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区域特色文化的少先队活动课程建设研究

2020-07-14 09:56柯红霞
教育界·下旬 2020年5期
关键词:区域文化少先队活动课程构建

柯红霞

【摘要】对于少先队工作来说,少先队活动是重要的构成部分,基于区域特色文化开展少先队活动课程,能够有效丰富少先队工作内涵,增强少先队员在活动过程中的切身体验,使少先队工作的育人功能得到进一步发挥,促进少先队工作迈上新台阶。

【关键词】区域文化;少先队活动;课程构建

一、前言

针对少年儿童开展教育时,要注重以少先队组织作为重要平台,让儿童身心在少先队中得到平衡发展。在开展少先队活动课程时,要基于少先队所处的区域和文化特征做好融合。区域文化承载的是区域中的价值观念以及道德规范、行为习惯,能够对个体起到潜移默化的影响与示范作用。所以,进行融合的过程中,要注重挖掘出区域文化的内涵和底蕴,合理利用文化资源,将之和少先队活动课程进行整合,从而提高少先队活动的质量和效率。

二、基于区域特色文化建设少先队活动课程的内涵

从概念上看,区域特色文化指的是在一定區域内,长期以来人民群众在生活和发展过程中所创造出的精神文化、财富以及物质财富的总和。区域特色文化象征着区域内所有居民共同认可的价值观、行为规范以及思维方式,区域内的人们造就了特色文化,特色文化反过来会对个体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以及教化。

具体来看,区域特色文化包含三个层面:区域物质文化、区域制度文化和区域精神文化。区域物质文化指的是在历史发展过程中,人民群众依靠智慧所构建的物质文化遗产。区域制度文化指的是在区域内长期以来形成的约定俗成的规范礼仪以及行为要求,其中包括所属区域的民俗文化。区域精神文化指的是区域中的居民群体意识以及价值观念,是区域内居民共同秉承的价值追求以及信念,体现的是集体意识[1]。在构建少先队活动课程时要注重和区域特色文化相结合,挖掘出区域物质文化、制度文化和精神文化的积极方面,将之作为少先队开展活动的重要资源,让少先队活动贴近生活,与生活相融,从而让个体得到迅速成长以及全面发展。

三、基于区域特色文化建设少先队活动课程的理论基础

1.杜威经验教育理论

杜威在其教育理论体系中提出了“教育即生活,学校即社会”的理念。杜威认为,教育是生活的重要构成部分,而学校只是社会生活的一种展现形式,开展教育的目的并不仅仅是对个体进行知识技能的提升,最为主要的是要让儿童本身参与到社会活动中。由此,杜威提出了“在做中学”的教学理念,强调个体只有在亲身体验和实践过程中所获得的知识才能够帮助个体真正实现成长,现实生活与社会实践之间应该形成交互的影响和互动,提升实践能力应当成为开展课程的重要前提与方式,这也是少先队活动课程在构建过程中需要参考的,个体只有在亲身参与课程的过程中感受、进行生活体验,才可以形成对自我和周围环境的正确认知。

对于少先队活动课程来说,要能够基于所在区域在文化资源中汲取营养,让少先队员能够通过切身体验促成自身成长,这也是少先队活动课程开展的现实意义所在。

2.维果斯基的社会文化理论

维果斯基的社会文化理论认为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能够对个体的心理发展起到直接的影响作用,随着个体实践活动的不断变化,其心理也会产生相应的转变。维果斯基对人的实践活动进行分析和探讨后,指出在社会实践的过程中,人会逐渐形成种种高级认知,并和社会产生更为深层的互动影响,共同构成社会运转的动态系统。维果斯基的社会文化理论能够为少先队活动课程开展提供一定的理论支撑。将区域特色文化资源与少先队活动课程相融,能够将所在区域的物质文化、制度文化和精神文化精髓提炼出来,影响少年儿童的品性与人格发展,让少年儿童在实践的过程中不仅能够得到素养和能力的提升,最为主要的是产生区域认同感,在沉浸于区域文化的过程中得到更多情感层面的激发与促进。

四、基于区域特色文化建设少先队活动课程的现实意义

1.有利于少先队活动课程的品牌建设

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预备队,少先队的影响是非常重大的。在发展少先队的过程中,也要对中华优秀民族文化进行继承与弘扬。而区域特色文化正是人民群众所在区域文化本体的折射,在长期发展和形成过程中,区域文化源于人民群众的体力和脑力劳动创造,在积淀发展和升华的过程中与时代发展步伐相结合。从文化特色的角度看,区域特色文化有着明显的地域独特性,依托区域文化开展少先队活动课程能够让少先队活动更加具备区域性,扎根于区域文化进行活动的开展也符合实事求是的原则,避免实践活动脱离生活,对于打造少先队活动课程品牌特色来说大有裨益。

2.有利于增强少先队组织的教育功能

针对少先队开展活动课程的目标在于通过实践活动发挥出对个体的教育作用,让少先队员能够朝向光明的未来前进。基于少先队员所熟悉的区域特色文化进行活动课程的构建,可以让少先队员在活动的过程中基于自身的生活经历和体验,与实际课程建立更为紧密的联系,增强活动的趣味性,拉近思政教育和少先队员之间的心理距离。最为主要的是,少先队员在区域文化的耳濡目染以及潜移默化影响之下,其个性发展也能够得到更好的指引,让良好的行为内化于心、外化于行,从而强化活动课程的影响作用。

3.有利于传播区域特色文化的精髓

少先队员在参与活动课程的过程中,能够在亲身体验探索的过程中加强对区域文化的理解、认知与反思,扩大自己的认知视野。从小生活在区域文化氛围中的少先队员对于区域文化是较为熟悉的,在这一氛围中进行少先队活动课程的构建,能够让少先队员进一步了解区域文化的特点,汲取更多有益的精神养分。从文化传承和创新的角度看,区域文化与少先队员活动课的结合也是构建文化发展新出路的重要举措,开展少先队活动课程时,要能够立足于政治性、儿童特性对实践活动进行构建,并在活动的过程中充分尊重少年儿童的主体地位,根据儿童的心理发展阶段和特点,通过实践活动增强个体的情感、意识、信念,让少年儿童能够通过少先队活动课程得到成长与道德养成,从区域特色文化中汲取营养,增强个体的认知能力。同时,教师需要了解区域文化特征与优势,加强对少先队员的思想教育与政治启蒙,通过挖掘区域特色制度、文化资源,让少先队员能够通过活动课程感知到区域文化的魅力所在,并通过熟知的区域人物榜样事迹,看到榜样的积极影响力量,让区域文化为少先队活动课程提供源源不断的生命力。

五、基于区域特色开展少先队活动课程的相关方法

1.深化课程内容,传承区域特色文化精神特质

针对少先队开展活动课程构建时,要能够基于少年儿童的生活实际,让少年儿童发现活动的趣味性,从而积极参与其中。所以,对于少先队活动课程内容的选择,要能够从少先队员的生活经验切入,选择少先队员所熟悉的活动场景。区域文化扎根于少先队员的成长土壤,贴近少年儿童的生活经验,以区域文化作为课程活动的主題,能够拉近少先队员和活动课程之间的心理距离。

在开展物质文化、制度文化和精神文化活动的过程中,少先队员可以加深对于家乡精神特质与文化的相关理解和认知。相关活动的构建可以取材于当地具有代表性的历史人物、人文景观或名胜古迹等等,让少先队员能够在活动的过程中,从自身的生活经验出发对家乡文化进行进一步的探索和了解。活动的具体形式要注重多样性,可以采用话剧表演、主题分享等方法,带动队员参与到活动的过程中,得到精神层面的熏陶,感受区域特色文化的精髓和魅力。

2.创新课程形式,建立区域特色文化课程品牌

开展少先队活动程的过程中,除了要与区域特色文化进行深度融合之外,还要让少先队活动课程成为学校的课程品牌,积极打造学校的教学特色与亮点。所以,在对活动课程进行构建的过程中,教师要注重少先队活动课程形式的多样化,不断丰富课程的教学形式,除了可以在校内开展活动课程之外,也要走到校园外,与户外教学打通,从而形成理论和实践的联动。在学校中开展活动课程时,可以从区域特色文化资源中找到相关的文化标志作为少先队活动课程的附属文化产品,例如在少先队的队章与队服上融入区域文化特征要素,让少先队活动能够和区域文化形成正向联动;也可以让学生将自己对于区域特色文化的认知绘制成连环画或故事,深化少先队员对于区域特色文化的认知与理解,并将这些内容发布在新媒体或自媒体上,扩大少先队活动课程的外部影响力;还可以在区域特色文化资源的支持下,在校园中拍摄短视频、微电影或公益广告等等,让少先队活动课程真正走向多维度,而不是仅仅停留在单一的形式上;也可以带领学生参观区域中的文化展览,在红色教育基地、文物单位、科技馆、少年宫等地进行实地调查与访问,通过对知识的探究,挖掘区域文化魅力所在,加强对区域文化历史的了解。在此类活动形式中,教师都要将学生作为主体,让学生能够更多地参与其中,分享自己的所思所想,让少先队活动课程具备更强的互动性,提升教学和引导的效率。

六、结语

综上所述,基于区域特色文化开展少先队活动课程时,教师需要了解区域特色文化的特征与优势所在,注重活动课程的趣味性与灵活性,增强少先队员在整个活动过程中的切实体验,让区域文化能够从各个角度走入少先队员的内心,帮助少先队员增进对家乡的感情,促进对区域历史文化的认知和了解,构建少先队员更为完善的内在情感思维与意识体系,增强对区域文化的认同感,从而为后续学习和生活打下坚实的认知基础。

【参考文献】

刘民.开展少先队活动课教研势在必行[J].上海少先队研究,2015(03):44-46.

猜你喜欢
区域文化少先队活动课程构建
给语文综合实践活动插上雏鹰的翅膀
区域文化视野下的油画风景表现语言研究
道路桥梁工程技术专业模块化课程构建探析
吉林省区域文化与民族传统体育研究
区域文化对文化产业的影响
“休闲体育”对重庆高校体育课程的构建
例谈少先队活动的创新与发展