到中亚希腊化艺术和西亚文化的影响。林梅村先生在《古道西风——考古新发现所见中西文化交流》中指出:“希腊化艺术是指希腊文化与东方艺术结合而产生的一种具有希腊文化特点的艺术,流行年代大约在亚历山大东征到中亚佛教艺术兴起,相当于公元前4世纪中叶至公元1世纪。”[22]据考古探索,中国出土了数量相当丰富的带翼神兽遗存,多制作于春秋战国至唐代期间。新疆昌吉市出土了一件战国时期的青铜翼狮,“有明显的中国化特征,可能是中原工匠所制作。”[23]20世纪70年代,河北平山中山王墓出土的“错金银双翼神兽”(见图5),大约制作于公元前四世纪末,其兽首类似狮虎,背部立双翼,足似鸟爪,风格与古波斯神兽类似,林梅村先生认为有可能受到塞琉古时期波斯艺术的影响。从这些出土的文物可以判断先秦时期中原地区对狮子的特征可能有一定的了解,新疆地区距产狮地更近,可能见过真狮。1995年10月,新疆民丰县尼雅遗址8号墓发现的汉代“五星出东方利中国织锦护臂”,绘有多种域外动物,其中有类狮虎造型。“有翼神兽在中国古代文物中是一种使用材料很广、流行时间很长的艺术主题。这一主题包括若干不同种类(如带翼的狮、虎、鹿、羊等),其中以天禄、辟邪最引人注目。在一般人的印象里,它主要流行于东汉以来,并以南朝陵墓的神道石刻最引人注目。”[21]134 与西域地区狮子造型相比较,中国早期狮子造型有一些类似之处,造型上有些输入地区的造型元素,如刻画出肩背部的双翼、下颚带有长须和张嘴吐舌的特征,但整体上与真狮相差甚远,造型上还有本土虎豹的痕迹,如形象遒劲威猛,动态磅礴激昂。西汉张骞墓石兽虽然残缺严重,但仍可辨识出肩背部刻有双翼,其整体造型呈传统的“S”形。西汉晚期汉元帝陵发现玉狮雕刻两件,带有明显的西域神兽造型元素,如狮首带有双角,下颌饰有长须,双翼附于肩背,但是其整体造型则呈传统“S”形动势。出土于陕西西安十里铺,制于西汉早期的一件陶制翼兽器座,外形类狮,背有双翼,昂首挺胸。南朝刘裕陵墓石狮(见图6)体量高大,昂首阔步,背饰双翼,鬣须长缀,狮首有独角或双角。公元6世紀左右的西域吐鲁番、楼兰等地,流行对狮、对羊、对猴、对马等双兽组合的艺术形式,我国受其影响也有类似的形式。新疆阿斯塔纳出土了一对丝织履,制作于东晋升平十一年(376年),据考证应该属于中原出口西域的外销品。丝织履上绣有“对狮纹”和“富且昌,宜侯王,甜延命长”的文字。唐代的“陵阳公样”也是这种对称形式结构的图案纹样,唐代织锦多采用这种图案形式。

我国所发现的带翼玉雕、带翼石雕和丝织物、壁画上绘制的有翼动物图案与希腊化艺术或格里芬艺术有很多相似之处,和西亚、中亚和欧亚大草原的神兽艺术应该有一定程度的渊源关系。如,都带有翅膀,首部配有一角或双角,下颚部缀长须。但是中国早期的有翼神兽亦有独特之处,如中国的翼兽,其双翼都是翼尖朝后,收附于躯体两侧,翅翼上刻有中国化的卷云纹、波浪纹和鱼鳞纹装饰;而中亚和西亚的翼兽大都双翼向前展开,塑造与鸟类翅膀无异,非常写实;中国的带翼狮兽其头部形态更接近于中国龙、麒麟的特征,风格上带有中原特色的写意性。 图1 受伤狮子造型 图2 伊斯塔尔门雄狮造型 图3 乾陵狮子造型 图4 萨尔贡二世宫殿人首翼狮像造型 图5 错金银双翼神兽造型 图6 南朝刘裕墓石狮造型四、结语

中国狮子艺术与西域狮子有着深刻的渊源。国人具有崇尚高大威猛的猛兽的文化传统,这也是狮子受到国人喜爱的原因。西域狮子自汉代进入中国后,虽受到欢迎,但是相比较其凶猛的习性,国人更喜爱其威猛的外在形象,而不是凶残本性的狮子实物。狮子艺术形象在中国历经一千多年的传播与发展,逐步融入本土文化,国人对它进行了改造,剔除其凶残本性,赋予其某些品格,最终成为广受民众喜爱的吉祥瑞兽,形成了具有中国风格的艺术形态和文化内涵。

中国早期的狮子造型,如狻猊、辟邪、天禄等还带有西域狮子的影子,但两者之间也有明显的不同。中国狮子造型不追求写实,在艺术形态上并不是全盘西域化。先民们从一开始就没有照抄实物,而是融入了本土的理念和情感,重点表现狮子的主要特征,以强健巨大体态,重点突出狮子威猛强悍的形象和内在精神。正如梁思成先生在其《中国雕塑史》中所指:“考古艺术之以石狮为门卫者,古巴比伦及阿西利亚皆有之。然此西亚古物于中国翼狮之关系如何,地之相去也万里,岁之相去也千余岁。然而中国六朝石兽之为波斯石狮之孙,殆无疑义。所未晓者,则其传流之路径及程序耳。至此以后,狮子在中国,遂自渐成一派,与其他各国不同,其形制日新月异。”[24]

参考文献:

[1] 余太山,陈高华,谢方.新疆各族历史文化辞典[M].北京:中华书局,1996:98.

[2] 范晔.后汉书(卷三·章帝记)[M].北京:中华书局,1965:158.

[3] 班固.汉书(卷九十六·西域传)[M].北京:中华书局,1975.

[4] 范晔.后汉书(卷四·和帝记)[M].北京:中华书局,1965:189.

[5] 范晔.后汉书(卷六·顺帝记)[M].北京:中华书局,1965:263.

[6] 宋岚.中国狮子图像的渊源研究[D].南京:南京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1:7.

[7] 阿拉·玛扎海里.丝绸之路——中国-波斯文化交流史[M].耿昇,譯.乌鲁木齐:新疆人民出版社,1998:266.

[8] 石云涛.汉唐间狮子入贡与狮文化[J].武汉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8,20(2):209-207.

[9] 林梅村.汉唐西域与中国文明[M].北京:文物出版社,1998.

[10] 谢弗.唐代的外来文明[M].吴玉贵,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5:207.

[11] 王裕梁,陈建敏.穆天子传汇校集释[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4:54.

[12] 郭璞.尔雅注疏(卷十·释兽)[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2:327.

[13] 陈寿,裴松之. 三国志(卷三十·魏书三十·乌丸鲜卑东夷传第三十)[M].北京:中华书局,1975:860-861.

[14] 赵尔巽.清史稿(卷二百二十三·列传十)[M].北京:中华书局,1977:9 130.

[15] 李镇廷.浅析汉代陵墓前石辟邪的产生及其原因[J].大观,2017(2):89-90.

[16] 张松利,张金凤.许昌汉代大型石雕天禄、辟邪及其特点——兼论天禄、辟邪的命名与起源[J].中原文物,2007(4):73-77.

[17] 李零.如山于出塞[M].北京:文物出版社,1973:146.

[18] 司马彪.续汉书(志第三十·舆服下)[M].北京:中华书局,1973:3 676-3 677.

[19] 王军校,卜友常.南阳汉画馆藏“汉代宗资墓前天禄、辟邪”新考[J].艺术教育,2013(12):152-153.

[20] 沈爱凤.“格里芬”艺术造型的文化学意义[J].装饰,2006(6):89-90.

[21] 李零.论中国的有翼神兽[C]// 《中国学术》 十年精选:融合与突破.北京:商务印书馆,2004.

[22] 林梅村.古道西风——考古新发现所见中西文化交流[M].北京: 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0:162.

[23] 林梅村.丝绸之路考古十五讲[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85.

[24] 梁思成.中国雕塑史[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11:59.

猜你喜欢
造型艺术
“劲松壶”的造型艺术及文化内涵
“竹韵提梁”的造型艺术和文化内涵
“莲花壶”的造型艺术和文化蕴含
论紫砂壶“寻觅”的造型艺术和意境之美
论紫砂壶“寿桃半提”的造型艺术
劲拔刚健的自然风范——浅谈“松桩壶”的造型艺术特征
谌宏微的造型艺术
植物造型艺术在园林景观设计中的应用
水利工程要重视造型艺术和包装设计
汉族民间围腰荷包的造型艺术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