奶牛蹄病的三大影响因素浅析

2020-07-15 10:00花雨民
中国乳业 2020年6期
关键词:牛蹄蹄部牛舍

文/花雨民

(河南省康星药业股份有限公司)

奶牛蹄病通常会导致奶牛跛行的发生,进而影响奶牛健康、生产性能,给牧场带来严重的经济损失。导致奶牛发生蹄病主要为营养因素、环境因素和管理因素。

1 营养因素

营养配方和奶牛蹄病的发病率关系紧密,要降低蹄病发病率,首先应降低奶牛瘤胃酸中毒发生的风险。

奶牛瘤胃pH值会随着瘤胃中丙酸、丁酸及乙酸的浓度高低发生改变,也会随着奶牛采食量的变化而上下波动。奶牛瘤胃pH值保持在6.8时,可提高生鲜乳中的脂肪含量;若pH值降低,生鲜乳中的脂肪含量也会相应减少;当奶牛瘤胃pH值达到5.8时,生鲜乳中的脂肪含量会大量减少;当pH值在5.5左右时,对牛蹄是否有伤害还未被研究证实,但可以肯定的是,当pH值在5.5以下时,牛蹄软组织已出现损伤。损伤是如何形成的?瘤胃中大量碳水化合物,可造成链球菌和乳酸杆菌的含量增加,这会引起瘤胃酸中毒,造成革兰氏阴性菌死亡,释放内毒素。奶牛蹄部是身体的最远端,内毒素沉积是导致蹄部炎症和真皮损伤的最主要的诱因之一,所以从预防奶牛蹄病的角度,奶牛瘤胃pH值不应低于5.5。因此建议精料中添加1.5%~2.0%小苏打,另加0.6%~0.8%氧化镁,预防瘤胃酸中毒,就可提高0.5%~0.6%的乳脂率,采食量增加8.0%~11.0%,蛋白含量提高2.3%,蹄病发病率同比下降2.6%左右。

全混合日粮(TMR)配方的饲喂可以保证有效纤维的充足,减少精料的堆积,预防奶牛瘤胃pH值过低。但需要注意的事,即使TMR配方完美,但如果奶牛在挤完奶回到牛舍后是空料槽,会导致奶牛无法采食。而后发料会造成奶牛采食量比之前多,糖和淀粉的摄入量也会增加,同样也会造成其瘤胃pH值的下降。

最佳的饲喂方法为:奶牛挤完奶回到牛舍后,采食的每一口饲料都是新鲜的;最好的饲喂时间是每天04:00—10:00;定时定点饲喂,尤其是早晨,奶牛采食较多。管理好奶牛每天的第一顿日粮,料槽保持24 h有料,可将奶牛的瘤胃pH值稳定在合理的范围内。

此外,奶牛采食的区域也非常重要,即使营养师的配方合理,管理上的差别也会带来奶牛pH值过低的情况,应引起重视。

2 环境因素

环境因素包括卫生和舒适度。导致蹄病发生的微生物通常存活在环境中和奶牛瘤胃中。奶牛的皮肤干燥且完整,可以有效地预防环境中的致病微生物,但如果皮肤有挫伤或者长期潮湿,则容易发生感染。除腐蹄病之外,奶牛自身的免疫力系统与感染的风险没有直接关系。

2.1 卫生环境

较差的牛舍卫生环境会导致牛体健康欠佳,增加奶牛发生蹄病的风险(图1)。牛舍卫生管理的一个重要环节是粪污清理,其频率和程度,会影响奶牛蹄病的发生率。

2.2 舒适度

2.2.1 躺卧时间

奶牛舒适度和蹄病的发生率有关。一般来说,奶牛在躺卧的情况下,其患蹄病的风险是零,而在地面站立的时间越长,其患蹄病的风险也就越大,从而发生跛行的几率越高。限制奶牛躺卧时间的主要因素是牛床的设计和垫料更换的及时性,其舒适度直接影响奶牛是否能够正常躺卧和站立(图2)

2.2.2 牛舍与奶厅的距离

牛舍与奶厅的距离也很关键。奶牛行走的距离越远,牛蹄与地面摩擦的时间越长,奶牛患创伤性蹄病的风险越高。

2.2.3 热应激

热应激也是大多数牧场在夏季需要解决的一个问题。在夏季,奶牛常站立在水槽旁边或在风扇下面进行喷淋(图3),也会增加其患蹄病的风险。

2.2.4 饲养方式

放养牛只的牛蹄磨损凹陷呈碗状,外部蹄甲干燥且脆,宜发生开裂,呈死皮状,进而在地面磨损的过程中发生脱离,但通常能够保持正常和完整的蹄形;圈养的牛只蹄部磨损程度相对平均,一般在5 cm左右,相对于放养的奶牛磨损会较小一点,但在牛舍圈养的牛蹄较扁平,蹄甲含水量高、较潮湿,蹄底细胞会牢牢黏固在一起,牛蹄比放养的厚并且平,造成过度生长,增加变形蹄发病的风险。

目前多数牧场都采用蹄浴的方法降低蹄病发病率,但蹄浴只能预防感染性的蹄病,对创伤性的蹄病,蹄浴效果不佳。

2.2.5 卧床垫料

如果牧场使用沙子作为卧床垫料,则奶牛卧床上沙子的摩擦力决定了牛蹄的磨损程度,若磨损速度大于其修复生长速度,会造成奶牛蹄部挫伤。因此,如果卧床使用沙子,可以在奶厅待挤区和地面通道安装橡胶垫,以减少奶牛蹄部的磨损,有条件的牧场,通道和饲喂道也可安装橡胶垫,绝大部分奶牛都会有选择性的行走在橡胶垫上。(图4)。

3 管理因素

3.1 牛群密度

1999年,乌拉圭开始向巴西出口牛奶,乳制品价格翻了1 倍,乌拉圭开始大量购买牛只,之前1 个奶厅单次挤奶150 头,之后增加到500 多头,使得奶牛在挤奶厅的等候时间长达4~5 h,增加了蹄病的发病率,产奶量下降,导致许多牧场出现亏损。因此,牛群的密度不能过大。

图1 牛舍环境卫生较差

图2 卧床卫生和舒适度较差

图3 夏季卧床率降低

图4 行走在橡胶垫的奶牛

3.2 颈夹

颈夹和分群的管理同样非常的重要,使用颈夹锁牛的时间通常不要超过1 h。

3.3 奶牛分群

奶牛分群方式和蹄病发病率也有很大关联,要充分考虑奶牛的竞争性、和群性。另外,新产奶牛在分舍时也要制定分群方案。

3.4 修蹄

奶牛修蹄是非常重要的牛蹄保养工作。修蹄的作用是将变形蹄恢复到正常形态,但若修蹄技术不佳,反而会增加蹄病的发生率。

3.5 人工筛查

每个牧场都有蹄病牛,找出蹄病牛并进行修蹄是关键。目前该项工作都是人工完成,虽然有的牧场为奶牛配有计步器,可以判断奶牛行走是否正常,但需要进行人工筛查(图5),即在奶厅观察牛蹄,直观地了解牛蹄状况,若发现奶牛患有蹄病,应及时上报。但如何科学评估奶牛蹄病,每个人的标准不同,因此,应加强员工培训,提升牧场的专业水平。

图5 牧场员工日常筛查蹄病

具体方法:牧场应配有专业的修蹄人员及助手,每周至少修蹄5 天。助手协助在产房观察蹄病,每周至少有3 天在奶厅观察挤完奶的奶牛蹄部情况;每周至少有1 天观察全群奶牛的步态情况,评分3分以上的奶牛可判断患有不同程度的蹄病。通过步态评分法筛选患病牛只,即使全群蹄病发病率没有改变,也可提升蹄病治愈率和缩短发病时间。

在辅助工具方面,目前,市面上的奶牛蹄病测试仪较多,但很多都效果有限。最新的红外线照片分析系统,已经有少数牧场在使用,但效果还有待验证。

猜你喜欢
牛蹄蹄部牛舍
牛红眼病如何预防
奶牛蹄部护理措施
拜年(外一首)
如何保证奶牛蹄部健康
如何保证奶牛蹄部健康
请 求
发酵床牛舍与散放式牛舍对荷斯坦牛泌乳性能的影响
夏季需防羊腐蹄病
牛蹄病的病因分析及防治要点
潮湿环境对肉牛的危害及应对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