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刘同
最近几年有一个词非常流行,叫做“风口”。何为风口?指的就是当下和未来一段时间内较为热门的行业或平台,它们的薪资高、发展前景好、升值空间广阔。甚至有一个说法,只要站对了风口,连猪都能飞。
茶余饭后,或者四下无人时,相信每个人都曾畅想自己最理想的职业发展路径。如果一边是高薪的风口,一边是自己感兴趣的工作,该如何选择呢?面对这个问题,有一个非常好的答案:如果风口刚好是你的兴趣,那么不用纠结,跑步前往;但若兴趣与风口相冲突,必须要做一个二选一的选择题,我的答案是兴趣。为什么这么说呢?我先跟大家分享一段我的亲身经历。
2010年,微信来到了我们的生活中,很快成为装机量十几亿的国民级应用;几年过后,依附于微信的全新信息发放平台——微信公众号出现了。几年前微信公众号开始火热,无论是周围的同事、朋友,还是耳熟能详的品牌、企业,都开始建立自己的公众号,每天在朋友圈各种写文章“斗法”。自然也有朋友建议我开一个公众号,说现在正是好时机,写你想写的,肯定效果不错。经过一些前期调研,我开始利用业余时间,开了几个公众号。一开始的效果确实不错,有时文章推送出去,24小时内的阅读量就有好几万。除了微信公众号之外,更多类似的自媒体平台也开始兴起。前前后后,我拥有过将近10个自媒体账号,每个都需要去经营、去更新。很快,无数犯愁的事向我铺面而来。如果一篇文章的阅读量低,原因到底出在哪里:标题取得不抢眼?排版不够好看?选题出了问题?还是我的观点有问题?写一遍文章只需要一个小时,起标题却需要两个小时:反问的、排比的、耸人听闻的、挑战底线的,为了博眼球吸引阅读,很多时候标题与内容没了关联。
为了打理公众号、自媒体账号,我每天额外投入好几个小时在电脑屏幕前。我问自己一个问题:我是真的喜欢写公众号吗?内心的声音告诉我说,不喜欢,只是觉得不写,就好像要被这个社会淘汰。这个想法一下使我惊醒,这不是我的兴趣,但一开始为了在所谓的风口上去证明我自己,我就给自己背上了一个巨大的负担。
在职场上和生活中,人们总是有某种惯性,喜欢把别人的目标作为社会的目标,把社会的目标作为自己的目标。表面上看,直接拿取别人的目标作为自己的目标好像挺节约时间,但是当你耗尽所有力气去做一件自己都不完全明白的事情的时候,不管最后的结果如何,都不会有太多满足感。所以,真的不是所有表面上看起来不错的事情都是好的,不是所有看起来有成效的事情都是你该做的。不是每一个看似热门的领域、职位,都是适合你的。
每个人的精力都是有限的,一旦失去自我,往小了说在职场原地踏步,往大了说是在失去自己的人生。反过来,如果你一开始做的是自己感兴趣的事情,就算初期不熟悉、进展缓慢,但有着兴趣这个内在的动力,会驱使你不断地想办法去成长、去进阶。一旦在兴趣的驱动下,在某个领域开启了自我管理模式,你这一阶段的职场规划就成功了一大半。所以,去做你真正感兴趣的事情,而不是去为了和别人抢机会。这个原则,是应该努力去践行的基本原则。
那么问题来了,怎样才能把兴趣和职业完美地结合起来呢?首先,你要学会判断什么是你的真兴趣。你可能会奇怪,兴趣还有真假吗?当然,郑重地给大家提个醒,职场上千万别掉到假兴趣的坑里。一项爱好,若不能投射到工作上,或是与工作产生联动,就只能算是生活休闲,而非工作兴趣。那什么才算是职场上的真兴趣呢?我给大家3个判断的指标:深入思考、行动模式、模糊界限。
举一个例子,去传媒公司面试的年轻人,99%都说自己非常喜欢传媒,于是有一道面试题便是,什么是“爱传媒”?一个真正爱传媒,把传媒当作工作兴趣的也许会这么回答:某某节目嘉宾说的每一个故事都很好笑,而在他们的每一期节目里,每一个嘉宾都会有两到三个故事保底,现场再挖掘、再爆料。而每一个节目应该多有 5 个机位,1个游机、1个摇臂,3个固定机位,同时还有轨道等等……
先不论答案正确与否,但是想做传媒的同学与喜欢看电视节目的同学的回答是不一样的。真的兴趣会引导你超越现象的表面,不仅仅停留在消遣上,你会想尽一切办法去深入思考。同样是看节目,有工作兴趣的同学会这样思考:为了提高收视率,我应该通过什么手段去吸引观众?在哪里加入什么桥段?我该看哪些书、咨询谁,才能找到传媒业发展的规律呢?他们会深入去了解电视节目的制作的工序和方法,进而产生自己的思考,而不是只能回答出“我超爱看综艺节目”这样的答案。
真的兴趣绝不是停留在脑海中的想象,它一定会驱使你去设立目标、去行动。以在一个新的行业求职,或跨界跳槽为例,当你真正能够获得某项工作之前,其实你可以做很多准备工作。假设你想要进入某传媒公司,需要先找到自己生活中能与之产生联系的东西:如果喜欢某部电影,你就可以为它写一些影评,通过自己的新媒体的账号发表,让更多的主创人员,或者目标公司的相关的人员看到。你可以为电影去做海报,甚至可以为电影剪辑预告片,展示出自己对于电影、作品的独特想法。当发现很长时间你的心中都只有一个想法,却从未付出过努力和行动,那就值得警醒了,这不是真的兴趣,只是日常喜好而已。是否会设立合理的目标和行动计划,得到反馈后,能否及时调整和复盘,这些都是判断真兴趣的重要指标。
最后一个判断指标是模糊界限:真的兴趣会让你的工作和生活的界限开始模糊,甚至重合。一个真爱传媒的人,你的上班是节目,下班也是节目,坐公交车是节目,等地铁也是节目。当有一天你发现你的生活等同于节目,却还感觉不到工作的压迫,那就是因为你已经征服它,让生活与工作之间的界限消弭了。
总之,当你能拥有深入思考、行动模式和模糊界限这3个标志时,那么恭喜你,你在职场上就开始了真兴趣的美妙之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