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 瑛,王宇航,苏丽锋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北京 100029)
高层次创新型人才是我国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关键,而研究生是国家未来创新型人才的重要储备,因此研究生教育是我国创新型人才培养的关键环节。我国非常重视和发展研究生教育事业,2018年研究生在校生规模达273.13万人①数据来源:EPS全球统计数据/分析平台。,已步入研究生教育大国行列。但是,我国的研究生教育也面临着严重的质量危机,“钱学森之问”振聋发聩,为什么我国的研究生教育总是培养不出杰出的创新型人才?有专家指出,我国在研究生教育质量方面存在的首要问题是创新能力尤其是原创能力较差[1]。因此,提升研究生的科研创新能力,是我国提升研究生培养质量的首要目标。
如何提升研究生的科研创新能力?研究表明,开展科研活动能够提高研究生培养的质量和效率,尤其在以研究为合法性基础的博士生教育阶段[2],美国高等教育取得成功的一个关键要素,就是将研究生教育和科学研究相结合[3]。传统上,我国研究生主要通过参与教师课题来开展科研活动,这种以教师为主导的模式可称为“参与式科研”。与之相对应,现实中还存在以学生为主导的科研活动模式,即“自主式科研”。在国家政策的引导下,越来越多的高校专门设立研究生科研创新基金,鼓励研究生自主选题、自主组建团队并开展科学研究。那么,与“参与式科研”相比,“自主式科研”在推进研究生科研创新能力提升方面效果如何?研究和比较两种模式对学生科研创新能力的提升作用,对于合理引导学生科学分配有限的就读时间,以及高校合理配置研究生教育资源,科学制定与研究生培养相关的改革措施,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根据主持人的身份不同,研究生科研活动可分为两种模式:一种是课题主持人为教师,研究生作为课题参与人开展科学研究,即“参与式科研”。这是一种较为传统和主流的学生科研参与方式,其重要性和培养效果已获得学界认可[4]-[7],但这种模式中还存在一些问题。例如,我国研究生科研的整体参与度依然不高,仍有很高比例的研究生在读期间没有参与任何课题研究。同时,研究生科研参与还存在依附性、局限性以及内部分化问题[8]-[10],科研参与的深度不够,也缺乏系统性。甚至有研究指出,虽然硕士研究生参与导师课题对就业有重要的帮助,却不是参与越多越好,参与过度反而会对就业产生负面影响[11]。
另一种科研活动模式是以学生为主导,学生作为课题主持人,自主选题和组织开展的科研活动,本文称之为“自主式科研”。从理论上看,“自主式科研”是研究生开展科研创新活动的最高形式[12]。研究生自主选题并开展科学研究有利于培养研究生从选题立项到成果总结的系统科学研究与创新能力,对我国创新型人才培养具有特殊的价值和作用[13],因此这种自主式的科研活动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参与式科研”的不足。但是目前,“自主式科研”并不是我国研究生科研创新培养的主要模式,相关研究成果也十分有限,王岚珍、赛江涛、张志强(2015)以调研为基础证实了学生科技创新项目设置对提升研究生科研创新能力的重要作用[14],但是其测量科研创新能力的指标是研究生的主观感受,缺乏客观指标佐证。
总之,既有研究对两种不同类型研究生培养模式进行了分析,但大多数文献只是针对其中一种模式进行单独研究,并未深入比较和论证两种不同模式的培养效果。同时,既有研究更多采用定性分析方法,定量分析明显不足,因而对于不同模式的作用效应探讨不够深入。有鉴于此,本文利用比较分析的方法,基于专门的调查数据,将在校研究生作为分析对象,从主观感受和客观产出两个角度来考察不同科研参与模式尤其是“自主式”的科研参与模式对研究生创新能力的影响作用,进而提出如何科学地选择研究生培养模式,并合理配置研发经费等教育资源的政策建议。
本文的研究数据来自课题组对某高校在校研究生(包括硕士和博士)开展的问卷调查。对于有主持研究生科研创新项目经历的负责人,调查采取全样本覆盖的方式,对于未曾主持过科研创新项目的研究生,调查采用分层和依概率抽样方式进行。最终,研究共发放调查问卷492份,回收有效问卷464份,回收率为94.3%。有主持科研创新项目经历的研究生100人,占21.55%,不曾主持科研创新项目的研究生364人,占78.45%,有参与导师主持的课题研究经历的研究生163人,占35.13%,没有参与导师主持的课题研究经历的研究生301人,占64.87%。
“参与式科研”和“自主式科研”是研究生开展科研创新活动的两种主要模式,从层次性的角度来看,“自主式科研”处于研究生科研训练的最高层级。一般来说,越高层次的科研训练,取得的效果越好。因此,本文做出以下假设:
假设1:科研参与对研究生科研创新能力提升的主观感受具有重要的影响作用,且“自主式科研”的影响作用要大于“参与式科研”。
假设2:科研参与对研究生的实际科研产出具有重要的影响作用,且“自主式科研”对学生实际科研产出的影响作用要大于“参与式科研”。
基于以上假设,本文所设定的基本模型如下所示:
模型中的被解释变量Y表示研究生的科研创新能力,本文从主观感受和客观产出两个角度对其进行衡量。对于从主观感受角度的度量,本文参考孟万金(2011)提出的研究生科研能力结构要素[15],将科研创新能力分为创新能力、逻辑推理能力、资料搜集与处理能力、问题解决能力以及语言表达能力五个方面,调查研究生在这五个方面的收获感受如何。对于从客观产出角度的度量,本文以就学期间的产出成果数量和是否有高质量成果产出为依据。
研究的核心解释变量是科研参与模式,包括是否有“自主式科研”经历,以“攻读最高学位期间是否有自己主持立项的科研课题”来衡量,以及是否有“参与式科研”经历,以“攻读最高学位期间是否有参与导师主持的科研课题”来衡量。控制变量包括年龄、性别、学位、专业类别等。变量的具体取值及描述性统计结果如表1所示。
表1 变量的定义和描述性统计
本文首先从主观感受的角度检验科研参与模式对研究生科研创新能力提升的影响作用。由于被解释变量取值为多元定序变量,所以本文构建Ordered Probit模型来估计变量的作用效应,结果如表2所示。模型1~模型5分别报告了科研参与模式对研究生创新能力提升、逻辑推理能力提升、资料搜集与处理能力提升、问题解决能力提升以及语言表达能力提升五个方面的主观获得感的影响作用。结果显示:第一,“参与式科研”对研究生创新能力提升方面的主观获得感具有显著的负向影响作用,这说明研究生参与教师的课题研究,并不是参与越多越好,参与的层次和深度会同时影响学生的主观获得感受,如果学生多数情况都是以“打工者”的身份在较低层级参与教师科研,那么这种科研训练反而会影响学生创新能力获得感的提升;第二,“自主式科研”对研究生逻辑推理能力提升方面的主观获得感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作用,这说明学生自主选题并开展科学研究,可以得到更多的思维和逻辑训练,进而显著提升其在逻辑推理能力方面的获得感;第三,科研参与模式对研究生在资料搜集与处理能力提升、问题解决能力提升以及语言表达能力提升这三方面的主观获得感上,并没有表现出显著性的影响作用;最后,科研时间占比和所学专业类别会对研究生不同方面科研创新能力的主观获得感受产生一定影响。
1.科研参与模式对产出数量的影响
在这部分,首先检验科研参与模式对研究生成果产出数量的影响作用。根据假设及调查所得数据,考虑到被解释变量的分布呈现出负二项分布的特性,同时通过alpha检验,在5%的显著性水平上拒绝过度分散假定,因此构建负二项回归模型。为便于解释系数,利用stata12.0软件,本文计算发生率比,正如表3中模型6的回归结果所示,“自主式科研”和“参与式科研”对于研究生科研产出的数量均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作用,在其他条件不变的前提下,有“自主式科研”经历的研究生成果产出的平均数量是没有“自主式科研”经历的研究生的2.25倍,有“参与式科研”经历的研究生成果产出的平均数量约是没有“参与式科研”经历的研究生的2倍,“自主式科研”对研究生科研成果数量的影响作用要略高于“参与式科研”。科研项目立项通常都会对产出有一定要求,“参与式科研”的成果产出压力主要集中在教师身上,而“自主式科研”的成果产出压力主要集中在学生自身,因此,“自主式科研”有利于激发研究生自觉开展科研创新活动的积极性,对成果产出数量的影响作用要优于“参与式科研”。
此外,年龄、学位、班级综合排名、科研时间占比都会不同程度地影响研究生的科研成果数量,专业领域对研究生的科研成果产出数量没有显著性影响。同时,除学位之外,其他因素对成果数量的影响作用均不及专门的科研参与训练。
2.科研参与模式对产出质量的影响
这部分,将检验科研参与模式对研究生成果产出质量的影响作用。本文将有CSSCI、SSCI、SCI、A&HCI、EI期刊论文发表认为是有高质量成果的样本,对其科研成果质量赋值为1,其余样本的科研成果质量均赋值为0。考虑到被解释变量的分布呈现出二值分布的特性,且可能存在“稀有事件偏差”的问题,因此,本文在这一部分构建“补对数—对数”模型。同样地,为便于解释系数,本文计算解释变量的边际效应,正如表3中模型7的回归结果所示,“自主式科研”和“参与式科研”对研究生的科研成果质量均产生了显著的正向影响作用,其中,“自主式科研”的平均边际效应为0.053,这表示在其他条件不变的前提下,有“自主式科研”经历的研究生产出高质量成果的可能性比没有“自主式科研”经历的研究生高5.3%。“参与式科研”的平均边际效应为0.054,两种科研参与模式对研究生科研成果质量的影响作用相差不大。
此外,年龄、性别、学位、班级综合排名也都会不同程度地影响研究生科研成果的质量,而科研时间占比和专业领域对研究生的科研成果质量无显著性影响。同时,除学位之外,其他因素对科研成果质量的边际影响作用均不及专门的科研参与训练。
表3 科研参与模式对科研创新能力的影响(客观产出)
科研创新能力培养是研究生质量教育的重要内容。本文以问卷调查数据为基础,探讨不同科研参与模式对研究生科研创新能力的影响作用。从实证分析结果可以看出,传统式的“参与式科研”对研究生客观科研产出具有显著的提升作用,但并没有显著提升研究生在创新能力提升方面的主观获得感受;新型的“自主式科研”,无论是在主观获得感受方面,还是在客观产出方面,对研究生创新能力提升的影响作用整体上都优于“参与式科研”,这一结论蕴含的政策启示如下:
第一,在研究生教育规模迅速扩张的同时,适当扩张教师规模,可促进科研训练作用的有效发挥。的确,教师指导在研究生科研创新能力提升方面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参与导师的课题研究能够赋予学生接受教师指导、系统地接受科研训练的机会,因此这也是我国传统上比较流行的一种科研训练模式。然而,伴随着我国研究生教育规模的迅速扩张,高校教师的规模并没有随之同比例增长。根据国家统计局网站公布的数据显示,2000~2017年,我国的研究生在校生规模由30.12万人增长至263.96万人,而普通高等学校专任教师数仅由46.3万人增长至163.32万人,高校专任教师与在校研究生之比由2000年的1.53逐步下降至2017年的0.62,教师对研究生的科研指导越来越乏力,再加上在当前创新发展的大背景下,教师的科研压力与日俱增,研究生能从教师那里获得的系统性科研训练的机会越来越少。在此次的调查问卷中,53.5%的研究生在就读期间没有参与过任何人主持的科研课题,而在有参与导师课题经历的学生群体中,承担最多的任务类型是搜集和整理资料以及撰写文章或报告,在整个科研过程中的撰写设计论证、调研组织与实施和数据处理与分析环节,研究生的整体参与度较低。
第二,在利用好“参与式科研”活动的同时,进一步加强和放大“自主式科研”对研究生科研创新能力的提升作用。研究生科研能力的培养起于作业式,即在接受课堂教学过程中利用课堂所学,感受科研的一般过程和方法,具有一定的启蒙性质[16]。学生参与教师命定的课题研究活动,承担一定的研究任务,接受教师指导,这可称为参与式,正如前文所述,参与式的科研训练模式对研究生科研能力的提升具有重要作用,但这种作用的发挥越来越受到师生比快速下滑的限制。当前,部分学校的研究生可以根据自己的研究兴趣,凭借自己的研究积累和研究经验,自主确立选题,开展独立自主的探索和研究活动,实现真正的自主式科研培养。但大部分高校的研究生培养还没有充分发挥“自主式科研”培养模式的效用,所以要推进研究生教育教学管理改革,加强和放大“自主式科研”对研究生科研创新能力的提升作用。对学生个体来说,自主式的科研训练才具有真正的科学研究的性质,能够帮助学生经历从选题到成果产出这一完整的科学研究和创新过程,全面而系统性地得到一次科研训练,从而全面提升研究生的科研创新能力,培养其科研潜力。
第三,重视研究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发挥“自主式科研”激发研究生开展科研创新活动的积极作用,挖掘其自我探索和研究的热情。受传统教育体制和教育观念的影响,一直以来,我国的研究生习惯于在教师的指导下开展科研活动,缺乏自主探索和研究的主观能动性。实际上,在研究生教育阶段尤其是博士研究生已经具备一定的理论知识和研究积累,“教学式指导”方式不应再扮演重要角色,他们需要在独立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方面得到更多的锻炼机会。而“自主式科研”一方面能够使研究生利用自身所学,感受知识运用带来的乐趣,另一方面也能够使其在自主探索和研究过程中,不断主动学习和完善知识体系,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体验并获得成就感,进而激发起开展科研创新活动的热情。据本文调查数据显示,47.2%的有主持科研创新课题经历的研究生表示其在科研创新能力提升方面收获极大,而仅参与过教师科研课题的研究生中,只有27.3%的研究生表示其在科研创新能力提升方面有较大收获,可见,自主式的科研训练能够给学生带来更高的主观获得感。
第四,合理配置高校教育资源,加大对研究生自主科研创新项目的投入力度。教师在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过程中,是不可或缺的重要因素,但是如何发挥教师的作用却是一个值得探讨的问题[17]。面对我国研究生教育师生比逐步下滑的现状,在传统的以教师为主导的“参与式科研”中,学生参与层次普遍较低,也无法得到全面和系统的科研训练;而在以学生为主导的“自主式科研”中,一方面研究生能够得到全面而系统的科研训练,有利于全面调动其开展科研创新活动的主观能动性,另一方面教师在其中只承担关键性的指导作用,也减轻了教师在学生培养方面的工作压力。因此,在有限的教育资源条件下,高校应加大对研究生科研创新项目的投入力度,扩大学生科研创新项目的覆盖面,让更多的学生能够在有限的学习期限内得到更加全面而系统的科研训练,进而更加有效地提升研究生的科研创新能力。同时,高校也应注重引导师生指导关系由传统的教师主体性向学生主体性转变,充分发挥研究生自身的主观能动性,培育其自主探索和研究的兴趣和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