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末的一天,随着北京疫情防控级别的下调,外地进京人员不再强制居家隔离十四天。几位家在北京的国羽球员得以请假回来探亲,张楠便是其中之一。
得知张楠回到北京,我们着实小小地兴奋了一下,因为可以约他面对面地做一次采访了。要知道,因为疫情的阻隔,我们已经太久无法与一直在北京之外封闭集训的国羽亲密接触了,而张楠恰恰又是本期杂志我们选定的封面人物。
和张楠相约在北京五道营的一家咖啡馆内,封面拍摄加采访,忙乎了一个上午。五道营紧邻雍和宫,是北京现在为数不多基本保持着原汁原味的胡同。近年来,胡同里开了许多的文青气息浓厚的咖啡馆、餐厅,因而成了许多年轻人喜爱的打卡地。然而,因为疫情,这里比平时冷清了许多。小编最初将封面的拍摄地选择在这里,主要是喜欢这里传统与现代交融的调调。而当张楠出现在这里时,作为土生土长的北京人,他竟然与这里的氛围有着天然的契合,因而拍摄进行得相当顺利。
之所以选择张楠做这一期的封面人物,主要想听他聊聊这一年来的心路历程。作为伦敦奥运会和里约奥运会的两届奥运冠军,张楠现在正在为自己的第三次奥运征程尽最大的努力。然而,去年他却遇到了迄今职业生涯中最大的挑战,男双被拆对、混双基本被要求放弃,张楠不得不带着年轻的男双新搭档重新出发。从7月开始,张楠和新搭档开启了近乎疯狂的抢夺奥运积分的旅程。从白俄罗斯到日本的秋田,一路打了太多级别很低的比赛,到了许多他此前从未到过的地方。然而,一路辛苦走下来,张楠目前的东京奥运前景越来越不乐观,即使现在东京奥运会延期一年举办,他仍然有极大的可能无法站到东京奥运会的赛场上。
或许会有许多人不太理解张楠为何还要执着于奥运会这个目标,参加了两届奥运会,混双和男双都拿过冠军,以他的成就,大可不必再为参加东京奥运会而如此搏命了。然而,在采访中,张楠则明确表示,东京不是他梦想的终点,以他的年纪,只要身体没有问题,他还想一路打到四年后的巴黎奥运会。
张楠属于少年成名,虽然已经拿过两届奥运冠军,但1990年出生的他其实今年刚满30岁,作为男双运动员,仍然是最好的年华。如果没有去年经历的那段波折,张楠的第三次奥运之旅应该会走得较为平顺。但是,竞技体育的残酷就来自于突如其来的变故。尤其是双打选手,不仅要自己做到最好,还要有和自己目标一致并且和自己一样为了目标而倾尽全力的搭档。张楠坦承自己从未想到过东京奥运周期会如此艰难,自己会陷于目前这种尴尬的境地,一度也曾迷茫,但从未想过放弃。原因很简单,他喜欢羽毛球,还可以从中找寻到乐趣。
在国家队,张楠一直是最勤奋的选手,是总在最后结束训练的那个人。但每每听到教练对年轻队员说向张楠学学这类话时,他又会觉得很尴尬。他说加练是因为自己觉得需要,并不是想给谁谁做榜样。对于羽毛球,张楠的爱很纯粹、很简单,也因此少了很多对于赛场之外人和事的计较,也因而可以很快地说服自己坦然接受现在的处境,继续在追逐羽毛球梦想的路上奔跑。
无独有偶,在采访完张楠之后的几天,我应邀去了一次位于北京顺义的熊国宝羽毛球学院,见到了多年未见的熊国宝。让我惊讶的是,已经58岁的熊国宝依然保持着运动员时的身形。那天下午他刚从南昌来到北京,下了飞机直奔球馆,直接拿起球拍就上場开打。那天,他和他的一位20出头的弟子对阵,一局31分,两人真刀真枪地干,最终熊国宝仅以29比31惜败。像这样的对阵,熊国宝几乎每天都要来上一场。而且自从加了他的微信后,每天看朋友圈,都会看到他发的自己练体能、打比赛的小视频,天天如此。
熊国宝说自己的生活很简单,每天的主要内容就是打球、教球、做一些与羽毛球有关的事情。自己干不了别的,也不愿意干别的。对于羽毛球,他的爱很简单、很纯粹,也因此很快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