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温水浴对于高校俱乐部田径教学模式中运动疲劳影响的探索研究

2020-07-18 15:21冯斌董航赵宇航赵文男
当代体育科技 2020年16期

冯斌 董航 赵宇航 赵文男

摘  要:在当今的各项体育运动当中,教练员对于受训者在练后身体机能水平和运动状态能够得到最快、最有效的恢复已然成为了运动训练当中关注的重点问题,体育科研工作者在这一领域也已经进行了更深、更广的探索。本次研究项目的开展是通过对以高校俱乐部教学模式田径教学青年大学生进行低温水浴整体恢复,为体育科研工作者在低温水浴促进运动员运动疲劳恢复方面的研究提供理论依据。

关键词:低温水浴  运动疲劳  运动恢复  俱乐部教学

中图分类号:G80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2813(2020)06(a)-0011-03

Abstract: In today's sports, the coach for the trainees in the physical function level and movement after training can get the fastest and most effective recovery has become the focus of sports training, sports research workers in this field has also carried out a deeper and wider exploration. This research project is carried out through the college club teaching model of track and field teaching to young college students to carry out the overall recovery of cold water bath, it provides a theoretical basis for sports researchers to study the effect of cold water bath on athletes'recovery from sports fatigue.

Key Words: Low temperature water bath; Sports Fatigue; Sports Recovery; Club Teaching

对于具有一定竞技能力的运动员及青年大学生来说,能够在日常的训练和竞赛当中表现出高水平的竞技状态,其运动训练整体过程当中不同训练周期训练的强度大小、训练的量多少,以及运动员身体机能状态恢复的好坏三方面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因为训练当中强度与量相互之间的影响关系,大学生在训练负荷水平越高的情况下身体机能水平恢复的速度也就越慢,而对于训练当中合理的休息和恢复措施的时间投入所占比例的失调,也直接造成了大学生不能够有效地达到后续训练的训练目标或竞赛及考核当中发挥失常等严重后果。除此之外,重大赛事前的备战期和学期结束的考核期更是采用了多种训练负荷搭配的方式提升强度训练和量的训练对身体的额外刺激,从而形成最佳的超量恢复状态,但是在此期间训练持续时间的增长,整体训练水平的大幅度加强,若不能够进行有效的恢复、采取较慢的恢复方式,便很容易对青年大学生形成不良反应,训练过度会导致疲劳,严重者更会导致运动损伤相继出现,会严重地打乱训练计划,形成短期不可逆的连锁反应。

随着俱乐部教学模式在高等体育教育过程当中的开展,对项目施行的运动训练科学化水平的逐步提高,青年大学生在训练课程安排当中恢复保障性措施的加强、所占整体训练时间比重进一步扩大,可以说运动恢复已经是体育教学当中起到了重要的支撑性作用,也能够从侧面佐证整体教学当中运动训练的科学性、有效性。单从运动参与者的角度出发,在进行完不同训练负荷的课程之后,身体的恢复进程也是其自身通过训练施加压力得到机能水平整体反弹的全面构建进程,这一反应当中不仅涉及青年大学生生理方面的恢复,同时也伴随着其心理方面的恢复,可以说恢复过程是在运动训练不同阶段、不同周期当中必要的构成因素,既能够保障其逐步获得更高的竞技水平,又能够保证在比赛当中、考核当中获得更加优异的成绩,形成长久的体育运动习惯。

1  运动训练导致身体机能恢复所面临问题

与在运动过程当中以及安静休息状态下,能量产生变化情況相对应的,便是运动个体在这两个进程当中技术动作完成水平降低、动作重复速度放缓、体内能量物质供能不足等形成运动个体连锁性的疲劳反应,从而造成体能储备严重不足的现象。体育教学工作者要从这一主要现象当中找寻运动疲劳产生的根本原因,而不能只停留在对运动个体整体性疲劳状态进行简单的判断。因此,无论从体育比赛的发展分析,还是从人体供能角度分析,抑或者俱乐部模式教学,运动恢复在体育运动当中的重要程度与运动训练保持在同等位置,也能够看出,在某些层面已经超过训练本身,既是训练全部进程的延伸,又是推动运动训练科学化的重要保障。

2  低温水浴与运动疲劳恢复分析

低温水浴通常是针对人体在除头部之外的全身整体浸泡在0℃~15℃水当中,或者是以人体局部位置浸泡于0℃~15℃水当中而采取的恢复方法,从而借以通过较低温度的水来对人体产生刺激性作用并且随之发生一定的生理改变。

在进行运动之后采用低温水浴的恢复方式逐渐被广泛认可,同时在竞技体育当中也逐渐获得更多项目的青睐。其整体的恢复过程所运用的仪器和操作人数等要求方面相对动用资源要少,没有复杂繁琐的准备和实施流程,能够在不同的场地当中进行操作,受限制因素较少。低温水浴这一恢复方法的运用得到很多国际级单位的认可,譬如美国的运动医学学院、我国的田径教练员协会、国际方面的业余田径联合会等。

通过对查阅文献资料的汇总发现,现阶段所采取的不同恢复方式已经成立为一种相对稳定的实施模式,多集中于对碳水化合物的补充、身体局部肌肉的拉伸、推拿按摩等,虽然低温水浴的恢复方式被接受和认可,但是使用率还是很低的,当前对于竞技运动员实施低温水浴的恢复措施能够明确的优势在于:能够在运动后即可减少运动员心率和心脏泵血能力、促进身体末端的外周血管的收缩、降低了运动员在运动当中造成损伤而诱发的肌肉急性炎症的可能性、减慢了神经元对于信号的传输速率。

青年大学生在温度较高的环境当中进行训练、竞赛及测试所伴随的体温增长问题一直是运动训练当中的热门话题,但是在温度较低的运动环境当中,由于外界因素和运动员身体反应的双方面刺激而造成对身体机能的损害并未得到相应的重视。在文献当中提到,外部环境已经下降到20℃以下,但是运动员依然会由于自身运动的体温升高导致中暑现象发生。无论是大强度的训练课程,还是大训练量课程,皆会对运动员的生理状态产生影响,低温水浴对于运动员的前期影响就是,通过低温水浸泡作用于运动参与者骨骼肌,形成温度明显下降,收缩血管壁,减少血液循环量,达到有效地避免环境因素带来的热应激及运动个体产热、散热能力不协调造成的不良后果,从而通过中枢神经系统来协调整体恢复状态、降低心脏和血管因为疲劳的积累形成的过量损耗、以主动的方式排泄出在骨骼肌当中停留不能及时排除的代谢产物、加快运动训练后骨骼肌修复提升神经系统功能的目的。

3  低温水浴运动康复疗法实施因素分析

3.1 水持续温度的影响

对于低温水疗方法的温度环境维持恒定状态是康复手段的先决条件,同时也是体现低温水浴恢复方法对竞技运动员消除运动疲劳达到最佳恢复效果的必要影响因素。上文对于低温水浴恢复治疗方法进行了概述,在对于温度的考量方面,切入点在于水的低温环境与身体温度的较大差异形成物理性作用激发运动参与者在生理机能的应激性反应,就水的理化分析来看,不单快速地传播热能,同样也具有保存热能的功效,因为人的储存热能的能力要明显低于水的储存能力,就会形成竞技运动员个体相较于外界水温更早地达到身体的稳定状态。相对于不同温度水环境恢复治疗方法的研究成果显示,产生的恢复状态会存在差异性,例如在40℃的热水浴治疗方法和9℃低温水浴治疗方法对比,结果低温的运动疲劳恢复效果体现为炎症的快速缓解、清除对于竞技运动员的无氧运动竞技状态恢复,且对大强度运动训练课程后运动效果有推动作用。

3.2 恢复持续时间的影响

如上文所提,针对低温水浴恢复方法的研究与学术成果并不是很多,能够提供的数据跨度较大从所检索到的文献当中可以看到以往的实验时间控制维持在30s至50min之间,而缩小到运动医学领域对于竞技运动员的治疗时间控制在5~25min之间,其中就连续性的低温水浴恢复时间为5~25min进行间歇性低温水浴恢复的时间则划分为2~5min。研究人员马克铎通过实验获得数据显示,对于竞技运动员能够迅速达到身体机能水平的回升减弱骨骼肌的不适反应其低温水浴恢复时间应处于9~20min之间。培佛等科研人员对于水温15℃状态下运动员锁骨以下位置完全浸没于水环境之中的实验方式对比了在不同时间阶段,即为6min、10min、14min,对膝伸肌最大等长收缩及等速收缩的疲劳恢复效果,在研究结论当中指出,在低温水浴恢复方法不同的时间阶段并未形成膝伸肌的超常恢复表现,就实验2组运动员来讲,采取低温水浴治疗方法的运动员内环境温度要明显下降,并且在进行完恢复后,2组运动员同样完成了相同负荷的无氧训练内容,实验组运动员不能够很好地达到实验要求。

3.3 身体不同位置恢复的影响

在进行低温水浴恢复治疗的方法选择方面会因为大学生俱乐部教学从事运动项目的不同而不同,主要是区别于竞技运动的项群和运动原理,因而形成了区域性低温水浴治疗和全身性低温水浴治疗2种。其2种恢复方式因为在运动参与者体表所产生应用的效果具有很大差异,也就直观地影响了在恢复过程中温度差带来的反应效果,相对的应激反应也会有快慢之分,从此推论在进行低温水浴治疗的过程当中着重于重点运动疲劳部位和急性运动损伤区域的康复做好宏观的调整,才能达成最优化效果。例如,在运动球窝关节的处理上采用低温冰敷结合区域冷水作用;而相对于较大肌肉群或者以躯干肢体情况来划分则主要采取整体低温水浴的恢复方法。

3.4 竞技运动项目与恢复时长的影响

根据不同运动项目供能特点和运动能力的不同选用恰当的低温恢复方法是进行低温水浴恢复的先决条件之一。通过对相关研究的文献资料汇总发现,在篮球、足球等隶属于同场竞技身体对抗性运动专项,反复多次地在训练周期当中运用低温水浴恢复方法(其中包含运动后即刻低温水浴康复、间歇性低温水浴康复、低温水浴结合一般性恢复手段等)会有明显的效果提高;对于在以长跑、自行车等周期性耐力项目的恢复方法则是采取訓练前进行预冷处理以及在训练进行阶段进行头部、上肢等区域降低温度延长有氧运动的持续时间。这种具体不同的实施方案也是对低温水浴恢复手段科学、有效性的保障。

4  结论

(1)采用低温水浴恢复方式可以明显地增强耐力为主导的运动参与者血液回流能力,减少在运动后人体对于肢端血液循环的灌注,促进身体内部血氧饱和度的恢复,从而尽快地摆脱运动疲劳的较低身体机能水平状态。

(2)低温水浴对于力量为主导的运动参与者在神经系统的功能上能够表现出优异的恢复能力,也加快了运动员身体机能水平的恢复能力。

(3)以耐力为主导的运动参与者在运动后立即进行低温水浴疗法会极大地影响其运动表现能力及运动状态。

参考文献

[1] 张泰铭.不同预冷方式对高温高湿环境下运动员功率自行车递增负荷运动能力的影响[D].首都体育学院,2015.

[2] 肖洪凡,浅析田径短跑运动员训练恢复的手段及方法[J].运动,2010(5):49-51.

[3] 吕中凡,耿义,何佳芮.谈高运动负荷状态下短跑训练中恢复的效用与影响[J].浙江体育科学,2007(6):70-72.

[4] 闫泽宇.不同训练年限的篮球运动员在不同疲劳状态下心血管反应的特点[D].北京体育大学,2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