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付平(中石化天津天然气管道有限责任公司,天津300450)
我国作为天然气消费大国,近几年来天然气消费量快速攀升,推动基础管网设施建设加速,导致管网建设过程中增加许多新的安全管理问题。直接作业作为管网企业施工过程中重要环节,由于作业地点分散、作业环境危险性高、作业环节危险因素多、作业人员繁杂等原因[1],意外事故时有发生。如何优化直接作业环节的过程监管,实现直接作业标准化和透明化管理成为直接作业环节管控的重要途径。
随着科技的进步,信息化、智能化技术在安全管理方面的应用逐渐成熟,通过技术手段实现直接作业环节智能监管成为可能,研究和开发基于信息化和智能化技术的直接作业环节信息管理系统对于强化直接作业环节管控具有重要价值。
天然气管网输送介质为易燃易爆物料,输送距离长,沿线施工点多面广,管道企业工程建设和管理运营包含大量直接作业,涉及用火、临时用电、进入受限空间、高处、动土、起重、盲板抽堵、管道清管、内检测等作业内容,导致直接作业环节危险性大,技术要求高。同时,直接作业环节具有严格实施流程,各实施阶段存在大量风险管理工作,管控难度大。目前,管道企业直接作业管理主要存在以下问题:
直接作业要求相关人员具有相应的技术能力和安全意识,而管道企业工程建设多采用工程承包、劳务分包及劳务派遣等用工方式,承包商单位作业人员多为流动人员,此类人员素质参差不齐,又缺乏必要的安全教育培训,导致作业人员安全意识薄弱、安全技能缺乏[2],同时作业人员无证、假证、证件过期等情况时有发生。
作业票作为直接作业实施重要凭证,具有规范作业内容重要功能。在直接作业实施过程中,作业票据管理存在的问题主要包括四方面:无作业票作业;超作业票期限作业;超作业票范围作业,虚假签发作业票作业。
为加强直接作业环节安全管理,规定作业票申请前要进行JSA 分析,必要时需要编制施工方案,作业现场要严格执行技术交底和安全交底等安全管理措施,现实实施中则存在监护人和签发人履职不到位、安全管理程序缺失、措施执行力不强等现象[3]。
作业票审批有严格的程序和要求,必须遵照执行,管道企业由于工作线路长,深入现场困难等原因,部分企业直接作业审批流程走形式现象依然严重。作业票签发仍存在代签、假签、不在作业现场签字等现象。
结合信息化手段和先进技术,开发直接作业信息化管理系统,实现直接作业由线下实施到线上运行的转变,作业票由纸质向电子化转变,可规范直接作业流程,提升直接作业管理水平。针对管道企业直接作业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拟实现以下功能:
直接作业过程全流程线上进行,实现作业票信息化管理,优化传统纸质作业票审批流程和审批方式。
建立作业人员资质数据库,实现人员资质信息化管理,可通过人脸识别调取现场作业人员资质信息,同时能够对人员证件过期情况进行预警。
实现作业审批流程线上进行,实现全过程留痕,确保作业审批流程和安全管理程序无漏项。
通过人脸识别和人员定位技术实现现场签发作业票,保证签发人员必须在作业现场,杜绝代签、假签和异地签发现象的出现[4]。
作业现场布置移动式摄像头,摄像头具有远程信息传输功能,对于正在作业现场,通过手机移动端可调看现场作业状况,实现现场监控和远程查看。
系统基于B/S 架构开发,电脑端功能与移动端功能配合应用,实现作业票据线上申请审批。作业流程划分为作业票申请、作业票审批、现场交底、采样检测、生成作业票、作业票签发和完工验收七个步骤,实现直接作业票全流程管控。直接作业管理系统流程参见图1.
基础信息管理为系统基础,包括管理人员信息、证件信息、承包商信息、作业票据信息等内容[5]。申请作业人员在电脑端发起作业申请,上传JSA分析结果附件和施工作业方案。
作业申请人在电脑端发起申请后,作业审批人员在移动端查看管辖范围内的待审批作业票,对符合作条件的作业票进行批复。
图1 直接作业管理系统流程框架
作业计划时间前作业票签发相关人员抵达作业现场,由施工单位技术人员向作业人员进行技术和安全交底,并通过移动端拍照留痕,并提交到系统。对于需要进行采样检测的作业,需同步开展采样检测,并将采样检测结果输入至系统中。
作业票由作业申请人现场填报作业人员相关信息后生成,作业票由监护人员进行安全条件确认签字和签发人签字后签发。为保证签字人现场签字,通过人员定位和人脸识别实现定位签发,证件真伪通过OCR证件识别比照基础信息库信息和外部查询网站信息识别。
作业完工后,监护人现场定位签字验收。作业流程从现场交底到完工验收全程实现视频监控,具有权限的用户可通过移动端远程查看现场作业场景。同时具有权限用户也可在GIS地图查看作业分布情况。
当作业完工验收后,作业票据及相关信息会上传至系统,系统会对作业情况进行分析,形成分析报告。
直接作业信息管理系统的开发应用,能够规范管道企业直接作业流程,解决目前作业环节中存在的关键问题,实现直接作业管理现场透明化、作业标准化、系统信息化,颠覆直接作业传统管理形式。对于提升和优化直接作业的安全管理,保障直接作业作业过程安全具有重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