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婷婷 唐德斌
摘 要 川菜,作为八大菜系之一,素来享有"一菜一格,百菜百味"的美誉。它即肩负着传播川菜文化的重任,同时也背负着传播中国文化的重担。本文就川菜文化传播策略进行相关研究,认为川菜的传播,必须得以传播川菜特色文化为首要目的,将川菜菜品英译名作为文化传播基础,通过创立文化品牌,与他国本土特色进行创新结合,以达到将川菜文化中的优质精华发扬光大的最终目的。
关键词 川菜英译 川菜文化 文化输出 文化结合
中图分类号:H315.9 文献标识码:A DOI:10.16400/j.cnki.kjdkz.2020.05.072
Abstract Sichuan cuisine, as one of the eight major cuisines, has always enjoyed the reputation of "one dish, one pattern, one hundred dishes, one hundred flavors". It not only shoulders the responsibility of spreading Sichuan cuisine culture, but also carries the burden of spreading Chinese culture. This paper studies the dissemination strategies of Sichuan cuisine culture, and believes that the dissemination of Sichuan cuisine must carry forward the characteristic of Sichuan cuisine. The translation of Sichuan cuisine's English name is the foundation of cultural communication. Through the creation of cultural brand, we can combine the innovation with other local characteristics to achieve the ultimate goal of developing the best quality of Sichuan cuisine.
Keywords English translation of Sichuan cuisine; Sichuan cuisine culture; cultural output; cultural integration
自古以来,名以食为天,饮食文化占据了文化的半壁江山,川菜走向国外大受好评不仅益于一个极佳的川菜菜品译名,还得益于其对本国特色文化的输出,对于川菜文化的传播来说,卓越的菜品英译能将川菜的色香味完整的呈现给他国,同时结合外国饮食文化,打造一个新的属于川菜的特色品牌,才能让川菜文化走得更远。
1川菜菜品英译是基础
“酒香不怕巷子深”的时代早已逝去,卓越的川菜英译版本能将川菜的色香味呈现给更多的海外人士,而近年来,川菜菜名翻译受到关注。但对于川菜一个好的菜品英译名来说,则需具备以下特征:
1.1 符合“信、达、雅”翻译准则
“信”指忠实于原作的内容,即川菜菜品的英译名要与原菜名的中文名相一致,不能脱离菜品本身,这就要求译者必须把原菜品名完整而准确地表达出来,不得有任何遗漏,篡改;“达”指语言通顺易懂,符合规范,即川菜菜品英译名的表达要通顺,符合受眾者语言表达方式,没有语言晦涩、拗口、文理不通、结构混乱、逻辑不清等现象;“雅”指译文流畅,有文采,这也是翻译的最高境界,即川菜菜品的英译名不仅要做到通顺,更要达到生动形象的效果,这就对译者的英语水平有较高的要求。[1]
1.2 直译与意译互相结合
直译指在译文语言条件允许时,译文中既保持原文内容也保留原文格式,例如:麻婆豆腐(Mapo beancurd)、担担面(Dandan Noodles)等,而意译指不拘于菜品名的形式,重点在于正确表达菜品名的内容,例如:四喜丸子,富贵鸡等。考虑到川菜菜品中有一部分菜品名较为抽象,直接采用直译法,受众群体理解存在障碍,倘若直接采用意译,又显得晦涩难懂,因此将直译与意译结合,更能体现川菜菜品的特点,也为川菜文化输出做好铺垫。将直译与意译结合,由文字翻译过渡到文化翻译,这样才能更好地为川菜传播做贡献。
2川菜文化输出是目的
语言虽然作为文化传播的主要媒介,但其主要表现出的还是其背景文化。川菜得益于巴山蜀水的滋养,川菜集巴山蜀水的风土人情与民俗特征于一体,因此,川菜的传播也就是巴蜀风土人情的传播,具有川味儿特色的菜品译名不仅能够体现出菜品的特点,更能体现出巴蜀人朴实、不过分修饰、敢爱敢恨、泼辣直爽的性格特点。[2]
考虑川菜本身和文化内涵对于译者来说,要译出一个好的菜品,要深入了解被译文的文化现象,既在英译川菜菜品名时对于其中文化内涵要把握好。川菜始于古代巴国和蜀国,在西晋时已初具轮廓,两宋之时,川菜跨越巴蜀疆界,进入疆界,进入京城,久负盛名。明末清初之际,川菜运用辣椒调味,使其有了进一步的发展,而川菜的命名集蜀文化于一身,不仅能反映出川菜的烹饪方法、口味、原料等,而且能反映出中国丰富的文化。[3]作为拥有悠久历史文化的川菜来说,了解川菜菜品名背后的文化内涵,更英译出一个卓越的版本,使海外人士不仅了解川菜,还了解了川菜背后的文化内涵。
川菜作为四大名菜之一,也作为中国菜的代表,四川的名片,川菜在海外的传播和接受直接影响四川乃至中国旅游业的发展,要提高中国文化软实力的发展,必然涉及饮食文化,因此川菜文化的輸出就显得尤为重要。[4]
3创立文化品牌为手段
肯德基KFC、麦当劳MacDonald、必胜客Pizza Hut等无疑是作为国外快餐文化的代表输出到全世界,这也得益于他们一贯的品牌效应,然而中国川菜却似乎没有太多可以拿的文化品牌在面向世界,纵观“2018年全国餐饮百强名单”中唯一靠前的一家主打川菜餐饮的也就只有“四川香天下餐饮管理有限公司”一家。中国川菜急缺一批拿得出手的川菜文化特色品牌。
当然国内也不乏有好的餐饮文化品牌,例如老干妈,老干妈作为一款经久不衰的油制辣椒制品,在国外被叫做“教母(old godmother)”是贵州的风味食品。从1996年批量生产后,风味豆豉在全国迅速成为销售热点。老干妈是国内生产及销售量最大的辣椒制品品牌生产企业。老干妈作为一款享誉国内外的品牌无疑是成功的。在中国,一瓶280克的老干妈辣酱,网购价格为人民币7.9元;而在美国,亚马逊卖3.9美元(约人民币24元)。2012年7月,美国奢侈品电商Gilt把老干妈奉为尊贵调味品,限时抢购价11.95美元两瓶(约人民币37元一瓶)。2014年3月,老干妈已进军韩国,在韩国的各大homeplus有售,3800韩币一瓶,约合21元。老干妈作为一款风味油制辣椒制品,可谓上得厅堂下得厨房,可以夸张地说有老干妈的地方才有家的味道,正因如此,许多的家产菜以及川菜中也出现了老干妈的味道,甚至是川菜菜品名称之中也有老干妈的身影。比如:老干妈烧茄子,老干妈回锅肉饭等。
当然川菜也有其特有的文化品牌:川菜之魂——郫县豆瓣。中国的豆瓣酱很多,最出名的就是郫县豆瓣。会做川菜的人应该都知道郫县豆瓣,尤其是四川人。郫县豆瓣产自于四川省成都市郫县(现已改为郫都区),距今已有300多年的历史,是中国川菜的顶尖调味品之一 。俗话说,“食在中国,味在四川”,川菜名列中国八大菜系之一,而郫县豆瓣则被誉为“川菜之魂”,必然是必不可少的调味品。
2000年,郫县豆瓣成为四川省第一件地理标志证明商标:2005年12月31日获批成为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2008年6月7日,郫县豆瓣传统制作技艺被列入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5]就国内市场来说郫县豆瓣发展势头良好,而国外市场,郫县豆瓣未必符合大多数人的口味,毕竟众口难调。
作为川菜的重要调味品的中坝酱油,似乎在品牌的海外输出上,明显弱于郫县豆瓣。中坝酱油产自四川江油,而据史书记载,川北中坝,自古以来就是酿造酱油之乡,在明末清初已经闻名天下。因其以口蘑为配料酿制酱油,而酿造的酱油汁稠色艳,咸甜适度,营养丰富,遂取名为“中坝口蘑酱油”。就国外市场的反响来看,中坝酱油远远不如老干妈和郫县豆瓣影响大。
四川调料有八珍:自贡井盐、内江白糖、阆中保宁醋、中坝酱油、广汉仔姜、清溪花椒、成都二荆条、郫县豆瓣。八珍中仅仅有两珍打造出了海外品牌,其余六珍仅有当地人熟知,创造一个特色的独立品牌,不仅能让川菜文化走出国门,更能传播中国特色文化。
4创新结合注入活力
创新对于一个国家和民族而言,有着重要的影响,它是国家发展和民族振兴的前提保障,而同样对于一个品牌来说,创新能让一个品牌永远保持活力。
对于川菜来说,由于体系庞大,味型众多,但有一部分菜品的原材料是海外人士所不能接受的,例如动物内脏、鸡脚、鸭脚、猪脚等,由于饮食文化的差异,包含这些食材的菜品,很难被接受,因此就需要结合一些本土特色,给川菜注入新的灵魂,创造出符合当地人口味的特殊川菜,但同时原有的川菜也保留,这既保留了川菜本色,也满足了当地人的需求。
肯德基KFC和麦当劳MacDonald,这些海外知名餐饮企业,在入驻中国后,结合当地人的饮食文化习惯,推出了适合当地人口味的各种早餐粥、油条、米饭套餐等,这些在海外没有的饮食,这也是一种本土特色创新的结合。这一结合不仅使这些快餐文化融入中国市场,也使快餐文化保持了长久活力。
通过这样一种创新的结合也成为川菜打造文化品牌的一个契机,也把川菜菜品翻译带入一个新的环境中,有新的创新也就有新的挑战,一些国外的特色饮食习俗以及特色食材、制品等也会增加新川菜的英译难度,但对于文化传播来说就具有了坚强的生命力。
5结语
人们说“食在中国,味在四川”,随着中国餐饮市场在稳中求进地发展,中国川菜本身就占有一席之地,川菜大多倾向于家常菜、江湖菜等,但是如今的国内餐饮潮流总是倾向于年轻大众的口味,火锅、烧烤、海底捞等大行其道,走出国门的第一步还得在国内得到大众口碑的支持。
如今互联网上短视频、直播等流行传播方式也许可以为川菜文化传播带来新的契机,诸如微博、抖音、快手、哔哩哔哩等,其受众多为青少年,对于特色川菜文化方面的小吃吃播、纪录片也可以再多一些,让更多的人关注川菜文化、了解川菜文化、传播川菜文化。川菜特色制品的制作手法在逐渐消失,一些特色川菜,诸如:钟水饺、陈麻婆豆腐、赖汤圆等也是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一部分,希望有更多的人站出来,将中国的传统文化、川菜文化以新的方式展现在大众视野之中,那么离中国川菜走向世界也就不远了。
参考文献
[1] 范春鸣,姜丽.商务英语翻译[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13.
[2] 张虹.试析川菜菜名的文化意蕴[J].泉州师范学院学报,2013(3).
[3] 李璐.论川菜英译中蕴含的文化现象的处理[J].赤峰学院学报,2016(7).
[4] 焦飏.论跨文化交际中川菜和川菜文化与川菜国际影响力的提升——以《中国川菜》为例[J].智库时代,2019(3).
[5] 蒋浩然,李莹.“川菜之魂”郫县豆瓣的品牌之路[J].中国品牌,201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