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倩
郑州市第七人民医院普外二 郑州 450000
上消化道穿孔是消化科的常见急腹症,临床治疗主要以手术治疗为主,常规的开腹修补术治疗对患者的损伤较大,而且术后并发症较多,不利于患者的预后与转归[1]。近年来,随着微创理念和腹腔镜技术在临床中的广泛应用,腹腔镜修补术在上消化道穿孔治疗中得到了进一步应用[2-3]。但是,随着医师手术技术的提高以及手术适应证的放宽,术后切口感染的发生率也随之提高,严重影响手术治疗效果,甚至引起医疗纠纷。为此,本研究回顾性分析我院腹腔镜上消化道穿孔修补术治疗的老年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腹腔镜老年上消化道穿孔修补术后切口感染的相关影响因素,现报道如下。
1.1临床资料回顾性分析我院2017-03—2019-03间对321例行腹腔镜上消化道穿孔修补术治疗的老年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男175例,女146例;年龄66~87岁,平均69.46岁。穿孔时间1~33 h,平均5.64 h,穿孔部位:胃163例,十二指肠158例。纳入标准:(1)经消化道X线检查确诊;(2)自愿参与本组研究,签署相关知情同意书。排除标准:(1)有腹部手术史者;(2)肝肾功能障碍者;(3)合并恶性肿瘤者;(4)腹腔镜操作禁忌证。根据术后切口感染情况将其分为感染组(34例)与对照组(287例)。
1.2方法通过Excel建立患者数据库,分析性别、年龄、BMI、合并糖尿病、吸烟、手术时间、营养不良等相关因素与腹腔镜老年上消化道穿孔修补术后切口感染的相关性。
1.3统计学分析数据通过统计学软件SPSS 20.0进行分析。计数资料以百分数表示,采用χ2检验;多因素分析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检验水准α=0.05。
2.1单因素分析年龄、BMI、合并糖尿病、吸烟、手术时间与营养不良等因素与腹腔镜老年上消化道穿孔修补术后切口感染的发生相关,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腹腔镜老年上消化道穿孔修补术后切口感染单因素分析(n/%)
2.2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经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年龄>70岁、BMI>25、合并糖尿病、有吸烟史、手术时间>60 min是腹腔镜老年上消化道穿孔修补术后切口感染的独立影响因素(P<0.05),见表2。
表2 腹腔镜老年上消化道穿孔修补术后切口感染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
腹腔镜上消化道穿孔修补术具有微创、术中出血少、手术时间短、术后恢复快等优势,目前正逐渐取代传统开腹手术,在临床中广泛开展[4]。腹腔镜上消化道穿孔修补术术野清晰,术中操作均在套管保护下进行,能够减轻术中操作对周围组织的损伤,同时在腹腔镜下能够将膈下、盆腔的积液,避免腹腔残余感染分泌物污染切口,从而控制切口感染的发生[5];此外,腹腔镜上消化道穿孔修补术可以避免肠管、大网膜腹壁粘连与腹腔脓肿的发生,有助于术后胃肠功能重建,从而减少住院时间。但是,近年来,大量临床调查发现[6-7],老年患者在腹腔镜上消化道穿孔修补术后切口感染的发生率较高,不仅会影响患者的术后康复,而且还会提高住院时间与住院费用,增加家庭经济负担,同时会激发医患矛盾。
本文研究中,经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年龄>70岁、BMI>25、合并糖尿病、有吸烟史、手术时间>60 min是腹腔镜老年上消化道穿孔修补术后切口感染的独立影响因素。老年患者由于自身机能低下,免疫系统功能减退,而且多伴有慢性疾病,因此术后对细菌的侵袭耐受下降,从而促使切口感染的发生。BMI较高的患者由于皮下脂肪层较厚,术后脂肪液化、坏死的情况较多,为细菌定植提供条件,而且肥胖患者在缝合存在死腔、积血等问题,为感染的发生埋下隐患[8-9]。同时,血糖水平较高的患者的白细胞功能与纤维母细胞修复功能较差,使切口愈合时间变长,而且切口容易裂开,利于细菌生长,增加了感染的风险。有吸烟史的患者,在尼古丁的作用下,血管收缩性下降、血流速度相对较慢,不利于氧气的传送,而且吸烟会降低机体的抵抗力,导致切口感染。因此,在老年上消化道穿孔患者的治疗中,要在术前对患者的身体状况进行综合评估,纠正血糖与选择合适的手术时机,术中由经验丰富的医师进行手术,尽量缩短手术时间,从而控制切口感染的发生[10]。
综上所述,老年上消化道穿孔患者腹腔镜修补术后切口感染的发生与患者的体质因素及手术时间密切相关,应尽量缩短手术时间,并在护理中应加强针对性干预,以控制切口感染的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