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汤 莹 付 伟 贡雪芃 刘 东
新型冠状病毒因2019年12月湖北省武汉市不明原因病毒性肺炎病例而被发现[1]。国家卫生健康委将该病毒引发的肺炎统一称为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简称“新冠肺炎”,已纳入《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规定的乙类传染病并采取甲类传染病的预防控制措施。疫情发生后,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并作出重要指示,要求各相关部门和地方必须高度重视,全力做好防控工作。
疫情发生以来,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以下简称“同济医院”)积极响应党中央的号召,主动提出将中法新城、光谷2个新院区整体改造成新冠肺炎定点收治医院,共收治2 000多名重症、危重症患者,成为武汉集中收治重症患者最多的定点医院[2]。如此数量庞大的重症、危重症患者,给医院药学工作带来巨大挑战,迫切需要有效的药事管理应急体系支撑临床治疗。本文对同济医院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中药事管理应急体系运行的基本框架与成效进行探讨与阐述,为规范突发事件的药事管理应急体系提供基本思路。
面对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同济医院主要经历了3个时期。
(1)发热门诊和常规门诊并存期。2019年12月以来,不明原因肺炎疫情快速变化、形势严峻,发热门诊从平日的日均50人,突增到近千人。同济医院12月底立即在主院区着手扩充发热门诊及隔离病房,最终形成5层专区作为发热门诊就诊区。在医院统一规划部署下,发热门诊看病全程在隔离区内完成。药学部也立即增设发热门诊药房,最大限度地方便发热患者就诊,避免院内交叉感染。
通过对发热门诊药房场地布局、设备设施调用、网络信息调试、用药需求、人员安排与安全防护等工作高效有序实施,2020年1月7日,发热门诊药房正式启用。自发热门诊开始以来,药学部克服多方困难配备了新冠肺炎诊疗指南的必备药品,同时还保证了常规门诊和住院患者用药的供应保障。
(2)中法新城院区改造之后。2020年1月24日,湖北省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指挥部发布通告,启动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一级响应。1月25日,中法新城院区被指定为“武汉市新冠肺炎重症及危重症救治定点医院”。时值春节,又逢疫情,1月25日晚改造工程正式开工,27日中法新城院区部分隔离病房改造完成。药学部同样面临严峻的考验。重症救治定点医院病房环境存在大量病毒,药品配置环境无法得到有效保障。护理工作繁重,若同时兼顾配药工作,不仅笨拙的防护装备不便操作,且无法进行三查七对,容易产生用药安全问题。在此情况下,药学部紧急对静脉用药集中调配中心(PIVAS)工作流程与住院药房流程进行整合和再造,应对中法新城院区对药品供应的特殊需求。
(3)中法新城和光谷院区都被征用为新冠肺炎定点医院。2月7日,中法新城院区和光谷院区都被征用为新冠肺炎治疗定点医院后,新冠肺炎患者得到集中隔离救治,主院区对非新冠肺炎患者也提供医疗服务,逐步实践在互联网上提供医疗和药学服务。早在1月24日,为应对日益增多的发热患者,缓解就诊压力,避免交叉感染,同济医院多位专家主动提出开通发热门诊免费“在线问诊”功能为广大疑似患者及轻症居家隔离患者提供诊疗咨询服务。之后,同济医院进一步优化“在线问诊”流程,在原有基础上增设视频问诊、电子处方开具及药品邮寄等工作,建设网络云门诊,为慢性病、复诊患者提供安全、便利、全方位服务。
为保障疫情期间药学部感染预防与控制工作的有效实施,并提供有效药学服务保障,在医院工作小组的领导下,药学部成立应急工作小组,制定相应工作流程。2019年12月底~2020年1月初,药学部主任例会多次讨论疫情发展以及药品供应保障的应对策略,启动《药学部制度》的突发事件应急预案。1月7日,在药学部年终总结会上,首先传达医院疫情防控工作会议和个人医疗防护工作精神,立即规范消毒、隔离和防护工作,根据实际工作的不同暴露风险,对人员进行安全防护,确保防护到位。
为确保疫情时期药品的供应保障,药学部在参考抗“非典”期间采购药品品种的基础上,结合此次疫情特点,紧急制定了预防和治疗药物目录,确定紧急备用药品种、数量,制定和审核采购计划。药学采购人员提前沟通药品采购渠道,进行市场调研,保障疫情期间药品供应,尤其是《新型冠状病毒肺炎诊疗方案》[3]中提及的防治药物及消毒剂的供应。
为进一步细化工作和明确责任,药学部应急工作小组又细分为5个专业小组,即药品供应组、药品调剂组、自制制剂组、药物治疗支持组和学科宣传组,以保证在突发事件发生时的药学服务质量。药品供应组由药库、西药房、中药房相关人员组成,直接领导者为药学部主任,负责全院药品的供应保障,以及外购、捐赠药品的质量控制。药品调剂组由三院区住院药房、门诊药房、中药房组成,直接领导者为药学部主任及调剂部门负责人,负责常规药品的调剂和发热门诊药品的使用和管理;疫情阶段对用药病区实行送药到位,对员工实施有效防护。自制制剂组由制剂中心成员组成,直接领导者为制剂中心负责人,负责自制制剂的供应保障。药物治疗支持组由临床药学室和研究室成员组成,直接领导者为研究室和临床药学教研室负责人,负责收集、整理、传递新冠肺炎治疗中的合理用药、不良反应等相关信息,推荐新的治疗药物和治疗方案,研究、开发新的防治药物。学科宣传组由临床药师、各调剂部门、制剂中心选取相关人员组成,直接领导者为药学部主任,负责传递新冠肺炎相关的专业药学科普信息,宣传疫情防控工作中药学部的先进人物和事例。
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形势严峻,药学部可能面临工作人员的保障问题、药品紧急供应问题、患者用药安全问题、科普宣传问题等[4]。针对以上问题,同济医院提出药事管理应急体系的基本框架(图1)。
2.2.1 应急药品供应保障机制。根据新型冠状病毒的病原学研究进展、传播途径,以及疾病的病程特点及临床表现,紧急制定了新冠肺炎防治药物目录,并提前部署,保障疫情期间抗病毒药物阿比多尔、金叶败毒颗粒等药品供应。各药房需对药品库存进行日报制管理,查漏补缺。通过监测每日防控药品消耗情况,以此预判临床防控疫情的动态,及时报送有关部门。
图1 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医院药事管理应急体系基本框架
2.2.2 安全用药与监测机制。突发事件期间保障药品质量和患者安全的管理活动至关重要。新冠肺炎药物防治不仅要关注抗病毒药物的使用,更重要的是要处理好药物之间的相互作用。密切监测对于试行指南推荐药物和未上市药物使用的不良反应,并积极向国家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中心上报信息,加强信息共享与沟通,对内通过药讯、会议、报告等多种方式提示临床及行政管理人员。
2.2.3 药物治疗支持响应机制。为积极应对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和应急处置工作,临床药师应充分发挥药事服务职能,为临床一线工作人员的救治工作和社会公众的药学服务需求提供及时且必要的专业支持。药学部加强疫情期间药物治疗支持的应急响应,根据不同病情、不同人群制定药学监护重点与规范(图2)。
2.2.4 人员保障机制。确保足够的人员在一线奋战是做好防控工作的基础。在中法新城院区和光谷院区确定为新冠肺炎重症患者定点收治医院之后,一封封“请战书”递向了药学部。药学部各位主任和书记带头坚守岗位,党员们带头主动放弃休假返岗战斗,他们有的辗转返汉,有的夫妻双双奋战在一线,有的在封城最后时刻在高速路口递出孩子后迅速返岗。
2.2.5 学科传播机制。在做好新冠肺炎防治药品供应保障工作的同时,药学部十分重视学科影响力的打造,成立了由主任负责专门的宣传小组,负责新冠肺炎相关的专业药学科普工作,宣传疫情防控工作中药学部的先进人物和事迹。
图2 药物治疗支持重点与规范
药学部根据临床需求,及时制定并实时更新新冠肺炎治疗药物目录,并根据目录紧急采购和调拨药物。目录涉及药品多达300余种,涉及抗生素、抗病毒药物、麻精药品、气管插管必备药品、中成药、营养支持药品、临床急救常用药品,以及作用于呼吸系统、消化系统、心血管系统等治疗基础疾病常用药品。
此次新冠肺炎目前尚无抗病毒的特效药。现代科学研究证实很多中药具有很好的抗病毒作用[5-6]。根据在“非典”时期同济医院使用自制制剂金叶败毒颗粒可有效预防和治疗SARS病毒感染的经验,在此次新型冠状病毒疫情爆发初期,同济医院药学部预先安排制剂中心对金叶败毒颗粒进行扩大生产。这既保证了本院患者及医务人员的防治用药,又补充了市场的供应。武汉新冠肺炎诊疗专家组及湖北省医疗专业组等专家根据临床实践,总结出“阿比多尔+金叶败毒颗粒”的方案可作为一般患者隔离期的推荐用药,金叶败毒颗粒被纳入湖北省卫生健康委防控新冠疫情储备用药。随后,广东、河北、福建、安徽4省也将其列为防控新冠肺炎疫情储备用药,成为全国多地慈善机构点名接收捐赠的药品之一。此外,同济医院自制制剂中另一个特色品种鱼腥草滴鼻剂也具有清热解毒和辅助治疗病毒感染的作用,用作鼻腔和耳腔的清洗比刺激性强的消毒剂更为合适。对此,制剂中心也对其进行了一定程度的扩产。
药学部除了负责新冠肺炎治疗用药的供应保障,还承担着非新冠肺炎患者用药的调配。为避免交叉感染,药学部在医院的统一安排下,采用互联网+药学服务模式,为同济医院“在线问诊”的慢性病、复诊患者提供药品邮寄服务。
2020年2月11日,中央电视台新闻频道现场连线同济医院药学部,药学部代表向全国人民介绍了此次抗击新冠肺炎疫情战役中同济医院药学部所发挥的重要作用;随后也对中法新城院区PIVAS的工作流程进行了详细报道。同时,湖北卫视、健康报也对药学部的防疫工作进行了专题报道。
药学部充分发挥微信公众号的宣传作用,平均每天都有新冠肺炎抗疫行动的工作报道。针对疫情期间知识科普信息较少的情况[7],药学部学科宣传组通过微信公众号推出一系列文章,包括医护人员防护要点和心理辅导、重点人群的防护要点、新冠肺炎药物防治系列等,社会反响良好。在加大科普宣传的同时,也提高了同济医院药学部的学科影响力。
临床药学是现代医院药学的核心,是药学与临床相结合,面向患者,以患者利益为中心,确保患者用药安全、有效、经济为主要内容的应用科学[8]。疫情期间,药学部临床药师积极参与发热院区的药品保障工作,从大年初一就和病区药师一起完成PIVAS和住院药房的流程优化。
同济医院收治的重症患者比例高达85%以上,很多患者合并其他基础疾病,如糖尿病、高血压、痛风、慢性肾功能不全等。药学部迅速组建新冠肺炎患者药物治疗支持团队,及时整理出临床静脉用药品溶媒相容性、药物相互作用检索等工作表,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实用工具;临床药师积极参与会诊和相关病例讨论,分析用药方案,结合最新文献进展和患者治疗效果进展提出药物治疗建议。
在医院被征用为新冠肺炎定点医院后,1月25日药学部迅速调配24位药师与护理部的护士共同组建新冠肺炎静脉用药集中调配中心,24小时轮班值守。2月7日,向光谷院区调配23位药师,保证24小时药品供应。药学部会同其他科室迅速研究并整合了原住院药房和PIVAS工作流程,探索并制定了“一审五核对”的药品调配节点控制流程,覆盖从医嘱审核审方、调配、核对、贴签、入仓、混合调配、出仓成品复核、分拣打包、输液配送,各个环节严格把关,保障每位患者的用药安全。
“一审”是指药师在接收到医生开具的住院医嘱以后,先根据专业的药学知识,审核处方的合理性和安全性。如果发现异常医嘱,则联系临床医生沟通确认或者要求更改医嘱。“五核对”分别是第一道调配核对、第二道摆药分拣核对、第三道贴签核对、第四道入仓核对、第五道成品输液出仓核对,确保每袋输液的质量安全。
当前,药事管理模式已经由保障供应型向技术服务型转变,现行药事管理不仅是对药品采购、贮存、分发过程的管理,更涉及不合理用药干预、药学监护、不良反应监测等领域[9]。药师需要了解新冠肺炎的诊断过程(病史采集、体格检查、实验室检查、辅助检查等)以及知晓治疗指南和临床路径,以利于与医护人员密切配合和对不合理用药进行干预[10]。
针对新冠肺炎疫情的防控,同济医院临危受命,在极短的时间内收治2 000多名危重症患者。因此,药学部在保障药品供应的前提下,结合实际情况,重点从文化和思想、领导和团队、体系和质量控制、创新和未来等方面打造创新的药事管理模式(图3),以适应突发事件中药事管理的要求。
图3 突发事件中同济医院创新药事管理模式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同济医院药学部近年来十分重视科室同舟共济的文化建设和药师管理能力的培养。在此次新冠肺炎抗疫防治行动中,科室领导班子针对实际情况,在启动现行药事管理制度中的突发事件药事管理应急预案基础上,密切跟踪疫情的变化情况,充分分析,及时应对;科室骨干药师创新性地进行应急情况下药事管理服务实践,保障了新冠肺炎临床预防和治疗的需要,促进了药事管理应急能力的提高。医院将秉承“格物穷理,同舟共济”的同济院训,做好医院药学学科建设,将药事管理理论与实战能力相结合,注重药事管理服务质量提升,为提高我国药事管理整体服务水平提供“同济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