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大伟
摘 要:现代化经济体系的发展需要现代产业体系的支撑,现代产业体系建设少不了职业教育。高职院校作为职业教育的重要阵地,与现代产业体系联系最为紧密,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为了适应现代产业体系的需求,高职院校应积极优化教学管理程序,在了解现代产业体系发展的生态、技术、人才需求的基础上,强化自身的科技创新能力,提升核心竞争力。
关键词:现代产业体系;高职院校;教学管理;优化
一、引言
如今,我国经济发展模式从高速增长转为高质量发展,构建现代产业体系,促进经济的高质量发展成为迫切要求。而高职院校是与现代产业体系联系最为紧密的教育类型,因此,需建设高水平高职院校。建设高水平高职院校,就是要加强高职院校与现代实体经济的密切联系,凸显其在产业升级、经济转型过程中的战略地位;建设高水平高职院校,亟需高职院校明确优势与不足,确定改革与建设的着力点,优化教学管理程序,提升核心竞争力。
二、何谓“现代产业体系”
(一)现代产业体系及其构成
“现代产业体系”在不同国家、不同时段的内涵有所差别:在发达国家,表现为现代服务业的充分发展;在发展中国家,表现为现代工业化进程的健康、良好发展以及更为科学、合理的产业构成——农业基础较稳固,装备制造业较发达,第三产业的迅速发展等。这个概念在我国第一次被提出是在十七大报告中,是针对我国工业化发展进程中产业结构健康化转向的内在需要提出的,是对“新型工业化”理念的有效补充和发展。十八大报告进一步将其表述为“现代产业发展新体系”,十九大报告中则明确了现代产业体系的四个核心要素——实体经济、科技创新、现代金融、人力资源,四者的协同发展是我们追求的目标。
(二)现代产业体系的关键环节
实体经济、科技创新、现代金融、人力资源协同发展的现代产业体系中科技创新是重要抓手和关键环节。首先,实体经济的发展需要科技创新的支撑,如果实体经济缺乏创新科技的推动,将很难实现自身在价值链中的地位的攀升,更难于吸引优质的人才。其次,人才资源需求越来越向科技创新层面倾斜。现代产业体系对科技创新的要求更高,而相应的能够提供创新科技成果的人才资源在数量和质量方面都难于满足需求。同时,对创新人才的素质、技能及对产业发展形势的了解和把握能力的要求也越来越高,这提示我们各高校应以培养符合社会发展需要的创新型技术技能人才为重点,建设相关的人才培养体系。
三、高职院校融入现代产业体系的优势及不足
(一)高职院校教育职能的优势
人才培养、学术研究和社会服务是高职院校的3个重要职能,而这3个职能与现代产业体系核心要素当中的“人力资源”“科技创新”“实体经济”是密切相关的,因此,高职院校融入现代产业体系有得天独厚的优势:高水平的创新技术型人才是“现代产业体系”中人力资源的重要构成部分,高职院校与其他高校的培养重点不同,更倾向于培养生产、管理、服务的一线技术技能人才,因此是体系中人力的重要供给来源;高职院校产教融合的教学模式,有利于科技成果更快地轉化为生产力,推动科技成果的产业化,促进产业结构转型;高职院校是应用型科研,教学管理、研究更侧重于“应用”环节,更“接地气”,更有实效,能够集中于新技术、新设备在“生产线”上可能遇见的问题的整理研究,同时能够将科技成果、科研项目与课堂教学、生产实践紧密结合,避免了人才培养与社会服务的脱节。
(二)高职院校教学管理程序中不利于科技创新能力培养的因素
首先,科研与教学的结合不足。高职院校的根本任务是育人,而目前高职院校的科研主力是教师,而他们的科研内容主要集中于教育、教学方法的研究,科研动机往往以职称晋升为导向,因此科研成果与教学的融合不足,成果反哺教学实践的作用较小。其次,科研成果贡献率低,转化率不足。一方面是因为长期以来,科研工作并未作为高职院校的工作重点,高职院校科研工作底子薄、起步晚,另一方面也是由于现行的科研管理的人性化、规范性不足,不利于科研成果的孕育和转化。最后,产教融合中缺乏优势。当前校企合作、产教融合已经成为高职院校重要的办学模式,这种办学模式对于产业转型升级具有很大的促进作用,但实际的合作过程中仍存在问题,显著表现为学校对企业的依赖性远大于企业对学校的需要。究其原因,学校出于就业率的考虑需要大量地输出毕业生,而企业与学校的合作目的在于引进能够尽快融入工作角色的工作者以及高质量人才、技术,因此这种校企合作在企业用工需求较大时,能够维持暂时的平衡,而当产业不断升级以后,企业相对更需要高质量人才、技术时,高职院校的劣势就会表现出来,影响合作的深层和持久。
四、优化高职院校教学管理程序,提升科技创新能力的对策
(一)创新科研管理体制,提升教学管理推动科技创新的能力
现代产业体系具有更强的技术性,更高的环保性,更紧密的关联性,因此,高职院校的教学管理,也应以科技创新为导向,进行顶层设计,优化科研管理程序。
首先,优化科研项目的评价制度和标准。高职院校的基本职能决定了高职院校的科研项目应该更注重与一线生产技术的结合与融合,因此,在高职科研项目的评价方面,除了要进行相应的综合评价,还应进行分类评价,将技术应用指标作为重要的刚性要求,注重项目成果对现实转化、技术应用的创新性、成熟度等层面的考核,提升科研的创新性和现实性,同时在岗位聘任、职称晋升等方面将科研项目绩效评价结果作为重要的考量项目,从而促进教师的科研积极性,促进创新成果产量。
其次,科研管理机制创新,注重“管”“放”结合。创新性科研成果的形成主要在于对生产、服务流程和技术应用实际情况的深入了解以及足够的实践验证环节,因此,科研管理应在此种需要的基础上简化不必要的流程,在项目申报、路线决定以及经费使用方面将更多的权利赋予科研人员,避免重复检查等增加科研人员的负担,同时基于他们更大的技术路线决定权以及经费管理使用的自主权,同时配备相应的财务助理辅助科研人员进行经费管理,为科研人员减负,使他们可以将更多的精力放在项目研究当中。而在项目研究考察阶段加强实证性、应用性的关注,对成果转化可能性的评价,则分级考察,将责任分部门落实,守住科研管理底线,在推动科技创新的同时保障研究的深入与细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