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湘炬,易菲霆,卿艳彬,蒋飞军,王紫隆
(1.怀化市地质环境监测站,湖南 怀化 418000;2.湖南省煤炭地质勘查院,湖南 长沙 410014;3.湖南恒炬勘查有限公司,湖南 怀化 418000)
我国岩溶塌陷地区分布广泛[1],岩溶塌陷是影响和制约岩溶地区社会、经济发展的主要环境地质问题之一[2]。岩溶塌陷是指在岩溶发育地区、上覆土层或隐伏岩溶顶板在人为活动或自然因素作用下、特别是水动力条件改变引起的环境效应作用下,发生突然坍塌的现象[3-5],其具有突发性和隐蔽性特征[6-7]。
湖南地区属我国南方典型的岩溶塌陷地质灾害严重区,但有关岩溶塌陷方面的研究并不多。本文以湖南某矿区因开采地下石灰岩矿而引发了67处岩溶塌陷为例,对岩溶塌陷的成因、防治对策等进行探讨,以期为该区岩溶塌陷防治工作提供参考。
矿区地形地貌以微丘、平原为主,地面高程+61 m~+87 m。区内出露地层主要为奥陶系红花园组和第四系。
奥陶系红花园组下段为厚层粗粒生物灰岩,局部含白云质,上部夹页岩;上段为厚层灰岩,局部夹生物屑灰岩及白云质灰岩,全组厚100~132 m。该层全部被第四系覆盖,浅部岩溶发育。泉水流量为1.0~10.0 L/s,富水性中等。
第四系冲洪积层主要分布于河溪两侧,出露面积广,厚5~19 m,上部为蠕虫状黏土,下部为黏土质砾石层,地下水水位埋深0.5~4.3 m,单井涌水量为10~350 m3/d,富水性中等。第四系残坡积层主要丘坡地带,为砂质黏土,富水性差。
奥陶系红花园组岩溶水与第四系砂砾层水的水力联系密切。
该矿区露天凹陷开采形成了2个采石坑。
1号采石坑矿山面积0.0179 km2,准采高程+70 m~+20 m,开采下奥陶统红花园组灰岩,目前开采高程约+25 m,矿坑为机械排水,旱季排水量为120 m3/d,降雨时排水量增大4~5倍。2016年发生一次溶洞突水,涌水量高达20 000 m3/h,不到24 h,矿坑水位上升近30 m,造成矿坑被淹,后经强排疏干,造成矿坑周边连续发生地面塌陷。
2号采石坑矿山面积0.0119 km2,准采高程+87 m~+31 m,开采下奥陶统红花园组灰岩,目前开采高程约+35 m,矿坑为机械排水,旱季时矿井排水量约200 m3/d。在2006—2012年春夏之交,曾发生几次溶洞突水,没有文字记录。在靠近矿坑的河道中发生塌陷,河水漏失,矿坑在1~2天的短时间内被淹,随后矿坑西面的农田内连续发生地面塌陷。
以上两矿开采历史悠久,目前均形成了约50 m深的负地形(图1)。
图1 岩溶塌陷平面分布图Fig.1 The distribution map of karst collapses in the study area1—第四系残坡积层 2—第四系洞庭湖组 3—第四系白沙井组 4—下奥陶统红花园组 5—地面塌陷坑 6—河道塌陷坑 7—钻孔编号 8—塌陷集中区
2006—2018年期间,共发生了67处岩溶塌陷。
岩溶塌陷主要分布在流经采石坑附近小河的阶地,离河流相对较远的低丘岗地缓坡上没有塌陷发生。河流阶地地段共分布66个,占塌陷总数的98.5%;冲沟谷地仅仅分布1个,占塌陷总数的1.5%,塌陷区面岩溶率为11.4%。见图1。
岩溶塌陷平面形态多呈圆形、椭圆形、长条形、不规则形等几种平面形态特征。主要与下伏岩溶洞隙的开口形状及其上覆土体的结构、性质及厚度有关密切联系。
岩溶塌陷剖面上多呈坛状、圆柱状、锥形、碟状及不规则状等,主要与塌陷土层物理力学性质、结构厚度有关。黏性土层塌陷坑剖面多呈坛状或圆柱状(图2),砂土层塌陷多具漏斗状;松散土层塌陷常呈碟状;部分相邻塌陷坑扩大发展联为一体,形成不规则的台阶状。
岩溶塌陷的规模大小一般以塌陷坑长轴、深度来区分(表1)。据统计,陷坑长轴长度为1.8~35.6 m,平均长度约7.85 m,坑深度为0.3~10 m,平均深度约4.62 m。
岩溶塌陷是受多种因素影响的结果[8]。总体来看,岩溶塌陷必须具备以下三个条件:① 可溶岩岩溶发育,可溶岩上覆第四系土层的结构与厚度;② 岩溶洞隙的存在是塌陷产生的基础,为塌陷存在提供容纳场所和运移空间,岩溶塌陷基本发生在第四系覆盖区,且与其结构及厚度相关;③ 地下水活动是塌陷产生的主要动力,水位升降、流速流量变化将对土层、洞隙产生多种力学效应和作用,引起岩土体破坏,导致塌陷产生。
图2 岩溶塌陷典型剖面形态图Fig.2 The typical section map of karst collapse
表1 岩溶塌陷特征Table 1 Statistical table of karst collapse feature
矿区共计发生67处岩溶塌陷,均发育在下奥陶统红花园组巨厚层状灰岩上覆的土层中。
岩溶塌陷区溶隙及溶洞发育,溶蚀裂隙宽0.2~1.0 cm,溶蚀裂隙面一般凹凸不平,多附泥质,以半充填为主。该区施工85个钻孔,有14个孔揭露土洞、溶洞,其中4个孔揭露土洞与溶洞,钻孔遇溶洞率16.5%,线岩溶率7.75%。
土洞主要沿岩土接触面发育,溶洞最高达19 m,由黏土、细砂、含砂质黏土、淤泥等半充填至全充填,见表2。
此外,本区溶洞一般具多层性,ZK01孔发育2层,SK01孔发育4层,SK04孔发育5层,上下溶洞连通性较好,溶洞顶板最薄仅0.4 m。除SK04号孔最深的溶洞(高程0.5~19.5 m)之外,高程17.8~30.7 m为溶洞发育第一段区间,高程34.35~51.48 m为溶洞发育第二段区间。ZK01号孔、SK04号孔位于1号塌陷区核心位置,而SK01号孔位于2号塌陷区核心位置,这两区域内塌陷坑密集发育。
表2 钻孔揭露溶洞情况Table 2 Karst cave condition exposed by the drilling hole
可见,本区可溶岩洞隙的强烈发育为塌陷发生提供容纳场所和运移空间,为岩溶塌陷奠定了基础。
在土层厚度方面,根据第四系等厚度图及岩溶塌陷点附近土层厚度统计结果(表3)显示,土层厚度超过12 m的区域未发生岩溶塌陷。
表3 土层厚度与岩溶塌陷发育关系Table 3 Relationship between thickness of soil layer and development of karst collapse
据统计可知,洞体上方土体越薄,潜在塌陷面土体的抗剪力越小,自稳性越差,越容易产生塌陷。
在土层结构方面,所有塌陷坑土层为双层结构,塌陷点数量为67个,占比100.0%。单层结构的土体没有发生塌陷,双层结构土体地下水活动较强烈,对上覆土体冲蚀与软化用,易产生塌陷。
因此,土层厚度小于10 m的双层结构土体,因地下水活动及土体抗剪力低易产生塌陷。
地下水活动是塌陷产生的主要动力。采矿过程中长期疏排或溶洞突水后强排疏干抽排地下水,诱发产生岩溶地面塌陷[9]。
4.4.1 采石坑长期抽排地下水是诱发岩溶塌陷的主要因素
岩溶塌陷集中爆发时间主要集中在2013、2017年,这与2013年二号采坑发生矿坑突水、2017年一号采坑发生矿坑突水事件密切相关。2013年二号采坑矿坑突水引发38处岩溶塌陷,2017年一号采坑矿坑突水引发14处岩溶塌陷。矿坑突水造成地下水位急剧下降,过水断面地下水流速与流量急剧加大,潜蚀土体或引起岩土体内的岩与土接触部位空洞内压力快速下降,从而形成大量塌陷。
其他时间段,排水量控制在一定范围,且流量较稳定,引起岩溶塌陷发生数量较少,详见表4。
表4 各年份岩溶塌陷发生数量统计Table 4 Statistical number of karst collapses in each year
可见,采坑抽排地下水改变了地下水流场,形成以矿坑为中心的地下水降落漏斗,加剧了地下水活动,从而引发塌陷发生。矿坑抽排水是引发本区岩溶塌陷的主要因素。
4.4.2 强降雨或长期干旱是诱发岩溶塌陷的其他因素
岩溶塌陷与降雨强度之间存在一定因果关系,特别与短时间内降水强度相关。该区67处岩溶塌陷大多数是在春夏交替或汛期时段发生的。暴雨导致地下水位在短时间内急剧上升,引起岩土体内的岩与土交接层位空洞内压力快速上升产生气爆作用,便产生塌陷。
而长期干旱导致地下水位下降,引起岩土体内的岩与土交接层位空洞内压力下降形成真空吸附力,也会导致塌陷。因此,在枯水季节也有少量岩溶塌陷发生。
该区67处塌陷坑影响水田30处、旱地19处、林地7处、河溪3处、公路1处、水塘1处,见图3和图4。其中6处已塌至居民房屋附近或墙脚,未造成房屋跨塌及人员伤亡。累计影响农田面积0.753 hm2、旱地0.507 hm2,造成直接经济损失300万元。
岩溶塌陷发生以来,给当地居民生产生活造成较大的影响,危害较大。
图3 岩溶塌陷破坏农田Fig.3 Karst collapse to destroy the rice farmland
图4 岩溶塌陷破坏河道Fig.4 Karst collapse to damage the riverway
地下水动力条件的改变是岩溶塌陷形成的诱发因素。加强地下水合理规划开采,建立完善的监测网络可以有效减少塌陷所造成的危害[10]。
由于地下水活动是岩溶塌陷的主要动力因素。本区地下水位以上主要为土层,可开采的资源量少。矿山开采深部资源,则必须抽排地下水,这将加剧该区岩溶塌陷的发生。而采取帷幕注浆等技术措施进行堵水,其投入费用大、不经济。因此,建议对现有的2处采石坑实施关闭。
6.2.1 治理方法
对已发生岩溶塌陷的治理,通常采用清除填堵法、跨越法等。
1)清除填堵法:常用于塌坑较浅或浅埋的土洞,先清除其中的松土,填入块石、碎石,做成反滤层,然后上覆黏土夯实。
2)跨越法:用于塌陷坑或土洞较深大,开挖回填有困难的处理方法。一般以梁板跨越,两端支承在可靠的岩、土体上。据广西地区的经验,每边支承长度不小于1.0 m。
根据本区岩溶塌陷规模以及地下水位埋深浅的特点,采石坑石料资源丰富,排土场存放大量弃土,填料丰富,采用清除填堵法较合适。
6.2.2 回填方式
根据岩溶塌陷影响对象不同,回填方式有所不同。
1)对影响居民房屋的塌陷治理:先清除其中的松土,填入块石、碎石,做成反滤层,地下水位以上回填毛石混凝土或灌浆处理,并对房屋基础钻孔注浆加固。
2)对影响公路与河道的塌陷治理:先清除其中的松土,填入块石、碎石,做成反滤层,地下水位以上回填毛石混凝土或灌浆处理,再在其上部浇筑20~30 cm厚的钢筋混凝土板。
3)对影响水田的塌陷治理:先清除其中的松土,填入块石、碎石,做成反滤层,地下水位以上回填黏土夯实,在其上部浇筑30 cm厚的钢筋混凝土板,再回填黏土夯实后,覆盖60 c m厚耕植土。
4)对影响旱地的塌陷治理:首先清除其中的松土,填入块石、碎石,做成反滤层,地下水位以上回填黏土夯实后,覆盖60 cm厚耕植土。
岩溶塌陷监测是岩溶塌陷地质灾害防治中重要内容之一[2]。
1)地下水动态监测。建立工作区地下水长期动态监测系统,及时掌握地下水迳流场变化,预测地面塌陷区域,对今后地表生态环境恢复重建具有重要意义。
2)降水量监测。降水是激发和加剧地面塌陷形成和致灾致损的另一个主要引发因素,塌陷高发时段与汛期降水量和降水强度变化关系密切。为此,建设1个以监测降水量单因素为主的数据自动传输监测站,其监测站和数据传输分析由测区监测中心和县气象台共同管理。
3)地面塌陷、地面、建筑物裂缝监测。本项监测工作是测区地质灾害群测群防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主要目的是通过各区地面塌陷和地面、建筑物裂缝的巡视性查险、威胁单位居民隐患点的加密监测等工作,及时把握预警状态,并把预警信息传达到威胁对象,以便快速采取避险措施。
1)矿区地下水位埋深浅,上覆第四系土层薄,抗剪力低,岩溶水与第四系砂砾层水的水力联系密切,在水动力作用下易产生岩溶塌陷。
2)采石坑长期抽排地下水,尤其采坑溶洞突水,是诱发采石坑周边地区岩溶塌陷的主要因素,其他因素主要是暴雨或长期干旱。
3)目前该区67处塌陷坑影响农田面积0.753 hm2、旱地0.507 hm2等,造成直接经济损失300万元,威胁当地39户农户房屋、道路的安全,危害较大。
4)尽快关闭本区2处采场,并对已有的塌陷坑采用清除填堵法等措施进行治理,并采取相应的监测措施,尽早恢复当地的生产生活。
5)禁止该区大规模抽排地下水。
6)在类似地质环境条件下开采石灰岩矿,尽量开采地下水位以上资源,或提前在矿坑周边做好帷幕注浆工作,预防发生岩溶塌陷地质灾害。
致谢:本文得到了杨帆、彭祖武等高级工程师的大力支持,在此表示衷心感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