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驻波兰特约记者 江北
波兰在上周日举行了总统选举的第二轮投票,这场因疫情而延期两个月的选举最终以现任总统杜达成功连任结束。不过,这场选举并没有尘埃落定,另一位总统候选人、华沙市长恰斯科夫斯基计划向最高法院提起抗议,指责执政党违反竞选规则。双方都指责对方操纵媒体,干预竞选。
这是波兰政治民主化以来最激烈的一次大选。按照官方公布的结果,杜达获得51.03%的选票,恰斯科夫斯基获得48.97%的选票,最终票数相差仅约42万。由于恰斯科夫斯基在波兰16个省中的10个都领先,最终结果对他来说自然“意难平”。而这次选举也是观察以波兰为代表的中东欧国家民主转型、欧美角力的一个窗口。
这两位总统候选人在选举政见上南辕北辙,基本反映出波兰国内的保守派与自由派、亲美派与亲欧派、中老年选民和年轻选民的分裂。作为一个宗教氛围浓厚的国家,杜达所代表的捍卫传统家庭和宗教价值、反对移民、反对性少数群体的立场,能够得到一大批选民支持。这也是为什么新 冠疫情暴发以来,执政党支持率下降,杜达突然开始谴责性少数群体和欧盟媒体——他要确保保守主义和右翼势力的基本盘。
这也是欧盟和美国角力的预演。欧盟内部一直存在所谓新旧欧洲之别,近些年来以波兰为代表的中东欧国家在越来越多的议题上与西欧国家产生分歧。尤其是英国脱欧、新冠病毒肆虐,使得欧盟面临的局面更加复杂,是团结共进还是失效分裂犹未可知,而波兰则成为美国在欧盟内部打下的一个楔子。波兰目前从欧盟获得大量援助资金,暂时仍不会与欧盟反目。但杜达在选前闪电访问白宫,并承诺加快让撤出德国的美军进驻波兰,都反映出波兰将成为美国的重要抓手。
记者注意到,这场选举也反映出当下西方民主制度的一些困境。人口3800万的波兰这次有2000多万人投票,创下历史新高。与此同时,农村选民和城市选民、东部选民和西部选民、老年选民和年轻选民都出现严重的分裂。杜达赢下的6个省都是波兰东部经济相对落后的地区,选票集中在农村和郊区,恰斯科夫斯基赢得的10个省是西部靠近德国、相对发达的省份,选票集中在城市。
从某种意义上说,波兰经历了一场“农村包围城市”式的选举。这样的选举从美国到印度,从土耳其到匈牙利,已非第一次出现,意味着西方选举制度在精英与民粹之间日益撕裂,将出现很多难以预料的走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