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智龙,唐 荣,王晓敏
江西省抚州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江西抚州 344000
手足口病(HFMD)是由多种肠道病毒引起的急性传染病,多发生于学龄前儿童,5岁以下儿童发病率最高。HFMD主要临床表现为发热,手、脚和口腔等部位出现疱疹,重症者甚至呼吸困难,心脏骤停,出现死亡。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在2008年已将HFMD纳入法定传染病管理。目前,已发现有20多种型别的肠道病毒能够引起HFMD,以肠道病毒71型(EV71)和柯萨奇病毒A16型(CoxA16)最为常见[1-2]。本文通过对抚州市2016-2018年送检的2 072份咽拭子标本进行分析,旨在及时掌握本市HFMD的病原学特征和流行情况。
1.1一般资料 选取2016-2018年抚州市各区县医疗机构送检的临床诊断为HFMD患儿的咽拭子标本共2 072份。其中男1 335例,女737例;年龄1个月至23岁。所有标本均按要求运送和保存。
1.2仪器与试剂 RNA提取采用Promega公司生产的核酸自动纯化仪及配套试剂盒(Maxwell 16病毒核酸纯化试剂盒);未分型病毒(PE)、EV71和CoxA16荧光定量PCR(RT-PCR)核酸检测试剂盒由深圳市生科源技术有限公司提供;扩增仪为BIO-RAD CFX96 Real-Time System。
1.3方法 病毒核酸检测:核酸提取按照Promega公司的提取试剂盒说明书提取病毒RNA。PE、EV71和CoxA16核酸检测反应体系和条件按照深圳市生科源技术有限公司HFMD病毒RT-PCR检测试剂盒说明书操作,扩增条件如下:(1)逆转录和预变性。50 ℃,10 min;95 ℃,3 min。(2)扩增。95 ℃,5 s;55 ℃,60 s,循环数45次,检测通道FAM有明显扩增曲线,检测结果循环阈值(Ct)≤35为阳性,35
1.4统计学处理 采用Microsoft Excel2007及SPSS17.0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1HFMD病毒检出情况 采集的2 072份咽拭子标本中共检出阳性标本1 248份,总阳性率为60.23%(1 248/2 072),其中PE阳性标本828份,占总阳性的66.35%;EV71阳性标本105份,占总阳性的8.41%;CoxA16阳性315份,占总阳性的25.24%。2016年有2例重症患儿,其标本均为PE感染。2016-2018年PE阳性检出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6.77,P<0.01),各年PE的阳性检出率均为最高,见表1。
表1 2016-2018年抚州市HFMD病毒检出情况[n(%)]
2.2不同年龄段患儿HFMD病毒核酸检出情况 2016-2018年0~<1岁、1~<2岁、2~<3岁、3~<4岁、≥4岁HFMD患儿病毒核酸总阳性率分别为12.3%(154/1 248)、41.1%(513/1 248)、23.6%(294/1 248)、12.4%(155/1 248)、10.6%(132/1 248)。2例重症患儿分别为1岁1例,2岁1例,均为PE感染。3年间1~<2岁年龄段病毒核酸阳性率最高,为41.1%;其次为2~<3岁年龄段,阳性率为23.6%,见表2。
表2 2016-2018年不同年龄段HFMD病毒核酸阳性情况[n(%)]
2.3时间分布 2016-2018年各月份均检出HFMD阳性病例,其中患病高峰期在春末和秋季,夏季和冬季患病率降低,见图1。
图1 2016-2018年抚州市HFMD患病时间分布
HFMD具有较强的传染性,短期内能造成大规模的暴发[3]。HFMD由肠道病毒引起,以往研究表明,EV71及CoxA16是为较为常见的型别[4-6]。但本研究发现,抚州市近3年引起HFMD的主要病原体为PE,与戴洪柱等[7]研究结果相似。出现的2例重症患儿也为PE感染。提示应当引起重视,病原体已经发生变化,加强对PE的监测,密切观察PE感染者的病情变化,以减少死亡病例的发生。
本研究对感染患儿的年龄分布进行分析,结果显示,4岁以下患儿占89.42%(1 116/1 248),与文献[8-9]研究结果相似。1~<2岁年龄段阳性率最高,与杨飞[10]的结果相似;2~<3岁年龄段患儿阳性率次之,2例重症也发生在1~<2岁和2~<3岁年龄段中。可能原因为患儿年龄越小,卫生意识较差,患病率越高,随着年龄增长,良好的卫生习惯逐渐养成,患病率逐渐下降。提示幼儿应是预防HFMD的重点人群,建议对<5岁儿童接种HFMD疫苗,以降低HFMD患病率[11]。
本研究结果显示,2016-2018年,HFMD的发病高峰期出现在春末夏初时期,此时期南方气温适宜,雨水充沛,可能有利于病毒增殖;夏季时天气炎热,气温较高,不利于病毒增殖;在秋季,随着气温下降,病毒再次进入活跃期,建议此时期应加大对学校、幼儿园及社区进行HFMD的预防宣传,告知儿童及家长勤洗手、多通风。
HFMD的传染源是患儿和健康的病毒携带者,因此,早发现、早报告、早治疗、早隔离是控制该病暴发和扩散的有效措施,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应及时掌握该病的病原学分型特征和流行情况,对疾病的早期防控和治疗有重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