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议论文写作,普遍存在观点从众的现象,原因在于懒于思考,或虽有思考但不敢表达。针对这种现象,我们以“杨振宁归籍事件评述”写作为例,开展跟单式指导,为学生提供必要的指导与帮助。跟单式作文指导以学生个性特点与写作需求为中心,关注作文全程,为学生的写作能力发展定制针对性、适切性的“指导单”,并据此开展序列性、动态化的指导。作文跟单主要包括作前准备单、过程指导单以及作后跟踪单。
一、作前准备单:精心准备写作
作前准备单,是向学生明示训练主题,对学生提出写作前准备的相关要求,包括写作的议题、训练的目标、学生需做的准备(如准备相关知识、提出相关任务)等。据此,杨振宁归籍事件评述的“作前准备单”具体设计如下:
(一)写作议题:现年94岁的科学家杨振宁先生宣布放弃美国籍加入中国籍,此事掀起一波又一波舆论热议,许多观点针锋相对。针对“杨振宁归籍”事件,请发表你的看法,并展开评述。
(二)训练目标:通过评述杨振宁归籍事件,学会在热点事件中合理发表自己的观点和看法。
(三)作前准备:
1.了解杨振宁的相关资料。要尽可能是第一手材料,包括人物生平介绍、新闻报道、人物评述等。
2.了解杨振宁归籍事件。搜集针对该事件的评论性文字,包括报刊评论文章、网络上的各类跟帖与评述等。要尽可能包括各种不同看法,初步分析形成这些看法的原因。
3.就杨振宁归籍事件展开讨论,并结合与同学讨论的情况,每个人写出自己的观点。
使用作前准备单,对教师来说,是让作文训练更有序列性,让写作指导更有针对性;对学生来说,是让其明确训练目标,并能围绕写作目标,有目的地做好写作准备。
二、过程指导单:提供适时帮助
运用过程指导单,是跟单式作文指导中的中心环节。教师通过跟单,可在课堂上为学生提供写作资源或写作指导,也可以在课后提供习作评价与修改建议,具体步骤如下:
课堂上,通过交流讨论,学生对杨振宁的生平有了较为详细的了解,能够客观评价他在科学方面的伟大成就。对归籍事件,学生的观点大致分为两种:一种认为杨振宁归籍是爱国之举,值得赞扬;另一种则认为他的归籍动机不纯,是为了归国养老,并非出于爱国。以上两种观点看似针锋相对,但无论哪一种,都不是学生自己的看法,而是依随网络的热门观点,是从众表达。请看一位学生的看法:
最近,“杨振宁”成了热词,他在年迈之际将国籍从美国转回中国,成为当下的时事热点。对此,网上出现了铺天盖地的留言与评论文章。这些文章,有的质疑他现在回国的动机,有的调侃他年轻时不报效国家,现在回家养老的势利;也有网友留言说,杨振宁90多岁了,对老人应该尊重,更有少数人为他美言,说他是爱国的。如果要问我的看法,我以为,还要服从大多数人的意见——此时他想起祖国,无非是想得到更多养老资源,获得更多私利与名声。
很明显,这位同学的观点是盲目从众的,究其原因或是自己没有思考,或是因为有想法却不敢说,为此,我们通过新的任务单,为学生提供以下材料,要求学生阅读、思考并讨论:
过程跟单一:阅读文森特·鲁吉罗《超越 感觉:批判性思考指南》一书并讨论:
学生交流讨论后,统一了认识:要敢于表达自己的观点,首先,要拒绝思考上的懒惰;其次,要坚守自己通过思考的答案。在学生认识转变后,我们要求学生找出自己的问题,对事件进行再思考,发表属于自己的看法。请看上面那位同学的修改稿:
杨振宁先生在年迈之际将国籍从美国转回中国,成为当下的时事热点。网上有铺天盖地的留言评论,有赞美的,有辱骂的,也有调侃的。但他们都没有关注这样一个让人感喟的事实,当年祖国最需要他的时候坚決不肯回国,而在祖国强大了、自己又到了最年老无能为力的时候归籍。这不能不让人质疑他的动机:作为一位名人,他这样做,也许是为了占有更多的社会资源,从而拥有更多的私利与名声。
很明显,该同学抛弃原来从众的看法,表达出属于自己的观点。可是,当我把这个修改稿展示给大家看时,许多同学并不认同:
学生1:杨振宁归国的真正动机,你是看不到的,探寻动机,其实是基于一般人的窥探心理,换句话说,试图寻找出杨振宁的动机,也只是为了表达一些人的偏见而已。
学生2:该同学对杨振宁归籍的态度如此绝 对,让我更怀疑观点的表达立场(全体笑),或许他是从一开始就是否定杨振宁,然后再找出动机问题来证明。
学生3:以偏概全,只从一个动机来全面否定杨振宁太绝对了。
我们知道,评述者立场正确与否会直接影响其观点是否正确。一个正确的观点,来源于对大量事实的分析,而不是先有了观点,再找个别事实来证明。上面三位同学的质疑看似有道理,但他们仍然是从动机角度来质疑的,也犯了与写作者相同的错误。
这是怎么回事呢?针对学生的困惑,我们进一步提供辅助资料进行跟单指导。
过程跟单二:阅读下面材料并讨论。
《罗伯特议事规则》中指出:无论如何都严禁攻击或质疑其他成员的动机。为什么不能怀疑别人的动机?原因有三。其一,动机是不可证实的,既然动机不可证实,一切揣测都将无意义,并且只会折射自身的种种不堪;其二,要审议的不是某个人而是某件事,对动机的怀疑和揭露本身就是对议题的偏离;其三,利己性是人类共有的本性,在不侵害他人和社会利益的前提下,追求利益最大化并不为过,指责他人动机毫无意义。
为此,我们进行了第三次跟单。
过程跟单三:阅读下面材料,了解评述事件的基本方法。
1.评述事件的态度:客观、全面、一分为二、发展的。
2.评述事件的角度:背景分析、原因分析、事实分析、本质分析、影响分析等。
3.评述事件的策略:议题方面,尽你所能列出议题的多个方面,然后准确选定适合你的或你感兴趣的方面来进行分析;判断方面,尽可能审慎判断,通过评价信息来源的真实性,对事件做出谨慎分析与平衡,提出自己合理的看法。
就“杨振宁归籍”这个议题来看,通过讨论,我們挖掘出众多的思考视角:杨振宁个人因素,如他的成就、他的私人生活、杨振宁归国后的作为与效应、他的家国情怀;时代因素,如建国初期、文革时期、改革开放以后、新时代;社会影响,如社会大众观感分析、一般媒体看法、专业人士评论分析等。围绕这些视角,我们要求学生以小组为单位,交流自己的意见,在组内评议的基础上,写出自己的看法。通过讨论,多数学生对事件有了较为准确全面的认识,并形成了自己的看法。前面那位同学,这样表达自己的观点:
杨振宁归籍引发诸多争议。争议焦点在于,是静止片面地看待历史与人物,还是动态全面地看待。众多对于杨老的指责,不过是建立在无视人物成就、无视历史背景的基础上,一味以一个标准——站在道德制高点上,以最高的道德要求衡量事件,最终形成错误论断。“归籍事件”引发了一些人的不良情绪,公然将人物成就与功绩全然抹杀,只剩下符号化的“非黑即白”的粗暴断语,缺乏对历史应有的敬重、对他人应有的宽容。杨振宁归籍事件本身,体现了一个旅居海外的游子重回祖国怀抱的愿望,无可厚非;对于杨振宁先生,其意义在于,他以年迈之躯叶落归根,体现了他的故土情结;他站在科技的制高点为我国科技事业指点迷津奔走呼号,体现了他的家国情怀。
从初次的从众表达到后来的试图表达自己的看法,到最后的能表达出自己切合事实的观点,这位同学的评述显然有了较大的进步。可见,过程指导单可以适时为学生写作提供帮助,是学生写作过程中的助力器。
三、作后跟踪指导:提升写作能力
一次训练,通常并不能达成训练目标,这就需要通过作后跟踪单进行跟踪指导,以促进学生作文不断升格,达成训练的目标。作后跟踪单包括学生的作后反思以及教师的作后提升性再指导。作后反思,让学生体验写作过程,获得真实经验。同学的反思,能够反映出他的事件评述能力的螺旋式上升的轨迹。其实,其它的写作训练也可以借鉴以上跟单指导的范式,即作前准备——发现问题——跟单指导——学生反思,但其中过程跟单中的“发现问题一跟单指导”不是一次就完成的,可能会有几次跟单,上述案例就有三次:此外,学生的共性问题可以集中跟单,个性问题可以个别跟单。
教师的作后提升指导重在针对那些暂时没有达到写作训练要求或者有个性化需求的学生,为他们提供相应的指导,提升他们的写作能力。
以上针对“杨振宁归籍事件评述”的写作跟单指导,通过作前准备单、过程指导单以及作后跟踪单形式,将学生需求、训练目标、辅助材料、写作策略等各方面的教学要素,以相对固定的形式有序安排,避免了作文指导的无序随意,使学生在师生、生生的互动中自主获得写作知识、建构思维图式,从而提升写作能力。
跟单式作文指导,理解学生是跟单的前提,提升能力是指导的目标。在实施过程中,既要防止跟单指导的简单化,又要防止过程的烦琐化。需要强调的是,跟单式作文指导应明确以下三个方面的认识:一是重视过程,即强化作文的全程指导;二是基于互动,强调生成,在师生与生生的交往与对话中解决问题;三是简便易用,在当前班级化大课堂的现实背景下,作文指导要面向全体学生,全员参与,全程提高。
莫金莲,广东省东莞市电子科技学校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