韦艺 (上海大学音乐学院)
黎锦晖作为中国近现代重要的人物之一,是值得我去钻研和学习的人物。他卓越、开阔的视野和高超的素养成就了他,并在音乐的道路上开创了新的音乐体裁如:儿童剧和流行音乐。孙继南先生在《黎锦晖与黎派音乐》中提到了黎派音乐,它应当是黎锦晖通过作品和表演所显示出来的具有独特特征的一类音乐,也必然有着自己的思想、创新方式和艺术风格。孙先生在第二章中刻意揭示了“黎派音乐”的特点,是“修身、爱国、益智、畅怀”四个方面。他作为近现代音乐史发展的标志性人物,由于他的作品与社会相勾连,国内外学者重视他的音乐理念和作品,现当代研究专家学者对他的研究逐步增多,说明黎先生在中国的地位也在逐步提高。
黎锦晖先生作为中国近现代历史大变革中的音乐教育家,在新文化运动中,“五四”精神对他的音乐作品产生巨大影响,迫使他在音乐艺术道路上有了自己的主张。他认为既要重视中国传统音乐技巧也要吸收外来音乐的元素,将两者相结合进行音乐创作,借用作品强调他的爱国情怀。他的爱国情怀不仅影响了周围的学生还通过作品感染了华侨,那些作品不仅风靡大陆还传播到香港和南亚地区。20世纪初期北洋军阀统治的中国一片混乱,能凝聚爱国的心是很艰难的事,但黎锦晖同志具有传统文人的品质,是被传统文化熏陶的知识分子,在面临文化和生存危机时会努力地宣传自己创作的新作品,激励国人的爱国心。他在五四运动这样大型的爱国救亡运动事件中,以一个开拓者的姿态出现,创新了表演形式和技巧。在二十世纪20年代的中国经济文化都受到猛烈冲击,传统文化的地位受到质疑,音乐家们受到各种文化冲击后有了新的音乐理想,如黎锦晖可能认为应该进行文化创新,尤其是对音乐方面的创新,他便从教育方式入手进行音乐改良,由传统的古代教育向西方现代教育体系过渡,创立了儿童剧这个音乐体裁,用西方体系的儿童剧来套入现代教育系统,但也不忘本土音乐,呈现出中西结合的音乐舞台剧形式。
他不仅是儿童歌舞剧的奠基人还是流行音乐的开创者,开创了流行音乐的历史先河,并向社会推广,在1927年前后发行的几首情歌在国内畅销,因为当时国情导致对他的评价变得褒贬不一,但站在时代的前沿回首过往,当今的人大多肯定了黎锦晖先生的音乐素养和他的音乐作品。称为时代曲的流行音乐是他将新音乐推向众人的歌曲种类,它是指时尚的、潮流的歌曲,涉及方面广阔,在当时是很好传播新文化的方式,如著名的作品《可怜的秋香》、《毛毛雨》、《寒衣曲》等。朱应鹏先生在自己的文献①中提到了一个观点,黎氏歌舞音乐中的三点进步倾向:一是“注重现在思想”;二是“表现人体的活泼、健康与美丽”;三是“注重感情教育——特别是爱的教育”。我认为这三个观点不论是在儿童剧还是流行音乐中都能体现出来,黎锦晖先生的教育思想对人、文化以及社会都有较深的影响。在黎氏音乐作品中,对广大青年的印象会更深刻,许多当年唱过或表演过黎氏歌舞的人,都念念不忘几十年前那些作品对幼小心灵留下的深刻印象。因为黎锦晖先生的作品注重感情教育和爱的教育,所以黎氏歌舞对幼儿心灵的滋润和对孩子们成长的哺育具有深刻影响。
黎锦晖在五四运动后一方面致力于国语运动的宣传和推广,同时选择从事儿童音乐教育,创作了儿童剧这一音乐体裁,推广了几部以八字四类教学为主张的儿童歌舞剧作品,无疑是我国近现代音乐创作的财富和后人值得研究的宝藏。儿童剧是对儿童的启蒙,美国的教育家杜威曾说过“现代教育提倡以儿童的活动为中心,使学校教育同儿童生活密切联系”,所以黎锦晖先生经历了中国教育的变革过程,将西周时期开始盛行的礼、乐、射、御、书、数等为重要教育形式的古代教育过渡到西方的现代教育体系,是以课程为主、有学位答辩、培养创造性思维的教育方式。从古至今文人的地位都很高,不论是曾经的状元还是如今的高学历人才,都值得众人尊敬。作为文人的黎锦晖先生在借鉴西方的同时不忘推行白话文(新诗体)的运用,还不与忘本土文化相结合。他的儿童剧绝大部分是通过神话、童话、寓言方式表达的,它的表现形式是西方的,但旋律和歌词是中国的,其中剧里会常常出现飞禽走兽等,它们都会在剧中被赋予人的性格和活力,这样的形式会对小孩产生吸引力且赋予想象力,培养他们的创造性思维。将剧情围绕“爱”开展,教育儿童从小就要懂得爱自己和爱别人。
在“五四”期间以“平民”为服务对象的一系列口号在此期间产生,黎锦晖先生的“平民音乐”教育理念开始萌芽,在此期间发表了《平民音乐新编》,并且主编《平民周报》提倡“平民音乐”。他认为从平民教育入手容易使群众接受,便积极推行平民音乐理念,黎锦晖先生的音乐活动从儿童歌舞剧到流行歌,从民间联谊性的“明月音乐会”到专业性的“明月社”,都表现了他所理解的面向大众百姓的“平民音乐”理念。儿童剧中的平民思想对儿童进行心智的启蒙,作品呈现出是对人性、对生命的尊重,融入的西方观念与儒家思想传统六德(智、信、圣、仁、义、忠)、六行(孝、友、睦、姻、任、恤)、六艺(礼、乐、射、御、书、术)的教育是不尽相同的。《麻雀与小孩》作为黎锦晖先生的第一部儿童剧,它通过小孩与大小麻雀的剧情,强调个人的重要性和尊重个人生命的重要性,传达了有爱心、重视人文精神的教育,同时传递“平民音乐”的观念。
《麻雀与小孩》是黎锦晖第一部儿童歌舞剧,对后世歌舞剧的影响巨大,作品演出同年也是黎锦晖开始展露才华的第一年,完成的成功之作还有《可怜的秋香》、《好朋友来了》等。其实早在1919年黎锦晖先生就已经在蔡元培先生主办的“北京大学音乐研究会”的活动中,担任“潇湘乐组”组长,通过乐组的排练演出,使他再次获得了一个学习民间音乐的机会,并发现民间俗曲竟然受到人们热烈的欢迎,想增强发展民族音乐的信念油然而生,同年又受五四运动的原因接受新文化,黎锦晖就借此机会传播新音乐文化,将西方的歌剧通过儿童剧的形式,渗透到自己作品中。在长久封建的时期来说,接受新文化对于习惯旧文化的人来说,不那么容易被人接受,所以眼界开阔的黎锦晖先生将针对儿童进行教育,更能被接受和传承。黎锦晖先生任职中华书局国语文学部部长,是负责编写小学国语教科书,出版了大量优秀的儿童文学读物,同时兼任“国语专修学校”的教务处主任,他便开设新颖的课外活动,不仅丰富学生学习生活,也逐步形成自己的音乐教育模式。第一部儿童歌舞剧《麻雀与小孩》经过不断的不断地探索和实践,在1921正式演出,也确立了黎锦晖的儿童歌舞剧从此诞生。
《麻雀与小孩》共有六个场景,分别是“教学”、“引诱”、“悲伤”、“慰问”、“团圆”。是按照故事发展情节取名而成,剧中慈爱的老麻雀和一只可爱的小麻雀住在小花园里,每天教小麻雀飞行,给小麻雀觅食,一刻不停地做着母亲的职责。可是有一天她觅食回来发现小麻雀找不到了,心急如焚地寻找着小麻雀,顽皮的小孩把小麻雀关进了笼子里,但还是心地善良询问老麻雀怎么了,得知老麻雀的悲伤心里还是过意不去,将心比心想到如果是自己母亲不见了,应该也会很难过,所以还是将小麻雀放走了,小麻雀和老麻雀团圆了。这样简短的儿童歌舞剧,三个角色就能呈现一部具有教育意义的歌舞剧,这就是儿童歌舞剧这个音乐体裁能快速发展并传播的意义。
在旋律方面是运用学堂乐歌的填词方式和借用学堂乐歌已创作的旋律,为了方便儿童剧作品更快地被人所熟知,不仅可以提高听众的兴趣,还可以加快创作作品速度。突破了学堂乐歌单调的音乐形式,加入西方歌剧的戏剧要素,形成了儿童剧这一音乐体裁。《麻雀与小孩》中第一个场景里的《飞飞曲》的曲调与沈心工填词的学堂乐歌《铁匠》基本相同,曲调源自外国儿童歌曲。
右图谱例中的旋律是相同的,但节奏有了变化,其中添加了休止符,节奏变得活泼起来,适合剧中小麻雀学飞行的形象,对飞行充满了希望和饱满的热情。歌词很简单,甚至有21个“飞”字,黎锦晖站在儿童的角度考虑到小孩子还不会很准确地咬文嚼字,这样简单的词与旋律相结合更容易被记住。小麻雀唱这一段的时候配合还有舞蹈动作,黎锦晖先生巧妙地将歌舞结合,更贴近西方歌舞剧的形式,因为在新文化运动中,学习西方先进文化是创作目的,将西方的戏剧形式添加到儿童剧中,用创新的方式渗透作品的教育意义。
这部儿童剧潜层的意义是告诉小孩子们要懂得保护动物,要有一颗爱心,深层的意义在于遵守“五四运动”提出的人文精神,重视人的精神,尊重人追求幸福的权利,是反封建主义思想的重要精神。初期作品风格大多以“爱”为核心,突破传统对“爱”的观念,因为“爱”字从前在传统私塾教育六德、六行、六艺中并没有单独提到过,大多是与“仁爱”相结合。“仁爱”是重视对其他的人或物更多的关爱,仁在先爱在后;“爱”作为单独的个体区别于“仁爱”的一点是人具有更高被尊重的权力,黎锦晖先生将“爱”字与音乐相结合,单独体现在作品教育意义中,这也反映出儿童剧与当时“五四”运动中提出的人文精神相契合。同时通过剧情传达了有爱心、重视人文精神的教育,传递“平民思想”的观念,与朱应鹏先生对黎氏歌舞音乐中的三点进步倾向的观点之一相符,即注重感情教育——特别是爱的教育。爱的教育需要从小培养,只有教育学生从小懂得爱,才能更好地爱自己和爱别人。
通过浅析黎锦晖儿童剧《麻雀与小孩》,我认为黎锦晖先生具有先进思想,他的爱国情怀感染了民众,且具有先声作用。创作的儿童歌舞剧之所以在二十世纪二三十年代能受到老百姓尤其是儿童的喜欢,是因为它能体现大众审美,满足了他们对歌舞剧的审美需要,传递“平民精神”的思想理念。“小兔子乖乖,把门开开。”这段大家耳熟能详的旋律,殊不知是黎锦晖先生儿童剧中的旋律。他以高层次的艺术品位与开阔的审美眼光相结合,表达“爱”的主题,影响一大批音乐家的创作理念。今天我们仍然在研究黎锦晖先生以及他的作品,虽然他生前受到不公正的评论,但他在中国近现代做的贡献功不可没。他一生坚守音乐家的责任,不放弃自己音乐理想,作品中能体会他热爱音乐、热爱祖国的情感。作为一个音乐平民教育先行者,把对祖国、对音乐的爱放入作品中,致敬坚守道德操守的伟大人物——黎锦晖。
注 释:
① 摘自朱应鹏《关于舞会的话》,载1930年7月27日《申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