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媒体视域下高校“网上共青团”体系的构建与思考

2020-07-17 16:17葛佳佳
知识文库 2020年14期
关键词:团委团员共青团

葛佳佳

2016年12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指出,做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要“运用新媒体新技术使工作活起来,推动思想政治工作传统优势同信息技术高度融合,增强时代感和吸引力”。在团中央2016年12月新发布的高校共青团工作改革方案也提出要加强高校的“网上共青团”建设。因此,新时代的高校共青团工作应该积极响应中央号召,以新媒体特别是微信公众平台为依托,不断创新,探索如何构建新媒体时代高校“网上共青团”体系。

1 高校“网上共青团”体系建设的现状

为了解目前互联网+环境下各高校共青团开设新媒体平台的现实背景、发展现状、基本要素和团队培养等的总体建设及运行机制状况如何,笔者对天津市主要高校大学生进行了问卷调查。调查时间为2017年9月-11月,调查对象为来自天津大學、南开大学、天津师范大学、天津外国语大学、天津美术学院、天津体育学院、天津职业技术师范大学、天津科技大学、天津现代职业技术学院、天津理工大学、中国民航大学、天津中医药大学等20所天津主要高校在校大学生。本调查共发放问卷600份,回收有效问卷579份,回收率为96.50%。在有效问卷中,男生163人(28.15%),女生416人(71.85%)。参与调查的579名大大学生中,大学生干部有342人,占总比例59.07%;非大学生干部237人,占总比例40.93%。其中,大一大学生289人,占总比例49.91%;大二大学生133人,占总比例22.97%;大三大学生121人,占总比例20.9%;大四大学生36人,占总比例6.22%。

其中,关于大学生是如何获知校园活动的,72.54%的人通过学校或学院共青团微信公众号得知,32.99%的人通过学校或学院共青团委官方微博得知,70.81%的人通过空间,朋友圈,贴吧得知,37.13%的人通过校内海报展板得知,72.71%的人通过学院通知,上传下达得知,12.09%的人通过共青团自办的报纸、刊物得知,6.91%的人通过中央、省级和本地共青团网站得知,13.99%的人通过其他途径得知。

当问到大学生是否会在学校或学院共青团网络公众平台参与互动这个问题时,7.77%的大学生经常会参加,43.7%的大学生偶尔会参加,35.06%的大学生很少会参加,13.47%的大学生从不参加。

通过以上几个调研数据可以看出,当前网络已经成为青年学生关注信息获取咨询的重要途径,有将近三分之二的学生通过学校共青团的各种新媒体账号来获取各类校园活动的信息,说明当前各高校团委的“网上共青团”建设初见成效,用户基数大。但是当前高校共青团“网上共青团”体系建设还不够成熟,关注各类团委微信公众账号和官方微博的学生刚刚过半数,其中仅有30%左右的学生了解“网上共青团”这一提法。同时有超过一半的青年学生很少参加或根本不参加学校学院团委组织的线上活动,经常参加的学生仅占本次调研人数的7.77%,情况不容乐观,从中也反映出了当前高校网络共青团建设缺乏对于学生的吸引力,没有很好地调动团员青年的参与热情。

2 高校“网上共青团”体系建设当前面临的不足

2.1 运行机制不健全,缺乏专业的管理运营团队

新媒体平台建设并没有配备专门的工作人员,而是由团干部兼职完成。传统的共青团工作更注重活动的开展而忽视了网络阵地的建设,特别是高校共青团在建立“网上共青团”体系的过程中由于资金、人员、管理等方面的限制,再加上本身对于“网上共青团”体系的不重视,导致高校“网上共青团”体系往往面临着平台运营机制僵化、缺乏专业的团队专门管理科学运营、平台内容设置陈旧、文章千篇一律、更新频率低、关注量少等问题,新媒体平台的建设流于表面形式,严重影响了高校共青团的网络体系的构建和工作的开展。

2.2 缺乏互动沟通的渠道,线上线下活动结合较差

由于团队人手不足导致“网上共青团”建设思路单一,思路单一导致互动形式单一,缺少线下线上的组合式活动。高校“网上共青团”体系的构建过程中往往面临着互动性较差,单向传播多,双向互动少等问题,青年团员的声音无法通过平台得到回馈,导致青年团员的参与热情较低,容易形成线上线下两张皮等现象。

3 高校“网上共青团”体系的构建与思考

如今在新媒体技术快速发展的背景下,共青团工作也需要紧跟时代发展潮流,顺应学生成长发展的新特性。探究如何将互联网技术与传统共青团工作相融合,打造“开放、平等、参与”的新时代的高校“网上共青团“体系。积极应对最新的发展变化,使共青团工作更接地气也更具有时代性,充分满足学生成长成才的需要,占领网络思想新阵地,主动适应和改变,打破过去僵化的沟通模式,用新时代的互联网思维去开展工作。主动适应和融入,不断学习与接受新事物,将传统共青团工作内容与“互联网 + ”相融合,将当前高校“网上共青团”体系进行科学的构建,尤其应该加大与青年团员的双向沟通,改变过去僵化体系,用互联网的新思维去开展工作和指导青年。

如何最大限度的发挥新媒体这一载体的优点,构建合理有活力的高校“网上共青团”体系,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3.1 建立科学的运营机制

构建学校团委微信与基层学院团委微信的网络工作平台群,增强覆盖面,联动性。改变以往高校团委微信平台孤军作战的模式,充分调动基层学院团委的参与活力,构建微信团建体系,通过体系的触角,深入到每一位青年团员身边,建立科学的运营机制。致力于将高校共青团微信公众平台打造成服务青年、引导青年的平台,增加与青年团员的互动性,每周定期更新,定期举行线下活动,全面提升平台的影响力和吸引力。通过新媒体平台的宣传效应,与线下活动进行线上线下的互动,相得益彰的增强新媒体平台的影响力。

3.2 建立拥有高校自身特色的精品栏目,树立品牌

运用青年团员喜闻乐见的形式和语言,撰写贴近青年团员学习和生活的文章。开设形式多样的专栏,运用鲜活的内容吸引团员青年的关注,不断创新,增加原创文章的比重。在平台建设过程中,根据不同高校自身的学校特色,对平台进行特色化建设,使平台更具高校特色,树立高校共青团微信平台的品牌形象。

3.3 加强队伍建设,培养一批具有专业知识和技能的运营管理团队

构建高校共青团微信平台需要一定的人力、物力的支持,从而加强队伍建设,提高队伍素质。高校团委可以一方面聘请具有一定新媒体运营经验的新闻学、传播学等领域的专业老师做指导,从专业角度提升高校共青团微信平台的科学性。

加强对运营团队的培训,定期通过开设讲座、讨论会等交流感想,提升业务水平,不仅是运营方式,技术能力,更要具有创新意识,政治意识和责任意识。另一方面可以通过招募学生记者和志愿者,建立属于自己的采编团队。按照团中央《关于推动形成共青团新媒体和文化工作系统化格局的通知》的要求,强化对新媒体工作的指导。要在学校的综合统筹下,从党员干部、学生干部、学生技术人员中选拔新媒体工作队伍。这样既可以给青年团员提供一个锻炼自己的机会,同时也可以解决高校团委人员不足,撰写文章不够贴近青年等问题。

3.4 加强舆论引导,做好信息筛选,把握正确的思想方向

弘扬正能量,制定网络文明公约,加强网络文明道德教育培养。对于负面信息要及时辟谣,敢于说不。作为高校共青团微信平台,必须坚守网络阵地,谨防不良信息影响青年团员的政治取向、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等,要坚持正确的价值引导,甄别不良信息,营造良好的网络舆论氛围。比如通过正面的人物故事、榜样事迹等帮助、引导青年团员建立正确的价值观念;通过关键节点的深度网文撰写,帮助青年团员学会辨别是非观念,立场坚定。

3.5 增强线上线下的互动协作,积极开展线上活动发起,线下活动落实

避免以往高校共青团微信平台建设过程中只注重网上内容发布,忽视线下活动开展等两张皮现象。将线上发布、宣传推广与线下活动开展、落实相结合,增强线上线下的粘合性。一方面通过线上宣传推广,扩大活动的影响力与知名度;一方面通过线下活动的开展落实加深活动的效果和作用。同时也应注意,线上平台的建设归根到底是一种工作方式的创新和拓展,不能顾此失彼,只注重平台建设,忽视传统共青团工作的好方法好思路。只有真正将二者统筹结合,才能真正将平台的作用发挥到最大化。

(作者单位:天津外国语大学欧洲语言文化学院)

猜你喜欢
团委团员共青团
最勇敢的决定最美丽的少年
“全国五四红旗团委(团工委)”名单(共三百一十二个)
“全国优秀共青团干部”名单(共三百五十七人)
团员想入党怎么办
共青团十八届中央委员会委员、候补委员名单
文化扶贫榜上有名
批评艺术十则
《简化转接组织关系手续的通知》是否适用于大专院校
共青团要成为“青年之家”
介绍人要不断关心新团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